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中语文自主学习的指导尝试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y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几年来,作为教育教学前线的普通教师,积极地投身于新课改的变革之中,努力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尝试着把新的教育理念和学习方式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的中,指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落实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现在我们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着重强调语文课堂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积极指导下的自主学习,但是在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却得不到真正的落实,很多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希望学生顺从、听话;于是就有了老师专场演讲式的“满堂灌”、“一言堂”;就有了学生正襟危坐的“聆听”。课堂上积极主动地举手发问的学生凤毛麟角,喜欢听讲,不喜欢思考;爱照着练,不爱用心去创造。要使学生这一学习的主体能够主动地探索、发现和体验,教师必须适应新的课程改革,切实转变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教育价值观,真正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学中要着力组织、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刺激学生的发现欲,从而让他们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地发挥,鼓励他们敢于在别人未发现问题的地方大胆质疑,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让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地体现,使我们的语文课堂达到这样的状态:学生敢想、敢说;愿意想、愿意说。
  语文教学之所以要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也是由语文本身的特点决定的。中国语言文字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由此也就决定了文学作品的丰富性和多义性。一篇文章往往能提供给读者多角度的理解,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因此,对一篇文章,就应该允许有各种不同看法的存在,允许有自己独特的视角。既然如此,学生提出自己不同于老师、不同于教参的理解,又为何不可呢?教师的作用是指导学生学会阅读、积累、运用,而并不是一定要学生接受老师的观点。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扬学生所长的教育过程观、发展性为主的教育评价观、循序渐进的教育教学观”,才能真正让学生有属于自己的思维空间,从而使学生在主动进行语文的自主学习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 变学会为会学,促进各个学习主体的主动探究
  新课标下学习方法转变的关键是提升学生学习的本质,解决怎样学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发挥学生主体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离不开课堂讨论和课堂辩论这种教学形式。但是,教师必须在策划、组织学生学习活动上多下工夫,促进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教师真正作到“以学定教”,学生已理解的坚决不讲,不是教学重点的不讲或少讲,应当鼓励学生认真思考,鼓励他们质疑问难的探索,帮助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帮助学生摆脱“尽信书”、“尽信教师”的思维桎梏,并通过与老师、同学的交流激活思维,发展创新能力。
  其次,我积极改变备课、授课的方式,把自己的“教学目标”改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授课时,留给学生充足的自主活动空间、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拓宽他们的思路,进行多角度的思维。这时自己的任务就是为学生的讨论、辩论能获得预期的效果提供帮助和指导,把自己定位于“学生的指导者、学生的合作者、学生的服务者”,帮助、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 以课堂提问为突破口,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们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常常兴趣盎然,情绪高涨,接受知识、运用知识的效率也特别高。可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对语文课的自主学习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学生对学习内容充满兴趣和疑问,其思维才会处于积极主动的活跃状态,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思考,对课文做出较为深刻甚至是独到的解读和评判,才会有自身深刻的感悟和启迪。我常想:如果学生连语文课都不愿上,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最大的败笔、渎职和悲哀。
  在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时,我们应该注意:
  3.1 自主学习不能丧失教师应有的地位
  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时“平等中的首席”,我们不能一味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一味地丧失自己的主导地位。我们要善于把握学生自主学习的局面,关键时刻该出手时就出手。点拨在卡壳处,引导在迷茫处。引领学生对课文深层感悟,体会语文的人文性,学习语文的工具性,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2 自主学习不能搞形式主义
  学生自主学习时,的确存在由于知识库存量少而停留在肤浅的层面的现象。这时,我们要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读,让学生在反复阅读中品味、感悟文章。让学生有机会问,要鼓励学生多问,问有价值的问题,从而促进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练,通过口头练与动笔练,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辩,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演,以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并能适当地创新。
