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门峡是一个有着无数美丽传说的城市。而最深入人心的一个传说与大禹有关:当年大禹治水,舞动神斧,将一座高山劈为“人门”、“鬼门”、“神门”三道峡谷,三门峡由此而得名。随着“四大一高”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强力推进,三门峡——这座有着“黄河明珠”之誉的大美之城,正昂首阔步地迈向既社会繁荣、经济发达,又空气清新、山川秀丽的璀璨明天!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厚重的历史为这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的序幕,为研究中国原始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车马坑群,庙底沟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艺术珍品,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和考古研究价值。黄帝铸鼎荆山的“铸鼎原”,战国时代的秦赵会盟台,老子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的太初宫,孟尝君出关的鸡鸣台和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凝固了一段段曾经无比鲜活的历史。融观光、登山、避暑为一体、享有“小华山”美称的亚武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的陕州老城,豫西窑洞民俗旅游点,屹立于滔滔黄河中的中流砥柱,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每一处胜景,都足以让人们沉醉其中!
还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烂漫的山花,盛开在三门峡的每一处城镇和乡村:道情皮影,源远流长;百佛顶灯,中华一绝。还有剪纸、布艺、面塑、虢国澄泥砚……无不彰显着三门峡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雄关漫道 物华天宝
三门峡一向以山川雄奇闻名中外。首推崤函古道的险峻。
作为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崤函古道自古便有天险之称。高山绝谷,峻坂迂回,一条古道穿越于崇山峻岭之中,蜿蜒于悬崖峭壁之下,往来途中险象环生。晋代潘岳在《西征赋》中云:“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唐太宗李世民曾叹道:“崤山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都是说其险要。春秋时期秦、晋两国曾在此鏖兵。如今,如果你去古道游览,只要沉下心来,你依然可以捕捉到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碾压过的痕迹,品味出已消失千年的周秦古风、汉唐遗韵。
而要论千古雄关,当然非函谷关莫属。据史书记载,当初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九国之众攻秦,秦只以一上将扼守函谷,九国百万之师便“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之至雄至险,由此可见一斑。
三门峡更以资源丰富,泽及后人。
目前已发现的矿藏达66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60%。已探明储量的有50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省前3位的有31种,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黄(金)、白(铝)、黑(煤)是该市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为全国第二;铝矾土总储量达1.3亿吨,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全国最好的高铝耐火原料基地;原煤储量达26.9亿吨。三门峡西的温塘温泉日排水量达6000吨,水温高达62℃,内含42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灵宝是我国六大苹果出口基地之一,苹果年产量已达到6亿公斤。还有卢氏的木耳、猴头、香菇、板栗、猕猴桃,渑池的仰韶杏和牛心柿饼等,都在全国极负盛名。而卢氏山区的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向有“天然中药库”之称。
动物福地 鸟类天堂
天鹅来归,群鸟翱翔,或许要算是三门峡这张城市名片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了。
每年11月份,上万只来自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便翩翩而至,在此度过它们四五个月的美好时光。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已经成为三门峡向外界作旅游推介的宣传语。
白天鹅和三门峡第一次亲密接触并没有确切记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门峡只是天鹅在迁徙途中的中转站,在补充食物、简短休息后,白天鹅继续南飞。随着三门峡致力于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景美”的最宜居自然山水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湖面广阔、水草丰美、食物充足,白天鹅遂不断在此停留,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几十只、数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只。而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三门峡广大市民已经树立了良好的保护生态的意识,并纷纷采取恰当的保护鸟类的措施,创造了人与鸟和谐相处的优越环境。
而三门峡也从此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天鹅之城。
如今,在三门峡库区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嬉水、觅食,安详地休养生息。这些圣洁的仙鸟,或飞、或游、或走、或卧,千姿百态,构成一副副动人的画面,成为三门峡一道亮丽的景观,招引四方游人争相观赏,络绎不绝。
除了天鹅,三门峡库区和黄河湿地,还栖息着包括黑鹳、白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大约867种动物。说三门峡是动物福地,鸟类天堂,并不为过!
