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通才·启示

来源 :阅读与鉴赏(高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exLiuN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高考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题,是一道文本精良、设题合理的好题。该题文本的选择,继承了2003年北京高考文学作品阅读题文本《夜雨诗意》的风格,仍是一篇文艺随笔性质的散文。该文本节选自冯骥才的《文学大师们的另一支笔》,1200余字,论说意味明显大于文学意味。深入研究它,会对新一轮高考复习提供许多有益的借鉴。
  原题阅读材料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18分)
  (1)俄罗斯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内有个“普希金之家”,是珍藏俄国古典文学大师们遗物的小型博物馆。在这里我大吃一惊:原来我所崇敬的那些文学大师,几乎都能画一手好画。此前,我只知道普希金喜欢画画,这次却看到莱蒙托夫、果戈理、屠格涅夫、茹科夫斯基、列夫·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手笔!但这些画在普希金之家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而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它们被当作作家生命气息的载体——而不是心灵欲望的载体,只是从属于文学,并没有自己独立的身份与价值。
  (2)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这实在有些不公平!
  (3)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
  (4)就说普希金的自画像吧,这是他最热衷的题材。他几乎随手一个线条,就能把自己突起的额骨与眉骨、坡度很大而前伸的尖鼻子以及略略发紧的嘴巴画出来。他画自己的鬈发和络腮胡须更是得心应手,只用鹅毛笔的鹅毛一端蘸上墨汁轻快地抹几下,便神采飞扬。普希金的自画像大都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正如诗人写诗大都以“第一人称”为出发点一样。仔细去看,普希金这些自画像的神态并不相同,有的凝重,有的轻盈,有的阴郁,有的活泼,它们是诗人不同时间、不同环境和不同心态中的自己。
  (5)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他大量的画,是绘在他诗作的手稿上。每当他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这是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所以普希金的画大多画得很快,是他瞬间形象想象的灵性记录。他最爱画人物——各种面孔和各种表情。这些人物有的是虚构的,有的是现实中的人;他对这些人有爱有恨有讽刺有愤怒,这些人物是诗人在诗之外的一种表达。而且他从来不用画笔作画,只用写作工具——鹅毛笔和墨水来画。这表明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
  (6)普希金为他的《别多金小说集》中一个短篇《棺材商人》画有两幅插图。虽然也还算不上专业插图,但那种轻松的幽默搅拌着辛辣的讽刺的味道,也许任何画家都难以表现出来。
  (7)没有人统计过普希金总共在诗稿上画了多少图画,我想数量一定相当可观。这种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只有那种有着大段大段题跋的中国文人画才能相比。我想,这种“诗画相生”的画,中国之外唯普希金一人!
  (8)丈人画在中国文坛很普遍。但在西方就不同了,写字与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全然两样,绘画的基础又是素描与速写,讲究解剖学与透视学,若要从事绘画必需先经过一整套专业训练。很难!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
  (9)我忽然想起俄罗斯作家协会主席尼古拉耶维奇说的一句话:“上帝给你一种才能,一定还会给你所有的才能。”这是俄罗斯谚语,很耐人寻味。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能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通观全文,作者从普希金等俄罗斯作家的画作说起,通过对普希金作画状态的描述及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分析,推出了自己关于艺术创作中“通才”的观点。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其层次可图示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
  文章按“引论-本论-结论”的常见思路展开。
  第1段从参观“普希金之家”的惊奇发现落笔,提出了文学大师的画作不能作为专业艺术品受到重视的现象,交代了本文写作的切入点——文学与绘画等艺术领域之间关系的探寻。
  第2段先以“只承认你一种最突出的才能,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一句,提点话题;又以“这实在有些不公平”一句,简洁鲜明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现象的否定。
  否定了他人的看法,作者对这种现象的看法是什么,持论的依据又是什么呢?
