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字会院往事(外一篇)

来源 :小品文选刊·印象大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j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在城市长大的,儿时的记忆经久如昨,挥之不去。尤期是我居住的旧宅子,虽然现在已经破旧,失去了昔日的原貌,但留在我记忆里的点点滴滴还像四十多年前一样,并没有因为岁月蹉跎而褪色。
  万字会院位于大同旧城区西南隅,东西走向,蜿蜒曲折,东邻欢乐街。西接北马市角。西口几十步之遥的七号院,是过去的万字会。
  传说万字会是放粥的地方。墙高院深,高大的门楼,飞檐兽脊,门廊两侧彩绘砖雕,褐漆大门上兽形的门叩,硕大的卯钉赫然入目,数级青石台阶颇具气势。当年的万字会里外三进院,里院正房设佛堂。(据说曾供有佛像,供什么佛已无人知晓,现存几案套柜三段)在大同城里算得上高规格的四合院。院内青砖铺地,滴檐青石围绕,回廊高檐下雀,挂落华美,窗棂、隔断陈旧而古朴,威严气势中散漫着冷寂的荒败。
  五十年代末,驻院单位迁出逐渐改为居民,我家是搬进这座院落的第一户。
  因为是新来的人家,巷里人们看着眼生,常有人问我是哪个院的,我告诉人家。对方说就:“噢,是万字会院的!”人们经常这样说,我似乎感受到些什么。其实,那时四,五岁的我什么也不懂,近在咫尺的西巷口还不敢去呢,至今被传为笑柄!
  今天回忆旧院的情形,蓦然发现原来竟那么美好!
  我家居中院上房,门前东墙上有个小门,镶嵌在高大别致的花砖墙下,玲珑的门楼错落整齐,两扇小门掩住了多少遐想!我那时被好奇心驱使,常拉开小门往里看,门被链锁着,只能看见隔壁院子的部分景致,院里面很整洁,原本属于万字会的跨院,里面住着鼎鼎大名的祁乐天副市长。那扇紧锁的小门没有挡住我童年的好奇与敬仰。后来,祁市长辞世,不久家里人也搬走,门那边砌起了墙,再往后我家也盖起了小房,失去了用途的跨院小门,从此就掩没在杂什和白墙后了……
  记不清看过一本什么书,上面介绍一种叫一殿一卷格式的古建筑,我家旧院的房子极像这种格局。不同的是,中间为过厅,有陡且多的台阶,穿厅才入里院。记得有一次,母亲抱了三弟由里院下来不慎崴了脚,坐在地止疼的起不来。我就想:这房怎么有这么高的台阶?不久之后,过厅里拆了台阶,筑起了一堵墙,里院被辟作了城区南街办事处。
  类似的疑问像迷一样,萦绕在童年的梦幻中,使我无法理解,而当我揭开了一些秘密之后,领略了旧院在建筑上的美与巧,才给街坊们的关注找到了注脚。
  我家房前的石阶东西各有一个斜孔,我一直不清楚其究竟,院子前方还有一个月台,凸出于地面,用大方砖铺墁,四角有柱础,从小看着,不知其所以然。后来向母亲询问,才知道原为熬粥,放粥时搭蓬账这用:柱础固定柱杆,上面架设横杆和顶蓬。这使我眼前豁然一亮;这斜孔原来是用来穿绳拽蓬账的呀!
  房檐下还有一些勾状的铁物件,大人们在上面拉上绳索或者铁丝,晒干菜,存杂 物,那是过去作为悬挂灯盏之物。更为令人瞠目的是房檐下的每根椽头上都彩绘着一个万字,这些发现渐渐地把一个万字会行布施,祭神佛的场面勾勒在我的脑海里。
  西厢房的炕前,有一个窨口,我和伙伴们举着蜡烛下去,沿着砖砌的台阶下到一个正方形宽大的窨室里,窨室的墙壁上还筑着放置灯盏的灯台。说话声也是瓮声瓮气的。顺着南面的通道朝前走,就上到另一个开在前院后墙回廊下面的窨口,那种神密又颇有探险意趣的境界,至今难忘。
  我家房顶上的烟囱也很有意思,一座小小的亭台,古朴精巧,系黑泥烧制。那是文革劫后余“生”的唯一“景观”,可惜后来烟囱倒塌,那小亭子也摔破了!那个年代,我的同学和朋友大多数住在旧城区,在交往当中,有些旧房子很吸引我,但往往比较之下,感觉还是我家的院子好,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亲切和魅力。难怪晚年居住在北京的四爷回来,还专程去旧院看一看。
  旧院里有曾经住过大同的一些名人,像老红军刘继元,名医王怵语,体委主任陈林,著名漫画家石兵等,不知道当时他们出于哪种选择,反正是陆续不断地进来,又搬出去的。有几位是在此院过世的。以我今天的推测,估计大抵是看好这院宽大整洁,有古朴的遗韵。漫画家石兵就曾跟大人们说:“这院子不简单,给我别处的房子,我肯定不去!”