其他文献
新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让学生的探究中感悟、理解知识,但是,在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学生合作、探究意识与现代文课堂教学相比较却存在较大差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学习,接受起来受时空影响,兴趣不高,而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又让老师感觉到教得吃力,学生也学得疲劳,课堂上的气氛死气沉沉,学生一点兴趣也没有,并且严重的影响教学质量。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怎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呢,怎
期刊
学会学习就是在获得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具有自我调控学习过程的能力。   《学会生存》一书指出,未来的文盲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古人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授之以渔,终身受用不尽”美国教育委员会则进一步强调,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比掌握现成的知识更重要。可见,教会学生学习,己成为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目标。如何让学生学会学习己成为当代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作为
期刊
课堂教学的质量愈高,效果愈好。那么作为我们教师应该怎么做呢?  1 充分的课前准备  我们知道,没有预设的课堂是放任的,也是杂乱无章的,必然也是低效的。要创造高效的课堂,充分用好这四十五分钟的每一秒,充分的课前准备就显得非常重要了。我们不能因为自己预设得不充分、目标掌握得不明确,对于课堂即时生成调控不力而浪费时间。新《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
期刊
【摘要】陕西省高中新课程改革第一轮教学工作已经结束,笔者针对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尤其是高一数学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现状进行了陈述和分析,并根据新课改精神提出了一些拙见,以期对现实的数学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高一新生;合作学习;习惯培养    从2007年陕西省正式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试验工作。伴随着2010年高考结束,新课改下的第一轮工作业已结束。实施3年来,新课改取得了初步成效。
期刊
班主任作为教育的最主要的和最直接的实施者,既是学生道德的引路人、品行的示范者,又是知识传播的授业者。但是,因为班主任工作辛苦、繁杂、责任重大、工作难做,特别是在农村的初级中学,班主任工作就更困难、责任更大,所以很多教师都不愿当班主任。我认为,班主任工作虽然难做,但只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做,也一定能做好。我任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以来有了一些粗浅的体会,下面就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班主任工作谈谈一些做法。  1
期刊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十年多中,辛辣苦甜历历在目。看到那些步入中学的学生,心中涌起无限的成功感。我感触最深的是那些成功了的学生中,许多是当初班上的差生。  勤师手下无差生,这是我的坚强信念。我相信只要功夫深,那些差生也可以转化为优生。为此我费了不少心血,下了很大的功夫。我发现那些后进生的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思想和意志品质;二是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找不准自己的位置,接受能力弱,从而导致厌学,
期刊
高三地理复习面临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竞争压力大,高考试题变幻莫测,地理学科综合性强,难度大等一系列困难,是一项非常艰巨的教学工作。教育界各位同仁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近三年跟随我校骨干教师担任高三地理教学工作,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是谈一谈高三地理复习的感受而已。  高三地理复习过程基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有不同的工作重点,现从以下几方面阐述。  1 一轮复习——夯实基础  一轮复习时间最长,也
期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可通过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动手操作实验来大大降低教学难度。在实验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 加强演示实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通过演示实验,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学生注意力集中,对演示实验内容获得深刻的印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知识。   1.1 做好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期刊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是呀,现在的学生既聪明又成熟。特别是现在的初中生上网聊天、交友、出走、短信、早恋等,你想得到的想不到的都有可能发生,与以前相比,其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和处事原则。如果我们还像以前那样用严厉批评,反复强调去管理班级,让学生围着班主任的指挥棒去转,势必会压抑他们的思想,引起他们的反感并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我们根据新时期学
期刊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形象地刻画了封建社会文人学者的治学态度,而传统的学校教育对学生的要求又何尝不是这样呢。学生进入学校只能一心一意读书,不能参加其他活动。特别是到了毕业年级,为了升学,每天从早晨一起来到晚上躺下,一直处在书本、作业之中,不能看文艺作品,不能看影视,不能参加社会活动,最终的结果是创造出了一个个“考试的机器”。而一部分学习上的差生,由于种种原因,不能进入学习状态,学校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