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苏轼作于熙宁九年(1076)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首脍炙人口的名篇。这首词所抒发的情感深远绵长,所揭示的人生哲理深邃旷达。苏轼一生屡遭排挤,几经坎坷,然而,他一生未離仕途,但又似乎脱离于仕途之外。本文从中秋佳节思念弟弟、仕途上进与退的矛盾、人生观上出世与入世的困惑三个方面对本诗的主旨进行深层次的分析,进一步感受诗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主旨 手足情深 进与退 出世与入世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首词流传千古,被誉为中秋赏月抒情的上乘之作。宋代学者胡仔曾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苕溪渔隐丛话》)词作中意象多义、文约义丰,手法虚实结合,使得作品主旨朦胧错综。如从不同层面解读文本,就能体察到作品的三重主旨。
  一、主旨一:中秋佳节思念弟弟
  题记里面的“作此篇,兼怀子由”,把思亲这层主旨说得很清楚了。事实上,苏氏兄弟自幼情笃,他们都出生在四川眉州,苏轼比弟弟苏辙大三岁,二人自幼一起读书游玩,嘉 二年(1057)同科进士及第。熙宁七年(1074)苏轼从繁华的杭州到本词的创作地密州(今山东诸城)任职,也是为了和当时在齐州(今山东济南)的弟弟距离近一些。关于他们兄弟情深,正史有载:“(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宋史·苏辙传》)他们二人赠答唱和,表达手足情深的诗词甚多,本词只是其中之一。
  就词作正文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套用了李白的《把酒问月》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然而,与李白抒发岁月易逝、人生几何的感慨有所不同,在此用月亮和青天两个静态、旷远的意象,烘托词人望月怀思的孤寂。“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似乎由月亮联想到广寒宫里寂寥的嫦娥。后面顺承前文,虽有“乘风归去”的念头,却担心月宫“不胜寒”,满足于在澄明千里的月光下,“起舞弄清影”。月亮是一个寄托思念的意象,加上月夜空旷孤寂的意境,就为下面抒写思亲之情创设了氛围。
  下片“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主人公久久徘徊在月光下,不觉月影由朱红的门移到了雕饰的窗,节日里孤独思亲的情愫,让他难以入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以月圆满映对人离别,两相比衬,倍加感伤。这首词写于神宗熙宁九年,是本年中秋苏轼在山东密州超然台饮酒赏月之作。此时,苏轼的弟弟子由即苏辙在济南齐州,当时苏轼和弟弟二人已经分别了六个年头,早年他们兄弟曾“相约早退,为闲居之乐”(苏辙《逍遥堂会宿二首并序》),等日后功成名遂,一定及早退隐,一起归乡,游玩山水,共叙手足之情,闲居之欢。那以后他们多次在相互赠答的诗篇中提起这个旧约,念念不忘。但这种简单的愿望,却始终难以实现,身在仕途的二人各自奔波,难免“欲一见之,乃有不然”(苏辙《再祭亡兄端明文》)。这里,亲人离别的苦楚从心底迸泄而出。圆月象征着团圆、美好和祝福,也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向往的幸福。然而在这本该和家人畅饮抒怀的团圆之夜,作者却只能对月独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间常有悲欢离合,恰似月亮难免阴晴圆缺。作者以人月互况,自我宽慰,又有几许无奈。朗月清辉之下,诗人举杯望月,心中生起无限遐思。“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对分别的亲人祝愿,期望共享生活的美好。
  二、主旨二:仕途上进与退的矛盾
  从题序来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里面的“大醉,作此篇”,似乎有借酒排遣内心郁闷之意;而“兼怀子由”,言下之意又似乎是以怀人为辅,尚有其他主要题旨蕴藏其中。
