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e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新课的导入,是指在正式讲授新知识前的开场白。一堂好课,首先要有好的开端,新课的导人成功与否,关键要看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怎样导入新课,我认为应该是:原则上求“趣”,形式上求“新”,内容上求“巧”,方式上求“活”,语言上求“精”。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经验,现加以总结归纳,以求教于同行。
  
  一、生活常识导入法
  
  利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事例引入新课。例如,在“惯性”一节教学中,可以从汽车起动、刹车、拐弯时车中的人为什么会发生不同的倾倒现象,人跑动起来后为什么不能马上停止等人人都体验过的事例设问来导入新课。
  这些事例不仅能唤起学生对有关感性材料的回忆,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从而比较容易理解所讨论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而且能够培养学生从客观事物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来理解、掌握物理知识的能力。
  
  二、生活经验导入法
  
  经验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有时利用学生生活经验中的错误来导入新课,往往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例如,在“惯性定律”教学中,教师可先提问“维持物体的运动是不是一定需要力的作用?”“速度大的物体是不是一定受到一个较大的力作用?”肯定的答案显然是错误的,但学生常常认为是正确的,这是由于学生得到的经验被假象所迷惑,当教师把这些学生认为是“千真万确”的生活经验给予否定后,再导人新课,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使学生明白生活中的经验,在没有经过科学的分析之前还是粗浅的、片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样通过对学生原有的感性知识进行剖析,使学生获得比较全面的认识,对于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世界的能力和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以旧带新导入法
  
  在学生已理解、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课。例如,“功率”教学中,先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功”的概念和计算公式,分析“分别利用人工 滑轮组、起重机将100块砖从地面运至10米高的三楼”所做的功是否相等?所需时间是否相等?得出做功不仅有多少,而且有快慢,从而自然地把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引了出来。
  这种导入法不仅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要研究的课题上来,激发他们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而且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各部分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对培养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实际问题导入法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学生有疑问就会对研究的对象产生兴趣,有了兴趣,学习积极性自然就会高涨起来。例如,在教“变阻器”之前,我根据日常生活中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例和现象提出问题:为什么在调电视上某个旋钮时,可使画面忽明忽暗,也会使喇叭的声音变大变小、变高变低呢?在看话剧时,为什么调节舞台上的某个装置可使剧场里的灯光逐渐由亮变暗呢?这一连串的事例和现象,像谜一样吸引着每个学生的注意力。
  这时,我就将电源、开关、小灯泡、滑动变阻器等元件拿出来组成串联电路,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过程中有目的地使小灯泡的亮度发生十分明显的变化。当学生惊奇地发现引起小灯泡的亮度变化的原因是由推动变阻器的滑片所致时,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到了变阻器上,由此我把充满好奇的学生引入了“变阻器”的学习中。
  
  五、实验导入法
  
  通过形象、生动地演示实验或安排学生自己动手做小实验来导人新课,容易把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引导到对物理理论的学习上来。例如,在讲“大气的压强”时,教师可先做以下实验:a 将马德堡半球内的空气抽出,请两个大个子学生上台向相反的方向用很大的力去拉,没有拉开(为什么拉不开?);再将空气放人,请一个小个子学生上台拉,他很轻易地就拉开了(为什么拉开了?)。b 用一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插入装水的杯中,用嘴在其一端吸气,可看到水被吸了上来,然后用手指堵住上口,将管提出杯外,水却不流出来,如果松开手指,水马上向下流出。将演示过程看到的现象分成如下问题向学生提出:在上端吸气,水为什么上升?手指堵住上端水为什么不流出来?松开手指水为什么流出来?学生目睹这些惊奇的现象,自然想知道问题的答案,由此导入新课,可谓事半功倍。
  这种方法既能极大激发学生探求新知识的兴趣,又能使学生通过对演示实验的观察获得感性材料,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学生的科学素养都具有明显的作用。
  这里所讲到的只是几种常见的方法,另外还有许多方法,如检查预习法、开门见山法等,当然,在方法的引用上并非仅仅局限于用某一种方法,它可以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同时几种方法并用,所以在新课引入上是见仁见智,千百万化,不可能干篇一律,千人一面,当然,不管采用什么方法导人新课,最终的目的都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责任编辑 黄春香
其他文献
<正> Purpose: To discuss the value of a new method of grading quantitatively the amount of disc damage in patients with glaucoma Methods: The Disc Damage Likeli
目的:通过探讨早期脑卒中患者在练习功能性体操后功能的恢复情况,对独立站立作出相应的变化分析,为早期脑卒中患者进行功能训练和恢复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方法:遴选出16例符合
中学数学教材中写到:“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f(x T)=f(x)都成立,那么就把函数y=f(x)叫做周期函数,不为零的常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书中又说,对于一个周期函数来说:“如果在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就把这个最小的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  这个定义是采用内涵定义法定义的,要正确理解周期函数定义,应从定义的内涵(性质)和外延(
证明了k次Fibonacci数列{Fnk}n∞=1中连续的k+2个数的线性恒等式并给出具体公式。
一、感受语言文字美     语文学科进行美育,不是脱离语言文字另搞一套,而是要紧扣语文学科的性质,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而汉语本身富有音乐性,好的音乐给人绕梁三日余韵的美感,而古今的名篇佳作莫不如此,它们以其独有的节奏旋律扣人心弦,使人感动。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建立在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上的,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是由感知美到欣赏美的过程。  朗读是学生所喜爱的一种活动,也是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美
2018年10月15日,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以下简称西南油气田)相国寺储气库停止第六注气期注气。本期共计注入天然气16.8&#215;108 m3,库存气量40.63&#215;108 m3,同比多注气1.42&
新<公司法>第20条第3款规定的"揭开公司面纱制度",国内学者多将其称为"公司法人格否认"论,且对其名称、理论以及该条规范的性质的认识都存在偏差.这主要受大陆法的概念法学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以人为本"也为社会转型时期的高校工会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和理论视野.高校工会工作要贯彻"以人
自然地理中的原理性强,难度大,且大多体现在示意图上,这是学生学习地理感到比较困难的地方。我在近几年的教学中不断探索,打破了以往“就本(课本)论本(课本)”、“就图释图”的局面,结
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缺乏弹性发展的空间,是一种“计划经济”的课堂模式。“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成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因此应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发挥主体性,主动参与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一、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参与的兴趣    课堂上,当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需要,教学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