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语文教学生涯的前十年,是在上饶山区的一所普通小学度过的。那里校舍简陋,设备单一,但孩子们淳朴可爱。每当登上讲台,面对一双双求知若渴的大眼睛,我的内心深处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为师之道,便会立时化着一份责任、一个信念,让人激情澎湃、热情洋溢!
记得在一次教学德国作家柏吉尔的《琥珀》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了解琥珀的样子,还原故事的本真,我打算亲自动手做一个类似琥珀的松脂球,需要的主要材料是松脂、苍蝇、蜘蛛。而要在松树林里找到能包裹住两个小昆虫那么大的松脂球是很难的,于是我偷偷地拿了父亲擦二胡弦用的那一大块松脂,搁在铁罐里再放在火上烤,融化后,再倒进一个完整的椭圆形的蛋壳里。然后把捉来的苍蝇和蜘蛛,按课文所说的样子,先后放进那软软黄黄的松脂里,轻轻地摇晃蛋壳。等到包裹着两个小东西的松脂球冷却成型后,再把外面的蛋壳剥掉,用一块绸子反复擦拭,竟也通体透明,色泽明亮。
当我把这个“琥珀”带到课堂上时,同学们都惊呆了。在那个没有电脑、PPT、手机网络、IPAD的年代,我把文中的东西活生生生地带到了他们的眼前,他们的不可思议不仅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整堂课也因为有了这个小东西的参与而更加生动活泼。课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文里文外这两个“琥珀”的异同点。由于我捉来的苍蝇是被拍死的,在遇到滚烫的松脂时并没有挣扎,也就没有显示出黑色的圆环。而文中的琥珀是一万年前松脂球的化石,它的形成源自一个非常偶然的巧合——蜘蛛扑向苍蝇,而正好松脂滴落下来。它的价值是让科学家们推测出早在一万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加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
在那个“满堂灌”“文抄公”盛行的年代,这个偶然的“趣味”带给了我全新的教学体验。于是,我开始想方设法地让课堂活跃起来:我在堆满杂物的学校保管室里,找到了布满尘埃的投影仪,在斑驳的教室墙壁上投影我画的“武松打虎”系列动作图片,在不断加快的播放中感受作者对武松打虎动作描写的细微逼真;我带着孩子们在不同时间段去观察学校后面的那座小山,发现春天的山上会开满映山红,山间树木深绿和浅绿交相辉映;夏日的小山会亮得晃人眼,还能听见鸟儿的啁啾声;秋天,会看见黄色和红色的落叶,它们的美并不比花儿逊色;冬日里,踏在山林的小石板上,你能感觉到阵阵如牙齿嚼碎冰凌般的声响和寒意。就连清晨、中午、傍晚,小山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我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猜人”游戏,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的刻画,猜出所描述的对象,以此进行人物描写训练;我用尽量幽默的语言来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努力调動他们的积极性。于是,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春天来了,老师带着我们去‘探望’山林。看,山林热烈地欢迎着我们,给我们送上了雪白的琼花,金黄的迎春花……”
“对于我们这所座落在山脚下的小学而言,这座小山就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它就像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我们,听我们朗朗晨读声,看我们课上认真学习,课间玩耍嬉戏。它时而给我们献上最美的色彩,时而带给我们最动听的音乐……”
“在山林的枝头我看见了一只飞倦的鸟儿,它的翅膀不再扑打抖擞。许久,它又努力低飞盘旋,溅落一地的阳光。”
“瞧,个子比老师还高,瘦得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两脚规’,头发每天梳得油光水滑,脚下的皮鞋黝黑发亮。上课没有神,下课掉了魂,这就是……哈哈哈,对,小辉同学。”
看到这稚嫩却又充满温度的文字,我的内心总会泛起阵阵涟漪。
我带着孩子们在那个闭塞的山村里畅游,在仅有的空间里品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无限遐想。当鸡鸣唤起了袅袅炊烟,炊烟慢慢爬上屋顶,我带着他们背着锅碗瓢盆,去河边的沙滩上野炊。踏进清冽的河水,扒开河底的砂石,竟也能寻觅到小鱼小虾,那小螃蟹一动不动,仿佛正等着我们伸手捕捉。我们支锅燃火,分工合作,在流水潺潺中品尝“珍馐美味”;月光皎洁的晚上,我和邻住的几个学生去给因帮家里干农活而耽误了几天课程的高个子女生补课,或者围坐在家门口的院子里,讲《嫦娥奔月》《东施效颦》的故事,讲山那边的世界;六年级毕业在即,我们去高山上挖来一棵棵山茶树,种在母校的操场四周,在花坛里种上冬青草,来表达我们对母校的眷恋和不舍;下课铃一响,我率先跑到学校礼堂里那张唯一的乒乓球桌旁,等候孩子们继续上次没有比出结果的乒乓球单打竞赛……当我有意识地把课堂带到生活里,在生活里感受课堂时,教学便开始“趣味盎然”,便有了“润物无声”的延伸效果。
