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岳麓书院现存建筑中的湖湘特色

来源 :建筑与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814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修建于不同时期的各个书院虽然都受到官学思想的不小影响,建筑风格在各个方面上都具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在具有相似性的同时受到了地域文化的影响,体现出不同的地域魅力。保存最为完整的岳麓书院就体现了浓郁的湖湘特色,无论是具有典型南方将军门样式的大门,还是具有湖南地方戏台样式的赫曦台,或是书院中不同特色的亭还是种类丰富的封火墙,其现存建筑中的湖南特色在各个方面都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 岳麓书院 建筑 湖湘特色
  坐落在湘江之畔的岳麓书院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岁月及文化使其建筑艺术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岳麓书院的整体古建筑群为坐西朝东,主轴对称,纵深多进院的庭院形式。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极大的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岳麓书院也不例外,其建筑分布中体现了极多的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的等级有序、尊卑有别等社会伦理关系体现在院落布局形式的中轴对称、层层递进上,营造出宁静悠远的纵深效果及庄严肃穆的视觉感受。讲堂,经舍,藏书楼等主体建筑从东至西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斋舍及祭祀建筑分布两旁,文庙位于讲堂右侧,自成院落体现了典型的书院模式——讲学为中心,藏书祭祀为一体的模式。还有大量的园林建筑在整个书院中进行点缀的特点。
  岳麓书院的主体建筑多为硬山式建筑与歇山式建筑。其中最为主要的三大建筑讲堂、御书楼、文庙的大成殿都为歇山式建筑,歇山式建筑相对体量较大,显得浑厚有力,其余如门庭、斋舍、经堂及专祠都采用体量较歇山式建筑小一些的硬山式建筑,显得简单干练,没有过多装饰,粉墙青瓦,安静肃穆,黑白灰的对比清新明快,使人赏心悦目,沉醉其中。
  位于中轴最东面的是书院的大门,现存建筑由清代的遗址修复而来。周围由围墙围合成一个半开放状态的独立院落。大门与讲堂的朝向弱微偏了五度,是因为明代时期守道吴世忠扩建书院时,信奉“风水背戾”之说更改而至1。大门为硬山式建筑,垂直于中轴线方向开五间。门前有一对白色方形的石柱,木门左右设有双面都雕刻有浮雕的汉白玉抱石鼓,门前的仿梁上绘有游龙图案的彩绘纹样,加以常见的卷草纹样点缀,屋脊装饰有彩色的镂空雕花琉璃饰件,屋顶覆盖有青灰色瓦片,墙面粉刷为白色,质朴又不失威严,为典型的南方将军门的样式。门前有12级台阶将整个大门整体抬高,增加了门庭的高大。
  大门之后就是岳麓书院里的纪念性建筑赫曦台,是儒家文化与湖湘文化相互融合的代表性建筑形式,是岳麓书院里湖南特色集中体现的地方。在赫曦台中央立有一面修复书院时所设的屏风,正面绘有修复后的书院效果图,背面书有毛泽东、朱熹等人的题诗。赫曦台的建筑平面呈“凸”字形结构,屋顶为复合式样,从屋顶往下看,屋面形式从中间分为两部分,东面的屋顶是硬山式屋顶,给人方正简洁的印象,而西面的屋顶则是飞檐翘角的单檐歇山顶,给人以灵动的视觉感受,建筑手法一半朴实一半浪漫,前后开敞通透,两侧各设有阶梯。屋脊上同样饰有彩色镂空雕花琉璃饰物,藻井、雀替上的彩绘及饰物都为湖南特色装饰风格。是湖南地方戏台典型的建筑形式。
  岳麓书院的三大主体建筑中的讲堂为了显示出建筑本身的结构与材料,极少施以彩绘,使其简洁明快,最多只在终点出加以些许的点缀,或者在大面积的青灰色瓦片上点缀几件琉璃构件,装饰不多,却起到以少胜多的作用,以显示出质朴无华的民间建筑特色。大面积的粉白墙面,配以黑色大门,栗色窗格。这些设计都是在大面积的平淡中点缀出丝丝精致之美,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都是在明清时期湖南地区民间建筑所大量采用的形式。御书楼的重檐歇山顶上装饰有黄绿相间的琉璃镂空雕花屋脊,飞檐翘角上镶有黄色琉璃边角,这些形制都是体现尊贵的技法。加上高大的圆柱,厚实的基座,与周围树木相互辉映,厚重与灵动并存,给人赏心悦目的美丽。体现另一重要地位的祭祀建筑,如文庙里的大成殿,虽然采用比较鲜艳的红黄色粉刷墙面,屋顶用黄色琉璃瓦铺设并设有黄色琉璃镂空雕花屋脊,以及重檐歇山顶来渲染它在独特地位,相较之下显得富丽堂皇。但是这是受了官学建筑的影响,为岳麓书院添上一笔绚烂色彩,却也不显得突兀,与书院整体的质朴完美结合。
  岳麓书院的园林建筑多为亭,风格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各具形态。自卑亭为单檐歇山顶,粉墙黛瓦,山墙低矮,门窗较小,给人一种默默低头的谦卑姿态;风雩亭亭顶为圆攒尖,台基由花岗岩制成,灰色圆柱支撑着茅草亭顶,周围低矮的白色石栏与旁边的桥栏连为一体,给人一种朴实无华,憨态可掬的自然情趣;吹香亭为八角形单檐攒尖亭,飞檐翘角,青灰色瓦片配有绿色亭脊,与周围树木相互辉映,花岗石基高达厚实,石柱、石栏与石拱桥相连并通;汲泉亭与拟兰亭为重檐攒尖、飞檐翘角的形制,两亭都为黛瓦朱脊,红梁黑柱,与御书楼形成统一风格;麓山寺碑亭为八角重檐歇山顶,黄色墙面配以褐色圆柱,绿脊青瓦的飞檐与周围景色相互呼应;爱晚亭为重檐方攒尖的形制,翠绿的琉璃瓦,饰以精美彩绘的栋梁,朱红的圆柱,花岗石的柱基,都具有极强的装饰效果。园林建筑除了亭还有轩廊。百泉轩位于讲堂的右边,内置文泉花木,形成一个独立的小院落,外接碑廊,可纵观书院景色。