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力学演示实验研究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fzju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这门学科是以大量的实验为基础的,实验课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动手能力,书本上概念性的东西往往在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在实验课上学生们能通过形象的实验加深对知识的了解。在物理教学中通常会运用构建教学模型进行物理问题模拟,通过合理的模型构建,能够直观的展现物理模拟实验,从而找出解答问题的方法,物理实验能够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物理现象,并且通过对物理实验进行操作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高中物理中力学是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关于力学的实验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质量。本文对高中物理力学重要演示实验进行分析,使得学生对实验的每个步骤都能清楚了解。
  一、高中物理力学演示实验概述
  高中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力学教学更是如此,施压可以分为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学生分组操作完成,演示实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完成。在演示实验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教师设置问题进行知识理解,并且通过回答简单的感官问题进行知识学习,通过整个实验过程进行知识直观讲解,并且通过互动参与提升学生对力学知识的研究。演示实驗是能够通过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师生互动率,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点产生理解,获得知识升华。
  二、高中物理力学演示实验应用
  在高中物理力学演示实验过程中,需要教师与学生产生积极互动,从而完成实验演示,向学生传授知识,下面将通过几个经典高中力学演示实验进行分析,从而研究演示实验对学生学习物理力学知识的影响。
  1.力的相互作用力演示实验
  力的相互作用力是力学基本定律之一,通过学习能够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在学生学习之前是能够感受到相互作用力,而不能理解,这种情况需要教师对实验进行设计,通过简单的力学实验为学生演示相互作用力的实际效果。在进行试验时可以由浅入深,首先由教师进行肢体演示,有人手轻巧黑板或桌面,黑板或桌面,人手给了黑板一个力,所以黑板会发生形变或产生震动,而人手同时也受到一个黑板施加的反作用力,会感觉到疼痛。接下来可以通过弹簧测力计拉动提线,提升砝码,能够看到弹簧测力计上面显示的数值,知道在使用弹簧测力计向上拉动砝码时,砝码也对弹簧测力计产生了一个向下的拉力,使弹簧测力计数值产生了改变。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教师提醒学生注意观察弹簧测力计变化,并且通过之前的简单实验,对弹簧测力计拉动砝码试验进行解释,从而完成力的相互作用力演示实验教学。
  2.浮力演示实验
  浮力也是日常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力学问题,在实验开始前教师可以让大家谈谈一谈对浮力的感受,然后准备道具:一张锡纸,一盆水。首先需要让学生猜测浮力影响因素,对不同观点进行统计,通过同重量的木块与铁块进行浮力测试,让学生观察实验结果,自行猜想,然后将锡纸折成小船形状,放在水中,会发现,锡纸船能够浮在水面上,这时候与学生进行互动,将之前错误观点推翻,在进行新的提问,浮力与物体的形状有没有关系,对学生的不同观点进行统计,同时将锡纸船揉成一团,压实,放入水中,能够看见锡纸团沉底了,没有浮上来,让学生猜测影响浮力的因素具体有哪些,在经过实验后学生能够得知浮力与物体的排水体积和密度有关,在整个实验过程中需要保持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日常生活引出话题,通过演示实验进行教学。
  3.摩擦力演示实验
  在进行摩擦力演示实验时需要像学生进行询问日常生活中摩擦力对生活的影响,比如摩擦力存在情况啊,摩擦力影响因素啊,可以让学生做出猜想。首先对日常生活中的摩擦力进行距离,比如人走路,骑车过程中会产生摩擦力等,然后引出实验,通过使用弹簧测力计牵动不同的物体在相同平面进行滑动,能够发现需要使用的拉力不停,在通过拉动相同质量的物体在不同平面上进行滑动,需要的拉力也不同,这时向学生提问,摩擦力的基本性质,摩擦力是属于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影响摩擦力的主要因素包括物体本身质量大小,和滑动时接触面的平滑程度。通过试验能够非常直观的对比出不同之处,又能够让学生对实现过程进行简单阐述,从而得出结论,完成教学。
  高中物理学的力学知识都是从生活中能够找到实例,教师需要通过将生活实例与物理教学进行联系,将学生首先带入课堂,在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与学生产生问答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通过直观,简洁的物理力学演示实验对教学观点进行论述,让学生通过直观的感受,理解教学内容,通过对演示实验进行分部讲解,让学生能够明确知识要点,通过直接参与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印象。
  结束语
  物理学作为揭示大自然真理的自然学科,能够从生活中取例,结合科学实验对学生进行力学演示实验,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良好的互动、沟通,完成实验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学习热情。通过设计科学的演示实验,将生活与物理教学将结合,能够方便学生理解,提升学习趣味,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第一中学)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现今,因为计算机技术水平与网络技术水平的同步提升,增加了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双方面的难度,怎么样把网络技术优势向学生进行传播,是深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而为了达成此目标,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从探索原理出发,以明确的主题、理性的过程、客观的评价等手段进行努力,用以保证学生接受更有深度的知识内容、进行更有深度的学习思考。  【关键词】高中教学 信息技术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这一概念自产生开始,就一
【内容摘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是中职学校的重要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学校教学与实训实习,也取决于日常教学中知识运用的社会化。社会化是中职教育的现代理念之一,强调知识与社会的融合。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与社会契合度高,这为教学的社会化理念实现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键词】中职教学 社会化理念 汽车运用与维修  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之一,就是职业教育的社会化。具体到一个专业教学中,如何理解社会化?
