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从课程体系的角度构建学生“宽深厚”知识体系;从创新实践活动的角度,构建360°立体化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从创新考核的角度,优化创新人才培养考核评价体系;此外,从师资队伍和反馈机制等几方面讨论基于创新平台的创新人才培养实践方案,构建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为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创新型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新的具体实施方案。
关键词:高校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189-02
一、基于创新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在高校的行政体制中,由于教学机构和科研机构从人员配置到管理运行方式的不同,两者一般是相互独立的,不能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衔接教学机构和科研平台的长效运行机制,将科研优势更好地作用于教学过程,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高等院校需要针对专业需求以及社会要求来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直接与创新实体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利用现有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创新平台的科研团队、设备资源、科研项目等软硬件基础,依据学生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地通过现有资源鼓励大学生创新,发掘大学生自身创新潜质,实现诸如学生教育、教学过程、科研实践活动等育人各个环节的融合,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利用创新平台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对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①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培养方案具体要求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全体学生受益,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勇于开拓,造就层次各异的创新型人才队伍。②面向全程教学,加强创新教育,在知识体系构建中通过以问题和需求引导学生的方法使其汲取他人传授的知识为自身内在的知识,最终形成为自己运用、研究和创新知识的能力。③面向人格塑造,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的创新实践机会,使其形成不甘平庸、不怕失败、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以及进取向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④面向未来学习,依据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前需求来培育国家创新体系的未来生力军,使学生的大学学习能够上升到终身学习,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1.优化创新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课内外结合的贯通式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宽深厚”知识体系。通过课题组改革传统课程体系的方法,解决以往常规教学中存在的课程体系结构僵化、教学视角局限于科学性知识等教学问题。为形成贯通式课程体系,采用增加工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方法,使学生知识形成阶段性的融合,最终使学生完成知识的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到工程应用的过渡过程,建立“宽-学科专业,深-工程前沿,厚-数理基础”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项目问题驱动和自主理论学习等模式深入到理论认知和研究中,通过具体文献查阅、项目组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化理论学习,从学科方向和专业角度深层次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建立“宽、深、厚”的自我知识体系构架。
2.推行贯通式创新实践活动,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搭建360°立体化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上添加与创新平台项目有关的工程實践教学内容,给学生认知工程实践过程提供机会,增加创新教学内容的比例,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得到显著的提升。结合创新平台的具体项目情况,综合现有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项目,引入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学生以认识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竞赛、兴趣小组参加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完成创新实训项目,以项目驱动的模式开展学生的工程实践实训。在大量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分组开设兴趣组参与科研项目,内容比较灵活,可以为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内容,也可以是实验室建设的内容,目的是增强学生实际工程经验,锻炼工程应用能力。
3.结合创新平台的科研项目优势,对创新人才培养考核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在全新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我们可以看到以往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评价标准的方式是畸形的、片面的。创新教育以造就学生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根本,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是以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创新教学内容成绩作为学生评价标准,增加创新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创新项目,取得创新学分,项目驱动式的创新学分成绩考核评价要点包括:文献查阅(权重为10%)、分析能力(权重为20%)、实验过程(权重为30%)、创新能力(权重为20%)、总结能力(权重为10%)、项目成果(权重为10%);学生诸如项目验收结果、竞赛奖项、论文发表、拥有专利等参与创新平台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成果可以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可换算成对应课程学分或者采用创新学分的方式叠加到毕业学分中,通过建立必修的创新学分机制,提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4.结合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原动力。以往的常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教师或者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足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教师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辅导能力。通过对创新平台教师培训和评价制度的革新,调动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对理论联系实践有更深的理解,最终有能力进行创新教育。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设计和制定一套适合各专业特色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完善现有教师评价制度,重点考察工程项目设计、专利申请、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在以往评价系统中引入毕业生优秀程度、社会需求程度,以及学生创新培养绩效等评价标准,进而实现对教师的综合客观评价。在创新平台的科研氛围下,运用以老带新、项目带动教师等模式整体提升科技团队的教师队伍能力,有了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5.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反馈机制,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反馈机制是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及时总结反馈机制提供的反馈结果,改进教学、科研、实践等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不断完善。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科研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创新教学内容的切合度是拟定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关键。在现有教学体系下,增加工程创新教学内容,从宽度、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找到科研项目和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做到既能够使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培训,又能够推进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完善创新平台的实验室建设,推动学科研究方向的有序发展。
2.在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活动过程中,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科研项目。整合科研项目,将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科研项目以研究方向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类,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融入到科研工作中来。低年级科研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合做基础的研究内容,高年级科研能力强的学生适合做些创新性要求比较高的研究内容,注重兴趣组团队组成成员的搭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3.切实有效地发挥创新平台优势,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将现有创新平台微波通信工程实验室的科研技术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支撑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所的仪器设备、科研项目和师资能力的优势资源;建立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项目和资源优势,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参考文献:
[1]赵金华,宋之帅.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29-130.
[2]赵姝颖,潘峰.基于多维实践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311-313.