湖南曾因为冬酷寒夏酷暑的恶劣极端天气被封建时期定为流放之地,也是一个外来民族迁居的地区,湖南有着多种民族相融合的特征。所以就有“没有哪一个湖南人可以完全听得懂所有的湖南方言”的说辞。而岳麓书院种类丰富的亭的建筑风格与此不谋而合,很好的体现了湖南文化的多元化特征,将湖湘的人文特色巧妙的融入自己的每一个角落。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岳麓书院内类型丰富的封火墙。其中有高于两山墙屋面、形似马头的徽派建筑典型的马头墙的建造,这体现出曾经朱熹的徽派学术带来的建筑交流对岳麓书院建筑形式的影响。也有赫曦台采用的更富有装饰性的弓形封火墙的建造,此为明清时期湖南一带的典型封火墙形式,线条起伏错落,柔美多变,因其形而得名。还有文庙独特的人字形山墙,其实是将原始硬山建筑的两侧山墙简单的加高,将座头制成形似喜鹊尾巴的造型,从垛头处飞逸而出,微微翘起,借喻“喜鹊登科”之意。岳麓书院的马头墙从墙脊的线形上看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水平的直线,另一种则向下微凹。其中中间微凹的马头墙也是受了湖南地区弓形封火墙的审美影响,中间微凹,座头微翘,体现出南方文化的精致一面。马头墙从阶数上分,有两阶、三阶、四阶之分,座头一般采用的都是“朝笋式”,暗喻“读书做官,步步高升”的理想追求。岳麓书院内虽然封火墙的形式多样,但是除了平行马头墙是明清时期徽派建筑风格的直接表现外,其他融入湖南特色的封火墙的却是书院封火墙的主要造型特色,可见湖湘文化在书院内随处可见。
  岳麓书院是湖湘文化与物质建筑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湖湘特定文化所固有的建筑和装修形式”的融合多种建筑的乡土建筑形式,是多功能的文化建筑形式2。岳麓书院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参考研究和借鉴价值,其中还有更多的内容值得我们去研究。
  参考文献
  [1] 易平安.诗意·画意·建筑意--论岳麓书院建筑之美[D].长沙.中南大学.2011
  [2] 冒亚龙.湖南南岳建筑空间形态与文化表达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03
  [3] 杨慎初.岳麓书院建筑与文化.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
  [4] 朱汉民,邓洪波.岳麓书院史话.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9
  [5] 李允稣.华夏意匠:中国古典建筑设计原理分析.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5
其他文献
结合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建设的特点,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优化设计原则,包括安全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和协调性原则,重点就桥梁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结构及防排水等内容提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内容项目较多,尤其是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中,不仅涉及工程基础、整体结构的建设,还涉及电气设备的线路、元件方面的安装.对此,为了能够提高建筑工程
以某镇工业园区工业废水排水方式为例,提出厂区工业废水采用一企一管排入污水厂设计要点.
输变电工程是一项涉及面广且比较复杂的一项重要工作,并且在工程建设过程中还会因设计变更等原因,影响工程的正常开展.基于此,本文概述了输变电工程,对输变电工程建设项目施
本文旨在通过饲养试验与代谢试验,研究在玉米—豆粕型岭南黄公鸡日粮中添加不同水平脂肪酶的影响,及对肉公鸡饲粮养分代谢利用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脂肪酶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在当前时代背景下,可利用土地资源日益减少,仅仅依靠公路交通显然无法满足日后庞大的交通量,隧道交通已经成为了现代交通体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目前我国部分已有隧道设
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确保工程的质量是重要的工作项目,而这也要求工程的建设单位给予高质量的施工管理,进而确保工程中的施工技术、材料等都能够符合工程的施工要求.但如何
【摘 要】 文章在主要介绍了液压挖掘机电控系统发展的同时,还对其进行了简单的原理介绍。  【关键词】 电气系统 应用 发展趋势 节能控制  一.电器系统在挖掘机工作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电器系统在液压挖掘机中的监测作用都有目共睹,其主要组成部分就是显示仪表和各种传感器。目前,在显示仪表上,有着这样一种趋势,将尽可能多的挖掘机工作参数显示在仪表上,如燃油量、发动机水温、液压油温、机油压力、发动机
期刊
瑞典林登·阿利马克公司1976年9月在西德申请的2512690号专利介绍一种液压凿岩机,该机能自动控制冲击能,夹钎现象显著减少;用它钻凿深孔时,冲击能可随着回转阻力的增加而自
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给企业带来了诸多的便利,其实现了部分或者全部的无纸质化,企业可借助计算机和网络完成招投标活动.目前,电子招投标在不断的完善,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