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国家各部委采取多项举措大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包括推动实施信息惠民工程、创建“宽带中国”示范城市(城市群)、甄选第三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出台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指导意见等,中国智慧城市数量节节攀升。赛迪方略研究表明,截至2014年lO月,在全国347个地级以上城市中,已有309个城市明确提出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经济转型升级的发展战略,占比达89%。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智慧城市建设将成为全国不同等级、不同规模城市探索新型城镇化的最佳路径和重要选择。
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赛迪方略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分析师师旭颖,就2014年的智慧城市发展重点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回顾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状况和发展特点,可以总结为:
一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遍地开花。现阶段,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168个,在地级以上城市中占比48%。其中,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的智慧城市数量为54个,占在建智慧城市比例为32.1%,比2012年降低了近30个百分点,而成渝经济圈、武汉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则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区域智慧城市数量大幅增加,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遍地开花的总体建设格局。
二是城市综合实力直接影响智慧城市建设进程。赛迪方略依据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城市规模等因素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城市有4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均已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在建智慧城市比例达100%:二、三级城市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比例分别为97%和89%;而四级城市的上述比例仪为3 0%,尚有巨大发展空间。可见,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将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随着城市级别的降低,在建智慧城市比例也随之下降。此外,在建设深度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较发达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更侧重以典型应用为切入点、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突出城市特色的综合性建设;而中西部欠发达城市更注重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借力智慧城市发展,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谋取后发优势。
三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逐步由概念规划期向建设落地期迈进。截至2014年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消费试点、信息惠民试点、宽带中国试点、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等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试点城市已达五百多个。在国家各部委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开始更加理性和务实,更加突出城市特色和聚焦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在已有总体规划和项层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台更为详尽、切实可行的智慧城市行动计划、行动纲要、专项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从而确保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重大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真正落地。如江苏、广东等省从区域层面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上海、无锡等地也纷纷启动了智慧城市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实施落地。
展望未来,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在政府、企业、市场多方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下,在智慧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动下,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赛迪方略分析,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将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特色化中小城市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相比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拥有巨大空间,并具有人口压力小、资源禀赋高、区域特色鲜明、易统筹协调等优势。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全面实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特色化中小城市、中小城镇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二是全生态系统的集成平台建设将成为智慧城市竞争的制高点。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程,智慧城市产业环节之间存在高度依存关系,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之间加快整合渗透,将促使内容与网络、产品与服务、软件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融合不断提速和深化。在这种背景下,未来的智慧城市竞争,并不只是某个环节、某家厂商优势的竞争,而基于全生态系统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网络、设备、服务、运营、投资等集成平台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新制高点。
三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互动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智慧城市本身就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城市生活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而创新驱动也将会一直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技术创新推动和商业模式创新拉动的“双螺旋结构”,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行业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创新获得技术支撑,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可持续的智慧城市运营模式,拓展各类增值服务,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如各类智慧家庭应用通过产品与内容的成功结合,为居民带来多样化、个性化的体验,成为引领消费热潮的新亮点。