关键词:高校创新平台;创新能力培养;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09-0189-02
一、基于创新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和意义
目前,在高校的行政体制中,由于教学机构和科研机构从人员配置到管理运行方式的不同,两者一般是相互独立的,不能充分发挥科研成果在教学中的作用,因此急需一套行之有效的衔接教学机构和科研平台的长效运行机制,将科研优势更好地作用于教学过程,更好地应用到教学实践,更好地服务于学生。
高等院校需要针对专业需求以及社会要求来进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让学生直接与创新实体联系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利用现有科技创新平台,依托创新平台的科研团队、设备资源、科研项目等软硬件基础,依据学生培养方案的具体要求,最大限度地通过现有资源鼓励大学生创新,发掘大学生自身创新潜质,实现诸如学生教育、教学过程、科研实践活动等育人各个环节的融合,最终实现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
利用创新平台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能力对当前大学生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①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培养方案具体要求将创新教育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让全体学生受益,使学生成为善于思考、勇于开拓,造就层次各异的创新型人才队伍。②面向全程教学,加强创新教育,在知识体系构建中通过以问题和需求引导学生的方法使其汲取他人传授的知识为自身内在的知识,最终形成为自己运用、研究和创新知识的能力。③面向人格塑造,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给学生提供适合自身的创新实践机会,使其形成不甘平庸、不怕失败、追求卓越的人生态度以及进取向上、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精神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④面向未来学习,依据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当前需求来培育国家创新体系的未来生力军,使学生的大学学习能够上升到终身学习,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内容。
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方案
1.优化创新型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课内外结合的贯通式课程体系,构建学生“宽深厚”知识体系。通过课题组改革传统课程体系的方法,解决以往常规教学中存在的课程体系结构僵化、教学视角局限于科学性知识等教学问题。为形成贯通式课程体系,采用增加工程实践教学内容的方法,使学生知识形成阶段性的融合,最终使学生完成知识的由浅入深、由理论到实践再到工程应用的过渡过程,建立“宽-学科专业,深-工程前沿,厚-数理基础”的知识体系。学生通过项目问题驱动和自主理论学习等模式深入到理论认知和研究中,通过具体文献查阅、项目组互动交流等方式深化理论学习,从学科方向和专业角度深层次挖掘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逐步形成建立“宽、深、厚”的自我知识体系构架。
2.推行贯通式创新实践活动,做到课内外相结合,搭建360°立体化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在以往的课程体系上添加与创新平台项目有关的工程實践教学内容,给学生认知工程实践过程提供机会,增加创新教学内容的比例,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意识得到显著的提升。结合创新平台的具体项目情况,综合现有研究方向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项目,引入工程实践教学内容,学生以认识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竞赛、兴趣小组参加科研项目等多种形式完成创新实训项目,以项目驱动的模式开展学生的工程实践实训。在大量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分组开设兴趣组参与科研项目,内容比较灵活,可以为科研项目的一部分内容,也可以是实验室建设的内容,目的是增强学生实际工程经验,锻炼工程应用能力。
3.结合创新平台的科研项目优势,对创新人才培养考核的评价体系进行优化。在全新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下,我们可以看到以往仅仅以学习成绩作为学生评价标准的方式是畸形的、片面的。创新教育以造就学生理论知识和创新实践能力为根本,因此创新人才培养是以理论成绩、实践成绩以及创新教学内容成绩作为学生评价标准,增加创新学分在总学分中的比例,切实提高创新能力培养在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学生以团队形式完成创新项目,取得创新学分,项目驱动式的创新学分成绩考核评价要点包括:文献查阅(权重为10%)、分析能力(权重为20%)、实验过程(权重为30%)、创新能力(权重为20%)、总结能力(权重为10%)、项目成果(权重为10%);学生诸如项目验收结果、竞赛奖项、论文发表、拥有专利等参与创新平台的各类创新实践活动所获得的成果可以作为学生评价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创新实践活动获得的成果可换算成对应课程学分或者采用创新学分的方式叠加到毕业学分中,通过建立必修的创新学分机制,提升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4.结合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原动力。以往的常规教学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创新教师或者教师自身创新意识不足是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求教师在具备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有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创新辅导能力。通过对创新平台教师培训和评价制度的革新,调动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使教师对理论联系实践有更深的理解,最终有能力进行创新教育。应组织相关专家进行研究、设计和制定一套适合各专业特色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完善现有教师评价制度,重点考察工程项目设计、专利申请、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在以往评价系统中引入毕业生优秀程度、社会需求程度,以及学生创新培养绩效等评价标准,进而实现对教师的综合客观评价。在创新平台的科研氛围下,运用以老带新、项目带动教师等模式整体提升科技团队的教师队伍能力,有了创新型的教师队伍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
5.设立创新人才培养反馈机制,优化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反馈机制是创新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完善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及时总结反馈机制提供的反馈结果,改进教学、科研、实践等培养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制不断完善。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1.科研项目的难易程度和学生创新教学内容的切合度是拟定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关键。在现有教学体系下,增加工程创新教学内容,从宽度、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完善课程体系,构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现有的基础上,如何找到科研项目和学生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的切入点,做到既能够使学生得到切实有效的创新创业培训,又能够推进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完善创新平台的实验室建设,推动学科研究方向的有序发展。
2.在学生开展工程实践活动过程中,分层次、分步骤地推进科研项目。整合科研项目,将适合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科研项目以研究方向和难易程度进行分类,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融入到科研工作中来。低年级科研能力较弱的学生适合做基础的研究内容,高年级科研能力强的学生适合做些创新性要求比较高的研究内容,注重兴趣组团队组成成员的搭配,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3.切实有效地发挥创新平台优势,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性。将现有创新平台微波通信工程实验室的科研技术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支撑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所的仪器设备、科研项目和师资能力的优势资源;建立创新平台的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的项目和资源优势,更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
参考文献:
[1]赵金华,宋之帅.基于“挑战杯”平台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129-130.
[2]赵姝颖,潘峰.基于多维实践平台的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31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