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科班”与京剧发展r——《天津商报画刊》中的富连成社及戏曲史料述论

来源 :艺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45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天津商报画刊》包含了较为丰富的戏曲史料,该画刊不仅有京剧“第一科班”富连成社在20世纪30年代发展情况的集中体现,而且为数众多的富社教习和学员也成为其传播京剧文化的重要内容.《天津商报画刊》并非简单地以图片示人,而是巧妙地将文章和图画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戏曲传播价值.《天津商报画刊》发行之时国家动荡,戏曲发展也举步维艰,画刊就当时伶人的生存问题和戏曲的价值、命运等展开讨论,既对当时的戏曲尤其是国剧的走向起着引导作用,也体现出剧界较为清醒的态度以及对戏曲未来发展之探索.
其他文献
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不再是电视,而是网络和移动设备,传播样式受到媒介重视.利用当下流行的短视频形式制作红岩动画,节奏快且能快速吸引受众注意力.动画短视频符合互联网信息传播特点,更加快速便捷,使受众能利用碎片时间接收红岩文化相关信息,实现潜移默化的影响.动漫化的红岩文化传播在兼具趣味性的同时还能树立红岩文化品牌.
当下,脱贫攻坚题材剧《山海情》已成为讲述征战贫困、情满山海、不惧过去、拥抱未来的中国脱贫故事的新代表.该剧以闽宁镇的变迁为现实蓝本,通过对西海固地区闽宁扶贫模式的深度诠释,再现了偏远地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这一艰难历程,而这一历程恰恰亦是中国共产党秉持人民本位的执政理念,通过重视基层群众自治,带领人民脱贫致富奋斗历程的生动呈现,该剧在大时代与小人物的映衬结合中立体展现了干群合力、跨地合作、年轻人发力共建“塞上小江南”的奋斗图景.
伊夫·克莱因是新现实主义的推动者,极简主义的先驱,被称作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最伟大的艺术家.他除了给世界留下宝贵的“国际克莱因蓝”之外,在其短短一生里还给艺术界留下了他在艺术媒介方面所做的尝试与拓展.二战以后,现代艺术蓬勃发展,伊夫·克莱的艺术作品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打破了社会对于传统艺术创作方式和媒介的刻板印象,也打破了行为艺术和传统绘画艺术间的壁垒.他的艺术作品对后世艺术家的创作、艺术理论家和哲学家的观点都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伊夫·克莱因的影响力早已不仅仅在艺术领域,同样受他影响的还有影视、服装等行业,伊
一首歌曲的一度创作包含原作者的作词、作曲以及编曲,而随着时间的不断更替,很多歌曲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又或是配器相对过时,这时就能体现出二度创作的重要性.因此,本文就流行音乐的二度创作展开探讨.
公共艺术是现代城市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公共艺术的特质使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体现一个地区的独特精神,并彰显公众的审美价值走向,因此各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公共艺术.近年来,中国公共艺术的发展也日趋繁荣,但在公共艺术逐步发展的同时,商业化的急功近利和现代传媒的文化冲击使一部分公共艺术作品作为一个符号脱离了其产生意义的符码,其所要传达的公共精神无法被成功的解读.本文将从符号学的角度分析,探讨在公共艺术创作中符号与其置身其中的符码得到正确运用的重要性,并针对当下中国公共艺术所面临的问题展开探讨,着重从视觉
20世纪20年代苏联歌曲传至我国,一度成为西乐东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事项.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前在华出版苏联歌曲的分析发现,此时在我国涌现出了一批致力于苏联歌曲译介的人士,而且从他们译介的歌曲类型看,苏联革命歌曲在此时译介的比较多,另外,从不同年代译介的歌曲数量看,经历了从20世纪20年代的单曲翻译至40年代歌曲集传播的过程.文章认为这种现象与当时我国反帝反封建的社会环境和中苏间的政治外交关系相关.
优伶作为一个特殊的艺人群体,在演剧及与人交流中,言语呈现多面性,有常语、谀语和谏语之分.其中谏语多数有关社会政治,往往带有“弦外之音”,彰显“微言大义”.他们在祭祀、节令、宴饮等场合,利用接近帝王臣宰等政治人物的机会,以滑稽幽默的方式揭露社会政治事务中的弊端,发挥了匡扶时政、廓清仕风的作用.优伶谏言具有悠久的传统,在传承的过程中亦被历代士人反复书写和演绎,成为底层人士关切江山社稷的某种象征.在古代谏诤制度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优伶谏言作为体制外的一种“进谏”方式,影响了社会政治,也折射出优伶的家国情怀和戏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飞跃的实现与其和中华文化之间的内在契合有着显著关系,这种内在契合主要体现在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认识、历史观、社会理想、组织治理方式等方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紧密的内在机理和逻辑联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得以可能的思想基础与心理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进一步丰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涵、实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自我净化,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
话剧《闽西儿女》是福建艺术职业学院社会文化系主任、青年剧作家靳相林经过多次赴闽西革命老区采风、精心构思创作的作品.作为向建党100周年献礼的话剧作品,《闽西儿女》通过钟根生和16位弟兄的故事,再现了战火纷飞的岁月,让观众感受革命战争年代那些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作为该剧导演,为塑造动人舞台场景,抒写革命者高尚情怀,笔者主要采用了朴实感人的表演风格和细节处理、大场面处理以及虚实结合等艺术表现手法.
符号,是一种基于特定文化基础上的集体认知,它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演化.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下,从文化母体中寻找中国文化基因符号,并将之转化应用到当代戏剧舞台美术设计中,这不仅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和血脉,更是当代与传统的审美交流.论文以作者的舞美设计实践为例,探讨了戏曲舞台美术符号化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