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阐释人类学把文化看作一个意义体系,分析人们行动的意义。杨丽萍正是立足于东方文化的长河,进行历史传文化传统的传递,舞剧深含寓意:尘归尘土归土,万宗归一,几番轮回终得圆满。
《春之祭》一次次被复排,一次次被搬上舞台,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关于《春之祭》的种种臆测、怀疑和膜拜仍在继续。与其他版本相比,杨丽萍版《春之祭》仍以“祭祀”为其内核,但力求用东方智慧讲述一个“生命轮回,宇宙循环”的过程。编导在借鉴藏族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的基础上,深入探寻“东方祭祀”所独特的肢体语汇,通过杨丽萍特有的“手之语”和“身之舞”建构出一个“为万物谋安乐,为已身渡往生”的东方幻象世界。
(一)东方幻想的建构与解构。
作品开篇即让人产生一种真实的临在感,一个存在于平行时空的僧侣;13尊“诸佛”垂目慈眼,似端坐上方俯视众生;999个藏传佛教“六字谏言”符号堆满舞台,将“谏言”符号一个个拾入随身篓筐,躬身大地蹒跚穿行,似播种着觉悟和希望。此时、此刻、此景,舞台上、人世间、每个人心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被放置在一个宏大交错的时空之中,让身处场域中的你我通过编导所构建的“春之祭场”进行了身心的连接。
全剧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但留给笔者最深切的印象有三处:
其一,富有雕塑感的佛之形态。在第一段中,大祭司带着狮子头出场,与度母发展出一段双人舞。舞段中两人身体始终胶着在一起,以祭司一个人的身体重心为基础不断变化造型,度母保持着四肢关节处呈折角,胯根和手臂呈横向外开状,既展现了欢喜佛赤身裸体交缠紧拥的雕塑造型,又隐喻出骨肉分离却血脉相连的两者关系。折曲的四肢、立体多面的佛之形态、内敛缓慢的动作质感生动再现了佛之万象,又尽显了生命原始的张力。除此之外,佛“莲花端坐”禅定姿势、“双头四臂佛”的分身交影瞬间,都被“虚与实”“动与静”“形与神”“刚与柔”贯穿其中,散发出强烈的东方审美意蕴。
其二,貼着杨氏标签的“长指甲”。在第二段表现千手千眼观音的舞段中,绿指甲如“绿芽”般在不停抖动中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微末之处充盈着蓬勃的希望。舞者们在双脚完全被限定住的情况下,通过大幅度的腰部后弯到前折的扭曲翻转,在纵向队形中呈现出一种连续式的构图,使画面向上流动、连接完整、飞扬充盈,生动有序。随着身体重心的大幅度倾斜,肢体动作的流畅曲线被无限放大,整个画面呈现出独特的韵律,时而流畅舒缓,时而轻盈灵动,光影交错间恍若天界。动作语汇和视觉构图的创新再次升华了飞天这一艺术形象的美学价值与意境,引发人的无限想象。
其三、具有强烈符号化元素的东方意象。佛家认为,“人”只不过是“六道轮回”的一种生命形式,只有通过修炼、超越才能达到“世界”彼岸。因而,作品中编导特意选用了狮子来象征佛法、权利、威严、不可侵犯,同时也隐喻着人间的苦难和救渡众生的手段。
杨氏《春之祭》不同于其他版本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对生死轮回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境界——涅槃重生的追寻,彰显出“超越生死”的东方哲学主题,表现出艺术家个体对于生命自觉地关怀与热爱。在这场自我修行的艺术创作中,编导将终极关怀指向了“天人合一”,凸显出超越生死的生命东方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蕴追求。
《春之祭》,原为一部“标新立异”的俄罗斯芭蕾舞剧。斯特拉文斯基“原始野性”的音乐加上尼金斯基“离经叛道”的舞蹈,在1913年首演时引发了强烈反响。然而,目前全世界已衍生出数百个版本。“孔雀之灵”最新版本于2018年10月相继在昆明和上海公演。杨丽萍想做什么,又会怎么做?依然采用斯氏曲谱,再编一个杨氏舞谱?岂非低估了天性灵觉的“女舞神”。她大计在握成竹于胸,自行其道独辟蹊径。她的《春之祭》之新,在视觉上注定别具一格,在听觉上必定非同凡响。她千挑万选,最终何训田入选。《春之祭》再度“标新立异”的舞台,颠覆了所有人的既往认知与审美体验。