  第3段独句成段:“文学大师的这些丹青妙笔,能否从专业角度来欣赏呢?”一句设问,作用在于明示写作思路,领起主体部分的分析阐述。这里的“专业角度”,承第1段的“并不作为一种纯粹的艺术作品”与第2段的“其他才能只作为附属品”,当指美术专业的角度。只有证明文学大师的画作可以作为纯粹的艺术品从美术专业的角度去欣赏,文学家才可以说同时又是画家,才可以由此推出“通感”与“通才”的结论。这正是作者立论的出发点。
  第4-6段,作者以普希金作画为例,解剖麻雀,具体展示了文学大师绘画的水平及创作状态的特点。这三段的分析两条思路并行,既含蓄地回答了第三段的问题,又为下文“通感”、“通才”观点的推出作好了铺垫。第4段可分两层:先说普希金自画像达到的水平——“得心应手”、“神采飞扬”;再说其自画像创作的特点是“出自诗人的自我意识”。
  第5段从在何处作画、作画的速度、内容、工具等四个角度,展示了诗人特有的作画状态——情思涌起时,既用诗歌表达、也用画作表达。这一段文学大师创作中“通感”状态的具体展示,是支撑后文“通感”论的依据。
  第6段则以一部文学作品中的两幅插图为例,说明从情感表达效果的角度上说,文学大师所作插图达到的水平,为专业画家所不能及。这里作者虽没有明确给出“文学大师的画作完全可以从美术专业欣赏”的字句,但事实胜于雄辩。至此,作者在第3自然段提出的问题已经得到了明确的答案,“通才”说也借此得到了有力的支撑。
  第7、8段是文章本论部分的第二个层次。这里,作者的思路由个别推向一般,由普希金一人转向东西方作家群体,为最后得出艺术创作的一般性规律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第7段先摆一般性现象:“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很多,但西方却罕见。
  第8段分析上述现象产生的原因:从表面上看,是书写与绘画的工具中国相同而西方不同;从深层文化背景上看,是中国讲究“触类旁通”,而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这种注重分解的文化意识,造成了艺术门类间的壁垒,正是文学大师的画作不被视为艺术作品的原因。
  由个体创作通感状态的展示、到西方分类文化的一般性分析,第二部分就此完成了自己的使命。
  最后一段,作者仍不急于拿出自己的观点,先引用俄罗斯作协主席的话,意在表明关于“通才”的认识不仅限于中国,为自己的观点进一步提供理论支撑;最后水到渠成地表明了自己的主张:“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 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全文说理充分,语气委婉,表现了文艺研讨的平和态度以及观光随笔的优雅与从容。
  由于文本论说意味过强,文学味道不足,不能为文学鉴赏能力的考查提供支撑,对语言、形象、表达技巧的鉴赏考查今年全面轮空,18分题目全部考查的是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
  [试题解析]
  19.下列对原文理解准确的两项是(4分)[ ][ ]
  A.文学大师擅长绘画,应视为一种很值得深入研究的艺术现象。
  B.俄罗斯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绘画作品受到歧视,反映了一种文化偏见。
  C.普希金作画从来不用画笔,说明普希金的绘画出自他的自我意识。
  D.普希金和托尔斯泰一样,都是既“用诗歌思想”也“用画思想”。
  E.昔希金妙笔作画,虽不够专业,却逾越了不同艺术之间的壁垒。
  [参考答案]A、E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对文本内容整体上的初步理解。将五选二客观题作为该大题第一小题,是北京卷的一个特点。它表现了命题人对阅读活动从整体感知到局部精解再到整体把握这一过程的认识与理解。所以北京卷的五选二题考查的内定只是初步感知理解,一般不涉及鉴赏问题。
