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之浅析

来源 :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qingkui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存在程度不一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针对此问题,本文从宏观政策、教师、考试、教材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文化失语 英语学习 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12.157
  2000年,从丛教授在《光明日报》发表了题为“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的文章。此后,这一现象逐渐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研究者(如张为民、朱红梅,2002;刘世文,2003;蒋亚瑜、刘世文,2005;邓文英、敖凡,2005)或采用测试,或利用访谈、问卷等工具进行调查研究,有关研究成果对丰富中国的英语教育内涵、培养21世纪与时俱进的高质量英语人才起到了很好的积极作用。
  但笔者发现其研究对象都定位在英语专业学生或本科院校英语学习学生,而忽略了数量众多,以技能实用性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学生。为弥补其中的一些空缺,本文着重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进行研究和反思,以更客观地展现中国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的状况,更好地促进高职英语教学。
  一、“中国文化失语”的内涵
  失语症(aphasia)源于医学术语,指由于受伤或疾病引起的大脑损伤而导致思想表达能力、口语及书面语理解能力的部分或全部缺失。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学评论家面对西方文学思想的入侵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流失现象,提出了“中国文学失语症”。在当前的大学英语教育中,过度关注英语文化学习和教学,单向对英语文化进行导入,很少涉及母语文化,导致学生对英语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缺乏完整性。这一做法极大地影响了母语文化的发展,导致“中国文化失语症”出现,即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处于不被重视的地位。其主要特征是用英语语言表达具有中国本土文化特色或传统文化内容的能力低下,从而造成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二、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调查及原因分析
  2014-2015年第一学期笔者教授14级会展英语2个班,13商务英语2个班的《英语听说》这门课,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的“中国文化失语”进行了调查,形式主要是布置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的“oral presentation”(口头展示)和“culture quiz”(文化测试)。调查发现,“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普遍存在,14级学生尤为严重。比如说,学生用英文介绍春节,“春联”“门神”“放鞭炮”“压岁钱”等表达方式五花八门;有的同学中国八大菜系,四大古典小说,古代中国四大发明都答不完整。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13级学生明显优于14级学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经过了两年的大学英语学习以及大量英语听说课训练,使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有明显提高。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大二的学生在紧张地备考四六级考试,四六级考试中的翻译题目涉及到中国文化段落。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中国文化词汇和表达方式。由此可以看出,在重要考试中加入中国文化部分的题目对减少“中国文化失语“现象是有很大的帮助的。
  另一方面由于外语教育中的文化教学长期以来被片面理解为目的语文化的导入,目的语文化几乎被看作是文化教学的全部内容。课文所选内容多从国外报刊,杂志摘录,语言中处处透着英美国家的文化气息。学习者平时几乎没有接触有关英文版的中国文化介绍,很少有人阅读本国出版的英文书刊,欣赏英译中国文学作品。教师在课堂上也主要讲解西方文化,母语文化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完全被忽略。长此以往,学生会逐渐丧失立足于本土文化的不断自我发展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一旦进入真正的跨文化交流环境,自然出现文化失语现象。
  三、对策
  1.进一步详细明确中国文化教学“官方”位置和目的。
  虽然高校英语教育教学大纲给了中国文化教学“官方”位置,但是这个位置仍显单薄、零散和隐性。如何进行中国文化教学,进行到何种程度,以及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的具体目的等,都缺乏较为客观、系统和详细的描述。缺少具体的描述,没有具体的细则指导,建议国家相关教育部门在全国高校英语教育大纲中最大限度地明确、细化中国文化教学的相关细则等,以确保高校英语教育能够按照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出既有利用所学外语获取外国优秀文化的能力,又有利用所学外语宣传、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能力的英语人才。
