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安德鲁·怀斯的“乡土情怀”绘画对我创作的影响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gjklfkg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安德鲁·怀斯是美国著名的美国著名的怀乡写实义绘画大师,本文从安德鲁·怀斯的绘画取材方面来谈,收集描述关于怀斯的绘画创作资料并进行整理的相关文献综述。以此为基础,探讨怀斯在美国艺术史上的地位及他对中国艺术界的影响和启示。
  关键词:怀斯;现实主义;乡土情怀
  乡愁一词让我们想到了语文课本中余光中借诗词来书写乡愁,塔可夫斯基用电影中的影像来表现乡愁,以及许多歌唱家用旋律来咏叹乡愁。而如今我们面临的乡愁是家乡不可阻挡的城市化,属于我们自己的乡土文化也将渐渐落败。如同2012年网上由《博士回乡手记》展开讨论中,一位学者说到“我们阻止不了时代前进的步伐。但如同一夜民国,总有一些人对封建王朝有着别样的情怀。”我们对家乡的乡土也有着别样的情怀,城市化的同时或许也可以保留着传统的民族文化。而在当今来说,艺术风格多样化,当代的画家们更热衷于内心的感受表达,个性张扬,越加的表达城市化生活化的作品。“集合主义”“波普艺术”“行为艺术”等等也越加的占据了艺术市场,虽然为中国的油画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但也是对乡土题材绘画的一种不可小觑的打击。
  从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掀起了乡土题材油画创作浪潮,将乡土题材的油画创作视为我国油画艺术创作中不可忽略的题材。安德鲁怀斯艺术作品及风格有着极大地影响,并在中国引起了“怀斯风”占领了中国的艺术界,促进了中国乡土绘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纵观当前研究现状,相关文献资料可以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于安德鲁怀斯的“永不消失的乡土情怀”的相关研究
  任何艺术家最终形成自己特定的艺术风格,都是他自身对生活实践的一种体验,在怀斯的作品里,我们可以了解到他所描绘的均是他的家乡宾夕法尼亚的各种景色、事件和人物。怀斯的一生几乎很少离开自己的家乡,家乡便是他的创作灵感来源处,刘天呈在1985著的《安德鲁·怀斯》怀斯一直认为“一个人的艺术意境与深刻程度是和他对这个事物的爱恋程度有深厚的关系的。”,旺达·M·科恩著,刘来汀翻译的《怀斯的艺术》一书中整理的怀斯语录,怀斯也这样说“我连身边的宝藏都还没有完全探测过,为什么不应该在一个地方长住,以便发掘得更深呢?”。而在国内的研究中,学者黄建标也曾经说过“安德鲁怀斯的绘画风格形成最终离不开其出生环境和生活条件。二十世纪初期的宾夕法尼亚州查兹佛德村几乎成为安德鲁·怀斯绘画创作的源泉之一,安德鲁·怀斯一生几乎很少离开家乡。在其艺术作品下,欣赏着分明可以了解到宾夕法尼亚各种景色、事件以及人物。除此之外,艺术氛围浓厚的家庭因素对安德鲁·怀斯的影响同样至关重要。他的父亲是当时社会层面著名的插图画家,更是影响安德鲁·怀斯一生绘画风格的重要导师。在父亲的指导下,安德鲁·怀斯逐渐学习观察和体验生活,并养成良好对待艺术的态度”。何政广认为,“安德鲁·怀斯经常会被那些能够展现出岁月流逝的东西所吸引。那些断垣残壁、残破水桶、穿旧衣物、传统菜篮、废弃风车等等都能够在其艺术作品中寻找一席之地。这些景物谈不上精致,更算是不漂亮,但胜在真实自然、亲切淳朴,让欣赏着感觉到艺术作品同样在表现平凡过程中发人深思”。
