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分七号立体卫星影像生产DEM数据及精度验证

来源 :测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分七号立体卫星影像,具有相较资源三号卫星影像更高分辨率的立体测图能力,按其设计目标,能满足1:10000 DEM数据生产的精度要求.本文以四川省成都、达州等区域为试验区,利用已有高分七号卫星立体像对数据,采用不同像片控制点布设方案进行区域网平差,获得最佳布点方案.在试验区内选取1:10000标准比例尺图幅4幅(含4种地形类别),基于像片控制点最佳布设方案的区域网平差成果,开展数字高程模型(DEM)产品的生产试验,并对试验生产的DEM产品成果进行精度验证.
其他文献
介绍2021年9月4日新疆皮山Ms5.1和9月5日新疆叶城Ms5.0两次地震的震源和序列参数等资料,分析地震序列活动特征、序列参数以及序列类型,并与历史地震序列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表明:(1)2次5级地震前,震区发生多次Ms ≥3.0中小地震活动,形成前震序列.对主震与次大地震间的震级差和主震占整个序列的能量比分析认为,该地震序列属于“前-主-余”型震群.(2)地震序列的P值、b值和h值等参数的变化特征显示,此次地震的余震序列衰减正常.(3)地震前,西昆仑地区存在3项地震学异常,目前仍存在一些地震学异常.
利用“中国大陆构造环境监测网络”南天山区域2015 ~2019年GNSS观测资料解算得到南天山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并应用最小二乘配置法则计算区域应变场,南天山区域地壳运动速率不均匀,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在盆山交接的柯坪断裂区域地壳运动速率下降加剧,断裂吸收蓄积能量.应力场结果反映出南天山区域整体处于压缩环境,区域剪切应变西高东低.伽师Ms6.4地震震中位置处于断裂折转位置,震中断层东西区域地壳速率存在差异.
为了更好地解决现有水平井存在的水脊现象和趾跟效应,设计了一种双腔螺旋式自动流入控制装置(AICD).利用多因素实验的方法,对不同流体粘度、流量、含水率进行研究,分析水相、油相以及不同含水率油水两相流通过装置的流动压降、分离效率以及控水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流体压降随着粘度的增大而减小,纯水流过该装置的过阀压降最大,可以达到粘度为200 mP a·s纯油压降的4倍;该装置使井筒中水相、低粘度流体与高含水流体的阻液率提高了3.5%;流量25 m3/d且含水率30%时,该装置能够稳定高粘流体的产量,抑制水相的流出
为研究地震异常,对南天山西段地球物理观测资料进行分析,喀什台地磁、乌恰钻孔倾斜的资料变化与2020年1月19日新疆伽师Ms6.4地震有关.①喀什台地磁秒数据垂直强度极化法、Z分量日变幅加卸载响应比均出现超阈值的高值异常;②乌恰钻孔倾斜EW分量2019年5月12日~11月24日反向东倾,异常幅度达到4.54\",随后恢复正常西倾变化.
由于地震构造环境是有机的整体,需要结合岩土水热构造带进行综合考虑,对1986年以来邢台老震区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总结,结合老震区分层,包括盖层,基底和震源层,研究邢台7.2级地震的构造环境.邢台7.2级地震烈度线形态特征和新构造格局有一定关系,地震构造环境对蠕滑地裂缝产生影响.
为研究乌什台水位观测一致性,利用时间序列分解与滤波技术,将新46井及体应变辅助水位、气温、气压等数据进行分解,利用相关性分析研究新46井水位与体应变辅助水位的一致性,并探讨其主要周期的影响因素,结果如下:(1)新46井水位与体应变辅助水位在月波、年波、趋势变化等频段观测结果上基本一致.(2)新46井水位与体应变辅助水位在日波、半日波频段观测结果上不一致,且均与理论固体潮无关.(3)气温、气压不是水位的趋势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4)水位年周期变化与气温具有较强的相关性,相位滞后约55 d.
通过对新疆区域2015~ 2019年地下流体数据跟踪分析,梳理5种自然环境干扰和3种场地环境干扰因素.分析各类干扰因素的成因和干扰曲线的变化特征,列举部分典型干扰事件,提出有效减少或避免环境干扰的措施与方法.最后,建议尽快建立包括观测环境、观测条件和人为干扰等组成的新疆地区地球物理观测干扰数据库.
为分析安徽省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基于1980年、2000年和2018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通过土地利用动态度,地学信息图谱,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空间分析技术,构建1980—2000年、2000—2018年两个时间段内的土地利用变化图谱、土地利用涨落势变化图谱和耕地利用变化模式图谱,探索研究区1980—2018年间各地类数量结构化和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980—2018年耕地和林地是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耕地和林地减少,水域和建设用地
该文提出一种新型负泊松比非充气轮胎支撑体结构,由三层凹四边形微结构组成,具有“压缩-收缩”的负泊松比特性.建立新型凹四边形负泊松比非充气轮胎有限元模型,采用3D打印技术制造样件,进行沉降-载荷实验,以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通过ANSYS软件对不同支撑体结构参数的负泊松比非充气轮胎进行仿真分析,获得轮胎的应力水平和刚度特性,并选出性能最优的结构参数.与同规格下的六边形蜂窝非充气轮胎进行仿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新型负泊松比非充气轮胎在应力水平、刚度特性和侧向稳定性方面有较大提升,其最大应力减小4.81%,径
国土空间规划涉及海量的时空地理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如何准确刻画这些数据之间的时空关系并进行可视化表达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态势分析角度,提出面向国土空间规划的多维态势信息建模分析方法,该方法重点在于挖掘不同类型国土空间数据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属性关系,进而构建具体的态势分析函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入时序态势的概念,用于研究多维态势信息的时空变化.目前,该方法已集成到研发的国土空间大数据规划可视化平台,该平台已成功进行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