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 向世界发出“未来之约”

来源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an8604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秋时节,黄埔江畔再迎“进博时刻”。11月4日晚,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第三届进博会”)开幕式在上海举行。
  历次进博会都是世界最前沿科技产品集中亮相的机会,“最科技”“高大上”“硬核重器”这些溢美之词屡屡被用来形容分布于各个展区的高科技展品。在第三届进博会上,科技元素依旧闪亮。从技术装备到医药设备,从交通出行到日常消费,各类展馆与展台随处可见“硬核”科技,一幅幅属于未来世界的美好科技蓝图正在被勾勒。
  好吃好玩,日常生活全覆盖
  一杯浓郁的芒果冰沙,给味蕾带来清新感受。巴西森因源公司带来了当地特色美食。公司发言人马科斯·安图内斯介绍,由亚马孙热带水果制成的冷冻棒不含添加剂,有原产地认证。“森因源不仅能满足健康饮食需求,也可以让中国朋友品尝来自亚马孙雨林、来自地球另一端的独特味道。”马科斯·安图内斯期待借进博会机遇,公司的产品能够从巴西走向世界。目前,公司已经与盒马鲜生达成了合作意向。
  食品及农产品展区仿佛一间“世界厨房”。
  在费列罗展台,巧克力球堆起来的圣诞树令人垂涎欲滴;在上好佳展台,各种口味的薯片、果汁应有尽有;在韩国三养食品展台,三倍辣的“火鸡面”令人跃跃欲试;还有东帝汶的猫屎咖啡、菲律宾的牛油果、西班牙的火腿、意大利的红酒……全球美食汇聚一堂。
  全球最大的动物营养品和农产品制造商嘉吉打造了一场健康饮食盛宴。200平方米的展台内,大豆蛋白做的鸡块、牛肉饼,零热量糖浆做的饮料,满满两大冰冻柜的烘焙甜品,充分展示着公司的健康饮食理念。嘉吉中国区总裁刘军表示:“嘉吉在过去两届进博会上收获颇丰。我们很高兴参加第三届进博会,希望能借此机会,以创新产品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展館里琳琅满目的生活用品,覆盖生活的方方面面。
  首次参展的优衣库一口气拿下了1500平方米的展区,打造“明日博物馆”,展示服装的创新科技;在狮王展台,各种口味、不同功效的牙膏整齐陈列;在花王展台,超细纤维技术亮相;在乐高展台,中国风十足的“悟空小侠”系列成为打卡胜地……
  意大利健康美容品牌梵诗玛去年参加进博会后就迅速打开了中国市场。尝到甜头后,梵诗玛今年带来了多款全球首发的美容护肤产品和保健食品。公司中国区市场负责人说:“这是我们第二次参加进博会,梵诗玛将带来更多创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与更多行业伙伴携手合作,共同发展。”
  科技含量高,硬核装备镇场子
  在第三届进博会上,全球超3600家企业争先展示411项新产品、新技术、新服务。作为进博会重要配套活动之一,在进博会发布平台上,42家国际知名参展企业共发布90多项新品和服务,均为“全球首发”“亚洲首秀”“中国首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届进博会“首展”名单中,很多展品和技术服务的研发团队、生产过程和服务目标等,都和中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在技术装备区内,欧姆龙(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欧姆龙”)带来的亚洲首秀产品——第六代Forpheus乒乓球教练机器人人气颇高。
  据介绍,这位机器人教练最大的本领就是会“读心”,即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来识别互动者的情绪与心理状态,并据此制订可以调动积极性的对打方案,从运动心理的角度进一步加速人类球手技术的提升。
  欧姆龙政府事务及公共关系部部长贾薇表示,希望通过进博会这个平台,让欧姆龙得到更多在华投资的机会,将集团的高精自动化技术以及创新解决方案引入更多的中国企业,实现集团在中国市场业绩上的新突破。
  作为进博会的老朋友,雅诗兰黛集团此次“全球首发”美妆黑科技——专家级肌肤诊断仪。据悉,这是目前市面上最先进的肌肤诊断仪之一。此外,集团还带来了三大高端前沿新品的“中国首发”,展示了尚未进入中国市场的五大新品牌。
  “中国市场正在、也必将释放更大的潜能。我们将继续深化中国本土化战略,包括继续加大力度培养高端本土人才、为中国消费者量身定制创新产品与服务、强化品牌力。”雅诗兰黛集团中国区总裁樊嘉煜表示。