  随着后来搬入的住户逐渐增多,旧院也变成了名副其实的大杂院,院子里的情景正像屡见报章、电视的北京大杂院一样,景象绘呈,家家户户演绎了不同的经历,每个曾经住在这里的人,都深刻那些日子的记忆以及此生不息的眷顾。
  我的足球梦
  我曾经沉醉于踢足球,沉醉在一场酣然不醒的足球梦中,那是童年的足球梦,已经离现在很远的一场真实的足球之梦。有时候那梦似乎还在继续……
  球在脚下踢来滚去,看球的大人孩子们在呐喊,带球、过人、直逼敌阵,浑身热血沸腾,临门一脚劲射!仿佛是昨天的情景。这是四十年前的事吗?我怀疑地问自己。对足球的痴迷,我一天都不曾淡漠,要问为什么沉溺于足球?我可以告诉你:足球是男人的世界,它比任何说教生动的多,它比任何事业更辉煌,足球成就英雄!所以足球是我一生的挚爱。
  小时候,我家住在城市西南角的万字街,院门对面有一片空旷的场地,东西宽大约不足二十米,南北有四十多米长的样子,这片空场属于城区一校的分校。分校开设在街道拐弯尽头的四号院里。操场上很少有学生上课。平时临街的人家在这里堆煤、晒麻黄,远远近近的孩子们也喜欢在这里聚集,临近院子的孩子更是占尽了地利之便,一年四季花样翻新地玩耍,夏天踢毽子、叼小鸡、推铁圈儿、骑车、打台,冬天打雪仗、堆雪人、滑冰。春、秋天是户外活动的黄金季节,如若有人来踢足球、对不起!别人都得退下场去。这里是童趣的乐园,准确地说是足球的乐园,我的足球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过去的城区很小,一走出城门就是苍凉的野外了。碧野金秋的季節,我也喜欢和大孩子们出城寻欢玩耍,但更多的时候大孩子们是不屑与我们为伍的,我们一拨儿被丢下的小孩儿,只好结伴在一起玩。当然,最有趣的是踢足球。先是踢小皮球,一拥而上哄抢追逐,根本没有章法可言。小皮球慢慢换成了大一点儿的足球,停接传带的基本动作一天天熟练起来,我们就学着分兵布阵,攻守对抗。用书包或者半头砖充当球门立柱,界线和规则都是双方事先说好的,如果没有这些规定,中途发生了纠纷,双方就难免要发生争执。足球场似乎是造就英雄的地方,尽管那时的传媒不发达,国际大牌明星像贝利济科、苏格拉底、鲁梅尼格、普拉蒂尼等人物,我们当时懵懂不知闻所未闻,但只要上得球场,胸中就洋溢着一股英雄之气,浑身充满了勇士般的力量。那时我的膝肘上经常是旧伤加新伤,但伤痛阻止不了踢球的渴望,每踢进一个球都是一次极大的满足,都会招来观众的青睐。这时候,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在暗中较着劲……   那年代,家里有踢足球的孩子是很让大人头疼的,费衣服不说,光买一双胶鞋就价格不菲,大约要花三、四元钱,是一个普通单职工家庭月收入的十几分之一,是一笔不小的费用。我们当中不乏一个月踢烂一双鞋的主儿,据此可知那时人们困难的境况。而梦想着得到一颗足球,就更是一个埋藏在心里不敢向大人启齿的念想……这个念想,带给了我多少烦恼啊,站在一边看别人踢球,那是一种刑罚,比挨打还要难受,自己没有足球的痛苦,缠绕在我的足球梦想之中,留下了一抹挥之不去的阴影……
  执著的追求,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结果,那年,我被选进了学校的足球队。随后又传来好消息,學校足球队要去市少年体校参加集训!幸运降临在我的头上,好事接踵而至。和我最铁的伙伴们也有了一只足球,是那种真正的足球。从此,我无论在学校或者放学回家,都能够肆无忌惮地过足球瘾了。那段日子,天显得格外清朗湛蓝。去市少年体校集训两个小时,然后回学校上课,老师和同学们投向我的目光中,充满了慈爱和羡慕。大伙主动帮我承担了卫生值周,每天回到教育上课,坐在擦拭的一尘不染的坐位上,感激之情油然而生。
  我对足球更加痴迷了……
