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得到关注,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所面对的重中之重,而“问题导学”的教育方式恰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探讨“问题导学”的核心问题,力求为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核心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的发现问题、提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教师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
“问题导学”是建立在问题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开动脑筋,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自主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而转变成学生自主性学习,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问题导学”教学方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进行。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对所教知识进行预习,熟悉课本内容,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关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能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情况结合书本,调整上课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场景,采取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思考结果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所学知识,还增强了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在进行“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必直接提供答案,而应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在学生得出明确结论后,教师的任务便是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帮学生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三)课下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在允许的条件下,应在课后进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从教师的角度,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总结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谈一下通过这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知识是没有理解的,结合以往所学,提出新的问题,供教师和同学课下交流。教师在总结会上可以对课堂内容再次提问,有助于学生的第二次记忆,这样对课堂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总结的方式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以往单纯靠教师授课,因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效率。
(四)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教师开展“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关注“问题导学”的运用,还要注重“问题导学”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后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评价帮助自身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或者交流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问题导学”的想法,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二、“问题导学”的核心问题
(一)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就应做好预习工作,就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因为通过先思考再学习,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而不仅仅是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着重培养。举例来说,在进行“方程”内容的学习之前,教师要求学习提前预习,并根据书本内容提出三至四个相关问题,在学生提完相关问题后,教师负责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整理总结,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思考结果,并对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使得课堂内容有侧重点,对于同学们都不理解的问题重点讲解,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学会的简单跳过,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被动学习,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而“问题导学”这种新形式的教学方式则要与以往不同,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课堂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的喜好、性格、知识面的不同,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想法,在知识方面有哪些欠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补充调整。
(三)注重学生的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等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总结,对于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相当于二次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总结课堂所学知识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在总结课本所学知识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描述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综合性人才。
(四)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教学方法成败的标准,因此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式的反馈意见,对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结语
“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师改善教学模式,提升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惠芳.问题导学:开展“对话式教学”应然之道[J].上海教育科研,2013(08)
[2]吕贺华.问题导学——小学数学的“对话式教学”模式[J].教育科学,2014(01)
[3]孙保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探析——以小学数学教学为[J].中国教师,2014(09)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学生的综合能力越来越得到关注,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师所面对的重中之重,而“问题导学”的教育方式恰恰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通过分析“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探讨“问题导学”的核心问题,力求为推广“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提供依据。
关键词: 小学数学,问题导学,教学方式,核心问题
中图分类号:G623.5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的发现问题、提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因此,“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成为了教师重点关注的对象,教师希望通过这种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一、“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
“问题导学”是建立在问题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使学生开动脑筋,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自主提出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关解决措施,通过对问题的解决,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在交流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而转变成学生自主性学习,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问题导学”教学方式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前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
教师应重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作用,教学内容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识能力进行。教师在授课之前应对所教知识进行预习,熟悉课本内容,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关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完成新旧知识的过渡。而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能够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预习情况结合书本,调整上课内容,帮助学生掌握课本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堂上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置相应的学习场景,采取独立或者小组合作的方式,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将思考结果与教师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所学知识,还增强了与他人的沟通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教师在进行“问题导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不必直接提供答案,而应以鼓励和引导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思考、讨论等方式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在学生得出明确结论后,教师的任务便是对学生的结论进行总结,帮学生分析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锻炼,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三)课下及时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
在允许的条件下,应在课后进行总结,这种总结可以从教师的角度,也可以从学生的角度,总结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对于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进行复习和整理,谈一下通过这堂课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知识是没有理解的,结合以往所学,提出新的问题,供教师和同学课下交流。教师在总结会上可以对课堂内容再次提问,有助于学生的第二次记忆,这样对课堂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总结的方式主要是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以往单纯靠教师授课,因为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提升学习效率。
(四)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教师开展“问题导学”的教学模式不仅要关注“问题导学”的运用,还要注重“问题导学”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在课后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科学评价,通过评价帮助自身提高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方式。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可以采取调查问卷或者交流的方式,让教师了解学生对于“问题导学”的想法,及时调整教学方式。
二、“问题导学”的核心问题
(一)注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前就应做好预习工作,就是为了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因为通过先思考再学习,就可以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的收获,而不仅仅是教师所教授的内容,所以教师对于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着重培养。举例来说,在进行“方程”内容的学习之前,教师要求学习提前预习,并根据书本内容提出三至四个相关问题,在学生提完相关问题后,教师负责对学生所提问题进行整理总结,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向学生展示思考结果,并对问题进行讲解,这种方式使得课堂内容有侧重点,对于同学们都不理解的问题重点讲解,对于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已经学会的简单跳过,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二)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以往的教学方式主要采取教师授课,学生听课的被动学习,教师过分注重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没有得到培养,无法提高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而“问题导学”这种新形式的教学方式则要与以往不同,将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作为课堂的重点内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每个学生的喜好、性格、知识面的不同,所以在交流过程中可以对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教师与学生的交流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想法,在知识方面有哪些欠缺,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进行补充调整。
(三)注重学生的课后总结
课后总结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等重要,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的时间让学生进行总结,对于课堂所学的知识进行重新梳理,相当于二次记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在总结课堂所学知识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记忆能力,在总结课本所学知识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归纳能力,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描述的时候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综合性人才。
(四)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是衡量教师教学方法成败的标准,因此课后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式的反馈意见,对于教师完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价值。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改进教学工作,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结语
“问题导学”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学生提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还能够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是新课程改革下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教师改善教学模式,提升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惠芳.问题导学:开展“对话式教学”应然之道[J].上海教育科研,2013(08)
[2]吕贺华.问题导学——小学数学的“对话式教学”模式[J].教育科学,2014(01)
[3]孙保祥.“问题导学”教学模式探析——以小学数学教学为[J].中国教师,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