  几乎每位参观汽车展馆的观众,都会在丰田展台驻足。备受关注的是首辆本土研发中及计划在本土生产的丰田品牌氢燃料电池商用车——FCEV柯斯达,它也是首次公开展出。据介绍,氢燃料电池版柯斯达是丰田汽车为响应打赢“蓝天保卫战”而开发的,可在严寒天气中实现平滑、安静地行驶,过程中做到二氧化碳零排放。
  正如一位参展商所说,在进博会发布最新产品,能获得全世界的关注,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有利于后疫情时代实现开放合作与协同发展。
  抗击疫情,新成果集中亮相
  第三届进博会专门设立了公共卫生防疫专区,众多医药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纷纷亮相。近50家行业内龙头企业参与,超98%的业内全球知名企业带来了抗击疫情的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
  首次参展进博会的雅培一口气带来近10款防疫展品,比如一款在中国首发的新品——便于携带且适用于大规模检测的新冠病毒快速抗原检测试剂。该试剂供专业医护人员使用,最快可在15分钟内提供检测结果,可为开展大规模社区检测提供便利。
  复星医药全球合作伙伴辉瑞、德国拜恩泰科(BioNTech)合作开发的新冠病毒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也在第三届进博会上首次展示,合作的mRNA新冠候选疫苗(BNT162b2)在三期临床试验中的最终数据分析中有效率达到95%,该数据已满足申请紧急使用授权的要求。
  在抗疫期间凭“救命神器”ECMO走红的美敦力,带来了新一代ECMO技术,能有效减少一次性耗材的更换频次,降低感染风险,同时可智能实现压力、血氧饱和度及温度等重要患者生理指标的实时、准确检测,有助于实现危重症患者转运移动化管理,为挽救患者生命争取宝贵的时间。
  值得一看的还有赛诺菲展台一款全球首发——智慧无人疫苗接种舱,通过采用低温存储、全程可追溯、自动消杀、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在医师远程支持、遵循疫苗接种操作规范、配有可穿戴式留观设备的前提下,普通市民也可自助完成疫苗接种。   “接种舱是未来城市公共卫生生态系统中可移动、自动化接种的‘网点’。在突发疫情或季节性预防接种期到来时,通过快速部署大量接种舱,将有效缓解预防接种门诊的压力。”赛诺菲巴斯德中国区总经理张和平说。
  加个好友,中国为世界敞开大门
  “去年进博会,我加了1000个好友,手机软件直接‘爆掉’,今年我们中国区总部就已经落地上海陆家嘴了。”以色列科技企业沃特金中国区首席代表伊万向媒体记者展示着自己的“朋友圈”。
  2019年,沃特金一台能吸取空气中水分制成清洁饮用水的“空气制水机”,让伊万收获了不少客户朋友。今年他带来了利用集装箱种菜的“城市垂直农场项目”。“希望能再扩大一波‘朋友圈’。”伊万说。
  技术装备展区的施耐德电气是连续三年参展进博会的企业,是名副其实的“老进博”,对于他而言,进博会是一个拓展“朋友圈”的好机会。今年,施耐德电气展台面积比去年增加近一倍,还带来了8位中国本土合作伙伴,集中展示数字化解决方案促进各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成效。“自1987年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朋友圈’一直是施耐德电气多元本土化战略的重要延伸。”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说。
  英國罗尔斯罗伊斯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在本届进博会上也迎来了新的订单,与国机集团下属企业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签订采购框架协议。目前,双方通过大型柴油发电机组业务,在数据中心、金融、民生、政企等领域展开了更为广泛和深度的合作。
  “每年的进博会都为企业提供了和客户及行业伙伴交流合作的平台,收获了大量订单和采购意向。今年,疫情下中国经济的率先复苏鼓舞人心。”罗尔斯罗伊斯动力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裁欧拓东(Tobias Ostermaier)说,这些合作也将帮助公司更快更好地把握中国新基建等战略发展新市场机遇。