  以仕途上进退矛盾这一主旨来解读上片,其中的脉络则显得更加通畅。词作开头借中秋把酒赏月之事,进而问月,把笔触投向浩渺夜空,意境阔远。“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表面意脉紧承上句问月,实质则以“天上宫阙”象征朝廷。词人虽然身处外放,但从小深受儒家思想濡染,怀有“致君尧舜”的政治理想,此时虽在逆境,仍然关注朝廷,心忧国事。其实,在表达类似情思时,词人往往采用含蓄的手法,如熙宁八年(1075)十一月在密州的诗作“只因未报君恩重,清梦时时到玉堂”(苏轼《和章七出守湖州》),也用“玉堂”象征朝廷。一轮皎洁的圆月也代表着超脱于凡尘俗世的仙境,在那里有琼楼玉宇,在那里可以乐而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然而,即使可以有这样的一块世外净土,诗人还是牵挂着太多无法割舍的人间烟火。
  “我欲乘风归去”透露了回归朝廷的期望,而“不胜寒”的“琼楼玉宇”,暗示着对残酷政治斗争的疑惧。从“我欲”到“又恐”至“何似”的心理转折开阖中,纠葛在进与退的矛盾之中,这是词人作为一位爱国者的痛苦抉择。词人对政权高层的疑惧,产生于自身的遭际,在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拜相推行变法后,苏轼受到排挤,苏轼回忆当时的情形是,王安石“其党无不切齿,争欲倾臣。御史知杂谢景温,首出死力,弹奏臣丁忧归乡日,舟中曾贩私盐。遂下诸路体量追捕当时梢工篙手等,考掠取证,但以实无其事,故锻炼不成而止。臣缘此惧祸乞出,连三任外补”(苏轼《杭州召还乞郡伏》)。可见,他当初在朝廷受到排挤、构陷,还差点被治罪,于是苏轼被迫自求外放,通判杭州。这次经历使得他对政治斗争的残酷心有余悸,直到熙宁七年(1074),他乞请知密州时还说:“虽无望于功名,庶少逃于罪戾。”(苏轼《密州谢推政启》)基于这种疑虑,他“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显然又满足于外放的平淡生活。对此,明代张 在《草堂诗余后集别录》里说:“‘我欲乘风归去……何似在人间。’盖言居朝之忧悄,不如在外之潇散也。”
  在下片首句,情感又折回了对仕途进退的困惑,一任月影移转,时光流走,词人难以入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暗指与“天上宫阙”之间的离别,并无实质的“恨”,只是一种阴差阳错。陈元靓《岁时广记》载:“神宗读‘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叹曰:‘苏轼终是爱君。’”官场险恶,正果难成;青灯孤影,仙境渺茫。所谓进难,退也难,可见,这里的意味,是局中人可以体察到的。结尾两句,词人跳出了政治上的困惑,转换以历史、宇宙的眼光,以超脱、旷达的情怀,化解了进与退的矛盾,心情归于平静。   三、主旨三:人生观上出世与入世的困惑
  从这首词的翻译来讲,学术界大体能达成一致, 但最有争议的一句是“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在这里,结合上下文的理解,却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解释:一种是“月下起舞,清影随人,清冷的月宫怎能比得上人间”;一种是“月下起舞,欣赏着自己的影子,多么清静,哪里像人间那样喧嚣”。前者的解释侧重于作者对人间的牵挂不舍,后者的解释则侧重于作者对凡尘俗世的超脱。在这里就要谈及作者所想表达的出世和入世的矛盾了。也就是说,如果从上面两个角度解读这首词作的主旨,仍存一些问题。即上片里词人那种弃绝尘寰的精神境界何以产生?下片里词人那种旷达超脱的姿态风范又基于什么呢?这就必须谈及苏轼的佛老思想了。
  苏轼这首词作于密州城的超然台上,这座台是苏轼来密州后,在熙宁八年(1075)十一月修葺居所北面的旧台而成,台成之后苏轼写了一篇《超然台记》,其中说道:“方是时,予弟子由适在济南,闻而赋之,且名其台曰‘超然’,以见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也。”其中“游于物外”明显是佛老万物虚空、追求自由的思想。事实上,苏轼从小就接触佛老书籍,在青年时“读《庄子》,喟然叹息曰:‘吾昔有见于中,口未能言,今见《庄子》,得吾心矣。’”(苏辙《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铭》)到密州后,他还从苏辙那里借阅佛经,并曰:“凭君借取《法界观》,一洗人间万事非。”(苏轼《和子由四首·送春》)可见,词人在密州时候已经具有了佛老的思想。
