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来源 :共产党员·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从无到有、从初创到繁荣,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中央以宪法为引领,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再创辉煌。立法机关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立法质量不断提高,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行政机关坚持依宪施政,推进依法行政和行政体制改革,法治政府建设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加速度”;司法机关依宪依法深化司法改革,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宪法和法治权威在全社会逐步树立,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尊法守法逐渐成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
   但是,与全面依法治国和法治中国总要求相比,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决不能有停一停、歇歇脚的想法。更为紧迫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骨干工程。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必须抓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这个重点,提高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能力,提高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水平。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从制度的顶层设计上,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作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其最终目的在于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那么,到底如何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呢?
   毫无疑问,首先就是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走什么样的法治道路、建设什么样的法治体系,是由一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决定的。“为国也,观俗立法则治,察国事本则宜。不观时俗,不察国本,则其法立而民乱,事剧而功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既不能罔顾国情、超越阶段,也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成就和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唯一正确的道路。走好这条道路,关键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同时,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全民族法治素养和道德素质。正确处理好这几个关系,就抓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就能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制度属性和前进方向。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就必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这是一个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不可偏废。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体制机制。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依法撤销和纠正违宪违法的规范性文件。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健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障机制,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健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健全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应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把党的方针政策主张和人民意志贯穿于立法工作的全过程;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立改废释并举,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要领域立法,加快我国法域外适用的法律体系建设,以良法保障善治。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健全社会公平正义法治保障制度。坚持法治建设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承担应尽的义务,引导全体人民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完善审判制度、检察制度,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完善律师制度,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健全法律实施监督和保障体系。法治监督是法律良性运行的保障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与国家监督、党的纪律检查与国家监察的衔接、协调、统一的法治机制;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的实现机制强化群众监督;完善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法治监督体系,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徒法不能以自行。”如果沒有保障体系,法治就难以实现。要加强党的领导,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政治保障;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全面依法治国构建制度保障;要建设高素质的法治工作队伍,为全面依法治国强化人才保障;要创新理论体系,为全面依法治国夯实理论基础;加强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制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各级党和国家机关以及领导干部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
   步入新时代,党和政府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这是一场由党领导的14亿中国人民共同参与的、史无前例的伟大社会实践。在党的领导下,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中国人民,正在民主与法治的道路上阔步前进,必将开创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
其他文献
读辽寧 爱辽宁
期刊
共和国法治建设,迎来了历史性的一刻——   2020年5月28日下午,北京,人民大会堂。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高票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热烈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久久回荡。   5年磨一剑,宣告中国迈入“民法典时代”。这是新中国历史上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承载着几代立法者、法律工作者乃至亿万人民的梦想。  开启中国民事法律新时代
期刊
东软集团(大连)有限公司入选中国互联网企业100强、辽宁民营企业百强,公司党委下设2个党总支部、15个党支部,党员923人。近年来,公司党委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莅临考察时的殷切嘱托,扎实推动党建工作融入企业生产经营,为企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开展“体验式”教育,提升思想政治引领成效。针对公司党员员工年龄轻、学历高、活力强的特点,公司党委坚持“
期刊
2020年毕业季即将到来,我省将有29.1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应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为稳就业、保就业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就业关键期,用强有力的措施打出一套经得起考验的“组合拳”。  保就业是“六保”之首。随着我省农民工等重点人群的逐步返岗,即将走出校门的高校毕业生成了保就业的重点对象。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大学生就业也进入了
期刊
作者:杨冰  出版社:红旗出版社  【内容简介】   写材料是在各级机关工作的同志一项重要的基本功。本书作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机关工作经验,分7步教大家写出好材料,具体包括定调子、理路子、搭架子、填肚子、梳辫子、戴帽子、过稿子等,对办文过程中的看、悟、學、练、磨、比等技巧进行了讲解,书后附有常见大型公文材料的写作技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操作性和指导性。  《我是故宫“看门人”》  作者:单霁翔  出版
期刊
与联邦制或邦联制国家不同,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单一制的社会主义国家。正是从这个实际情况出发,为维护国家法制统一,体现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整体利益,中国实行统一而又分层次的立法体制。    在中国,国家立法权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行使。全国人大制定和修改刑事法律、民事法律、国家机构组织法和其他基本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并可以对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
期刊
实行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政府施政的基本准则。   在当代中国,法律对依法行政的内容作了相关的规定,概括起来说,就是做到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为了保证行政机关既不失职又不越权,中国政府本着“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在进行行政立法时,高度关切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注意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多年来,国务院先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
期刊
亚里士多德说,法治应当优于一人之治。法治是与人治相对立的一种治国方略,是人类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和追求。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争取民主、自由、平等,建设法治国家,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深知法治的意义与价值。当然,一个国家的法治总是由它的国情和社会制度决定并与其相适应,生搬硬套别国模式是行不通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走对路,要从中国国情和实际出发,走适合自
期刊
维护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是现代法治国家的普遍要求,也是中国实施依法治国的重要目标。多年来,中国致力于推动司法体制改革,建立完善审判制度、法律监督制度,制定《仲裁法》《律师法》《公证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建立起仲裁制度、律师制度、公证制度、法律援助制度和司法考试制度等,从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司法体系,捍卫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权利。   按照《宪法》《人民法院组织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是中
期刊
宪法法律权威和公民法制意识,是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多年来,中国坚持不懈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加强公民法制意识教育,推动公民树立法制观念,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努力使全社会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风尚。    为什么要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权威。中国现行宪法是在1954年宪法的基础上,经过全民讨论,于1982年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