  进博会的“朋友圈”还在不断壮大。首次参加进博会的美国空气产品公司中国区总裁苏俊雄称,本次参展对公司具有“里程碑意义”。公司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签订了若干合作备忘录,合作对象包括浙江省海盐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以及久泰集团等。
  搭建平台,中国企业收获世界舞台
  进博会不但为海外公司打开了进入中国市场的通道,也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交流合作平台。这里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2600多家参展企业,其中不乏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身影,覆盖了食品及农产品、汽车、技术装备、消费品、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服务贸易等六大领域。
  其中,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展企业数量最多,有来自93个国家的1264家企业参展。在汽车展区,世界前七大整车集团悉数到场,展区内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参展面积超过90%。技术装备展区突出展示自动化、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化、能源、整体解决方案等内容,引领行业创新趋势。消费品展区展览面积超过9万平方米,成为本届进博会面积最大的展区。医疗器械及医药保健展区新技术首发数量最多,总数超过120件。服务贸易展区汇集金融、物流、咨询、检验检测、文化旅游等五大板块全球顶尖企业,全力打造智慧服务赋能全产业链。
  足不出国门就可以了解世界最先进的行业动态,为众多中国企业提供了便利和机遇,也推动其业务进一步发展。“前两届进博会上的合作很好地助推了公司进口业务的拓展,也为今年进口业务稳定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苏美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永清介绍,今年以来,随着中国制造转型升级加快和内需市场的深度拓展,虽受到疫情影响,高端设备、大宗商品市场需求仍保持上升态势,也对公司拓展进口业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进博会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让企业极大地拓展了合作领域。“苏美达在本届进博会上的采购项目数量与金额同步增长。”杨永清说,这些合作将有力推动企业强化全球产业资源整合的步伐,将进口业务和国内市场深度融合。
  不但企业在积极拓展业务,地方交易团也积极筹备,促成更多国际合作。在第三届进博会期间,山东交易团组织了山东重工、万华化学、海尔卡奥斯等40余家本地企业,与博世中国、卡特彼勒、通用电气、西门子、松下等65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展开对话合作,进一步拓宽合作领域,挖掘合作潜力,创新合作模式。
其他文献
日前,俄罗斯國立技术研究大学和意大利核物理研究院合作,开发出能将自动显微镜扫描速度提高100倍的新技术,这将显著提高研究人员处理数据的能力,减少分析数据的时间,同时不需要很高的经济成本。  研究人员安德烈·亚历山德罗夫表示,利用旋转焦平面技术将显微镜扫描速度提高100倍,有助于许多行业的科学研究,包括医学、核物理、天体物理、中微子物理、考古学、地质学、火山学等,进一步发展全自动光学扫描技术和新一代
蜜罐新1号是从蜂蜜罐品种的变异优系中选出的,该品种既具有蜂蜜罐品种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易管理、抗性强的优点,又弥补了蜂蜜罐品种果型偏小的不足。2008年3月通过陕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品种审定。  果实经济形状 该品种果实中大,长圆形,纵径2.83厘米,横径2.52厘米。平均单果重8.4克,最大单果重25.0克,大小较整齐。果肉绿白色,质地细脆,较致密,汁液较多,含可溶性固形物26%~32%,可食
养殖什么品种能降低风险  鳜鱼 去年年末广东鳜鱼热销,塘头价卖到34元/千克,比上年同期贵了约12元/千克,每千克利润达12元左右。  黄鳝 江苏常州2008年7月份黄鳝市场平均价为50~52元/千克,中等规格的36~40元/千克,最小规格的30~34元/千克。2008年11月份规格为100克/条的批发价为40元/千克。  泥鳅 近几年由于野生泥鳅稀少,市场需求大,随着泥鳅苗在人工繁殖上取得巨大突