开场的“冥想”长达三十分钟。在平行时空里,一个“动”的行者伴以一群“静”的觉者。舞台正中为金色祭坛,十五位舞者呈倒三角形依次排座,形同唐卡上的彩色度母,双盘跏趺、面若雕像。此刻,耳畔似有钟磬之声与诵经回音,神秘气场与神圣氛围将繁华喧嚣的现实世界有效屏蔽。经由视听双重“催眠”导引,全场观众进入一种无法言喻的心理空间,清净身心,体验庄重的仪式感:雪域白日朝觐布达拉宫?脱去高跟鞋赤足参拜清真寺?头顶面纱凝望圣母像?总之,在这个夜晚,一群艺术朝圣者仿佛灵魂出窍、飞升殿堂。已然“冥想”半小时的度母,在音乐的导引下,开始深深呼吸缓缓启动。倏忽之间,“雕像”群体有了生命体征。她们轻轻睁开双眼,从眼角引向肩颈,从手臂贯通指尖,从腰臀达及双足,舞者由静至动、活态操演,“度母之舞”变幻的身姿手势与灵动的造型体式,古朴圆融流畅飘逸。
“冥想”结束,演出正式开始。编剧梁戈逻的文本跳脱了原作叙事,新版《春之祭》讲述着中国的传奇故事,传递着中国的文化内涵。全剧由度母之舞、面具之舞、双修之舞、春之舞+春之祭+毁灭、涅槃共七个章节、十个舞段构成。从仿造一场原始祭礼引申、升华到原初生命的哲学层面,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原版剧情,从此瓦解重构。
《春之祭》艺术内涵深厚,传播影响深远。重要的是,超越“死亡”继而“轮回”新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神俯瞰凡间、人仰望天界;神与人,相视平视;人与神,转世修行,永无起点亦无终点。这才是杨丽萍本人理解和要着重表述的春之真谛。
由此可见,文化并不是心智结构;文化也不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文法或行为法则;文化是蕴涵、压缩在行为(符号的一种)中的意义结构,而不是行为本身。意义结构:人们用以解释他们的经验和指导他们的行为。行为中蕴涵的意义,行为的风格,意义和价值观的逻辑蕴涵。深描(thick descirption):揭示人们行为中压缩蕴涵着的意义结构。特别关注的是揭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来解释行动的意义。
综上所述,舞蹈人类学强调对舞蹈研究的深入分析,这为全面理解舞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科学方法; 它通过舞蹈研究强调对表演,仪式,身体,种族身份,传统谈判和美学的关注; 它为解释舞蹈概念以及该领域舞蹈的运动,形式和艺术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通过对舞蹈的研究帮助更广泛的人类学理解。
作者简介:姓名:贾潇雯 1996 120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涞水县,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教育教学,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阐释人类学把文化看作一个意义体系,分析人们行动的意义。杨丽萍正是立足于东方文化的长河,进行历史传文化传统的传递,舞剧深含寓意:尘归尘土归土,万宗归一,几番轮回终得圆满。
《春之祭》一次次被复排,一次次被搬上舞台,一个世纪过去了,人们关于《春之祭》的种种臆测、怀疑和膜拜仍在继续。与其他版本相比,杨丽萍版《春之祭》仍以“祭祀”为其内核,但力求用东方智慧讲述一个“生命轮回,宇宙循环”的过程。编导在借鉴藏族传统舞蹈和现代舞蹈的基础上,深入探寻“东方祭祀”所独特的肢体语汇,通过杨丽萍特有的“手之语”和“身之舞”建构出一个“为万物谋安乐,为已身渡往生”的东方幻象世界。
(一)东方幻想的建构与解构。
作品开篇即让人产生一种真实的临在感,一个存在于平行时空的僧侣;13尊“诸佛”垂目慈眼,似端坐上方俯视众生;999个藏传佛教“六字谏言”符号堆满舞台,将“谏言”符号一个个拾入随身篓筐,躬身大地蹒跚穿行,似播种着觉悟和希望。此时、此刻、此景,舞台上、人世间、每个人心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被放置在一个宏大交错的时空之中,让身处场域中的你我通过编导所构建的“春之祭场”进行了身心的连接。
全剧可圈可点之处颇多,但留给笔者最深切的印象有三处:
其一,富有雕塑感的佛之形态。在第一段中,大祭司带着狮子头出场,与度母发展出一段双人舞。舞段中两人身体始终胶着在一起,以祭司一个人的身体重心为基础不断变化造型,度母保持着四肢关节处呈折角,胯根和手臂呈横向外开状,既展现了欢喜佛赤身裸体交缠紧拥的雕塑造型,又隐喻出骨肉分离却血脉相连的两者关系。折曲的四肢、立体多面的佛之形态、内敛缓慢的动作质感生动再现了佛之万象,又尽显了生命原始的张力。除此之外,佛“莲花端坐”禅定姿势、“双头四臂佛”的分身交影瞬间,都被“虚与实”“动与静”“形与神”“刚与柔”贯穿其中,散发出强烈的东方审美意蕴。
