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华药价高得离谱,行贿费用竟占三成
案件内外,仍有疑团待解。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能够将真实成本仅十余元的药品,在中国卖出十倍以上的高价,实现数以亿计的销售收入;但销售收入逐年飙升的同时,却是微利甚至亏损。更令人疑惑的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似乎丝毫不影响其在中国极力扩张销售的步伐。
5月14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发布消息,历经10个多月的侦办,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等案已侦查终结,并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曾经深藏水下、鲜为人知的秘密,到了该浮出水面的时刻。
第一张皮:强调合规
不惜血本全线“公关”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在业内以强调合规著称。然而,犯罪嫌疑人之一、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法务总监赵虹燕供认:“公司从上到下,把‘合规’当成一层老虎皮披在身上,而不是真正建立机制、采取措施。”
侦查机关查明,在处方药和疫苗销售过程中,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下属各药品生产企业、与经营相关的各部门全面参与,建立自营药品销售、外包药品销售、“冷链”疫苗销售、大客户团队销售、危机公关五条“贿赂链”,形成了医药代表贿赂医生、地区经理贿赂大客户、大区经理贿赂VIP客户、市场部贿赂专家、大客户部贿赂机构的贿赂网,贿赂销售行为涉及全国各地。其中,外包药品销售贿赂链中,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规避贿赂销售法律风险,以支付推广服务费形式将药品外包给江苏泰陵医药等七家公司代销,并全盘复制其贿赂销售模式通过其对医生行贿;疫苗销售贿赂链中,为在销售终端打压竞争对手,实施“冷链”计划,出资1300余万元采购小汽车、电视机、电动车等非医疗设备,根据疫苗销量,向疾控中心和疫苗接种点客户行贿。此外,2010年以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先后实施“长城计划”和“龙腾计划”,行贿数千万元,明确要求不得采用国产同类药品。
在近年的贿赂销售过程中,全国多地工商部门不断接到该公司涉嫌商业贿赂的举报并立案调查。面对危机,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策略主要有四条,其中两条是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马克锐提出的,一是要公关,大事化小;二是以商业贿赂避免处罚。”其他高管提出了另外两条:隐秘销毁涉及商业贿赂的证据;以拖的方式少提交或者不提交证据。
赵虹燕交代,为了销毁证据,公司开展了“清洁桌面”行动,指导销毁电脑里和桌面的文件。公司还成立了以梁宏等人为首的三人小组,负责危机公关。“公关”的结果让管理层“感到满意”。2012年2月至11月,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连续两次立案调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涉嫌商业贿赂问题,梁宏等人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办案人员,以财物打通关系,换来对涉嫌商业贿赂不调查、不处理,改成不正当竞争,罚款30万元。
第二张皮:中国高价
进中国前启动“倒推计算”
新康泰克、芬必得、贺普丁……提起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旗下的“明星”药品,中国老百姓十分熟悉;它们在中国高昂的定价,也令人印象深刻,最高的达到其他国家的7倍。一份2012年5月葛兰素史克《专利药品(含专利过期药品)境外市场价格填报表》中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以知名药品贺普丁为例,在中国的出厂价是142元,而在韩国换算为人民币只有18元,在加拿大不到26元,在英国不到30元,在德国、日本等国家,其出厂价也远远低于中国。
第三张皮:“越卖越亏”
大部分利润留在境外
“这一过程也叫转移定价。”犯罪嫌疑人之一、原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副总裁兼疫苗部总经理陈洪波交代,这是跨国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主要方法。在原产国分公司把要赚的利润确定好,把确定后的(原产国)零售价作为销往另一个国家分公司的成本价。在这个基础上,再实行一套价格策略,确保在另一个国家能够盈利。
据介绍,除了通过“转移定价”把利润留在国外之外,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还在国内进行了另一次“价格转移”,其报关进口虚高价格的药品后,通过设在中国的工厂加工包装出售。在这部分“价格转移”中,不仅实现了其中国工厂的利润,也通过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药品出厂价与其中国工厂出厂价中间的差价,预提了在中国的贿赂销售费用和目标利润。
由此可见,把高价药品卖出去是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的最大目标,表面上看是微利或亏损,实际上卖得越多赚得越多。其巨额贿赂成本及违法所得,实际上都通过虚高的药价转嫁给中国的病患人员和国家财政承担。
查处葛氏案释放反腐决心
这起案件的查处,首先彰显了中国依法治国的决心与能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法律法规虽在日益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漏洞。某些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不仅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国际范儿,反而钻空子、走捷径,为不正之风推波助澜。事实说明,跨国公司对商业腐败并不具备免疫力,而且由于其组织严密,背景深厚,有时反而更容易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打击起来也可能更加费时费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依法查处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违法经营,折射出中国打击商业腐败的坚定决心。
「 链 接 」
葛兰素史克公司,由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联合,于2000年12月成立。两家公司的历史均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在医药领域都确立了世界级的领先地位。葛兰素史克公司在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胃肠道代谢四大医疗领域代表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在疫苗领域和抗肿瘤药物方面也雄居行业榜首,在消费保健领域也居世界领先地位。葛兰素史克公司总部设在英国,分公司遍布100多个国家,生产处方药、疫苗和保健品。该公司在中国有研发中心和6个生产基地,在中国有5000多名员工。
