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在分析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种类的基础上,探析了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问题。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旨在维护学校资产完整性,防止资产流失,以及提高学校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为保证学校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实现学校战略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对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种类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依据其强弱不同,可以分为强财务风险和弱财务风险。前者主要包括负债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后者主要是指财务管理风险。
(一)负债风险
我国高职院校在前期的扩建、发展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基本都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而学校现有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仅能够维持学校的正常办学,不具备偿还巨额贷款本金的能力,产生负债风险。沉重的贷款压力,也使高职院校不得不压缩正常开支,严重影响学校正常发展。
(二)投资风险
高职院校发展涉及的投资活动,主要是兴办企业,作为投资者之一的高职院校对企业负有连带责任;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也成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计划、决策、程序、制度失误,造成投资无效益或者项目重复建设,进而形成投资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现金流入和流出不平衡,出现资金短缺现象。高职院校收入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财政拨款,但高校财务支出却担负着正常教学、科研等多项经费开支,特别是当前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阶段,支出巨大,出现不能应付日常开支,从而出现流动性危机。
(四)财务管理风险
财务管理风险,虽不会短期内对高职院校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但长远看其更不利于学校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效益观念淡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未完全適应市场经济环境,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现象;重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真实、可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大。第二,资金使用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第三,对财务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的存放、转换等的管理不科学。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可以兼取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之长,以实现最优控制。当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即三层次、五元素内控体系较适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三层次
依据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情况,可以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定位在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次上。
1.基础是防止会计信息作弊
防止会计信息作弊,旨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首要功能在于保证高职院校财务的安全性,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具体体现在负债风险的控制上,主要方法是运用预警系统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结论,近而采取防范措施。
2.提高学校财务报告有用性
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提高功能,主要是通过有效监控财务资金运动过程,形成科学的财务会计报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水平,近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金,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与促进高职院校各项工作有序、健康开展。
3.确立学校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最终功能在于通过控制、分析学校的硬性财务指标和软性环境指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企业、社会、政府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高职院校发展所面临的整体环境、财务前景,确立最终的品牌建设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五元素内控体系
1.控制环境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思想转变上,即树立风险意识和企业化管理理念。高职院校是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事业单位,运用企业管理先进经验,促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企业化,架构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整体氛围。但思想上建设最终还要具体到组织上,即由高职院校领导牵头,成立内控委员会,下设财务风险研究、控制和措施分析、实施、反馈小组开展工作。
2.风险评价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需要对不同风险进行评价,旨在寻求有效应对方法。其中分析监测系统是核心,主要以财务报表、相关资料为依据,分析、判断风险的存在,并依据风险水平决定是否预警。面对当前高职院校主要的财务风险为负债风险,相关预警指标体系建设应该以偿债能力指标为主,投资绩效指标为辅,流动性指标和财务管理指标作补充,做到全面、综合反映学校财务风险状况。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保证管理层指令贯彻、执行的政策、程序,是管理层识别、评估财务风险后,为控制风险而实施的针对性措施;应尽可能以书面形式规定和沟通。对于风险的处置,成本过高的财务风险可考虑转移,不能转移的财务风险或者有能力控制损失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自行承接策略。控制措施实施后,还要定期检查实施效果,重新分析、评估财务风险,修正控制措施。
4.信息与沟通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全过程,需要高质量的信息和顺畅的沟通。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信息化;以财会电算化为龙头,全面启动财务信息化管理工程,为财务风险控制提供科学的预测、决策信息。二是网络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提高信息共享度,同时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外部环境变化,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提供全面的战略信息。
5.监控
科学的决策体系需要依靠科学、规范的制度,通过完善制度规范高职院校的投资决策行为,明确投资决策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切实做到责、权、利结合。即法定代表人负有学校财务工作的法律责任,相应财务资金审批者负有投资管理责任,并对法定代表人负责;而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等各部门负责人承担相应经济责任,并逐级向上负责。
参考文献:
[1]熊筱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1.
[2]杨晶,刘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浅析[J].科技信息,2013(14).