【内容摘要】“非指导性教学”是当代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家罗杰斯的重要理论。体育教学运用“非指导性教学”理论指导,要善于创设体育的“非指导性情境”、启发学生的“非指导性学习”、引导学生展开“非指导性评价”。通过“非指导性教学”,让学生的体育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非指导性教学 引发需求 聚焦过程 学会学习  当代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教育家卡尔·罗杰斯认为,“人人都有学习的动力,都有学习的需要
【内容摘要】历史的趣味与意蕴在初中历史课堂上难以体现,一个主要原因是过多地强调历史知识的识记,这就导致好的历史课难以在日常课中出现。实践表明,上好一节历史课需要明确三个前提:一是要明确历史教学的主线;二是教师要有专业的教学理论;三是要清楚指向学生的哪些历史认知。  【关键词】初中历史 历史课 教学前提  历史本是一门极为有趣的学科,但初中历史学科教学中,学生总感觉历史不太有趣,生硬的时间、人物与事
【内容摘要】众所周知解应用题的关键的步骤是审清题意、找出数量关系,教师在教学中也为突破这个难点而煞费苦心,而往往得到的局面是学生听得懂而做不对,究其原因是“找出等量关系”的这个“找出”是一个隐性经验,常常是“找”而“不出”,因此,若能让隐性的经验显性化、模式化,就可以让学生有的放失地解决相关问题。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 应用题 教学策略  一、抓住基本量,列表找关
【内容摘要】在新课标下,“合作”是当前课程教学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初中历史也不例外。有效地合作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绪,增加课堂学习的魅力,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就讨论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以期为后续研究和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初中历史 讨论教学 应用策略  近些年,随着现代教育理论的推广和普及,传统那种以“重讲授,轻方法”的教学模式所存在的教学弊端逐渐凸显出来。特别
【内容摘要】游戏教学的发展已经改变传统体育教学,在质量上发生了质的飞跃,并且大大的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与效果。本文也将研究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上合理运用体育游戏,让学生在体质上面得到锻炼,释放学习压力,磨练意志等坚毅品质,这需要教师进行不断的实际与思考。  【关键词】体育游戏 高中体育教学 运用思考  前言  游戏是娱乐的一种活动方式,而体育游戏则是游戏的另一个分支,体育游戏主要是发展锻炼人的基本运
【内容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提高教学效率的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不断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本文将探讨关于初中语文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处在主导地位的,教师要从学生的立场出发,不断寻求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更促进了中外文化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而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美术,在现代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下面临后继乏人乃至人绝艺亡的境地,可喜的是近年来政府已经开始高度重视包括民间艺术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中国编·结艺术作为最古老的民间美术之一,在学校地方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中被广泛的引入。这里的“编”指的是编织,即利用线、竹、柳、草、棕
【内容摘要】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 ”,即互联网与传统的行业活动相结合。初中英语作为初中教学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承前启后式的英语教学阶段,连接启蒙性的小学英语与深入性的高中英语。基于此,本文将探究将互联网与初中英语教学的结合。  【关键词】互联网 初中英语 教学模式  “互联网 ”是一种基于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科技形势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理念,无时无刻不在改变着社会行为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