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是郑垧靖老师吗?”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mon_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郑垧靖在当地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当地老百姓可能不知道110,却不可能不知道他的电话号码,即便是在他过世后,还有很多人一时没反应过来,一有急事就打电话给他,电信公司为了纪念他,将他的电话永久保留起来。”花灯剧《郑喇叭外传》主演、云南省花灯剧院院长黄绍成介绍。
  这位身着迷彩服、脚踩黄胶鞋的男人就是保山市龙陵县平达乡党委委员、宣传委员郑垧靖。
  2009年12月13日,郑垧靖在平达乡河尾村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给村组干部做指导讲话时,因积劳成疾,突发大面积脑出血,经抢救无效,于次日凌晨不幸去世,年仅38岁。
  为了向大众展现郑垧靖无私为民的精神,云南省花灯剧院从2010年8月起便着手编排花灯剧《郑喇叭外传》,主创团队更多次到龙陵采风,试图还原真实的郑垧靖。
  令《郑喇叭外传》主创团队印象深刻的是,当地乡亲们至今仍旧记得,曾经不管男女老少都有一种习惯——“有事找郑喇叭”。
  “这是第三次平达乡采风,我们直接接触了一些郑垧靖生前的乡亲、同事和朋友,有关郑垧靖扶贫帮人,为百姓排忧解难的事,毎到一处村民们都争着讲说,大家对他的尊敬和爱戴似乎有增无减。”编剧马良华说。
  经过几易其稿,以郑垧靖的事迹为原型创作的花灯剧《郑喇叭外传》是2016年度文化部在云南省仅有的两个剧本孵化项目之一(另為花灯小戏《厨房》),同时,《郑喇叭外传》还入选了共有25个剧目的2016年度全国舞台重点创作剧目。整部戏共有五幕,采用分段的形式呈现乡党委委员郑喇叭日常生活中为村民解决困难,无私奉献的故事。
  主角黄绍成主张“以生活中最有趣、最具代表意义同时又不乏戏剧性的内容”作为突出人物形象的切入口,“以生活中的小细节以及贴近百姓生活的故事代替喊口号式的表演”。
  在平达乡,每天早晚都会定时响起“平达之声”广播,是当地群众每天的“精神大餐”。《郑喇叭外传》也让“平达之声”在舞台上得以“复播”,穿插在每一幕的转场中,以少见的广播现场代替原本的幕后声音,同时加入了许多歌舞场面,让“歌、舞、乐、戏融为一体”。
  “视频对话解心结,千里亲情一线牵”是郑垧靖创新基层宣传的又一项杰作。戏中,由黄绍成饰演的郑喇叭用视频对话让几位留守村妇与远在深圳打工的丈夫得以面对面对话,在缓解思念之情的同时又让双方在投入劳动和工作时增添了干劲。
  在戏中的村晚现场,一位村妇抱着襁褓中的孩子前来认救命恩人为爹,轻松诙谐的剧情急转而悲。而这背后是郑垧靖在2008年小河村山体大面积滑坡时冒着生命危险在现场抢险的真实事件。舞台上戏剧化的还原,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13577511791是郑垧靖生前的电话号码,在他去世不久后,一位当地村民曾经说到:“想请郑老师来家吃顿杀猪饭都不行了,但这个手机号码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在花灯剧《郑喇叭外传》中,这个电话号码成了“你想我亲亲我想我就亲你”的谐音。与现实相同,剧中每个村民都记得这个电话号码,大到林地之争,小到母猪患疾,都会让这个电话响起。不同的是,平达乡百姓只能将这个号码深藏在心底,而《郑喇叭外传》却让这个原本拨不通的电话号码重新有了声音。
其他文献
笔筒的起源与历史  任何一种用具,只要一讲究起来,便能超凡入圣,成为流传千古的古董珍品。中国人放置毛笔的笔筒似乎并不稀奇,但经过历代能工巧匠的精心雕琢和文人名士的书画题咏,融入了文化艺术的因素,这种文房用具便成了中华文化中独具魅力、格调高雅的文玩艺术品,并堂而皇之地登上收藏家的殿堂。  几种不同的说法  笔筒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尚无确切的定论。战国楚墓、湖北睡虎地秦墓、甘肃居延汉墓出土的毛笔都是套
期刊
3月9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来到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會议云南代表团,与代表共同审议报告。
期刊
