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夜阑人静,捧着台湾诗人郑愁予的《错误》一诗,慢慢地读、细细地品。诗句幻化成了画面,画面慢慢浸染开来:江南,小城,街道,帷幕,窗扉……层层推进,那份思念也越发地不可承受。忽然,马蹄声起,打破了寂静,东风微抚,柳絮飘飘,小城有了语声,青石小街载上了晨光,慢揭春帷,轻推竹窗,但见一匹瘦马形影绰绰,踱向远方……
诗人以朦胧的笔调,描画出那颗心的故事。情感上真真切切,孤独与惆怅,风格上婉约细腻,荡气回肠,形成了那种欲现不现,若浮若沉内敛的情感,更适合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正如杨牧所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这些都表明了郑愁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诗歌的内容是否也停留在闺怨这一传统层次?错误又体现在何方?
一、《错误》所表现的情爱是一种浪子与守候者之间的无过错的错误,过错不属于主体,而是时空错位。
《错误》的第一章同时展现两个主体:我与等在季节里面的她。“我打江南走过”,句式短促,我与浩渺的江南对照,显示出我的渺小,而“走过”一词又点明路途之遥远,我之困倦或者漫不经心。“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句式变长,强调了等待的漫长并以莲花开落暗示女主人公青春不再,容颜已非。两句的主体分别是匆匆的过客、静静等待的美人。这匆匆奔波与静静等待就是一对无法更改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主体注定就是悲剧的命运。试想一个浪子又怎会停下脚步,一个忧郁的美人又如何会敞开心扉。这样的相逢注定是凄美的。
诗歌的二、三章又将这凄美的情感延续下去:
江南小城,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
等待着,等待着……
莲花开开落落,细雨烟雾霏霏,青苔爬满石巷,床帏挡住了落晖。
待那马蹄达达,敲破宁静,一抹浅笑若幸福的闪电照亮内心深处。
可马蹄声远,方才的盈盈笑靥,转瞬间便又是苍白一片……
诗歌营造的意境是美的。美在绵绵无期的等待,美在惆怅化为的叹息,美在风淡云清的笑颜后那一颗颤抖着的心。
真诚的等待与浪子失之交臂的错误是美的,美在那马蹄声经过家门的继续,在那周围的景致重归于初始,在那对于下一次马蹄声的等待。
对于回归的盼望,却怎又只限于女子呢?作为孤旅的诗人,漂泊的浪子,又何尝只想做那过客?
传统的思维总是给错误找个承担者,正如《错误》一诗要么说是女子自我封闭形成了错误,要么说我辜负了女子而造成错误。其实诗的开篇就点明了我的浪子形象,诗的结尾又说:“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恰好点明了一种生命状态: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旅程、心灵历程上都是过客。行色匆匆,难以找到归宿,我们都是被放逐出伊甸园的浪子,漂泊流浪才是生命的惟一。我们左右不了自己的流浪命运,注定就成为了他人的过客。我们难以进入那个属于他人长满青苔的小城,(内心深处)这注定就要造成悲剧。
有了悲剧,心扉就会紧掩,最终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也就很难再接纳他人了。想一想,我们的行为感情是不是如此?这个时候再去追究是谁的错误就很徒劳了,我们不妨称之为无过错的错误,美丽的错误,如果我们再深究,这就是时空错位的错误。
错位的时空中,我们有太多无奈的错过。我们无法走进他人封闭了的内心世界,命运也无法让浪子停下脚步。即使跨越这个时空,我们还是无法去爱也无法承受爱,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个体生命都是他人等候的过客。
错位的时空导致错位的爱情,而这个真挚的爱又被时间打磨,最终封闭起来,东风不来,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冷寂的心任绿绿的青苔爬满,冰冷的月亮洗涤,当年轰轰烈烈的爱变得如此凄美,而又是这样美丽的错误,才召唤着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一代一代承传下去,感染净化一代一代人的心灵。
辛弃疾诗句曾言:“江晚正愁余,山间闻鹧鸪。”斜晖脉脉,江水悠悠。群山绵绵,旅途渺渺,一声“行不得也,哥哥”叫得好让人心酸。郑愁予就是这样一只啼叫在人类凄美情感旅程上的鹧鸪,就是他的一声声啼叫,叩击着人类善良的心扉,让人领略了高尚而凄美的情感。
二、郑愁予诗歌是浪子情怀的体现,更是寻找心灵家园归宿的乡愁。
我们也可以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浅浅的海峡,在政治上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郑愁予在那边,大陆在这边。烟波浩渺大洋中的一叶孤岛,如浮萍,似孤舟。而与大陆割不断的亲情,血脉里流淌的中华儿女情,牵系着诗人的内心深处。时光越久,漂泊越远,乡愁就越渺远。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情妇》中的“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那种人”,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唐代诗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中写道: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苍茫的群山挽住了落日,如血的夕阳染红了秋草。时光被定格成一副凄冷的画卷:峰高,崖峭,涧幽,林茂;小路如线,曲曲弯弯。飒飒秋风中,浪子诗人踽踽独行,那飘飞的白发诉说着跋涉的艰辛。一声声钩輈格磔的鹧鸪声伴着凉凉的秋风钻进浪子的心窝。郑愁予就是一只飞过海峡啼叫在异乡的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这乡愁既是浪子的情爱之愁,更是浪子的心灵归于自然和寻找本真而不得的乡愁。
(作者单位:廊坊市第八高级中学)
诗人以朦胧的笔调,描画出那颗心的故事。情感上真真切切,孤独与惆怅,风格上婉约细腻,荡气回肠,形成了那种欲现不现,若浮若沉内敛的情感,更适合中国大众的审美情趣。正如杨牧所说:“郑愁予是中国的中国诗人。”这些都表明了郑愁予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可是诗歌的内容是否也停留在闺怨这一传统层次?错误又体现在何方?