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昔日那个初出茅庐、满腔热情的小教师已经过了不惑之年。阳光升,晨露消,岁月长,呷一口琥珀色的茶水,我想,唯一不变的还是我心中那份小教师的情怀吧。每次登上讲台,望着台下几十双充满期待的眼神,我就忘了自己的年龄,仿佛依然是那个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女孩。记忆深处的那一抹绿,总是摇摇曳曳在我的眼前,暖暖的,漫漫又长长。
(作者单位:南昌市心远附小江西南昌
记得在一次教学德国作家柏吉尔的《琥珀》一文时,为了让学生直观而形象地了解琥珀的样子,还原故事的本真,我打算亲自动手做一个类似琥珀的松脂球,需要的主要材料是松脂、苍蝇、蜘蛛。而要在松树林里找到能包裹住两个小昆虫那么大的松脂球是很难的,于是我偷偷地拿了父亲擦二胡弦用的那一大块松脂,搁在铁罐里再放在火上烤,融化后,再倒进一个完整的椭圆形的蛋壳里。然后把捉来的苍蝇和蜘蛛,按课文所说的样子,先后放进那软软黄黄的松脂里,轻轻地摇晃蛋壳。等到包裹着两个小东西的松脂球冷却成型后,再把外面的蛋壳剥掉,用一块绸子反复擦拭,竟也通体透明,色泽明亮。
当我把这个“琥珀”带到课堂上时,同学们都惊呆了。在那个没有电脑、PPT、手机网络、IPAD的年代,我把文中的东西活生生生地带到了他们的眼前,他们的不可思议不仅激发了自身的学习兴趣,整堂课也因为有了这个小东西的参与而更加生动活泼。课后,我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文里文外这两个“琥珀”的异同点。由于我捉来的苍蝇是被拍死的,在遇到滚烫的松脂时并没有挣扎,也就没有显示出黑色的圆环。而文中的琥珀是一万年前松脂球的化石,它的形成源自一个非常偶然的巧合——蜘蛛扑向苍蝇,而正好松脂滴落下来。它的价值是让科学家们推测出早在一万年前,地球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从而激发起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增加对化石的科学知识的了解。
在那个“满堂灌”“文抄公”盛行的年代,这个偶然的“趣味”带给了我全新的教学体验。于是,我开始想方设法地让课堂活跃起来:我在堆满杂物的学校保管室里,找到了布满尘埃的投影仪,在斑驳的教室墙壁上投影我画的“武松打虎”系列动作图片,在不断加快的播放中感受作者对武松打虎动作描写的细微逼真;我带着孩子们在不同时间段去观察学校后面的那座小山,发现春天的山上会开满映山红,山间树木深绿和浅绿交相辉映;夏日的小山会亮得晃人眼,还能听见鸟儿的啁啾声;秋天,会看见黄色和红色的落叶,它们的美并不比花儿逊色;冬日里,踏在山林的小石板上,你能感觉到阵阵如牙齿嚼碎冰凌般的声响和寒意。就连清晨、中午、傍晚,小山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景象。
我利用课前五分钟时间让学生轮流上讲台进行“猜人”游戏,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等的刻画,猜出所描述的对象,以此进行人物描写训练;我用尽量幽默的语言来唤醒孩子们的求知欲,努力调動他们的积极性。于是,孩子们的作文本上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春天来了,老师带着我们去‘探望’山林。看,山林热烈地欢迎着我们,给我们送上了雪白的琼花,金黄的迎春花……”
“对于我们这所座落在山脚下的小学而言,这座小山就是我们最坚实的依靠,它就像我的母亲,慈爱地望着我们,听我们朗朗晨读声,看我们课上认真学习,课间玩耍嬉戏。它时而给我们献上最美的色彩,时而带给我们最动听的音乐……”
“在山林的枝头我看见了一只飞倦的鸟儿,它的翅膀不再扑打抖擞。许久,它又努力低飞盘旋,溅落一地的阳光。”
“瞧,个子比老师还高,瘦得像鲁迅先生笔下的‘两脚规’,头发每天梳得油光水滑,脚下的皮鞋黝黑发亮。上课没有神,下课掉了魂,这就是……哈哈哈,对,小辉同学。”
看到这稚嫩却又充满温度的文字,我的内心总会泛起阵阵涟漪。
我带着孩子们在那个闭塞的山村里畅游,在仅有的空间里品味大自然赋予我们的无限遐想。当鸡鸣唤起了袅袅炊烟,炊烟慢慢爬上屋顶,我带着他们背着锅碗瓢盆,去河边的沙滩上野炊。踏进清冽的河水,扒开河底的砂石,竟也能寻觅到小鱼小虾,那小螃蟹一动不动,仿佛正等着我们伸手捕捉。我们支锅燃火,分工合作,在流水潺潺中品尝“珍馐美味”;月光皎洁的晚上,我和邻住的几个学生去给因帮家里干农活而耽误了几天课程的高个子女生补课,或者围坐在家门口的院子里,讲《嫦娥奔月》《东施效颦》的故事,讲山那边的世界;六年级毕业在即,我们去高山上挖来一棵棵山茶树,种在母校的操场四周,在花坛里种上冬青草,来表达我们对母校的眷恋和不舍;下课铃一响,我率先跑到学校礼堂里那张唯一的乒乓球桌旁,等候孩子们继续上次没有比出结果的乒乓球单打竞赛……当我有意识地把课堂带到生活里,在生活里感受课堂时,教学便开始“趣味盎然”,便有了“润物无声”的延伸效果。
如今,又一个十年过去,昔日那个初出茅庐、满腔热情的小教师已经过了不惑之年。阳光升,晨露消,岁月长,呷一口琥珀色的茶水,我想,唯一不变的还是我心中那份小教师的情怀吧。每次登上讲台,望着台下几十双充满期待的眼神,我就忘了自己的年龄,仿佛依然是那个热情洋溢、激情澎湃的女孩。记忆深处的那一抹绿,总是摇摇曳曳在我的眼前,暖暖的,漫漫又长长。
(作者单位:南昌市心远附小江西南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