  如从这一视角解读作品,文本上片开头询问、向往的“明月”“天上宫阙”,都可以解读为尘外世界,“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并非问天上是什么日子,而是在问当今的朝廷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可见词人无论是处于庙堂之上,还是江湖之远,无论逆境还是顺境,他都是心存国家、关爱百姓的。“我欲乘风归去”的奔月企望,流露着遁世遗俗的心迹。“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是疑虑尘外清寒,显露了入世不易、出世更难的人生矛盾,正如词人所盼,“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水调歌头》),可见词人的“我欲乘风归去”是想以“功成名遂”为前提的。这实质上是儒家和佛老思想的冲突。
  下片开始两句,是词人因入世出世的矛盾,而彷徨、哀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以事物类比情理,在历史古今、天人宇宙的广阔背景下观照自身遭际,跳出了俗世的名利境界,情感由幽怨转入平和,实质是词人以空幻无常,以及齐宠辱、忘得失的佛老观念,彻底消解了俗世的功名得失矛盾,达到了心理的旷达、平静。苏轼曾说:“学佛老者,本期于静而达。”(苏轼《答毕仲举书》)这里表现出的旷达平和心态,以及上片澄明空灵的境界,都是佛老心境的流露。正是这种思想的影响,才使他在政治上和生活上都能以旷达平静的心态面对各种挫折,从而写出了“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豁达开朗的词句。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人间词话》六十)如果说这首词前两层主旨是入乎其内,写出了个体生命的情感,后一层则是出乎其外,写出了理想人格的高洁。
  参考文献:
  [1] 林语堂.苏东坡传[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苏轼.全宋词[M].唐圭璋编纂.北京:中华书局,1999.
  [3] 刘燕飞.从苏轼词中的酒、月、水意象看苏轼的人品追求[D].辽宁大学,2012.
  [4] 杨阳.透过历史缝隙谈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
  作 者:马新广,山西师范大学现代文理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研究生导师;白英芳,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写作学在读硕士研究生。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其他文献
摘 要: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中,时贤对“小山”的解释颇为纷纭。本文将其主要观点概括为三类六说,并从温词本身寻求内证,为“小山”指“山眉”说做了补充。  关键词:温庭筠 小山 山眉 补说  关于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一词首句中“小山”作何理解,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综合各家之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六说。第一类指屏风,此说较早见于清人许昂霄《词综偶评》,今天影响较大的
期刊
摘 要:《五号屠场》发表于1969年,一经发表便引起评论界的诸多争议,曾多次遭禁,但在后来成为黑色幽默的反战作品中的经典。小说主要讲述了战争给毕利·皮尔格里姆带来的精神创伤。美国作家冯内古特用其独特的叙事风格,表达了他对战争的反对,对人性弱点的批判。  关键词:黑色幽默 《五号屠场》 精神创伤  两次世界大战后,整个世界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1969年,美国作家冯内古特发表了长篇科幻小说《五号屠
期刊