警方称,此案共涉及46人,葛兰素史克在中国所有的工厂和部门都卷入了犯罪阴谋中。路透社称,这是自2009年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力拓在中国陷入行贿案后中国最大的外企贪腐案。
案件内外,仍有疑团待解。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能够将真实成本仅十余元的药品,在中国卖出十倍以上的高价,实现数以亿计的销售收入;但销售收入逐年飙升的同时,却是微利甚至亏损。更令人疑惑的是,“卖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似乎丝毫不影响其在中国极力扩张销售的步伐。
5月14日,湖南省长沙市公安局发布消息,历经10个多月的侦办,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等案已侦查终结,并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曾经深藏水下、鲜为人知的秘密,到了该浮出水面的时刻。
第一张皮:强调合规
不惜血本全线“公关”
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在业内以强调合规著称。然而,犯罪嫌疑人之一、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法务总监赵虹燕供认:“公司从上到下,把‘合规’当成一层老虎皮披在身上,而不是真正建立机制、采取措施。”
侦查机关查明,在处方药和疫苗销售过程中,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下属各药品生产企业、与经营相关的各部门全面参与,建立自营药品销售、外包药品销售、“冷链”疫苗销售、大客户团队销售、危机公关五条“贿赂链”,形成了医药代表贿赂医生、地区经理贿赂大客户、大区经理贿赂VIP客户、市场部贿赂专家、大客户部贿赂机构的贿赂网,贿赂销售行为涉及全国各地。其中,外包药品销售贿赂链中,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规避贿赂销售法律风险,以支付推广服务费形式将药品外包给江苏泰陵医药等七家公司代销,并全盘复制其贿赂销售模式通过其对医生行贿;疫苗销售贿赂链中,为在销售终端打压竞争对手,实施“冷链”计划,出资1300余万元采购小汽车、电视机、电动车等非医疗设备,根据疫苗销量,向疾控中心和疫苗接种点客户行贿。此外,2010年以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为抢占市场份额,先后实施“长城计划”和“龙腾计划”,行贿数千万元,明确要求不得采用国产同类药品。
在近年的贿赂销售过程中,全国多地工商部门不断接到该公司涉嫌商业贿赂的举报并立案调查。面对危机,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制定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应对。“策略主要有四条,其中两条是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马克锐提出的,一是要公关,大事化小;二是以商业贿赂避免处罚。”其他高管提出了另外两条:隐秘销毁涉及商业贿赂的证据;以拖的方式少提交或者不提交证据。
赵虹燕交代,为了销毁证据,公司开展了“清洁桌面”行动,指导销毁电脑里和桌面的文件。公司还成立了以梁宏等人为首的三人小组,负责危机公关。“公关”的结果让管理层“感到满意”。2012年2月至11月,北京市工商局朝阳分局连续两次立案调查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涉嫌商业贿赂问题,梁宏等人通过中间人找到了办案人员,以财物打通关系,换来对涉嫌商业贿赂不调查、不处理,改成不正当竞争,罚款30万元。
第二张皮:中国高价
进中国前启动“倒推计算”
新康泰克、芬必得、贺普丁……提起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旗下的“明星”药品,中国老百姓十分熟悉;它们在中国高昂的定价,也令人印象深刻,最高的达到其他国家的7倍。一份2012年5月葛兰素史克《专利药品(含专利过期药品)境外市场价格填报表》中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以知名药品贺普丁为例,在中国的出厂价是142元,而在韩国换算为人民币只有18元,在加拿大不到26元,在英国不到30元,在德国、日本等国家,其出厂价也远远低于中国。
第三张皮:“越卖越亏”
大部分利润留在境外
“这一过程也叫转移定价。”犯罪嫌疑人之一、原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副总裁兼疫苗部总经理陈洪波交代,这是跨国公司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主要方法。在原产国分公司把要赚的利润确定好,把确定后的(原产国)零售价作为销往另一个国家分公司的成本价。在这个基础上,再实行一套价格策略,确保在另一个国家能够盈利。
据介绍,除了通过“转移定价”把利润留在国外之外,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还在国内进行了另一次“价格转移”,其报关进口虚高价格的药品后,通过设在中国的工厂加工包装出售。在这部分“价格转移”中,不仅实现了其中国工厂的利润,也通过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药品出厂价与其中国工厂出厂价中间的差价,预提了在中国的贿赂销售费用和目标利润。
由此可见,把高价药品卖出去是葛兰素史克中国公司的最大目标,表面上看是微利或亏损,实际上卖得越多赚得越多。其巨额贿赂成本及违法所得,实际上都通过虚高的药价转嫁给中国的病患人员和国家财政承担。
查处葛氏案释放反腐决心
这起案件的查处,首先彰显了中国依法治国的决心与能力。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法律法规虽在日益完善,但依然存在一些漏洞。某些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不仅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国际范儿,反而钻空子、走捷径,为不正之风推波助澜。事实说明,跨国公司对商业腐败并不具备免疫力,而且由于其组织严密,背景深厚,有时反而更容易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打击起来也可能更加费时费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依法查处葛兰素史克公司的违法经营,折射出中国打击商业腐败的坚定决心。
「 链 接 」
葛兰素史克公司,由葛兰素威康和史克必成联合,于2000年12月成立。两家公司的历史均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在医药领域都确立了世界级的领先地位。葛兰素史克公司在抗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呼吸和胃肠道代谢四大医疗领域代表当今世界的最高水平,在疫苗领域和抗肿瘤药物方面也雄居行业榜首,在消费保健领域也居世界领先地位。葛兰素史克公司总部设在英国,分公司遍布100多个国家,生产处方药、疫苗和保健品。该公司在中国有研发中心和6个生产基地,在中国有5000多名员工。
警方称,此案共涉及46人,葛兰素史克在中国所有的工厂和部门都卷入了犯罪阴谋中。路透社称,这是自2009年澳大利亚矿业公司力拓在中国陷入行贿案后中国最大的外企贪腐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