  A项的说法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作者正是以深入研究的态度来探索这一艺术现象,故此项正确。B项的错点有二:一是“受到歧视”的说法言重了。从逻辑上说,“不受重视”不等于“受到歧视”;从文意上看,之所以俄国人对普希金的画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是因为西方不大推崇全能,与“歧视”无关。第二个错点是“文化偏见”的说法在文中找不到依据。俄国人没有将古典文学大师们的画视为艺术品,不是认为它们不好,而是西方本没有“诗画相生”这一概念。故此“偏见”之说无从谈起。以上两项在文中都没有确切的局部对应点,它们考查的都是整体上的理解与把握。C项的对应点是4、5两段,其表述是典型的错接因果。“自我意识”是在第4自然段分析普希金自画像的内容时提出的;“不用画笔”是在第5段介绍诗人的创作状态时交代的。D项的对应点在第5自然段末,选项的理解也显然是对“列夫·托尔斯泰说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他也‘用画思想”’这句话的误读。这里,“用诗歌思想”是托尔斯泰对普希金的评价;“用画思想”是本文作者冯骥才对普希金的评价。从语境看,“托尔斯泰说他”一句中的“他”指的是普希金,而不是托尔斯泰自己。E项说法是文中几个意思的整合。“妙笔作画”可在第四段中找到依据,“不够专业”是对第8段交代的西方专业美术传统的尊重;普希金为中国之外罕见的能将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作家,且其画作达到很高的水平,所以“逾越壁垒”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20.第1段末有两个画横线的短语,请解释它们在文中的含义。(4分)
  ①生命气息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心灵欲望的载体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生命气息的载体——能反映作家心理与性格的那些日常生活用品。
  心灵欲望的载体——能反映作家理想、信念、追求的艺术作品。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中语句的正确解释,是对局部精解能力的考查。
  解答这种题应该注意三点:
  一是找准试题在文本中的对应部位。本题的提问点在第1段的第5句,直接相关点在第1段的第4句(“……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和第2段的第2句(“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深层支撑则在于对本文话题的把握。
  二是注意将词语的本意与语境信息整合。先看两词本身,“生命气息”与“心灵欲望”相对而言,前者强调“肉体”,后者强调“精神”;再看语境,“作为作家的遗物,和大师们的书桌、文具、手杖、眼镜、外衣、怀表和水杯摆在一起”,“作家的绘画,只被当作研究作家心理与性格的一种素材,而不作为艺术品对待”。两意整合,即可得到答案。
  三是注意设问点是偏正短语,答案也应是偏正短语。有些同学答案是一个句子,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合要求。
  21.简答。(6分)
  ①普希金“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是怎样的状态?(不超过10个字)
  答:□□□□□□□□□□
  ②作者为什么强调 “文字与图画自由融混的现象”“中国之外唯普希金一人”?
  答:
  [参考答案]①(2分)可答“涌动着强烈的诗情画欲”或“用诗,同时也用画思想”或“由诗激发出绘画灵感”等,意思对即可。但超出字数要减1分。
  ②(4分)总起来说,作者要强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古代东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差异不大,而西方写字与绘画的工具、材料完全两样;西方绘画另有一套训练方法与绘画理论;西方强调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不大讲究触类旁通——导致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不容易逾越。而作者认为提倡逾越这种壁垒,有利于发挥人的潜能。两个要点:差异导致壁垒不易逾越;应提倡逾越。各2分。
  [解析]
  21题第①小题从词语角度切入,考查的是对段落的理解与把握。要求根据第5自然段有关内容对普希金绘画时特有的思想状态加以概括说明。第5段一共10句。第一句针对普希金文学大师的身份,特别强调“绘画是普希金的一种表达方式”。第2句交代他画作的处所。3、4两句介绍他“独有的一种绘画状态”,提问点就出在这里。有些同学没有整体把握段落,按寻找代问指代对象的思路,直接拿第3句做答案,其答案是不完整的。“诗情洋溢时,形象便在脑海里缤纷涌现”,形象可以是诗歌的形象,不一定与绘画有关。第5~7句从画作内容角度表明画作与诗相关。第8句从工具角度说,作画用的是写作的笔。经过上述四个角度的陈述,9、10两句才得出结论:他作画的欲望是被诗唤起的,他用诗歌思想,同样也用画思想。读懂全段可知普希金作画的特点是“诗画相生”,所以只有表达出这个意思,才是该题的正确答案。可见把握段落层次与主旨的能力,是正确解题重要的支撑能力,这也正是该题考查的目的之所在。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分析段落的实质是对句间关系的分析。
