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中旬视察重庆,明确要求重庆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他指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协调发展任务繁重。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不断提高思想认识,主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现代化的成败。黨的十九大做出了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安排,提出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今年4月中旬视察重庆,明确要求重庆加快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他指出:“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协调发展任务繁重。重庆推动高质量发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大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要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和城市提升,努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交办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抓手,又是拓展发展空间的强大动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推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
一是建立城乡劳动力有序流动机制。探索“合理保护进城落户居民的农村既有权益,一次性赋予进城落户居民所有城市保障”,全面放开高校毕业生、技术工人、职业院校毕业生落户政策。坚持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两手抓”,大力引导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回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130余万人次,农民工市内外就业比由2012年的46:54转变为56:44,实现由市外为主向市内为主的历史性转变。二是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创新地票交易制度,形成“自愿复垦、公开交易、收益归农、价款直拨、依规使用”的制度体系,探索出了一条盘活农村闲置废弃建设用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统筹城乡建设用地利用的路子。截至2019年4月,累计交易地票27.87万亩、544亿元,40余万户农户实现宅基地资产处置变现,每亩复垦收益12.1万元。三是建立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机制。健全完善农村资产评估体系,完善风险分担补偿机制,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宅基地使用权及其他资产抵押融资,激活农村沉睡资产。截至2018年底,全市累计实现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超1300亿元。
三、促进乡村经济多元化发展
一是拓展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空间。加强统筹规划,突出各区域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通过“互联网+农业”、品牌带动提升、合作社产业升级、农业内部融合等多种形式,推进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农旅结合,实现循环发展。积极推进4个国家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6个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二是以农文旅深度融合为重点推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突出主导产业和主题元素,集中打造农文旅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特色小镇、美丽宜居村庄、“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重点开发10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18年乡村旅游综合收入达677亿元。三是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坚持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为平台、以股权为纽带、以特色产业为支撑、以农民自愿为前提,推动农村“三变”改革试点,38个试点村共盘活闲置土地9027亩、闲置房屋535套、集体经营性资产4965万元,3.8万亩土地入股,7万农民成为股东。
四、健全城乡一体规划管理制度
一是切实加强城乡规划立法。颁布实施《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加强对城乡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将刚性约束要求通过立法加以固化。二是构建城乡规划体系。坚持规划引领,优化城镇体系和空间布局,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城乡形态。启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多规合一”平台上线运行。按照因地制宜、多规合一、注重乡村文化、“三生”融合、建设和保护并重的总体要求,推动建筑师、规划师、工程师“三师”下乡,逐步推进村庄建设规划全覆盖。三是创新建立区县首席规划师制度。将规划设计院专业规划师、重庆高校教授和骨干教师定期派驻基层,负责指导区县城乡规划工作,并对村规划的制定和实施进行指导和把关,有效解决远郊区县和乡村规划管理人才短缺、规划编制水平不高等问题。
五、完善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一是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建设。在全国率先实现城乡、省级“两个统筹”,城乡养老保险覆盖全市16周岁以上人群,城乡医保覆盖所有人群,在筹资标准、参保补助、待遇水平上基本实现城乡均等,构建了“有档次之差、无身份之别、可自由转换”的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城乡养老、城乡医保参保率均稳定在95%以上。二是着力实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改革。出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改革方案》,印发《重庆市“十三五”基本公共服务清单》,健全基本公共服务统筹规划和保障机制,将更多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三是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加快公共交通等市政服务向农村延伸,全市行政村通畅率达到100%,供电可靠率99.77%,行政村4G网络全覆盖。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实现乡镇(含撤并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超过90%,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6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2.6%。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供稿)
其他文献
大数据时代,单一数据源已越来越难以满足政府应对政策领域日益复杂问题的需求,广泛融合社会数据,形成纵横交错的开放式跨界“政府—社会”数据治理机制,成为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在我国,“数据壁垒”不仅存在于政府部门内部,也植根于政府和社会之间,成为数据治理能力提升的桎梏。2017年12月,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统筹规划政务数据资源和社会数据资源”“加快公共服务领域数据集中和共享,
摘 要:江苏省中部地区泰州在2016年获金融改革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任务,充分认识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机制有利于其顺利完成金融改革。根据金融支持科技创新的实践,从风险共担、股权投资引导、信息共享和激励这四个层面进行分析,并相应地提出风险共担机制、股权引导机制、信息共享机制、激励机制下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风险共担 股权投资引导 FOF 信息共享 一、引言 2016年人行等14个部委联合下发《江苏省
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是当前国家推进老工业基地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长治市作为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城市,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着力于支持传统产业改造、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开展产业合作,连续三年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2017年又被评为第一批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示范区。长治市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所积累的经验非常值得总结和推广,但同时也存在一系列亟需破解的难题,未来仍需在改革创新上凝
健康扶贫是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最难啃的“硬骨头”。据统计,我国因病致贫比例超过40%,还有很大一部分家庭因病返贫,形势严峻。湖北省恩施市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民族贫困区,现有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56856户,共176036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率达39%。本文结合恩施市的实践,对民族贫困地区健康扶贫何以对“症”下药,试做如下探讨。 一、实施“4321”,精准发力 (一)落实
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重要时期,是我国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交汇递进的历史节点。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需要建立面向基本现代化的社会建设新思路,推进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作为我国最具竞争力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市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领域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引领性和创新性。探索上海市面向基本现代化建设的创新性做法,对构建全国社会建设总体发展思路具有极强的启示。
摘 要:在国际合作领域,西方理论界先后出现过霸权合作论、国际机制合作论、文化合作论等三大流派及相应的国际合作模式。中国古代对国际关系采取包容进取的态度,与西方国家基于“性恶论”的“合作”有着本质不同。从建国前后到十九大召开,我国对外交往的方针政策进行过多次调整。在新时代,中国外交围绕“两个构建”的总目标,将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国际合作不断向前推进,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新时代国际合作模式。中
2019年7月5—7日,由中国畜牧业协会、内蒙古农牧机械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首届(2019)中国草牧业发展论坛暨2019中国(内蒙古)国际畜牧业机械博览会在内蒙古赤峰市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草业、牛业、羊业、兔业、鹿业、驴业、骆驼产业的专家、学者、企业家、业内知名人士及相关行业的企业家、有关部门领导与相关行业组织负责人1000余人参加了会议。 发展草牧业,是有效解决国内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
成都是祖国西部大地上的一座改革先锋城市,在历次多轮改革行动中都是西部地区的“领衔主演”。在攻坚克难、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成都市作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的试验区,再次走在西部乃至全国城市的前列。2015年以来,这座先锋城市作为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核心地带,积极谋划、科学部署、坚定落实,让改革措施一项一项踏实落地,为塑造区域创新体系,培育经济发展动力灌溉了田地,播撒了种子。 一、改革工作
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局长张务锋,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苏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黄炜以及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出席发布会,介绍和解读《白皮书》有关情况,并就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粮食安全取得历史性成就 发布会伊始,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胡凯红介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总体情况。
第十章下 抢 人 调研发现,新型建材生产方面,当时全国仅有四家企业,分别位于北京、上海、广州和浙江,清一色的国营企业。在市场方面,上海规定要凭票购买建材产品,浙江全省每年按照计划分到的建材只能造不到一万平方米的大楼,根本满足不了民众日趋庞大的需求。 很快,我从厂里挑出老家是南方山城而且愿意短时间回故乡工作的技术骨干。 得到这个信息后,吴一荣立即把自己的想法向乡里分管乡镇企业的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