摘 要:《直立行走》是80后作家宋小词发表于《当代》杂志2016年第6期的一部中篇小说,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小说以武汉为城市背景,以一对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家庭为线索,反映了城市底层人民悲苦的生活和痛苦的挣扎,直击社会多重现实问题,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  关键词:宋小词 《直立行走》 城市底层  《直立行走》是“80后”作家宋小词发表于《当代》杂志2016年第6期的一部中篇小说,引起了文坛的关注和
期刊
摘 要:出版于2005年的长篇小说《老无所依》是美国当代小说家科马克·麦卡锡年逾古稀之作。作者在小说中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物欲横流、犯罪猖獗的社会。在德州这片与墨西哥接壤的广袤大地上,暴力肆虐,毒品泛滥,人性异化,道德沦丧。老警长贝尔对人性、金钱、犯罪等问题进行思考,表现出了对美好伦理道德的缅怀和渴求。一笔两百四十万美金的巨额毒资所引发的血腥暴力事件,深刻地揭示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社会的伦理道德危
期刊
摘 要:《奥兰多—— 一部传记》的副标题暗示了这部作品内容信息的真实性,但是它确实是一个虚构的故事。因为作者虚构了人物奥兰多,使其从16世纪晚期的伊丽莎白时代到21世纪早期的现代生活了近四个世纪,并且经历了从睡梦中醒来由男人变成女人的离奇经历。伍尔夫创造双性同体的人物奥兰多,就是要打破时空的束缚,跨越性别界限去探寻自我的意义与价值。  关键词:《奥兰多》 双性同体 真我  《奥兰多》是英国现代主义
期刊
摘 要:女性主义包括很多方面,女性空间就是其中之一。它对于女性而言,无论是针对其成长还是针对其发展,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曼斯菲尔德庄园》这本世界名著是由简·奥斯汀所写,范妮作为该书的女主人公,她的成长经历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关键词:空间 女性 范妮  谈及奥斯汀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十分陌生。但是提到具有经典家庭主题的小说著作《傲慢与偏见》,相信大家是十分熟悉的。这本书是奥斯汀的成名之作,讲
期刊
摘 要:多元文化的融合是元代文学的重要特色。元代文坛,少数民族文士大量涌现,他们有着四海为家的民族性格,所作上京纪行诗,多为亲自游历,有感而发。且诗风多质朴自然、清丽喜人。上京纪行诗的繁荣有特殊的政治原因,元代海宇混一,华夷一体的背景下少数民族诗人群体与汉族文人群体共同促进了元上京纪行诗的繁荣,游牧文明、草原文明在诗歌中得以尽情展示,多民族文人相互碰撞、融合,形成了元代的诗坛。  关键词:上京纪行
期刊
摘 要:作为唯美主义倡导的先驱,埃德加·爱伦·坡,热衷于对死亡与美的描写刻画,他崇尚唯美主义的审美情趣,为了彰显永恒不朽的神圣美,在他的作品中,死亡和美女频繁交织地出现,使“死”和“美”得到了完美而和谐的统一。这一写作特色使他的作品别具一格,具有极高的审美品位,本文通过分析其作品来阐释埃德加·爱伦·坡的美学思想。  关键词:美学 死亡 爱伦·坡  爱伦·坡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小说家和评论家,
期刊
摘 要:《记念刘和珍君》是鲁迅在惨案发生以后沉默了七天才写出的作品,“沉默”这一行为本身就包含了鲁迅对写作的思考,而对这一写作困境的焦虑也致使鲁迅在写作过程的语言的转折与犹疑,进而导致了散文情感的延宕。鲁迅在对“沉默”与“言说”之关系的思考中重新确立了自我写作的价值,这也体现了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  关键词:《记念刘和珍君》 沉默 转折 情感延宕 反抗绝望  鲁迅的散文名篇《记念刘和珍君》自问
期刊
摘 要:朱自清早期抒情散文《歌声》篇幅短小,笔触细腻,内容清新,富有诗意。全文虽不足五百字,却调动比喻、拟人和通感等多种修辞手法,尤其是大量运用通感,描写出三曲清歌的三重境界,表达了三种不同的感受,而整个听歌印象又交汇成一场令人神迷心醉的听觉盛宴,读来有声有色、如诗如画,正所谓:三曲清歌三重境,五官交通五味陈。  关键词:三曲清歌 三重境界 通感描写  钱锺书在《通感》一文里说,宋祁的名句“红杏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