关键词: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7-0-01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旨在维护学校资产完整性,防止资产流失,以及提高学校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信性;为保证学校各项活动有序进行,实现学校战略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制度,对促进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种类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依据其强弱不同,可以分为强财务风险和弱财务风险。前者主要包括负债风险、投资风险、流动性风险;后者主要是指财务管理风险。
(一)负债风险
我国高职院校在前期的扩建、发展过程中投入了大量资金,基本都是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而学校现有财政拨款、事业收入仅能够维持学校的正常办学,不具备偿还巨额贷款本金的能力,产生负债风险。沉重的贷款压力,也使高职院校不得不压缩正常开支,严重影响学校正常发展。
(二)投资风险
高职院校发展涉及的投资活动,主要是兴办企业,作为投资者之一的高职院校对企业负有连带责任;由此产生的财务风险也成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投资过程中可能出现计划、决策、程序、制度失误,造成投资无效益或者项目重复建设,进而形成投资风险。
(三)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主要表现为现金流入和流出不平衡,出现资金短缺现象。高职院校收入渠道相对单一,主要是财政拨款,但高校财务支出却担负着正常教学、科研等多项经费开支,特别是当前在高职院校快速发展阶段,支出巨大,出现不能应付日常开支,从而出现流动性危机。
(四)财务管理风险
财务管理风险,虽不会短期内对高职院校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但长远看其更不利于学校健康发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效益观念淡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未完全適应市场经济环境,存在着严重的“等、靠、要”现象;重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真实、可靠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盲目性大。第二,资金使用缺乏成本管理意识,不重视资金使用效益。第三,对财务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的存放、转换等的管理不科学。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可以兼取集中控制与分散控制之长,以实现最优控制。当前,国际上普遍使用的COSO内部控制框架,即三层次、五元素内控体系较适用于我国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三层次
依据我国高职院校发展实际情况,可以将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定位在基础、提高和发展三个层次上。
1.基础是防止会计信息作弊
防止会计信息作弊,旨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首要功能在于保证高职院校财务的安全性,对于财务风险的防范具体体现在负债风险的控制上,主要方法是运用预警系统分析相关数据,得出结论,近而采取防范措施。
2.提高学校财务报告有用性
高职院校财务内部控制的提高功能,主要是通过有效监控财务资金运动过程,形成科学的财务会计报表,从而提高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水平,近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金,提高财务资金使用效率,保证与促进高职院校各项工作有序、健康开展。
3.确立学校长远发展战略目标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的最终功能在于通过控制、分析学校的硬性财务指标和软性环境指标,通过研究高职院校、企业、社会、政府各主体之间的关系,分析高职院校发展所面临的整体环境、财务前景,确立最终的品牌建设目标和战略发展目标。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五元素内控体系
1.控制环境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建设,主要体现在思想转变上,即树立风险意识和企业化管理理念。高职院校是一个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事业单位,运用企业管理先进经验,促进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企业化,架构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整体氛围。但思想上建设最终还要具体到组织上,即由高职院校领导牵头,成立内控委员会,下设财务风险研究、控制和措施分析、实施、反馈小组开展工作。
2.风险评价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需要对不同风险进行评价,旨在寻求有效应对方法。其中分析监测系统是核心,主要以财务报表、相关资料为依据,分析、判断风险的存在,并依据风险水平决定是否预警。面对当前高职院校主要的财务风险为负债风险,相关预警指标体系建设应该以偿债能力指标为主,投资绩效指标为辅,流动性指标和财务管理指标作补充,做到全面、综合反映学校财务风险状况。
3.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指保证管理层指令贯彻、执行的政策、程序,是管理层识别、评估财务风险后,为控制风险而实施的针对性措施;应尽可能以书面形式规定和沟通。对于风险的处置,成本过高的财务风险可考虑转移,不能转移的财务风险或者有能力控制损失的财务风险,可以实施自行承接策略。控制措施实施后,还要定期检查实施效果,重新分析、评估财务风险,修正控制措施。
4.信息与沟通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全过程,需要高质量的信息和顺畅的沟通。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信息化;以财会电算化为龙头,全面启动财务信息化管理工程,为财务风险控制提供科学的预测、决策信息。二是网络化;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提高信息共享度,同时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外部环境变化,为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提供全面的战略信息。
5.监控
科学的决策体系需要依靠科学、规范的制度,通过完善制度规范高职院校的投资决策行为,明确投资决策者应该承担的责任,切实做到责、权、利结合。即法定代表人负有学校财务工作的法律责任,相应财务资金审批者负有投资管理责任,并对法定代表人负责;而财务、审计、资产管理等各部门负责人承担相应经济责任,并逐级向上负责。
参考文献:
[1]熊筱燕.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及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1.
[2]杨晶,刘杨.高校财务风险预警浅析[J].科技信息,20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