需求回暖 玉米后市易涨难跌   饲料需求稳步增加 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有力推动下,目前国内经济开始回暖,加上国家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效果逐步显现,国内生猪和禽蛋价格节节攀升,带动作为我国玉米消费近七成的养殖业开始回暖。  深加工需求得到释放 就在饲用需求持续恢复的同时,国家出台了对东北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补贴政策。经国务院批准,对吉林、辽宁、黑龙江、内蒙古三省一区内的玉米深加工企业进行补贴,补贴范围为三
一、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中强筋小麦≥700千克/亩高产栽培的产量构成、生育指标、基础条件及种子处理、整地、施肥、播种、田间管理等技术。本规程适用于山东省邹城市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的高肥水地块。在气候正常年份,按本规程实施,小麦每亩产量可达700千克以上,品质达中强筋麦标准。     二、产量构成  多穗型品种:穗数48万~50万/亩,每穗粒数38~40粒,千粒重42~44克;中穗型品种(协调型
新闻事件:近日,有不少民众反映:没有买东西,却收到到付快递,打开后发现是几块钱的地摊货,价值远远低于到付款,难以退货……其实,这是盲发快递的套路:通过到付手段让消费者主动掏钱,赚取和商品价值的利差,有的人两个月就赚到了40万元。  收到来历不明的快递,大多数人都会保持警惕。然而“盲发快递”的厉害之处在于,收件人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等信息与实际收件人的信息完全相符,使收件人误认为是亲友所寄,选择了
农业部近期下发通知布置开展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    通知指出,农业部将利用3年时间,在全国开展农机械化教育培训大行动。其中2009的工作重点:  一是精心组织好全国性培训工作。这项工作由农业部及相关事业单位承担。  二是深入开展农机管理人员培训。全年培训农机管理人员10万人次,培训对象以乡级以上农机管理人员为主,培训内容重点是国家惠农政策、农机化法律法规、购机补贴管理办法等内容。  三是加快
磷元素对农民而言非常重要,种小麦、玉米和豆类都要用到它,但全球可供消耗的资源正变得越来越少。从鸟类和蝙蝠粪便的沉积物中可以获得天然磷化肥,如今,科学家正在探索如何从这些动物的粪便中回收磷,他们制作了世界上第一张指导回收的地图,显示从前大量未被充分利用的粪便资源就在农民家中的后院里。  研究者在研究中使用了牲畜密度数据,计算了全球牛、猪、鸡、绵羊和山羊每年粪便排出的磷元素的量——每平方千米可达13万
2019年12月15日,我国铀资源探测领域设计施工的最深孔——中国铀矿3000米科学深钻开钻仪式在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相山铀矿田顺利举行。  “中国铀矿3000米科学深钻项目是核地质系统向深部找矿进军的一大战略举措。”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院长、项目总负责人李子颖在启动仪式上表示,中国铀矿3000米科学深钻的实施,对获取深部地質结构和铀多金属成矿信息,全面提升核地质深部探测技术和钻探工艺技术水平具有重
农业,国之命脉。农业兴,则百业稳;农业强,则国家安。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湖南农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三湘儿女凭着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斗志,借着一股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靠着一股滴水穿石的韧劲,用勤劳、勇敢、智慧,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了科技进步的华章。  从“传统粗放”到 “优质高效”,现代农业插上科技翅膀  科技强则农业强,科技兴则农业兴。  70年栉风沐雨,湖南立足于农业大省实际,高度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