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生态和网络舆情中非理性因素的误读及其辩正

来源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理性”是用以描述互联网时代网络舆论空间的重要标签之一。但我们对非理性还存在概念上的重大误读,即将非理性等同于反理性。实际上,非理性不等于反理性。在网络舆情的管理中,我们应该强调的恰好是理性的有限性和非理性的不可替代性。人们在对于网络舆情的认识和把握中,极易忽视“非理性因素”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价值,以及非理性要素在社会实践中的创新引领作用,例如通过情绪共振、共情体验、孕育灵感等实现跨越圈层的心理连接和社会认同。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非理性因素是未来社会治理尤其是舆情治理方面的关键性课题之一。
其他文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渗透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密不可分。受社会信息化新领域的影响,互联网领域的知识产权和现实生活中的知识产权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在原来的基础上实现了明显提升,这就为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将长城文化与旅游业之间进行有效融合,对促进旅游
从比较文学的角度,运用经典的研究范式,对“本雅明与中国”这个主题进行研究,就需要圈定一个或一些本雅明本人的文本,再圈定一个或一些来自中国的文本,又或者是对中国的东西
我的题目是《本雅明与列维纳斯的“中国相遇”》,拟在两位思想家于中国学界的“理论旅行”背景中,考察连接二人思想的理论空间。介绍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将在某些主题上横
433名熟练粤—普双语者对190个不同结构的粤语三字格惯用语的语义性质进行评定,探讨各项语义性质及其互相之间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熟悉度、可理解度、可表象度、字面意义合
“另一者”之说旨在取代“他者”而作为“the other”的贴切汉译。另一者作为陌生者总是突然到来,从而让我们吃惊,并成为我们的问题。与此问题同时涌现的是边界问题、替罪问
我发言的题目是《用本雅明的视角观照中国问题———读本雅明的一点体会》。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话题呢?当然是因为这个会议的主题是“本雅明与中国”。我自己对本雅明也稍稍
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文学原典精读课在高校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的价值、意义已毋庸置疑。以文本解读为基础的各学科原典精读课如今也在国内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以“通识课”或
教育神经科学作为一门深度整合多个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在不同学科的发展以及研究成果由理论向具体实践的转化中发挥着桥梁作用。近年来,教育神经科学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和跨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