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骨逐瘀汤在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的应用

来源 :中国中医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lutoB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到股骨小粗隆水平之间的骨折,好发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是其发生的重要因素[1]。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具有疗效好、恢复快、费用低等优势,已成为本病的首选手术方案[2]。然而有研究显示PFNA术后骨折端血运差,导致骨折愈合较慢,易发生如骨不连、再骨折等并发症;此外老年患者因卧床时间较长,易出现并发症;因此如何促进术后骨折愈合及康复训练是术后需重视的问题。研究显示传统中医药能够促进骨折愈合,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3]。笔者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常规治疗基
其他文献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是临床常见的妇科肿瘤,多发于30~50岁,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多认为与日常饮食、精神因素、家族遗传等有关,常伴有白带增多、子宫出血、腹部包块、压迫、疼痛等症状,甚至导致不孕、流产等后果,严重影响女性身心健康[1-3]。目前,临床上对早期子宫肌瘤大多选择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4-5]。本文采用自拟行气化瘀消癥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43例,效果比较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开窍汤联合多奈哌齐与尼麦角林治疗轻中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MoCA)、记忆功能(WMS)、情绪状态(SAS、SDS)的影响。方法:轻中型颅脑损伤患者9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9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之上给予多奈哌齐与尼麦角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自拟活血开窍汤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认知功能、记忆功能、情绪状态变化,6月后随访后遗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oCA、WMS评分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股骨小转子之间发生的骨折,约占股骨近端骨折的55%,大多与骨质疏松紧密相关,多见于老年人,女性多于男性,严重危害老年人健康及生活质量[1]。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骨折术后应用中医药可促进骨折愈合、改善关节功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2]。基于此,笔者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将自拟补肾活血汤应用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现总结如下。
妇科手术后由于手术本身对患者引起的创伤、麻醉类药物使用以及手术器械对腹腔脏器的损伤、患者自身的体质等原因,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功能紊乱[1],表现如恶心、呕吐、腹胀、腹痛、肠蠕动功能减弱、肛门排气及排便功能紊乱等,影响手术效果[2]。目前,西医常给予促胃肠动力、解痉止痛药物及益生菌、灌肠、理疗等对症治疗[3],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效果尚不理想。中医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已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笔者2018年1月—2019年12月应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西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因其创伤小、手术时间短、风险小、并发症少、能快速重建心肌血运等优点,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冠心病的常见手术方法[1];然而冠状动脉支架的植入使闭塞血管再次通畅,但冠状动脉动脉硬化进程仍在继续,术后冠状动脉再狭窄风险仍然存在[2],术后进行规范的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降脂、改善微循环等治疗[3],但治疗效果不理想。本文笔者将自拟中药化痰通脉汤应用于冠心病PCI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总结如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为临床中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之一,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清楚,认为与年龄、不良饮食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遗传、胃肠道激素改变等多因素有关。近年随着生活水平改变、生活习惯改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1]。患者常表现胃脘胀痛、胀满、消化不良等症状,由于黏膜腺体功能障碍或减少,随着疾病发生、发展,黏膜层组织发生改变,表现为肠化生,为胃癌早期病理特征,临床中应积极干预和预防。抑酸护胃、根除幽门螺杆菌为临床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常规方法,能够改善患者症状,但临床实践发现,停药后极易复发,且治疗过程中易引起耐药
近年来,随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embryo transfer,IVF-ET)等辅助生育技术的不断发展,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成为治疗不孕症的主要手段;但辅助生殖技术获得妊娠者中的自然流产率为15%~30%,有30%~40%的患者在孕早期出现少量阴道出血,B超可发现宫腔积液[1],在辅治IVF妊娠合并宫腔积液患者的过程中,需要兼顾流产症状及宫腔积液情况,才能取得满意的治疗结果[2]。现代医学在治疗上不能有效解决临床症状[3],中医药辅治IVF妊娠合并宫腔积液
支气管哮喘(bronchial asthma,BA)是以慢性气道炎症为特征的一种异质性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外界环境与个体过敏体质之间相互影响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很多变应原和诱因,比如接触尘螨、花粉、油漆,或进食鸡蛋、牛奶、鱼、虾,或者寒冷、运动、焦虑,以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均可诱发哮喘。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共同参与导致气道慢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当气道受到变应原或其它刺激后,导致气道高反应,同时在神经因素、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参与下,最终导致哮喘发作[1]。
手术是治疗痔疮、肛周脓肿、肛裂、肛瘘等肛肠疾病的常用手段,其对于缓解病情、控制疾病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1]。肛肠组织神经末梢丰富,结构及功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肛肠术后容易出现水肿、渗血等,患者多伴随疼痛,一方面影响术后愈合,另一方面增加了患者身心痛苦,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寻找一种能够缓解肛肠术后疼痛的方法尤为重要。中药熏洗作为中医特色外治法之一,在肛肠疾病的治疗上具有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的优势[2]。笔者采用中药熏洗联合针刺痔疮穴方案用于肛肠疾病术后患者治疗,现总结如下。
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是以骨量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骨质疏松性骨折中椎体骨折有很高的占比[2]。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微创、安全、快速缓解疼痛、伤椎高度恢复明显及预防椎体再次塌陷等特点[3],患者接受度高,临床应用普遍;但是,PKP术后新发骨折发生率仍居高不下。因此,增加PKP术后患者的骨密度,对降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药治疗主要采用促进骨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