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蕉乳饮料稳定性研究及工艺条件优化

来源 :食品安全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f8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快速稳定性分析仪Turbiscan Tower得到的稳定性动力学指数系数TSI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稳定剂添加量、均质压力、均质温度对香蕉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得到稳定性较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稳定剂添加量和均质压力对香蕉乳饮料稳定性的影响较显著,均质温度影响相对较小;产品在稳定剂添加量为3.5 g/L、均质压力26 MPa、均质温度为65℃时,稳定性最好,TSI值为0.22.
其他文献
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对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和评价检测质量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了测量不确定度的基本概念,以测量乳粉中锌的含量为例,阐明了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步骤,分析了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通过计算得出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和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最终根据锌含量的测量结果得出扩展不确定度.
本文分析和评定食用植物油(以大豆油为例)中酸价测定中的不确定度各个分量,结果表明,大豆油酸价为0.20 mg/g,扩展不确定度为0.01 mg/g(k=2),滴定过程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的不确定度最大,样品重复测量产生的不确定度次之.
为提升食品安全检测质量水平,本文针对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展开研究,在常见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发生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并讨论当前的食品检测技术,展望未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方向,以期利用多种技术解决不同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分析和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同时,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人员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行研究,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监测技术的普及与提升.
我国的饮食文化历史悠久,“民以食为天”反映出人们对于食品质量和食品营养的关心.我国的饮食文化经历了原始人的生食到现代智人的熟食等不同的阶段,随着历史的变迁,人们对于食物的追求开始从吃饱变为吃好,由追求美味到追求营养和健康.饮食文化的变化反映出社会条件尤其是经济条件的改善,我国食品烹饪技术和其他国家相比较为明显的差异就是药食同源,这反映出古代饮食文化注重色香味,更注重营养的特色.
随着食品安全事件的频繁发生,食品安全成为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但市场上的食品种类较多,需利用相应的检测技术评估食品的安全性.为保证食品安全,需推进检测技术标准化.基于此,本文简述了检测技术标准化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食品检测的现状,提出了检测技术标准化的相关策略,以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
添加食品防腐剂可以在保障食品原有生产品质和营养物质的同时,延缓食物的质变过程.现阶段,食品工业上通过化学合成的防腐剂有很多,其中化学合成的防腐剂能够阻止食物变质,但是危害性较大.本文从食品安全视角出发,探究微生物酶在食品保鲜和生产中的作用及优势,以供参考.
为了提升食品检验检测机构对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检验能力,提高微生物实验室外部质量控制水平.本实验室参加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测试评估中心组织的ACAS-PT1108(2021)乳粉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能力验证,参考参试指导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验》(GB 4789.30—2016)、海博单增李斯特氏菌成套生化鉴定管和MicroScan WalkAway 40 Plus全自动微生物生化鉴定仪.结果表明,参试样品编号21-T031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
藜麦营养价值高、次生代谢产物丰富,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炎、免疫应答等生理活性,能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本文综述藜麦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及其营养保健功效,为藜麦在食品药品方面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微生物是导致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一个关键点,提高对其检验质量与效率,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至关重要.本文以食品检验为对象,在介绍微生物检验技术应用流程与内容基础上,对于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主要包含生物芯片技术、免疫学检验技术及生物传感器技术及PCR技术等,以供在食品质量检验中应用和参考.
本试验以大米粉为对象,利用TPA物性测定与RVA黏度测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不同组分对大米粉糊化及老化特性的影响.在大米中添加不同含量的脂肪、蔗糖、蛋白质,检测老化指标.试验结果表明脂肪、蔗糖、蛋白质含量高,老化速率慢.这3种组分影响老化速率的顺序为蛋白质>蔗糖>脂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