黄河明珠 重放光彩
三门峡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工业占工业总量的近7成。由于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单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三门峡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
面对资源日益减少带来的巨大挑战,三门峡人转变观念,站在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提出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一高”战略。
大通关建设,旨在打造河南省重要口岸作业区和黄河“金三角”外贸出口基地。三门峡海关、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已经落户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构成了三门峡市的“大通关”机制。而以大通关强化大服务,以大服务促进大开放,则促进了三门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012年3月至4月,三门峡骏通车辆公司228辆汽车远销海外。三门峡汽车供货从无到有,跃居河南省第二。大通关不仅巩固了三门峡优势产品出口,扩大了新兴产品出口,还能吸引周边优势出口产品集聚,使三门峡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同时,也带动了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的发展:“三纵四横”的大交通十字雏形已经显现,区域发展“1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三门峡已经成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物流、贸易和金融中心,其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已经得到确立。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也在三门峡成立,形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合作体。在第十八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上,“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出,奠定了三门峡作为黄河之旅核心城市的独特地位。
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三门峡以“产品高端化、技术高新化”为发展理念,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高新产业规模化为目标,不断拓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现代医药化工、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等领域培育出大批经济增长点。另外,三门峡还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延伸产业链条,加速转型,实现了由产业链的前端向末端延伸,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企业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如今,如果你来到三门峡,每一个三门峡人都会骄傲地告诉你:“四大一高”战略已经让三门峡这颗黄河明珠,重放光彩!
悠久历史 灿烂文化
厚重的历史为这里留下了许多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仰韶村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揭开了中国新石器考古事业的序幕,为研究中国原始社会提供了丰富的资料。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虢国车马坑群,庙底沟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历史艺术珍品,都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和考古研究价值。黄帝铸鼎荆山的“铸鼎原”,战国时代的秦赵会盟台,老子写下洋洋五千言《道德经》的太初宫,孟尝君出关的鸡鸣台和中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宝轮寺塔,凝固了一段段曾经无比鲜活的历史。融观光、登山、避暑为一体、享有“小华山”美称的亚武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四面环山三面水,半城烟村半城田”的陕州老城,豫西窑洞民俗旅游点,屹立于滔滔黄河中的中流砥柱,举世闻名的万里黄河第一坝……每一处胜景,都足以让人们沉醉其中!
还有源远流长的黄河文化,还有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如烂漫的山花,盛开在三门峡的每一处城镇和乡村:道情皮影,源远流长;百佛顶灯,中华一绝。还有剪纸、布艺、面塑、虢国澄泥砚……无不彰显着三门峡民间文化艺术的独特魅力。
雄关漫道 物华天宝
三门峡一向以山川雄奇闻名中外。首推崤函古道的险峻。
作为我国古丝绸之路上一处极其珍贵的文化遗存,崤函古道自古便有天险之称。高山绝谷,峻坂迂回,一条古道穿越于崇山峻岭之中,蜿蜒于悬崖峭壁之下,往来途中险象环生。晋代潘岳在《西征赋》中云:“登崤坂之威夷,仰崇岭之嵯峨。”唐太宗李世民曾叹道:“崤山称地险,襟带壮两京。”都是说其险要。春秋时期秦、晋两国曾在此鏖兵。如今,如果你去古道游览,只要沉下心来,你依然可以捕捉到历史的车轮在这里碾压过的痕迹,品味出已消失千年的周秦古风、汉唐遗韵。
而要论千古雄关,当然非函谷关莫属。据史书记载,当初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九国之众攻秦,秦只以一上将扼守函谷,九国百万之师便“逡巡而不敢进”。函谷关之至雄至险,由此可见一斑。
三门峡更以资源丰富,泽及后人。