  市少年体校的指导老师姓郝,是一位和善的老者,他给我们讲课理论联系实际,把停接传带、战术配合的要领讲解的细致入微,注重在演练中进行实战辅导,既便是每天的自习课,他也和我们一起左拼右抢,弄得一身尘土。郝指导身上有种亲和敬业的品德,他虽然只辅导了我们半年的基础知识,但已让我获益匪浅。直至今天,我的记忆中仍然深刻着他的音容笑貌……
  那些年,经常有国家及省级赛事在我市举行,我都是忠实的观众和球迷。“球迷”可不是一个空泛的名词,其中包含着多少内涵,谁也难说清楚。绿茵场上每个球员的一停、一动,传球、跑位,无不体现出技巧的精纯和对足球的理解。一次简捷的过人,一个漂亮的弧线球,一次出人意外的冲顶破门,叫人佩服的五体投地,甚至令人疯狂。一部《小足球队员》的影片,一本《中锋在黎明前死去》的小人书,成了我最喜欢的视觉享受和追捧对象,我感觉自己就是其中的黎明,中锋就是我场上的位置,我甚至从未想象过足球以外的生活。
  一场红色运动突然降临了。周围的一切都变了,人们不可理解的争斗着,到处是红旗、红袖章、大字报和标语,批判斗争、高音喇叭、群众运动吞噬了一切。多少美好的梦想破灭了。我的学生时代黯然失色。我的足球梦想也沉沦在哪个年代里……
  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又一年。童年和足球转瞬间成为如烟往事,时而又耿耿于怀。
  今天追忆起来,我似乎突然觅得了生命的禅理,难道是足球的理想未能实现,使我无欲无求半生虚度,最终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徜若这样,我也实在是迂腐的有点过了。但无论怎样说足球是我心中的圣地,它让我虔诚的心和朝拜的宿愿难心割舍!童年时代的梦想,抑或是成功的潜在原因,抑或是失败的必然归结,也未必没有砥砺之效,想到这一层,我顿然轻松起来。
其他文献
四年前的这个时候,我收到了我的大学录取通知书,满怀欣喜与期盼,步入了大学校园。转眼四年,毕业参加了工作,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建行人。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考取功名是每个读书人的目标,而古时候的“录取通知书”也是别出心载的。南宋诗人杨万里记载:“淡墨枕头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须封。”“泥金贴子”便是用金色颜料书写、形式考究的“录取通知书”。而“通知书”的送达也很是隆重,由专门的报喜
期刊
10月16日,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在全国艺联专线正式上映,影片作为陈传兴导演“诗的三部曲”的最终章,记录了当代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传奇人生。作为叶嘉莹先生唯一授权的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辗转十个地区,采访43位受访者,历时近两年才完成拍摄制作。主创团队采访了叶嘉莹本人和她的学生白先勇、席慕蓉、汉学家宇文所安等名家,凭借影像之光将这位诗词大家的一生娓娓道来。该片曾在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放映,在陆
期刊
一  这几年,春节期间的大同灯展无疑是大同最大的靓点之一。很多国家级媒体连篇累牍地宣传,使大同灯展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影响越来越大。  大同灯展具有欢乐、喜庆、祥和、新奇、博大的特点,灯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色感,因地制宜利用展览空间,着力打造新时代新大同特征、历史传统、宗教信仰、地域民俗风情等几大板块,融故事性、趣味性、象征性、娱乐性与一体,不断注入文明元素和文化内涵,成了吸引八方来客
