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面临许多新的变化和问题,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实践和总结。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3S模式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的基本要求。
贴近学生(student)、贴近专业(speciality)、贴近社会(society)的“3S”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下简称“3S”模式)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不断把握与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而构建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一、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高效化
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工作,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精干高效的高素质学工队伍,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和完善全员育人的合力系统,积极推进育人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实践者。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切实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使他们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能够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要求。通过经验交流会、专题学习等形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对班级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总结交流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和体会,研究制定新时期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措施。
2.加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学院、二级院系和班集体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的传达者和实施者,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党员队伍的管理,使学生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院系领导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自身面临的问题,同学们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学校和系里的处事原则和工作方法,做到上通下达。开展班团经验交流会,各班班长和团支书分享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在学生工作中的管理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完善“全员育人”体制。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构建和完善全员育人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和内在需要。完善流程,大力推进联系班级制度,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和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状态、加强学风和班风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班主任辅导员与班级联系人加强沟通,创新思路,切实关心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更好的落实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形成德育合力。
二、学习科学发展观共筑中国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黨的十八大为重要契机,通过各种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广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全院学生中掀起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热潮。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实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积极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
1.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时事政策水平,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同学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要坚定他们去实现。比如清明节以祭扫烈士陵园为契机,举行学生党员挂牌仪式,通过党员挂牌,使学生党员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真正实现“一名学生党员、一面先进旗帜”的目标。
2.思想工作进课堂、宿舍、班级。大学生思想工作进公寓,要求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班级,作好学生政治思想和安全稳定工作。对于重点学生,及时进行谈心,并做好谈话记录。同时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做人与诚信考试、校园文明教育等主题班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引导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认真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做好团内“评优”“推优”。引导优秀的团员青年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训班学习,发展党员。
5.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优争先”活动,评选、表彰各种层面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带动青年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关注“三困”学生,深化引导教育工作
1.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运行机制。贫困生是学生中一个较大的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以资助育人为目标,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资助、教育和成长三大工作体系。资助工作要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和多维度,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形成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流程,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和实际效果;建立并完善困难学生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实行了量化跟踪管理,保证资助的平衡性和及时性。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完善“绿色通道”办法,保证所有困难学生一律先办入学手续再分类资助,完善奖、助、贷、补、勤、减六位一体资助体系,使资助工作日常化,有效地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2.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力推进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不断提升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排查及重点关注工作,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学生及时汇报,并推荐给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合理调节好自身心理,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做好新生、实习生心理普查工作,使班主任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当前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避免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3.关注学习后进生,营造帮扶氛围。关注学习后进生,特别是关注那些多次补考、重修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一方面,要求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另一方面,鼓励他们不放弃、力争上游,特别是对那些具有心理不良倾向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对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职业教育特点,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参考文献:
[1]薛璟.中国梦视阈下的高职廉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2013,(6):181-182 176.
[2]金少斌.新时期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J].价值工程,2013,(24):274-27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研究(2013SJB880078)。
高职院校师生关系3S模式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问题的基本要求。
贴近学生(student)、贴近专业(speciality)、贴近社会(society)的“3S”学生教育管理模式(以下简称“3S”模式)是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活动的特点,不断把握与探索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而构建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一、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保障学生管理工作科学化、高效化
高职院校重视学生工作,就是要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精干高效的高素质学工队伍,不断提高学生工作管理水平,创新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构建和完善全员育人的合力系统,积极推进育人工作的科学化、高效化,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辅导员、班主任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实践者。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开展全面而有针对性的业务知识培训,切实发挥好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使他们在思想素质、业务能力等方面,能够尽快适应新形势下学生工作的要求。通过经验交流会、专题学习等形式,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和班级管理知识,对班级工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分析讨论,总结交流班主任、辅导员工作经验和体会,研究制定新时期加强班级管理工作的措施。
2.加强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是学院、二级院系和班集体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学校管理思想和管理措施的传达者和实施者,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和学生党员队伍的管理,使学生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院系领导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生自身面临的问题,同学们也能够及时了解到学校和系里的处事原则和工作方法,做到上通下达。开展班团经验交流会,各班班长和团支书分享经验,充分发挥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在学生工作中的管理作用,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3.完善“全员育人”体制。育人为本是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构建和完善全员育人体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要求和内在需要。完善流程,大力推进联系班级制度,建立健全高职院校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和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状态、加强学风和班风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浓厚氛围。班主任辅导员与班级联系人加强沟通,创新思路,切实关心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更好的落实育人为本的工作理念,形成德育合力。
二、学习科学发展观共筑中国梦,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以黨的十八大为重要契机,通过各种形式,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广大学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在全院学生中掀起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中国梦的热潮。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将科学发展观落实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中,积极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
1.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时事政策水平,深入开展各类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引导广大同学加深对党的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要坚定他们去实现。比如清明节以祭扫烈士陵园为契机,举行学生党员挂牌仪式,通过党员挂牌,使学生党员接受广大学生的监督,真正实现“一名学生党员、一面先进旗帜”的目标。
2.思想工作进课堂、宿舍、班级。大学生思想工作进公寓,要求辅导员、班主任深入学生宿舍、班级,作好学生政治思想和安全稳定工作。对于重点学生,及时进行谈心,并做好谈话记录。同时积极与学生家长保持联系。
3.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活动,如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诚信做人与诚信考试、校园文明教育等主题班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引导着学生的成长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认真开展团员教育评议,做好团内“评优”“推优”。引导优秀的团员青年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上党训班学习,发展党员。
5.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创优争先”活动,评选、表彰各种层面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带动青年学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
三、关注“三困”学生,深化引导教育工作
1.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完善运行机制。贫困生是学生中一个较大的群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工作是人才培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坚持以人为本,以资助育人为目标,积极构建和不断完善资助、教育和成长三大工作体系。资助工作要实现全覆盖、全过程和多维度,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形成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流程,保证资助工作的公平性和实际效果;建立并完善困难学生动态管理信息系统,对困难学生的资助实行了量化跟踪管理,保证资助的平衡性和及时性。根据教育部相关政策,完善“绿色通道”办法,保证所有困难学生一律先办入学手续再分类资助,完善奖、助、贷、补、勤、减六位一体资助体系,使资助工作日常化,有效地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2.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力推进班级心理委员制度,不断提升班级心理委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加强对心理问题学生的排查及重点关注工作,对个别心理问题严重学生及时汇报,并推荐给校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学生合理调节好自身心理,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做好新生、实习生心理普查工作,使班主任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当前的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使其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避免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3.关注学习后进生,营造帮扶氛围。关注学习后进生,特别是关注那些多次补考、重修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一方面,要求他们克服困难,努力学习;另一方面,鼓励他们不放弃、力争上游,特别是对那些具有心理不良倾向的学生,班主任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随着新形势的不断发展,对高职院校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依据职业教育特点,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全面推进育人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做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
参考文献:
[1]薛璟.中国梦视阈下的高职廉文化建设[J].新课程研究,2013,(6):181-182 176.
[2]金少斌.新时期高校如何加强和改进学生工作[J].价值工程,2013,(24):274-275.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2013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新形势下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和谐的研究(2013SJB880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