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探究抽象概念 深层次感悟本质内涵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sideADO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倍”是小学数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概念。“倍的认识”这一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形成和建立“倍”的概念,为学生后续学习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打下基础。把翻转课堂的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深度整合,巧用翻转课堂教学平台,实现课堂教学的情境创设、信息处理、自主探究、整理总结等多方面的结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引领学生探究“倍”的抽象概念,让学生深层次地对比辨析,多方向地沟通联系,在不断的对比与抽象中把握“倍”的概念,真正地领悟“倍”的本质内涵。
  [关键词]倍的认识;精准定位;多元探究;感悟本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02-0011-03
  数学概念是数学知识的基础,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只有真正弄懂了概念,掌握其实质,才能真正学好数学。下面就以三年级上册“倍的认识”的教学为例开展教学实践。
  一、课前研究,精准定位
  “倍”是小学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为此,笔者旨在精准定位“倍”的高度,以达到概念教学目的。
  1.关注基础,沟通联系
  倍的概念涉及两个量之间的比较,十分抽象,不易理解。教材中“倍”的概念是由乘除法知识中的“几个几”和“份”的概念扩展而来的,通过比较两个数量,由“份”引出“倍”,使学生初步认识“倍”的含义。对于“倍”的意义的理解,就是要让学生将乘法意义中的“几个几”与新知的“几倍”联系在一起。因此,笔者结合教材(如图1)安排了多个层次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认识“倍”的概念的本质,建立新旧概念间的联系,以促进知识的正向迁移。
  2.重在指导,建构模型
  俗话说,教学活动中教的秘诀在于“度”,这说明教师把握好对学生指导的度,能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认识“倍”的概念的过程,先指导学生在“几个几”的基础上初步认识“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再结合除法从比较关系的角度带领学生对倍的概念进行再认识;另外,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变化”中加深对“倍”的认识和运用。针对倍数关系中的数学模型,教师可充分利用多种资源,通过设计连续的问题情境,以“倍”的核心思想“用一个量去刻画另一个量”为重点,引导学生在“变化”中明晰和把握概念的本质,使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走向更深层次,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多元探究,感悟本质
  1.基于现实起点,激活概念原型
  学习者对一个概念的理解程度与他们内在的认知结构相关。笔者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用游戏活动和情境探究的形式激活学生的知识经验,从而达到知识与经验的有效衔接。
  (1)以“动”为趣,感受新知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可用游戏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游戏一:先听老师是怎么拍的,再学着老师的样子拍一拍。(教师一边拍一边说“哒、哒;哒、哒” )
  游戏二:教师一边拍一边说“哒、哒、哒”,要求学生拍2组。
  拍手互动游戏的引入,是教师的精心设计,其作用有两点:一方面,份数是学生认识“倍”的起点,能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倍”这一数学概念其实是对实际生活的一种提炼,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
  (2)以“境”为材,引出概念
  图片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素材之一。教師可直接利用平板的截图下发功能,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姚明与小朋友同时出场的经典场面为情境素材,引导学生对比他们的身高,引出“倍”,从而进入新课教学。
  创设这一情境的作用有两点:(1)学生好奇心强,对热点话题有新鲜感,这样的情境容易营造轻松自然的课堂气氛;(2)在 “比身高”中唤醒学生的旧知——“差比”和经验“倍比”,推动下一环节教学的开展。
  2.层层深化建构,突出概念本质
  学生从对“倍的认识”到对“倍的理解”需要一个持续的探究过程,笔者重点突出“倍”的概念本质,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方式探究“倍”的抽象概念,促进学生深入理解“倍”的概念。
  (1)以“课”为探,建立表象
  微课的特点是教学时间较短,内容较突出,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促进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观看微课(如图2),学生产生了探究欲望,不但能够发现各种萝卜之间的数量关系,还建立了“倍”与 “几个几”的联系,进入新知的学习。教师再让学生通过同桌说、全班说的形式,阐述“倍”的概念,感受“倍”的形成过程,初步建立“倍”的表象。微课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能让学生有的放矢、集中精力地进行自主学习。
  (2)以“圈”为引,初建模型
  “倍”的概念相对比较抽象,而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对较弱,教师需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设计多种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在现实和直观的教学活动中操作观察、讨论概括,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感受“倍”的含义,经历“倍”的概念的形成过程,初建“倍”的模型。
  【教学片段】
  师:用圈一圈的方法求出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利用平板的拍照答题功能收集学生的画法,生成教学资源,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倍” 的概念)
  生:我把2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白萝卜里有5个2根,也就是5份,所以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5倍。(图略)
  师:(如图3同屏对比,引导学生发现规律,并小结出“倍”的概念):白萝卜里有几个2根,就说白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3)以“变”为导,探挖本质
  在初步建立倍的概念后,教师引导学生“重置”两个数量间的“几倍”关系,通过改变“几份的数”或“1份的数”来建构新的倍数关系,让学生在有趣的“变化”中进一步认识“倍”,感受倍数关系中标准的重要性,认识到每份的数量变了,倍数也会随之改变,关键要看清楚把几个看成一份。   【教学片段】
  师:兔妈妈又拿来了1根胡萝卜,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几倍?