记者手记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脚踏实地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是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与企业的热情参与下共同促成的;且随着多项智慧应用的逐渐落地,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市民们尝到了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好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智慧城市也不例外。随着深入推进,一些产业开始面临挑战,甚至走向衰落。在此过程中,人们既感受到技术的魅力,也感受到安全的威胁。此外,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领域较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谁是牵头方,是技术服从于利益,还是政治服从于技术,在实践中都演绎为棘手的问题。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一把手牵头的原因之一。尽管大家都知道智慧城市必将产生积极的效益,但是否能在一把手任期内呈现出喜人的景象,还需各部门协同优化,以及大量人力、物力的跟进,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冲突。
这些都是在智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建设中产生,也要在建设中解决。人们对智慧城市寄托了很多希望,发展智慧城市也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舒适、更便捷、更美好,脚踏实地才是唯一的出路,勿忘初衷。
日前,本刊记者专访了北京赛迪方略智慧城市研究中心分析师师旭颖,就2014年的智慧城市发展重点进行了梳理和展望。
回顾2014年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状况和发展特点,可以总结为:
一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遍地开花。现阶段,我国在建的智慧城市数量已达168个,在地级以上城市中占比48%。其中,环渤海、长三角和珠三角三大经济区的智慧城市数量为54个,占在建智慧城市比例为32.1%,比2012年降低了近30个百分点,而成渝经济圈、武汉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圈等中西部地区则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区域智慧城市数量大幅增加,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已形成遍地开花的总体建设格局。
二是城市综合实力直接影响智慧城市建设进程。赛迪方略依据政治地位、经济实力、城市规模等因素将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分为四级,其中一级城市有4个,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这四个城市均已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在建智慧城市比例达100%:二、三级城市中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比例分别为97%和89%;而四级城市的上述比例仪为3 0%,尚有巨大发展空间。可见,一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和产业基础将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建设进程,随着城市级别的降低,在建智慧城市比例也随之下降。此外,在建设深度上,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较发达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更侧重以典型应用为切入点、符合城市发展需求、突出城市特色的综合性建设;而中西部欠发达城市更注重夯实城市基础设施,借力智慧城市发展,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上谋取后发优势。
三是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正逐步由概念规划期向建设落地期迈进。截至2014年底,国家智慧城市试点、信息消费试点、信息惠民试点、宽带中国试点、时空信息云平台试点等与智慧城市建设相关的试点城市已达五百多个。在国家各部委政策的强力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城市管理者开始更加理性和务实,更加突出城市特色和聚焦智慧城市建设重点,在已有总体规划和项层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定出台更为详尽、切实可行的智慧城市行动计划、行动纲要、专项规划等指导性文件,从而确保智慧交通、智慧社区、智慧医疗等重大工程的具体实施和真正落地。如江苏、广东等省从区域层面出台了智慧城市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上海、无锡等地也纷纷启动了智慧城市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引导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实施落地。
展望未来,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在政府、企业、市场多方的持续关注和投入下,在智慧产业链各环节的共同推动下,将迎来更加蓬勃的发展。赛迪方略分析,未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将主要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特色化中小城市将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相比大城市,中小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拥有巨大空间,并具有人口压力小、资源禀赋高、区域特色鲜明、易统筹协调等优势。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尚处于起步阶段,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全面实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特色化中小城市、中小城镇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主力军。
二是全生态系统的集成平台建设将成为智慧城市竞争的制高点。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工程,智慧城市产业环节之间存在高度依存关系,信息技术和其他技术之间加快整合渗透,将促使内容与网络、产品与服务、软件与其他行业之间的融合不断提速和深化。在这种背景下,未来的智慧城市竞争,并不只是某个环节、某家厂商优势的竞争,而基于全生态系统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网络、设备、服务、运营、投资等集成平台将成为未来竞争的新制高点。
三是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互动将成为智慧城市发展的重要引擎。智慧城市本身就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驱动城市生活和管理模式的转变创新,是城市发展的全新理念,而创新驱动也将会一直是智慧城市发展的主旋律。在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将呈现出技术创新推动和商业模式创新拉动的“双螺旋结构”,智慧医疗、智慧社区等行业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创新获得技术支撑,再通过商业模式创新形成可持续的智慧城市运营模式,拓展各类增值服务,使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商业价值。如各类智慧家庭应用通过产品与内容的成功结合,为居民带来多样化、个性化的体验,成为引领消费热潮的新亮点。
记者手记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脚踏实地
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是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与企业的热情参与下共同促成的;且随着多项智慧应用的逐渐落地,在带动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也让市民们尝到了信息技术在城市治理、公共服务方面的好处。
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双面性,智慧城市也不例外。随着深入推进,一些产业开始面临挑战,甚至走向衰落。在此过程中,人们既感受到技术的魅力,也感受到安全的威胁。此外,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涉及领域较多,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成为了关注的焦点。谁是牵头方,是技术服从于利益,还是政治服从于技术,在实践中都演绎为棘手的问题。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往往需要一把手牵头的原因之一。尽管大家都知道智慧城市必将产生积极的效益,但是否能在一把手任期内呈现出喜人的景象,还需各部门协同优化,以及大量人力、物力的跟进,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冲突。
这些都是在智慧城市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在建设中产生,也要在建设中解决。人们对智慧城市寄托了很多希望,发展智慧城市也是为了让人民的生活更舒适、更便捷、更美好,脚踏实地才是唯一的出路,勿忘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