目前已发现的矿藏达66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60%。已探明储量的有50种,其中保有储量居全省前3位的有31种,是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贵金属、有色金属及能源矿产基地。黄(金)、白(铝)、黑(煤)是该市三大优势矿产资源,黄金储量、产量均为全国第二;铝矾土总储量达1.3亿吨,是国内外专家公认的全国最好的高铝耐火原料基地;原煤储量达26.9亿吨。三门峡西的温塘温泉日排水量达6000吨,水温高达62℃,内含42种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灵宝是我国六大苹果出口基地之一,苹果年产量已达到6亿公斤。还有卢氏的木耳、猴头、香菇、板栗、猕猴桃,渑池的仰韶杏和牛心柿饼等,都在全国极负盛名。而卢氏山区的药材资源极为丰富,向有“天然中药库”之称。
动物福地 鸟类天堂
天鹅来归,群鸟翱翔,或许要算是三门峡这张城市名片上最为亮丽的一道风景了。
每年11月份,上万只来自西伯利亚的白天鹅便翩翩而至,在此度过它们四五个月的美好时光。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已经成为三门峡向外界作旅游推介的宣传语。
白天鹅和三门峡第一次亲密接触并没有确切记载。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门峡只是天鹅在迁徙途中的中转站,在补充食物、简短休息后,白天鹅继续南飞。随着三门峡致力于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景美”的最宜居自然山水城市,生态环境不断优化,湖面广阔、水草丰美、食物充足,白天鹅遂不断在此停留,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几十只、数百只,增加到现在的上万只。而在市委、市政府的倡导下,三门峡广大市民已经树立了良好的保护生态的意识,并纷纷采取恰当的保护鸟类的措施,创造了人与鸟和谐相处的优越环境。
而三门峡也从此有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天鹅之城。
如今,在三门峡库区广阔明澈、碧波荡漾的湖面上,成千上万只白天鹅自由自在地飞翔、嬉水、觅食,安详地休养生息。这些圣洁的仙鸟,或飞、或游、或走、或卧,千姿百态,构成一副副动人的画面,成为三门峡一道亮丽的景观,招引四方游人争相观赏,络绎不绝。
除了天鹅,三门峡库区和黄河湿地,还栖息着包括黑鹳、白鹳、大鸨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内的大约867种动物。说三门峡是动物福地,鸟类天堂,并不为过!
黄河明珠 重放光彩
三门峡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资源型工业占工业总量的近7成。由于资源型经济比重过大、产业结构单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三门峡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冲击。
面对资源日益减少带来的巨大挑战,三门峡人转变观念,站在黄河“金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提出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四大一高”战略。
大通关建设,旨在打造河南省重要口岸作业区和黄河“金三角”外贸出口基地。三门峡海关、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已经落户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构成了三门峡市的“大通关”机制。而以大通关强化大服务,以大服务促进大开放,则促进了三门峡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012年3月至4月,三门峡骏通车辆公司228辆汽车远销海外。三门峡汽车供货从无到有,跃居河南省第二。大通关不仅巩固了三门峡优势产品出口,扩大了新兴产品出口,还能吸引周边优势出口产品集聚,使三门峡成为黄河“金三角”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城市。同时,也带动了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的发展:“三纵四横”的大交通十字雏形已经显现,区域发展“1小时”经济圈初步形成,三门峡已经成为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的物流、贸易和金融中心,其作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已经得到确立。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正式升格为国家级,“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也在三门峡成立,形成了目前全国最大的区域旅游合作体。在第十八届中国三门峡国际黄河旅游节上,“中国大黄河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出,奠定了三门峡作为黄河之旅核心城市的独特地位。
而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三门峡以“产品高端化、技术高新化”为发展理念,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推进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主攻方向,以高新产业规模化为目标,不断拓宽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在新材料、生物工程、现代医药化工、新能源与环保技术等领域培育出大批经济增长点。另外,三门峡还大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农业产业现代化,延伸产业链条,加速转型,实现了由产业链的前端向末端延伸,价值链的低端向高端攀升,企业呈现出强大的发展活力。
如今,如果你来到三门峡,每一个三门峡人都会骄傲地告诉你:“四大一高”战略已经让三门峡这颗黄河明珠,重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