其二,貼着杨氏标签的“长指甲”。在第二段表现千手千眼观音的舞段中,绿指甲如“绿芽”般在不停抖动中被赋予了“生命”,仿佛在微末之处充盈着蓬勃的希望。舞者们在双脚完全被限定住的情况下,通过大幅度的腰部后弯到前折的扭曲翻转,在纵向队形中呈现出一种连续式的构图,使画面向上流动、连接完整、飞扬充盈,生动有序。随着身体重心的大幅度倾斜,肢体动作的流畅曲线被无限放大,整个画面呈现出独特的韵律,时而流畅舒缓,时而轻盈灵动,光影交错间恍若天界。动作语汇和视觉构图的创新再次升华了飞天这一艺术形象的美学价值与意境,引发人的无限想象。
其三、具有强烈符号化元素的东方意象。佛家认为,“人”只不过是“六道轮回”的一种生命形式,只有通过修炼、超越才能达到“世界”彼岸。因而,作品中编导特意选用了狮子来象征佛法、权利、威严、不可侵犯,同时也隐喻着人间的苦难和救渡众生的手段。
杨氏《春之祭》不同于其他版本的主要特点,在于其对自然与生命的理解,对生死轮回的态度,以及对人生的终极境界——涅槃重生的追寻,彰显出“超越生死”的东方哲学主题,表现出艺术家个体对于生命自觉地关怀与热爱。在这场自我修行的艺术创作中,编导将终极关怀指向了“天人合一”,凸显出超越生死的生命东方审美理想和审美意蕴追求。
《春之祭》,原为一部“标新立异”的俄罗斯芭蕾舞剧。斯特拉文斯基“原始野性”的音乐加上尼金斯基“离经叛道”的舞蹈,在1913年首演时引发了强烈反响。然而,目前全世界已衍生出数百个版本。“孔雀之灵”最新版本于2018年10月相继在昆明和上海公演。杨丽萍想做什么,又会怎么做?依然采用斯氏曲谱,再编一个杨氏舞谱?岂非低估了天性灵觉的“女舞神”。她大计在握成竹于胸,自行其道独辟蹊径。她的《春之祭》之新,在视觉上注定别具一格,在听觉上必定非同凡响。她千挑万选,最终何训田入选。《春之祭》再度“标新立异”的舞台,颠覆了所有人的既往认知与审美体验。
开场的“冥想”长达三十分钟。在平行时空里,一个“动”的行者伴以一群“静”的觉者。舞台正中为金色祭坛,十五位舞者呈倒三角形依次排座,形同唐卡上的彩色度母,双盘跏趺、面若雕像。此刻,耳畔似有钟磬之声与诵经回音,神秘气场与神圣氛围将繁华喧嚣的现实世界有效屏蔽。经由视听双重“催眠”导引,全场观众进入一种无法言喻的心理空间,清净身心,体验庄重的仪式感:雪域白日朝觐布达拉宫?脱去高跟鞋赤足参拜清真寺?头顶面纱凝望圣母像?总之,在这个夜晚,一群艺术朝圣者仿佛灵魂出窍、飞升殿堂。已然“冥想”半小时的度母,在音乐的导引下,开始深深呼吸缓缓启动。倏忽之间,“雕像”群体有了生命体征。她们轻轻睁开双眼,从眼角引向肩颈,从手臂贯通指尖,从腰臀达及双足,舞者由静至动、活态操演,“度母之舞”变幻的身姿手势与灵动的造型体式,古朴圆融流畅飘逸。
“冥想”结束,演出正式开始。编剧梁戈逻的文本跳脱了原作叙事,新版《春之祭》讲述着中国的传奇故事,传递着中国的文化内涵。全剧由度母之舞、面具之舞、双修之舞、春之舞+春之祭+毁灭、涅槃共七个章节、十个舞段构成。从仿造一场原始祭礼引申、升华到原初生命的哲学层面,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原版剧情,从此瓦解重构。
《春之祭》艺术内涵深厚,传播影响深远。重要的是,超越“死亡”继而“轮回”新生,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神俯瞰凡间、人仰望天界;神与人,相视平视;人与神,转世修行,永无起点亦无终点。这才是杨丽萍本人理解和要着重表述的春之真谛。
由此可见,文化并不是心智结构;文化也不是存在于个人头脑中的文法或行为法则;文化是蕴涵、压缩在行为(符号的一种)中的意义结构,而不是行为本身。意义结构:人们用以解释他们的经验和指导他们的行为。行为中蕴涵的意义,行为的风格,意义和价值观的逻辑蕴涵。深描(thick descirption):揭示人们行为中压缩蕴涵着的意义结构。特别关注的是揭示行动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由此来解释行动的意义。
综上所述,舞蹈人类学强调对舞蹈研究的深入分析,这为全面理解舞蹈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科学方法; 它通过舞蹈研究强调对表演,仪式,身体,种族身份,传统谈判和美学的关注; 它为解释舞蹈概念以及该领域舞蹈的运动,形式和艺术特征提供了新的视角,从而通过对舞蹈的研究帮助更广泛的人类学理解。
作者简介:姓名:贾潇雯 1996 1205,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河北省涞水县,学历: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舞蹈教育教学,单位:北京体育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