3月6日,云南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关于开展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申报工作的通知》,为进一步推动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及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省文产办开始组织第三批云南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第二批文化创意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评选命名工作。申报截止日期为2017年4月21日。  各州(市)文产办、省属国有文化企业可要看仔细
期刊
沙溪古镇,是茶马古道上保存最完整的古集市。  这里除了有原始风味的古建筑,还有浓郁的白族传统文化。  “二月八”太子会是剑川地区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传统重大节庆之一,起源于佛教中释迦牟尼放弃王位、创立佛教的传说。  在释迦牟尼出家的农历二月初八这天,沙溪各族人民都要举行传统的太子游四门纪念活动。  如今,这项民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已成为古镇沙溪的另一张文化名片。  农历二月八(3月5日)一大早,剑川古
期刊
已连续举办7年的巍山小吃节正如火如荼,包括(pā)肉饵丝、一根面、卷粉、凉虾等在内11个系列,91个品种的特色小吃吸引了大批游客。  除了各类美味巍山小吃外,极富巍山历史及地域特色的“南诏王宴”也是一个新亮点。  “南诏王宴”源于南诏时期,是南诏王举行祭祖仪式,或逢年过节、犒赏将士的宴席,由三道茶即苦茶(百抖烤茶)、辣茶(包谷酒)、回味茶(甜茶),头菜即猪头、羊头、整鸡,土八碗(毕摩羊排、坨坨肉、
期刊
送票了!  民艺君约你一起去看大马戏  今年春天刚到时,  昆明动物园里就多了一头“小飞象”  此“象”非彼“象”  它除了是小朋友的好伙伴  更是成年人的快乐制造厂  俄罗斯的“小丑”、肯尼亚踩“魔轮”的勇士  还有格鲁吉亚的“英雄”、乌克兰的“女神”  在圆通国际马戏城  欢乐无国界  开心无极限  马戏是什么  马戏在我国最早见于  西汉桓宽的《盐铁论》  那时,马戏专指驯马和马上的技艺  
期刊
3月7日上午9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云南代表团举行的全体会议上,在答中外记者问环节,云南省省长阮成发就记者提出的如何看待云南旅游问题时指出,下一步云南旅游将两手抓,一手重拳整治旅游乱象,一手大力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两手都不可偏废。  中央电视台记者就云南的旅游问题向云南代表團成员发问:云南迈进高铁时代,给云南的旅游发展带来了机遇,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云南重拳整治旅游市场的进展怎样?促进市场升
期刊
2月27和2月28日,我们连续两天向关注大观周刊爱民艺的网友送出福利:赠送4A景区菌子山、凤凰谷门票。  活动链接:凤凰谷、菌子山  截止3月2日17:00,本次福利放送活动已完成,共16位网友获奖,其中8位网友,每人获得菌子山门票两张;另外8位网友,每人获得凤凰谷门票两张。恭喜!  名单如下:  请以上16位网友于3月5日前将真实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发送到大观周刊微信,方式如下:  注:以
期刊
从2005年开始到现在  他花了十二年时间  拍摄了上万张云南火车照片  今天,他为我们选出了20余张  “有趣的纪录”  用影像的形式为大家呈现12年间  云南铁路的蜕变过程  作者介绍:  孟志刚,外号孟孟、呱呱。1985年出生在山西运城。人生第一台相机是尼康E3200。  B型血、天秤座、音响控、摄影爱好者、影像剪辑初学者、电影发烧友、欧美派音乐痴。拍了十年的《大观周刊》杂志照片。对火车类、
期刊
在云南文产领域,女性是一抹不可忽视的靓丽色彩。她们亲和细腻,聪慧坚韧,勇敢创新,自信笃定,对云南本土文化的执着情怀与热爱,令她们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云南文产界一股柔美而坚定的力量。  云南文产界的女神更是数不胜数。民艺君在此为大家介绍数位。  樊志勇:“新派彝绣”大掌门  人物名片:“纳苏”刺绣创始人  2013年,樊志勇29岁,  她把彝族刺绣荷包改良后做成项链送给自己,  她没想到,  这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