期刊
天气稍一变凉,或者天阴下雨的日子,家乡的人们就会时不时地来几声,“这天气阴麻胡都的,热呼呼喝他碗抿拨股儿哇。”“可长日子没吃抿拔股儿了,今儿个咱抿他一锅去。”这声音像是在叙说,又像是自言自语,正如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中秋风凉时,老北京人长长的那一声儿:这天儿,可是真的凉啰……是的,家乡人们从来都离不开对抿拔股儿的一声声呼唤。  抿拨股儿是一种用抿面床子抿下来带汤吃的面食,不过在山西灵丘一带,人们管
期刊
左云有句俏皮话:戏要有看头,莜面认土豆。  在左云吃的最多的是莜面,如果是到了吃饭的时间,走在左云的大街上抽抽鼻子,就能闻到一股很浓很浓的味道,本地人自然是熟悉那味道的,就看着外地人不解的样子说,是莜面的味道噢!外地人的味蕾接收到的就全是莜面的味道了,心思也就全在那莜面上了。  莜面可做的品种很多,随便拨拨指头就是一长串:块垒、炖子、抿扒股、筋丸子、老鸹含柴、饺子、焖鱼子、和子饭……莜面好吃,但有
期刊
庚子金风送爽,马蹄翻着银碗儿,越过绵延的夏界而来。我终算成行,前往太岳山东麓的沁源,一路阳光灿烂,呼啦啦如五彩经幡。  沁源之名早知,我曾两眼蝇虎似的趴在课本里或在悬挂的山西地图上想象它的模样,与想象其他陌生的地方一样,一无所获地想过了也就搁过了,真正心动是在多年后的2005年。这年的《黄河》上,我责编了一篇散文《龙出沁源》,作者是去年不幸去世的沁源作家杨栋。对这篇散文,我最初是因“龙”生奇,龙乃
期刊
少年时曾经读过一本书,叫《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老一辈著名女作家丁玲所著的优秀长篇小说,它描写的是解放初期河北怀来桑干河畔一个叫暖水屯的村庄,刚刚解放的农民为追求美好新生活所进行轰轰烈烈的土改运动。小说很生动,很吸引人,记得那时的我看得津津有味,几乎一口气读完,从此成为女作家丁玲的粉丝,也对那条有着一个好听的名字的河流——桑干河印象深刻。好多年后的一天,当突然发现原来我的老家山阴就坐落在桑干河中游
期刊
深秋的早晨常常是从浓雾。  天早就亮了,屋里仍然不见泛白放光。似乎是个阴天,屋里就难以敞亮豁朗了。  出屋一看,起了雾。雾好大!天上地下灰蒙蒙的一团,像是老天爷撒下千里纱绢,把世间万物遮遮掩掩,藏藏盖盖,弄得人看不清,看不远。十几步以外的树木没了影,屋舍也没了影,天地间又好像突然遭了劫,好多好多的东西竟然被洗掠一空,唯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我了。  我就在这一片迷蒙中间向前走去。走近哪里,哪里的景物就显
期刊
云冈,自北魏文成帝开凿以来,史上有不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墨宝和诗词。  他们中间,有的是慕名前来,有的是路经大同,有的是送别好友,也有的是据此为僧。  他们在云冈石窟游览尽兴,面对大佛抒发情怀。  其中一些诗人,写下脍炙人口的好诗句。  截至现在,留有文字记载的,主要有唐代的张九龄、宋昱、顾况、喻凫,宋代的释文珦,清代的王度、陈宝琛、蔡珽等。  他们的诗作,至今还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一  诗人
期刊
父母都走了,家乡已成了故乡,但故乡总是让我魂牵梦绕,除了怀念父母,还总是怀念故乡老院子旁那棵老榆树,因为那是我的根。  老榆树的确老了,爷爷在世时说,他小时候就快有脸盆粗了。这棵参天老榆树己陪伴了爷爷、父亲和我祖孙三代人,至于是谁栽种的还是塞北的西北风刮来的种子生长的,谁也说不清楚。树龄足有二百年以上了,老榆树历经百年的风雨侵蚀,沧桑岁月无情的剪刀,在它的躯体上刻满了累累斑驳的痕迹,道道年轮似用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