一、《错误》所表现的情爱是一种浪子与守候者之间的无过错的错误,过错不属于主体,而是时空错位。
《错误》的第一章同时展现两个主体:我与等在季节里面的她。“我打江南走过”,句式短促,我与浩渺的江南对照,显示出我的渺小,而“走过”一词又点明路途之遥远,我之困倦或者漫不经心。“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句式变长,强调了等待的漫长并以莲花开落暗示女主人公青春不再,容颜已非。两句的主体分别是匆匆的过客、静静等待的美人。这匆匆奔波与静静等待就是一对无法更改的矛盾。这两个矛盾的主体注定就是悲剧的命运。试想一个浪子又怎会停下脚步,一个忧郁的美人又如何会敞开心扉。这样的相逢注定是凄美的。
诗歌的二、三章又将这凄美的情感延续下去:
江南小城,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
等待着,等待着……
莲花开开落落,细雨烟雾霏霏,青苔爬满石巷,床帏挡住了落晖。
待那马蹄达达,敲破宁静,一抹浅笑若幸福的闪电照亮内心深处。
可马蹄声远,方才的盈盈笑靥,转瞬间便又是苍白一片……
诗歌营造的意境是美的。美在绵绵无期的等待,美在惆怅化为的叹息,美在风淡云清的笑颜后那一颗颤抖着的心。
真诚的等待与浪子失之交臂的错误是美的,美在那马蹄声经过家门的继续,在那周围的景致重归于初始,在那对于下一次马蹄声的等待。
对于回归的盼望,却怎又只限于女子呢?作为孤旅的诗人,漂泊的浪子,又何尝只想做那过客?
传统的思维总是给错误找个承担者,正如《错误》一诗要么说是女子自我封闭形成了错误,要么说我辜负了女子而造成错误。其实诗的开篇就点明了我的浪子形象,诗的结尾又说:“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这恰好点明了一种生命状态:每个人在自己的生命旅程、心灵历程上都是过客。行色匆匆,难以找到归宿,我们都是被放逐出伊甸园的浪子,漂泊流浪才是生命的惟一。我们左右不了自己的流浪命运,注定就成为了他人的过客。我们难以进入那个属于他人长满青苔的小城,(内心深处)这注定就要造成悲剧。
有了悲剧,心扉就会紧掩,最终东风不来,柳絮不飞,跫音不响,春帷不揭,也就很难再接纳他人了。想一想,我们的行为感情是不是如此?这个时候再去追究是谁的错误就很徒劳了,我们不妨称之为无过错的错误,美丽的错误,如果我们再深究,这就是时空错位的错误。
错位的时空中,我们有太多无奈的错过。我们无法走进他人封闭了的内心世界,命运也无法让浪子停下脚步。即使跨越这个时空,我们还是无法去爱也无法承受爱,从这个意义上,我们每个个体生命都是他人等候的过客。
错位的时空导致错位的爱情,而这个真挚的爱又被时间打磨,最终封闭起来,东风不来,柳絮不飞,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冷寂的心任绿绿的青苔爬满,冰冷的月亮洗涤,当年轰轰烈烈的爱变得如此凄美,而又是这样美丽的错误,才召唤着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一代一代承传下去,感染净化一代一代人的心灵。
辛弃疾诗句曾言:“江晚正愁余,山间闻鹧鸪。”斜晖脉脉,江水悠悠。群山绵绵,旅途渺渺,一声“行不得也,哥哥”叫得好让人心酸。郑愁予就是这样一只啼叫在人类凄美情感旅程上的鹧鸪,就是他的一声声啼叫,叩击着人类善良的心扉,让人领略了高尚而凄美的情感。
二、郑愁予诗歌是浪子情怀的体现,更是寻找心灵家园归宿的乡愁。
我们也可以把诗中的“我”理解为无家可归的浪子。浅浅的海峡,在政治上就是不可逾越的鸿沟。郑愁予在那边,大陆在这边。烟波浩渺大洋中的一叶孤岛,如浮萍,似孤舟。而与大陆割不断的亲情,血脉里流淌的中华儿女情,牵系着诗人的内心深处。时光越久,漂泊越远,乡愁就越渺远。如果尝试把郑愁予的其他诗作与《错误》相对比的话,不难找出有力的旁证。如《情妇》中的“我想,寂寥与等待,对妇人是好的”和“因我不是常常回家,那种人”,皆表现出女子深守闺中,等待主人公归来的主题。另一首诗《窗外的女奴》中“我是南面的神,裸着的臂用纱样的黑夜缠绕。于是,垂在腕上的星星是我的女奴”,亦透露了女子在冷清寂寞的悠长岁月中,空等着男子归来的凄凉心境。
唐代诗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诗中写道:
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正穿诘曲崎岖路,更听钩輈格磔声。
苍茫的群山挽住了落日,如血的夕阳染红了秋草。时光被定格成一副凄冷的画卷:峰高,崖峭,涧幽,林茂;小路如线,曲曲弯弯。飒飒秋风中,浪子诗人踽踽独行,那飘飞的白发诉说着跋涉的艰辛。一声声钩輈格磔的鹧鸪声伴着凉凉的秋风钻进浪子的心窝。郑愁予就是一只飞过海峡啼叫在异乡的鹧鸪,啼叫在乡愁者的心窝。这乡愁既是浪子的情爱之愁,更是浪子的心灵归于自然和寻找本真而不得的乡愁。
(作者单位:廊坊市第八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