  生:把3根胡萝卜看成一份,红萝卜里有2个3根,所以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
  师:同样是与红萝卜比较,红萝卜的根数没有变,为什么原来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3倍,而现在红萝卜的根数是胡萝卜的2倍?(如图4)
  ……
  (4)以“摆”为思,提炼内涵
  在前一类变化的基础上,笔者又设计了“摆一摆”的动手操作活动,再次较为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整数倍”的概念:通过改变圆片的个数,直观形象地展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让学生在不断地增加圆片的个数和不断地减少圆片的个数中,将关注点引到“一个量里包含几个另一个量”,体验和理解“1倍”与“3倍”的倍数关系。学生在不断的对比与反思中,沟通了知识间的区别与联系,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片段】
  师:第一行摆3个花片,第二行摆10个圆片,圆片的个数是花片的几倍?(如图5)
  [花片:
  圆片:]
其他文献
苏教版小学数学“认识分数”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对分数单位、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其内容以两次初步认识分数为基础。尽管这是一节典型的老课,对于同样的内容、同样的理论,如何上出不同的效果,需要不断思考与实践。  一、质疑,学生的学习起点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今天,我们就玩一个“头脑风暴”的游戏。(屏幕显示数字“1”)你想到什么?  生:一个人,一个学校,一个花园,一个班级……  师:我由“1”想到了4
[摘要]深度学习强调批判理解、内容整合、知识建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和思维发展。在深度学习背景下的数学复习课中,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學生的单元知识再加工能力和建构知识网络的能力;通过追本,唤醒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溯源,厘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促进学生对知识本质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知识之间内在结构的深度把握,将思维与实践引向更深更远处。  [关键词]追本;溯源;建构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
[摘 要]复习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课型之一。复习有三大要素:“学过的东西”“再学习”“使之巩固”。在小学数学复习课中,教师应立足复习三要素,适时插入情境为学生再现知识,引导学生梳理知识的内在联系,将知识串成线、结成网,从而达到帮助学生内化知识与提升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复习;小学数学;要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02
[摘 要]教学中虚拟情境创设,能引发学生思维的碰撞,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从“认识百分数”中情境创设的不同所得到的不同教学效果入手,论证了只有处理好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的关系,才能真正实现创设情境在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认识百分数;创设情境;虚拟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11-0029-01  【教学一】(苏教版)六年级数
[摘 要]同一道习题教学,不同的处理方式往往会收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教学中,教师应多角度研读教材,领会其编排的意图,深入挖掘教材本身隐藏的价值,活用教材习题,并整合习题和例题的教学,助推学生思维的生长。  [关键词]习题;例题;整合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17-0033-02  最近听了一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9的
为贯彻落实天津市教研室提出的“个性化学习,有品质均衡”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总体工作思路,加强天津市中小学课程的建设,践行活动即课程的理念,我校积极参加了天津市教研室小学英语学科举办的“助推对话教学,让学科核心素养落地生根——‘慢’教育理念下中小学英语课本剧实践研究”主题论坛活动。  针对小学英语课堂目前存在重知识轻实践练习的现象,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了英语教学的“对话课堂”,并在微课的辅助下实现了英语
[摘要]问题链侧重情境的完整性、结构的逻辑性和衔接的关联性。知识的学术形态需要转化成教育形态的问题链,以演绎知识解构到重构的关键环节和智慧路径,驱动学生理解知识的本质,并最终超越具体知识,内化关键能力,丰盈理性精神。  [关键词]问题链;问题驱动;知识解构;模型重构;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14-0007-04  数学知识存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内心”。一年级的数学课本中知识的呈现是循序渐进的,内容以情境图为主,因此只有教会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使低年级的课堂也呈现出理性之美。  [关键词]被减数;数量关系;单位;逆向思维;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在小学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从现实生活中寻找“空间与图形”的知识素材,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积累丰富的空间感知,而且要为学生创造“做几何”的机会,努力引领学生在“做几何”中“发现几何”,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做几何 发现几何 数学原型 空间观念 实践应用 
[摘 要]学生做错题时,教师不能简单地归因为其粗心,应仔细寻找错因,常见错因有未认真审题、陷入思维定式、缺乏抽象思维。教师应改进教学方式,把学生的错误当成资源,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与相互指正中,提高辨别力和识别力,从根源上杜绝类似错误。  [关键词]审题;犯错;文字;方法;对比;特征;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诸如“解这道题本不在话下,他只是一时马虎才失手的。”“这学生其实挺聪明的,就是做题时大意了。”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