  怀斯幼年时因病而无法上学,只能留在家里由他的父亲教导,可以说在他的成长过程中都的是与他的父母、亲人一起度过,由此可看他的内心情感也是充满了孤寂与无力的。直至后来他的亲人都相继离去他仍然守着这片故土,不愿离开半步,他画面中浓浓的乡土情怀大概是怀斯内心最深刻的情感表现。
  二、关于安德鲁·怀斯的“乡土情怀”对中国乡土题材油画的影响
  在中国的70、80年代,一股“怀斯风”席卷了中国的艺术界,罗中立的《瞭望》、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王川的《再见吧,小路》、艾轩的《冷雨》、《也许天还那么蓝》、《没有风的下午》等作品都充溢着对人生脆弱的悲叹,从画面中明显感受到有怀斯的影响。怀斯给国内画家很多启示,使中国的一批画家们尤其是经过文革下乡的知青们,开始重新去感悟生活,描绘生活,画出了他们在生活中的无奈之感。
  朴树2011年对何多苓的访问《淡泊与生机谈何多苓近作》中,何多苓说:“我看到怀斯的画以后非常激动,因为我觉得那种孤寂的情调和我在‘上山下乡’运动期间的感受是一样的,可以说是一见如故,于是才开始学习的感觉与我的记忆完全可以吻合起来。”他的作品《春风已经初醒》取材于他的知青生活,他自己说:“1969年冬天,在四川西南部大凉山无边无际的群峰之间,我躺在即使在严寒季节也不凋零的枯草地上,仰望天空。十年后我才意识到,就在那些无所事事、随波逐流的岁月中,我的生命已不知不觉地织入那一片草地。”“那片草地被我画在《春风已经初醒》这幅最初的作品中。在被一种盲目的狂热所驱使的苦心经营中,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画面中集中的描绘单独的一个人,用背景环境来渲染气氛,精致的细节、柔和的色彩、简单的构图,无一不是受到怀斯的影响。
  艾轩曾在报道中说过:“美国画家安德鲁·怀斯的画对我有很大影响,我很感激怀斯先生,因为他帮我敲开了一扇门,拓宽了另外一个视野。”,“到美国办展时见过怀斯本人,他让翻译告诉我:‘美国有很多人也是拿照片来画画,但艾轩和他们不一样,他们是模仿照片,艾轩是用情感驾驭照片’。”艾轩的作品《冷雨》受懷斯很大的影响,一个小男孩在草地里站着,有很多云,下面有很多枯草,画出了西藏高原的孤冷,一望无际的草地,雪野、荒原。画面中的人或景已融入大自然的环境里。
  怀斯风促进了中国乡土绘画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他作品具有着深刻的精神内涵,他绘画作品中的感受来源于对他生活的小村庄的浓浓热爱,和对生活的严谨认真的态度。随着怀斯在对身边的人和景物不断地描绘的过程中,对于生命的认识更是一步步加深,使他的艺术作品从平凡中取材,却超越了平凡。
  综上所述,本选题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具体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从绘画艺术形式方面多层面的剖析,进行一次相对彻底、全面的梳理,为我的毕业创作带来启示。
  参考文献:
  [1]葛岩编译.“我是现代主义者”——怀斯谈自己的创作[J].世界美术,1982.
  [2]威廉·费韦尔,张隆溪译.怀斯的世界[J].世界美术,1981.
  [3]鲍玉衍编译.安德鲁·怀斯的艺术[J].世界美术,1982.
