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某综合办公楼项目中的应用实践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f869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设计研发大楼项目为工程背景,基于BIM技术理念,借助Revit和Navisworks软件平台,搭建项目BIM模型,从模型的碰撞检查和施工漫游模拟等方面,阐述BIM技术在该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实践结果表明,通过项目BIM模型的创建、使传统不同专业设计图纸缺少互通校对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对项目BIM模型各专业的碰撞检查分析,有效解决了项目施工前各专业的碰撞问题,减少了错、漏、碰、缺和返工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BIM技术可以预先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使管理人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节点、难点提前预知,便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通过BIM模型对项目进行4D 模拟、动态演示,可以实时进行动态监控、追踪施工实际进度,促使项目进度管理更加精细化。
  【关键词】BIM技术;模型;碰撞检查;施工漫游;施工模拟;BIM;4D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目前全球正逐渐步入全面信息化的时代,信息已成为主导全球经济的基础。在制造业、金融业、电子行业,信息技术早已成为提高生产率以及竞争力的核心手段。而作为我国重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正逐渐暴露出其相对于以上行业的低效率[1]。
  在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参与方众多,产生的信息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数量庞大,因此在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信息沟通不畅、不及时和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现象,导致建设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信息流失现象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建设项目的管理已经转变为对建设项目信息的管理。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和方法,提升整个建筑业的管理水平,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而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的出现,正是迎合了信息化技术的要求,其对于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提高决策速度与准确性、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质量、保证施工进度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价值优势。
  1、项目概况
  设计研发大楼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重点建设项目,也是院内近年来单体建筑面积最大、投资最大的建设项目,功能为设计研发人员办公使用,建筑面积47389m2,其中地上39659 m2,地下7730 m2,建筑由塔楼和裙楼构成,塔楼地上19层,地下1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总高度83.3m。
  2、BIM技术概述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BIM)是一个以三维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工程数据模型,集成了建筑工程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为建筑全生命周期(包括项目提出、可行性分析、构思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运营阶段、拆除阶段)提供数据分析,如图2-1所示,以实现协同作业及提高生产率的信息技术,同时促进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2][3]。BIM 模型承载着项目的各项信息,作为中心平台摒弃了常规的线性管理模式,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利用、传递与共享。
  BIM技术具备可视性、模拟性、协调性、优化性和信息输出方式多元化的特点,通过集中整合建设项目中不同阶段的各类信息,实现项目参建各方信息的实时共享,如图2-2所示,减少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流失,通过直观的三维模型实现项目虚拟建造,减少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建设项目管理效率,有效地帮助工程建设项目从粗放式、低技术含量向精细化、现代化方向改进。
  3、BIM技术在设计研发大楼项目中的应用
  3.1 BIM模型建立
  本项目选择的核心建模软件为 Autodesk Revit 2017,碰撞检测、4D 模拟软件为 Autodesk Navisworks Manage2017,平面圖绘制软件 Autodesk AutoCAD 2014,具体建模流程如图3-1所示。
  将上述各专业模型整合到一个模型中,如图3-2 所示为设计研发大楼建筑模型,图3-3为一层机电安装模型。可以看到BIM 技术可以把复杂的项目通过模型更加真实、直观的反映出来,使各设计专业之间相互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大大提高了项目管理效率。
  3.2 碰撞检查
  基于 BIM 技术可以将给排水、暖通、电缆桥架等安装管线和建筑物的梁板柱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展示,这样能够清楚地反映各专业管线的标高、走向以及与建筑结构的位置关系,再将建好的 BIM模型导入 Navisworks,进行碰撞分析,生成报告如下图3-4。
  传统的建设项目在设计及施工阶段,建筑和机电两个专业往往是相互独立、缺乏沟通的,所以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常常会发生各专业相互碰撞、打架的问题。在 BIM 三维模型建立后,通过碰撞检查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和矛盾并进行调整修改,优化后的模型可以用来指导项目的实际实施,使得项目在实际施工中各个工序间能有效衔接,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传统二维平面图中错、漏、碰、缺等问题的发生,避免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因交叉碰撞而导致的停工、返工问题,对提高工程项目质量、实现进度目标产生积极的作用。
  利用集成整合后的BIM 模型进行管线优化排布,可以有效的避免碰撞和返工,既提高了管线排布施工的工作效率,又保证了施工作业的空间,克服了传统平面图纸管线排布多次摸索施工的弊端,如图3-5为优化前后的管线排布,实现了对管线排布较多的共用区域的净空优化,同时借助 BIM 技术可以进行可视化深化设计和图纸会审工作,保证了项目各参与方能够依托直观的BIM模型进行高效的沟通协调。
  3.3 施工漫游及模拟
  将模型导入 Navisworks 中还可以实现漫游功能,在漫游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项目未来建成后的外观,并且可以用第一人称视角在多专业合并的模型上进行漫游,漫游时通过设置漫游视角的高度及视口方向,身临其境的感觉建筑内部构造关系,及时发现设计问题,做出决策以及调整。漫游时支持第一人、第三人,碰撞、重力等多种操控方式,图3-6所示为本工程漫游视角。
  利用Navisworks 还可以进行BIM 4D动态模拟,按编制好的工期进度计划动态模拟整个项目的施工全过程,并能针对某一时间节点计算各分项工程的已完成工程量和未完成工程量,实现对人员及材料进场时间的优化,图 3-7所示为按照设计研发大楼计划工期BIM模型4D动态演示的截图。当项目的进度计划出现偏差或者需要调整改变进度计划时,只需刷新 Navisworks 中相应数据,就可实现三维模型与进度计划的联动修改,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保证施工进度。
  结语:
