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以引导大学生的行为。态度心理作为一种和人的需要、动机、思想、行为等密切相关的复杂的心理现象, 在人的思想观念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 应该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予以充分重视,充分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过程中。
关键词:态度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要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缺乏实效性。巨大的投入与微小的产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实效性问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关注的问题。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并且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相连。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态度,并需通过态度体现出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其核心也是价值观的问题。 态度这一心理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心理的最深层次意识层面找到了最佳的切合点。将社会心理学有关态度研究的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够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态度理论的基本内涵
对态度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墨菲和纽科姆则说“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没有一个概念占据的位置能比态度更接近中心的了。”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定义为,“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具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维度。
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 价。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三个因素十分和谐,并不矛盾。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比如我们都认同一个道理,但是自己的真是态度却不能与道理相一致。因此,想在从情感方面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是困难而缓慢的。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一个过程,形成与改变往往不可分离,当形成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时,实质上是从旧的态度改变为新的态度。态度的形成又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和内化。服从是态度开始形成的阶段,服从分为自愿的服从和在压力下的服从。自愿服从是人们会在无意识的模仿,不仅模仿行为,同时也会模仿态度。压力服从是指个人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作用下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并非在自愿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新的态度形成的开始。当长时间的被迫服从成为了一种习惯后,相应的态度也随之产生,但这时的态度并不稳定。同化是态度形成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态度发展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内心发生真正的变化,接受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其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产生内化的基础。态度的改变是指主体的态度在原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的相应变化。改变态度的方法主要有说服宣传法,群体影响法和活动参与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几种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才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是指教育者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分析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标的真实有效的程度。在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其中也不乏有问题出现。
首先,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知上的误差,情感上的逆反,从而导致行为上“懒惰”。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就在对幼儿灌输一定的思想教育,如学前儿童五大领域中的社会领域,着重强调要培养儿童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都在以不同形式进行灌输。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这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交叉和重复,缺乏新颖,因此到了大学阶段,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会反映这些东西都学过很多遍,已经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倦甚至逆反心理。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许多老师只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将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让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假大空”的内容,受教育者只在形式上接受教育者的引导,遵循教育要求,其内心对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信服,实际行动上依然我行我素,其道德品质并没有因思想政治教育而提高,其行为也没有因思想政治教育而改变。
其次,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多停留在服从和同化阶段,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态度体系。这与我们的现行教育制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就使得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同时教育内容停留于表面,教育形式单一,受教育者没有兴趣去主动探索相关知识,缺乏教育的延续性。
最后,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能像其他行为一样明显,并且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特点,并且受教育者在当今互联网等多种环境的作用下很容易受到其他外来思想的影响,因此很难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要将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间接效果和直接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的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寻找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家C.I.霍夫兰德在耶鲁大学作了大量关于态度改变的研究,并发表题为 “为推动研究所作的概括与含意”的文章,提出了态度改变 “劝说情境的模式”。该模型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即外部刺激、目标靶、中介过程和结果。模型不仅指出了态度改变的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相关变量,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霍夫兰德提出的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启示。
首先是从教育者方面提高教育者的权威性。劝说模型中的外部刺激主要由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组成。说服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受欢迎程度。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具有主体意识,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随着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方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展开。
其次从教学内容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随着受教育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自身素质不断增强,他们往往用批判的视角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者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要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内容。因为这些最新的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困惑。同时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揭开心理疑惑,调节紧张情趣,缓解心理壓力。以帮助其排除不健康的心理意识,逐步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并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德。
最后,学生方面进行态度转变。对于劝说模型中的目标靶即接受者,除了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和人格因素影响着态度的改变外,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也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可以先接受教师,再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内容。在讲到教学内容出现重复的部分时,要把握一个限度,避免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教学中还应避免使用命令或训导类词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保护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要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必先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直到最终提炼成为个体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的价值观,是一个循序渐进、由内而外、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应以人的心理为切入点,注重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将心理学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认真研究、探索课程教学新思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郑培军.说服教育的“态度改变理论”.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4).