  21题第②小题考查的是把握思路及文章主旨的能力。这是对整体把握文章能力的考查。提问点在第7段,相关点在第8、9两段。第8段是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来解释为什么像普希金这样“诗画相生”的作家这样少,从而引出第9段关于“通才”的见解。理清文章思路,明确作者强调现象的目的是引出造成现象的原因——西方文化强调分类造成了壁垒,进而表达自己的看法这一答题方向,相关问题即可得到解决。(参见“文本解读”部分)
  22.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4分)
  答:
  [参考答案]本题考查阅读中联系实际、联系背景知识的“发散”能力。学生肯定了解的事实,如苏轼文章、诗词、书法均造诣极高,鲁迅是小说家、散文家,也是大学问家、书法家,而且精于篆刻艺术等等。
  答题要求:举例恰当,看法明确,表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可以谈与本文作者一致的意见,也可以谈不同的意见。
  赋分:举例恰当,1分;看法明确,言之成理,2分;表达清楚,1分。
  [解析]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在读懂作者的基础上“读出自己”的能力。题干的重点在“谈你个人的看法”,这就要求答案首先要有自己的观点,还要结合事例加以分析。题干界定的“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应该限指艺术领域里的通才,“发散”应以对文本的理解为基础;所举“典型事例”,人物首先应该是“才”,得有典型意义。这一点在指导复习训练时应严格要求。
  [参考示例]
  1.我认为“通才”是大多数有成就的人的共同特点,知识越多,成就越大。以达·芬奇为例,达·芬奇以绘画著称,但他还精通机械、天文、地理。这些知识互相补充,更有利于绘画,所以我推崇“通才”。
  2.我认为,我们不应该为做“通才”而刻意地“全面发展”,倘若对每一个领域都浅尝辄止,那只会全面平庸。像前一阵风靡一时的“韩寒现象”,他可以写出很好的文章,却有多门功课不及格,对此,社会上争议颇多。显然,他不是“通才”,但对于文坛,我们似乎又需要这种充满个性和文采的人才。所以,我认为,并不一定要刻意追求“通才”,让那些在某一领域很突出的人才自由地发挥他们的个性吧!
  2004年高考北京卷文学作品阅读题,原文语言明白晓畅,难点在于由现象到事理、由个别到一般的写作思路不易把握。试题紧扣文章主旨,重点、难点突出;既有局部理解,又有整体把握;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由文内到文外,试题顺序布局合理。
  该题给我们的两点明确的启示是:一、复习备考的视野应更加开阔,要注意提升文本的文学品味及文化含量。在以往的复习资料中,花花草草之类的文本所占比例过大,这种复习训练文本的低幼化倾向,应该注意调整改进。二、要加强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能力的训练,尊重阅读的基本规律,踏踏实实地抓好理解、概括等基本能力。
其他文献
《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从1921年12月4日开始在《晨报》副刊上连载,每周一章,到次年2月12日登毕,共9章。  《阿Q正传》以其巨大的讽刺力量,从一开始连载,就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纷纷猜测:小说的作者是谁?阿Q究竟指谁?因为这篇作品发表时用的笔名是“巴人”,所以人们猜想作者是四川人;又因为阿Q的某一“行状”有点像自己某件私事,于是又疑心为某个朋友所作,因为此事只有这位朋友知道。当《阿Q正传
期刊
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借助于对外物的具体描写,曲折地反映出作者的内心情感,外物与内情融合一起,构成多姿多彩又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这是中国散文的一个优良传统。外物有多种,居室屋宇乃其一。  约1200年前,生活在安史之乱之后中唐时期的刘禹锡写过一篇《陋室铭》,借描述简陋居室的生活,抒发自己的情怀。刘禹锡很有抱负,他曾参加王叔文集团,推行过一些变革措施;改革失败后,长期被贬。《陋室铭》是刘禹锡积极参加政