  本文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实际建设项目设计研发大楼出发,运用 Revit软件建立项目三维模型,导入Navisworks软件进行碰撞检查和施工漫游模拟。通过对BIM模型的创建,能够更加直观的体现设计单位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使传统不同专业设计图纸缺少互通校对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通过对项目BIM模型各专业的碰撞检查分析,有效解决了项目施工前各专业的碰撞问题,减少了错、漏、碰、缺和返工的情况,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通过BIM技术预先模拟整个施工过程,使管理人员能够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节点、难点提前预知,便于实际施工过程中的项目管理。通过BIM模型对项目进行4D 模拟、动态演示,可以实时进行动态监控、追踪施工实际进度,及时采取纠偏措施,促使项目进度管理更加精细化。
  BIM技术的应用推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开放的信息共享、先期可视化模拟、多方协同操作、系统化项目管理、可运用于建筑全生命周期等优势,必将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升级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祝嘉.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中应用 BIM 技术的设想[J].建筑经济,2008,12:8-10.
  [2]何关培,平铁群,应宁星.BIM 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1-10
  [3]清华大学 BIM 谋题组.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研究[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2011
其他文献
【摘要】360°全回转钻机拔桩可广泛应用于废弃工程桩、支护桩的处理,本文介绍了在拔桩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及处理措施,提供了较全面的施工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老工程桩;CO探地雷达;土体稳定性;水泥土;障碍物清理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1、工程概况  天津嘉里中心二期工程位于天津河东区海河东岸,东临六纬路,东南临八经路;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沈阳灵浠金融科技创新中心项目概况和面临的设计挑战,阐述了在此条件下本项目的设计策略,简要总结了高容积率小地块商业项目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高容积率;小地块;商业建筑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1、项目概况  该项目用地位于沈阳市和平区青年大街与文化路交汇口西南角,沈阳电视台南侧。文化路及青年大街均属于沈阳城市交通型
期刊
【摘要】本文为某项目多联机空调机房改造工程,因原设计中未考虑到冬季主导风向对机房的影响,进而导致机组频繁停机,使用效果不佳。本文针对原方案机房进行技术方案进行论证修正,综合季风及诸多因素,优化设计方案,从而使得机组可靠运行,保证冬夏两季良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多联机;空调机房;高层建筑;季风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1、导言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对住宅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现代住宅应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具备个性化特色。基于这样的要求,现代住宅设计中,应有效应用模块化思想,促进现代住宅功能的多样化发展。文章主要对模块化思想及其在现代住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模块化思想;现代住宅;设计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工程建设规模逐步扩大,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地位逐步提升,是应用效果较佳的建筑技术,可实现安全、高效的施工作业。但该技术的应用难度较高,作为施工单位,应从安全管理和施工质量管理等方面采取技术控制措施,确保高支模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房建土建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分析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当前,我
期刊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运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一方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性,另一方面使建筑工程体现出低碳环保的特点。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过程中,做好构件的预制以及装配工作,可以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并且按照标准进行建设,会提高建筑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运用策略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我国建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日益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安全行驶显得尤为重要,而交通工程安全标志标线的设置为确保道路畅通和车辆安全行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述了交通工程安全标志标线的施工方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道路交通;标志标线;施工技术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8.  當前,国家公路网的发展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但随之而来的是持续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能。随着现代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普及,BIM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手段开始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普及开来,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借助BIM技术的应用,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不仅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同时可以借助可视化的数字模型,实现对建筑结构的模拟分析,对于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提升起到
期刊
【摘要】随着国内对地质工作研究的不断深入,水工环勘察工作也得到了相应的发展,而勘察标准的不断明细化使水工环勘察工作的技术要求不断提高。我国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在发展过程中仍旧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论文尝试从当前水工环地质勘察的问题入手,对解决当下问题的对策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够获取对国内水工环地质勘察工作更好发展的宏观思路。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勘察;问题;防治  【中图分类号】X143;P624
期刊
【摘要】设计管理在房地产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设计管理的专业化对提升产品品质、产品创新都至关重要。本文将房地产设计管理流程归纳分为4个阶段,以期能化繁就简,一方面对房地产的设计管理的整个流程有个基本认识,对设计管理的工作内容有初步了解。另一方面,对设计管控的4阶段,需要设计管理重点审控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做到提前预警,对关键节点和容易犯错的地方重点关注,顺利推动项目进展。最后,对4个阶段做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