  2.教师要进行观念引导,加强母语文化输入。
  教育不仅仅要让英语机械地传授给学生,而且还要结合中国文化。这就要求英语老师对中国文化与外语知识做到一个完美的融合,教师承担着文化教育的重要使命,因此是否能顺利地传承中国文化,英语教师起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观。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强调跨文化交际的双向性,让学生明白,要想在跨文化交际中独立、平等地交际,必须习得目的语文化,提高用目的语表达、传播本土文化的能力。
  二是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的能力。教师要授人以渔,要有意识地提高自身的修养,多读中国古典书籍、现代文刊,加强自身的中国文化底蕴。教师要多涉猎一些英文版本的中国文化读本,提高自身对于母语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除此之外,教师也要争取参加相关方面的培训。
  三是教师应通过多种形式有意识地加强母语文化的输入。教师要善用专题、讲座及讨论等多种形式,用英文介绍中国本土文化的习俗、习惯、风貌等。在介绍之前,还要对具有中国特色化的词语进行陈列,而且要反复强化、反复使用。
  3.改革现行大学英语教材,加入中国文化元素。
  我们国家现行的高校教材必须进行适当调整,努力在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过程中加入适当的传统文化的内容,系统对学生进行交际能力的提高。教材的编写者首先要进行调整教材的比例,如西方国家文化、跨文化交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所占比例要均衡,不能只重视一方,忽视另外两方。比如可以将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英语文章纳入学生的阅读教材,那些汉语经典书籍的翻译版本以及知名学者的佳作都是非常出色的阅读材料;听说类教材一定要在坚持学生多听、多看以及多思考的基础上更多地涉及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英语材料;还可以将中央电视台第九套节目当作良好的试听材料。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中国日报、21世纪等报刊也可以作为母语文化扩展的又一主要阵地,学生通过自学这些内容,能够加深对本土文化的理解,更容易在内心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使其对中国文化产生一种别样的感情。
  4.测试中增加中国文化内容,发挥考试的反拨效应。
  直到现在,中国学生之所以学习的重要原因仍然是考试,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所以如果将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纳入各级考试的范畴一定会激发学生更强烈的学习母语文化的热情。13级的情况优于14级,就充分说了现有的四六级考试对改进“中国文化失语”现象还是有帮助的。一旦帮助学生形成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正确意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一定会大幅提升,最终改变当前大学英语学习中传统文化的失语现象。
  中国与整个世界的交往日益频繁,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并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是广大英语教师义不容辞的艰巨任务。希望我们的学生不再为中国文化失语而苦恼,世界舞台上不再因缺少中国文化的上演而失色。
  参考文献
  [1]王钏力.浅析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J].教学与管理.2011(10):107-108.
  [2]肖龙福.我国高校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状研究[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10(1):39-45.
其他文献
现代汉语复合词“褴褛”来源于古代汉语中的形容词性并列短语“褴褛”,成词于六朝,经过漫长的词汇化过程,词义发生了改变,本文主要讨论“褴褛”经过长时间的演变,最终凝固成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生物技术产业飞速发展,总体水平已经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地位.目前生物技术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重要领域,对提高人类健康水
物业管理的对象是物包括楼盘、设备、设施、场地等,而服务对象是人,杜子美有一句忧国忧民的名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安居才能乐业,安居是人民幸福感的重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第三代图书馆的时代背景与高校图书馆的服务特色,对当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素质提出的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员应具备良好的科研素质和信息化素质、具备多元文化素养、具备创新服务
在发达国家和园林绿化建设较好的大中城市,彩色树种的应用已经呈现出不俗的成绩.但在我国园林绿化实际应用过程中,大城市使用了少量的彩色叶树种的应用,可是彩色树种的应用和
目前,花岗岩得到广泛的应用,应恰当的选择与合理的施工.特别是粘贴式的施工,应控制好施工质量,保证该分项的工程质量.
随着建设国家级军贸出口示范基地,加速军贸产业的国际化经营市场开拓,军贸产业在军工企业“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中将起到重要支撑作用.军贸产品存在研制、生产周期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