  作者简介:
  孔祥仑(1987—),男,汉族,贵州贵阳,贵州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美术学油画。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然而,由于这是幼儿第一次脱离家人和父母的照顾,所以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不适或者焦虑抵抗的现象,那么如何让幼儿顺利的入园,是每个幼儿园老师都应该思考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新生入园引起的焦虑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幼儿;入园焦虑;应对策略  幼儿离开父母和家庭进入幼儿园生活是幼儿迈向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是幼
期刊
摘 要:基层建设是部队建设的关键,抓好基层工作离不开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如何管理基层,是新时期部队管理中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就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指挥员、如何当好基层带兵人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基层;基层建设;带兵人  基层是部队的支柱,基层建设是部队建设的关键,抓好基层工作要靠基层干部。基层干部如何管理基层,是现阶段部队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怎么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指挥员,我觉得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期刊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而这生命能否得以延续,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充分发掘学生的兴趣点,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否做到与文本有机结合,真情演绎文本内涵,提升孩子们对文本的感悟,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呈现实效。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兼顾知识的传授、情感的交流、智慧的培养和个性塑造的过程。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有几点体会: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
期刊
摘 要:彼得潘是拒绝长大,热衷冒险的男孩。他永远住在梦幻中的永无岛,成长的代价是失去了幼年时期的纯真。然而彼得潘就是一位永远捍卫纯真的小飞侠。他无拘无束,可是自由过头就是孤独。小飞侠彼得潘有许多别的孩子不曾经历的快乐,但是有种快乐永远与之无缘。他缺少了家人的关爱,也错过了许多生活的经历。人生不可能简单的就像童话世界一样,没有人可以像彼得潘一样永远不长大。  关键词:童年;成长之旅;冒险  最近我重
期刊
首先,学校应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安全防范工作,切实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  学校管理部门应经常对全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经常性地开设各种专题讲座,有条件的还可以进行安全防范的演习。每学期开学要上好安全教育第一课。以“珍爱生命、远离危险”、“消防安全伴我行”、“安全校园,和谐校园”等为主题,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各类教育活动。利用早读、主题班会、校园广播、橱窗等多种途径开展安全主题系列教育。利用安全知识讲座、安
期刊
摘 要:新课程下初中化学的教学方法应以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化学的乐趣和化学无穷的魅力以及做人道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方法  新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激发学生学化学的主
期刊
摘 要: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往往比较含蓄,诗人常把无影无形的思想感情蕴蓄在各种具体形象之中,因而鉴赏诗歌时一般要通过认真的揣摩形象、细细地品味语言来把握其思想感情。但在考场上鉴赏诗歌时,考生并没有充裕的时间去吟诵、品味,那么通过抓住诗歌中的描述对象来快速品味“情语”就尤为重要了。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结合新课标全国卷的真题来进行分析这种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关键词:诗歌中的描述对象;思想感情;全国
期刊
摘 要:鼓子秧歌、胶州秧歌、海阳秧歌被誉为“山东三大秧歌”,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被广为人知,二者常常被混为一谈,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对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的差异性进行比较与分析。  关键词:胶州秧歌;海阳秧歌;差异  一、胶州秧歌与海阳秧歌的发展起源  (一)胶州秧歌的发展起源  胶州秧歌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胶州市文化志》一文中曾记载东小屯“马、赵二姓,弃家闯关东。在逃荒路上,从乞讨卖唱,后改为边舞边
期刊
摘 要:如果我们从别人的实际痛苦中得到快乐,这样解释,那么我们从绘画中获得快感也大致相同。唯一的区别只是绘画模仿现实,并且除通常由真的灾难引起的同情之外,还能产生来自艺术模仿效果的快感。悲剧远远不及我们的同类遭受的实际苦难。然而人对人的同情是模仿人性的各种艺术所引起的快感的原因,艺术的情形尤其如此,因为在绘画中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的外形,而且是人的内心活动。  关键词:艺术心理学;悲剧;快感;共鸣
期刊
摘 要:《珍珠港》是一部典型的战争影片,一上映就备受争议,它从艺术的角度还原了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宏大战争场面,为我们近距离地展现出战争之残酷,本文主要从《珍珠港》创作和立意两大方面进行解读,便于更好地理解这部影片,理解战争。  关键词:《珍珠港》;立意;人物设置  一、基调  《珍珠港》是迈克尔·贝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主题与基调是分不开的,谈到基调,便要深入研究一下电影的立意了。战争电影的立意无非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