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与肿瘤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

来源 :实用癌症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lau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与肿瘤病理分期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子宫内膜癌患者100例纳入观察组,另选择同期确诊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60例纳入对照组.对2组超声基本特征及血流参数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进行比较;对不同病理分期及不同预后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进行比较,利用Spearman分析病理分期与血流参数的相关性,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超声血流参数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病灶形态规则率、内膜低回声率、均匀增强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PI、RI相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SV相比明显升高(P<0.05).随着肿瘤分期逐渐升高,患者PI、RI水平明显降低,PSV水平明显上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子宫内膜癌患者病理分期与PI(γ=-0.482,P<0.01)、RI(γ=-0.442,P<0.01)呈负相关,与PSV呈正相关(γ=0.387,P=0.012).存活组PI、RI相比死亡组明显升高、PSV明显降低(P<0.05);ROC分析结果表明PI、RI、PSV分别预测子宫内膜患者预后的截点值及AUC值分别为(0.48,0.861)、(0.34,0.819)、(45.26 cm/s,0.862).结论 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血流参数与肿瘤病理分期及预后密切相关,PI、RI、PSV对患者病情及预后预测具有良好的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结肠癌患者全结肠系膜切除术后的生存状况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行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86例,收集患者性别、年龄、Dukes分期、病理类型等信息,分析全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的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生存质量评价量表(FACT-G)、术后5年生存状况和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SAS、SDS评分较术前低,FACT-G评分较术前高(P<0.05).结肠系膜切除术治疗结肠癌患者术后3年OS、PFS分别为94.19%(81/86)、88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CCL18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乳腺癌细胞EMT过程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手术切除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Ⅰ期3例,Ⅱ~Ⅲ期28例,Ⅳ期19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乳腺组织中CCL18表达情况,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选取乳腺癌细胞系BT-474和MDA-MB-231,分别用低浓度和高浓度CCL18处理48 h,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其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情况.q-RT-PCR检测EM
目的 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后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68例NMIBC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TURBT治疗.术后随访2年,统计患者复发情况,根据结果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分析NMIBC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随访2年,168例NMIBC患者有34例出现复发,占比为20.24%(34/168).未复发组中再发、T1分期、肿瘤低分化、多发肿瘤占比均低于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状况为再发、T1分期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水平对早期宫颈鳞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早期宫颈鳞癌患者56例,分析术前血清人附睾分泌蛋白4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对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 患者术前血清HE4水平升高与FIGO分期、肿瘤直径>4 cm、间质浸润深度、LNM及LVSI有关(P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LNM与FIGO分期、肿瘤直径、间质浸润深度、HE4、LVSI、宫旁浸润有关(P均0.05),多因素结果分析显示:血清HE4及LVSI是影响早期宫颈鳞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
目的 探讨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TUC)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UTUC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后是否发生膀胱癌分为膀胱癌组和无膀胱癌组,统计2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手术类型、肿瘤位置等一系列临床资料,先进行单因素分析,之后将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逐步回归筛选变量,最终获取UTUC术后发生膀胱癌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89例UTUC患者,手术治疗后26例发生膀胱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率为29.21%(26/89).2
目的 探讨XPF基因多态性与NSCLC铂类联合化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NSCLC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铂类药物联合化疗后评价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应用Taqman检测技术对3个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进行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型与NSCLC患者铂类联合化疗疗效及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 XPF的rs28360317,相对于Ⅱ基因型患者,ID基因型的患者疗效较好(P<0.05);携带Ⅱ+ID基因型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DD基因型(P<0.05).对于rs1805377,GG基因
目的 探讨脑膜瘤组织中垂体肿瘤转化基因1(PTTG1)、E2F转录因子3(E2F3)和上皮细胞激酶(EphA2)蛋白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65例脑膜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收治的63例脑膜瘤旁组织作为对照组,测定PTTG1、E2F3、EphA2蛋白在脑膜瘤组织和瘤旁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PTTG1表达水平,E2F3和EphA2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分级较高的脑膜瘤中PTTG1、E2F3、EphA2蛋白表达强度显著增强,与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检查结合粗针穿刺活检(CNB)在鉴别乳腺癌中的应用及其与血清糖类抗原153(CA153)、CA125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38例乳腺肿块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明确为乳腺癌患者71例作为乳腺癌组,67例乳腺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乳腺疾病组,比较各组CNB结果以及血清CA125、CA153水平,分析高频超声结合CNB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138例乳腺肿物患者经高频超声引导下CNB病理检查,发现乳腺良性病变69例(50.00%),乳腺癌69例(50.00%),与肿物切除术后病理检查比较,高频超声
目的 探讨超声成像特征联合寿命蛋白(Mortalin)、SPARC相关钙粘连分子2(SMOC-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9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能完成经阴道超声检查;术中收集癌组织和正常子宫内膜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Mortalin蛋白、SMOC-2蛋白表达,分析Mortalin蛋白、SMOC-2蛋白表达与超声成像特点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结果 子宫内膜癌患者超声成像主要见子宫内膜增厚和强回声,内膜与肌层分界模糊,受累肌层局部血流信号增多、血流供应丰富.经阴道彩超检查共确诊8
目的 研究E-cadherin、PDPN、TLR4在舌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82例舌鳞状细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组织内粘附分子E(E-cadherin)、平足蛋白(PDPN)、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同时与患者临床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E-cadherin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41.46%(34/82),显著低于癌旁组织[85.36%(70/82)];PDPN在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6.58%(71/82),显著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