期刊
读完《今世的五百次回眸》,荡气回肠之感油然而生。毕淑敏毕竟是驾驭文字的高手,先带着读者兜了一个大大的圈子,而且让你兜得乐颠颠的,差不多就完全认同了她的选择:从今往后,就什么事情也不干,整天地这边看看,那边瞧瞧,关注自然,关注人类吧。峰回路转,“突然就笑了”,作者顿悟了,于是毅然决然地作出了“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的决定,艺术地表达了自己的人生理念,给读者以深深的启迪。  其实,既
期刊
老实地说,笔者原本是一个对小小说有成见的人。心里说:只有那么点儿字数,既要讲述故事,又要塑造人物,那怎么可能写得好?及至有一天我读了斯特林堡的《半张纸》,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少见多怪。不由得想起了毛泽东那句流传甚广的话:“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实践论》)  这篇小说只有区区一千五百字,但写了主人公两年由甜到苦、由合到散的生活:从恋爱到结婚,新婚燕尔,小两口周末经常
期刊
自唐以降,在手帕这一方微小的天地中,上演了一幕幕情挚意浓的故事,而传颂至今者亦不胜枚举。元稹《莺莺传》中,罗帕传情愫;秦观《望海潮》中,香帕寄相思;明傳奇《蕉帕记》中,帕巾为诱饵;明武宗眼前婀娜的李凤姐手中,丝帕更平添几许风韵、几多情致……  《手帕》一文,从手帕由“人们随身必带之物”沦落到现在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不知其为何物的现状,表达了“世风渐进”的“一次性年代”给人造成的一种心理落寞,同时也让
期刊
这是一篇撼人心魄的哲理美文,從燕子搭窝认识到做人的真谛,归结出人生的哲理,从平凡熟视的现象中,洞察和捕捉了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    一、用典使事,委婉深曲    文章以“庄周的燕子”为题,从庄子的哲学认知人手来构思,让人仿佛感觉到庄子飘然从远古走来,他有着奇异的见解,他有着与众不同的审美观。庄子认为万物为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齐物论》)。他站在超然一切的立场上观察事物,审视世相
期刊
气盛时,因冲动也想到过死,如今想起来,是何等幼稚。一直认为,人打落地起,就在走向死亡,死亡,是忧郁与不甘心的集成品,而现在,忽地了解和懂得,死亡是另一个开始。  有时躺在床上,也会有如同作者那样的感受,人死了,是不是就这样一直躺下去?我是不甘于寂寞的人,因而我越发地惧怕死亡。我一直都在担心死亡的到来,尤其是那种不经意间的。也许我还很年少,可却有如老人般的思想,整日里的忧心忡忡,更让我感到死亡的临近
期刊
以前有上海、北京少数几个省市区跳出全国统一命题的范围单独出题进行高考,几年过去之后的今年,全国已有十一个省市自主命题进行高考。各地语文试题到手之后,对各省试题的质量我一时无法快速反应,倒是各地的作文引起我长久的思考,忍不住要给2004年各地高考作文题也来个不成熟的分类。    简洁型作文(北京、上海、辽宁)    北京人、上海人一向以作风泼辣、敢作敢为闻名于世,今年它们的作文题也是简洁明快的,分别
期刊
2004年高考的古诗鉴赏题,无论是选材还是题目的设计,都非常贴近当前中学的语文教学实际,体现命题者在《考试大纲》中所提出的“初步鉴赏”的要求,又能在题目的区分度上达到理想状态,很好地检测了考生的鉴赏能力。考题选用张籍的《秋思》,读来明白如话,比较浅显,并没有艰深晦涩的词句,考生能够很容易地把握诗作表达的感情。  《秋思》这首诗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
期刊
朱光潜说:“所谓文学,就是以言达意的一种美术。”(《无言之美》)而意既不能以言尽达,也不可以言尽达,文学讲究的是含蓄。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说,诗歌更具含蓄美。诗是诗人感悟生活,凝聚意象,升华并创造意境,最终以语言将具体而真切的意象表达出来的文学形式。在读诗时,读者一方面要探究诗人借助于诗所要抒发的情感,深入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于自身的艺术修养、人生体验,并通过想象加以再创造,丰富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