[3]佟丽君.社会心理学新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态度理论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要依靠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就是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明显,缺乏实效性。巨大的投入与微小的产出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如何提高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教学实效性问题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关注的问题。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个核心概念,并且态度与价值观紧密相连。态度的核心是价值观,价值观影响甚至决定了态度,并需通过态度体现出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从而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其核心也是价值观的问题。 态度这一心理现象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类心理的最深层次意识层面找到了最佳的切合点。将社会心理学有关态度研究的理论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能够提高思政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一、态度理论的基本内涵
对态度的研究,是社会心理学的重要领域。早期的社会心理学家托马斯认为社会心理学就是一门“研究社会态度的科学”;墨菲和纽科姆则说“在社会心理学的全部领域中,也没有一个概念占据的位置能比态度更接近中心的了。”社会心理学将态度定义为,“态度是指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具有其内在的心理结构,包括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维度。
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知觉、理解、信念和评 价。情感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情绪体验,如尊敬和鄙视、喜欢和厌恶、同情和嘲讽等。行为倾向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持有的内在反应倾向,是个体做出行为之前所保持的一种准备状态。认知、情感、行为倾向三个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协调,三个因素十分和谐,并不矛盾。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形,比如我们都认同一个道理,但是自己的真是态度却不能与道理相一致。因此,想在从情感方面真正改变一个人的态度是困难而缓慢的。
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是一个过程,形成与改变往往不可分离,当形成对于某一事物的态度时,实质上是从旧的态度改变为新的态度。态度的形成又经过了三个阶段,即服从、同化和内化。服从是态度开始形成的阶段,服从分为自愿的服从和在压力下的服从。自愿服从是人们会在无意识的模仿,不仅模仿行为,同时也会模仿态度。压力服从是指个人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作用下做出的反应,这种反应并非在自愿的条件下产生的,它是新的态度形成的开始。当长时间的被迫服从成为了一种习惯后,相应的态度也随之产生,但这时的态度并不稳定。同化是态度形成的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态度发展为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行为或新的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所要形成的态度相接近。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内心发生真正的变化,接受新的观点、新的情感,并将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中,成为其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自我知觉、自我认知、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是产生内化的基础。态度的改变是指主体的态度在原有态度的基础上发生的相应变化。改变态度的方法主要有说服宣传法,群体影响法和活动参与法。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几种方法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具有一定的实效性,才可以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目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是指教育者根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育内容的基本要求,分析大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的特点,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并使其达到教育者预期目标的真实有效的程度。在总体上看,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呈现出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态势。但是,其中也不乏有问题出现。
首先,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认知上的误差,情感上的逆反,从而导致行为上“懒惰”。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从幼儿园就在对幼儿灌输一定的思想教育,如学前儿童五大领域中的社会领域,着重强调要培养儿童爱家庭、爱学校、爱祖国。思想政治教育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都在以不同形式进行灌输。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方式就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这种教育内容和形式的交叉和重复,缺乏新颖,因此到了大学阶段,提到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就会反映这些东西都学过很多遍,已经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倦甚至逆反心理。并且在教育过程中,许多老师只是传授书本上的知识,没有将书本与生活联系起来,让许多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假大空”的内容,受教育者只在形式上接受教育者的引导,遵循教育要求,其内心对思想政治教育并不信服,实际行动上依然我行我素,其道德品质并没有因思想政治教育而提高,其行为也没有因思想政治教育而改变。
其次,受教育者对思想政治教育多停留在服从和同化阶段,没有内化为自己的态度体系。这与我们的现行教育制度也有一定的关系,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这就使得教育只停留在表面。同时教育内容停留于表面,教育形式单一,受教育者没有兴趣去主动探索相关知识,缺乏教育的延续性。
最后,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不能像其他行为一样明显,并且效果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特点,并且受教育者在当今互联网等多种环境的作用下很容易受到其他外来思想的影响,因此很难衡量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須通过坚持不懈的工作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要将显性效果和隐性效果,近期效果和远期效果,间接效果和直接效果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有效的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问题,并以此为依据寻找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态度理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用中的对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学家C.I.霍夫兰德在耶鲁大学作了大量关于态度改变的研究,并发表题为 “为推动研究所作的概括与含意”的文章,提出了态度改变 “劝说情境的模式”。该模型包括四个相互关联的部分,即外部刺激、目标靶、中介过程和结果。模型不仅指出了态度改变的过程及其所涉及的相关变量, 同时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霍夫兰德提出的观点为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提供了启示。
首先是从教育者方面提高教育者的权威性。劝说模型中的外部刺激主要由说服者、说服信息和说服情境组成。说服者的影响力,取决于他的专业程度、可靠性和受欢迎程度。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主导,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具有主体意识,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随着受教育者和教育环境的变化转变教育观念,调整教育方式,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有效展开。
其次从教学内容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时代性。随着受教育者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其自身素质不断增强,他们往往用批判的视角来看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育者要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科学性和真理性。要注意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来丰富和发展教育内容。因为这些最新的理论成果是在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对受教育者的实践活动可以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受教育者的思想困惑。同时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的渗透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揭开心理疑惑,调节紧张情趣,缓解心理壓力。以帮助其排除不健康的心理意识,逐步树立健康的心理意识,并渐渐形成良好的心理品德。
最后,学生方面进行态度转变。对于劝说模型中的目标靶即接受者,除了原有的态度与信念和人格因素影响着态度的改变外,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也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在教学过程中,要尽量消除学生的抵触情绪,让学生可以先接受教师,再进一步接受教育的内容。在讲到教学内容出现重复的部分时,要把握一个限度,避免引发学生的逆反心理。在教学中还应避免使用命令或训导类词汇,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保护学生的自我价值感。要改变一个人的价值观必先改变一个人的态度。从服从到认同再到内化,直到最终提炼成为个体内心深处真正认同的价值观,是一个循序渐进、由内而外、缓慢而复杂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应以人的心理为切入点,注重个体心理发展规律,将心理学的理论真正应用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去,认真研究、探索课程教学新思路,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 郑培军.说服教育的“态度改变理论”.军队政工理论研究,2001,(4).
[3]佟丽君.社会心理学新探.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