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对历史问题态度有变?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3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首相安倍自“梅开二度”以来,连同其政治拥趸,不仅在历史问题上肆言无忌,而且将其右倾话语渗透到NHK等主流媒体。以《永远的零》为代表的右倾文学充斥日本文坛;籾井胜人等NHK高管们关于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问题的错误言论,虽招致国内外的批判,但右派政治家们依旧没有放弃为历史翻案的努力;日本高官在国会上作证称,作为“河野谈话”基础的慰安妇证言未经验证真伪;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表示,将在政府内部成立专门小组,对“河野谈话”的拟定经过展开调查。
  但进入今年3月之后,日本政府的态度来了一个180度大转弯。在3月3日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安倍一反常态地表示,将继承历代内阁的立场,不仅要继承承认过去的殖民地统治和侵略的“村山谈话”,还明确否认将修改“河野谈话”。 3月14日,日本外务省向美韩两国传达信息称,安倍晋三将在国会答辩上有相关表态。当天日下午,安倍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再度表态,“安倍内阁并不打算修改河野谈话,对待历史必须谦虚”,而且还不忘打出情感牌,称“想起她们所经历的无法言说的痛苦,我感到非常痛心”。
  从一直试图否定“村山谈话”与“河野谈话”,到今天改口说“不予修改”,安倍为何如此“出尔反尔”?笔者认为,从日本国民性的视角来看,这一动向可谓是日本人际关系在处理国际关系上的一种投射。
  从国民性的视角来看,所谓“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就转变成了国家行为体对外部世界的反应和行为模式,这种模式归根到底是处理国内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反映。战后形成的日美间“美主日从”的关系十分类似日本人的“亲子”关系。“亲子”关系是指一种明显带有地位差和保护与被保护的关系。日美关系中,美国是“亲”:父亲、老大、保护者;日本是“子”:儿子、小兄弟、被保护者。儿子听父亲的,父亲则保护儿子。人际关系模式是在无意识层面起作用的,因此日本人对美国往往会表现出不仅令美国人也令日本人自己都费解的顺从。安倍政府近日顺从美国政府的忠告,在历史认识问题上做出如此大的转变,也是深受这种处理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
  日本式人际关系还有这样的特点:将自我分为“表我”和“里我”,并依据情境熟练地将二者切换。这一特点较突出表现在日语中的“建前”(日文汉字)与“本音”(日文汉字)这一对概念中。“建前”是指“表面一套做法”,“本音”是指“表面做法背后的实质”。在与人交往中,区分出哪是“建前”哪是“本音”十分重要。这在日本政治外交上的一个例子就是政治家的“失言”现象。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看来,人的失言(口误)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流露,而从国民性的视角看,日本高官的失言则是日本人的“本音”与“建前”的切换出了问题。失言,反映了内心的真实想法,只是表达的场合错了。籾井胜人为其慰安妇问题发言道歉时就称,作为NHK会长那样讲是不应该的,但他并没有认为其所讲的内容本身有什么不对之处。
  安倍对待历史问题也有其“建前”与“本音”。他否认慰安妇问题的存在,不承认“东京审判”,推动修改“村山谈话”等,这是他的“本音”。但这次在美国的压力下,他在外表上不得不加以掩饰。这种表里不一的行为,也许在一般人看来是人格分裂,但日本人并不这样认为,反而认为安倍在掩饰“本音”上是较为老练的政治家,是其心智成熟的表现。
  在“亲子”关系模式下,“子”方在“亲”面前如何熟练切换“建前”和“本音”,是需要功夫的。有时候“子”对“亲”也有不满,想发泄一下“本音”,但又不能太过分,否则“亲”会生气,“子”会被敲打,会失去“亲”的保护。所以“子”的发泄也只是类似撒娇行为。美国对日本的基本政策是充分利用,同时保证不失控。安倍坚持美日同盟、配合美国多边制衡中国,也是美国所期待和支持的。但是安倍内阁日益显露的沿右倾化路线狂奔之势,已激怒中韩并影响到美国在亚洲的利益。在这一背景下,安倍的“本音”受到美国高调呵斥实属必然。
  近来日本官方对待历史问题一反常态的表现,似乎预示安倍上台后掀起的政治右倾化浪潮将有所回落。但即便如此,从日本国民性中缺失恒定的是与非、善与恶道德标尺的特点来看,寄希望于日本不说空话走正道,用更为实际和持之以恒的言行来证明自己值得邻国信任,似乎不大现实。2014年,安倍内阁仍将沿右倾化既定路线、朝“正常国家化”方向迈进,所不同的,或许言行上会低调一些。而面向2015年,筹划已久的战后70年“安倍谈话”将如何对待“河野谈话”、“村山谈话”和“宫泽谈话”,尤其值得关注。
其他文献
习近平主席对美国的国事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何落实此访成果,保持中美关系总体稳定发展的势头,防止再次出现大幅下滑,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局外交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今后相当长时期内,中美两国的基本国策都将保持内敛的主要特征。中国正着眼中共十九大以及2016年开始的第13个五年规划,布局下阶段改革发展,将稳步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议程,而今后五到十年亦是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至
今年4月,美国正式从加拿大手里接棒,担任为期两年的“北极理事会主席国”。8月31日~9月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出席“北极事务全球领导力大会”并视察阿拉斯加州北极地区,成为第一位访问该地区的美国总统。  动因  在美国的官方媒体中,奥巴马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视察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并提出对策。笔者认为,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目的:  第一,向外界传达美国重视北极事务的战略决心。近年来,美国接连颁布有关北极
我在本刊前一期《回首东南亚四十年》一文中提到,本人在东南亚国家曾有过四次常驻经历。这四次常驻对我而言,也是四个台阶。第一次(1978~1982,越南使馆)任科员、随员;第二次(1991~1993,越南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第三次(1993~1997,新加坡使馆)任一秘、研究室主任、公使衔参赞;第四次(2001~2004,马来西亚使馆)任特命全权大使。  不同时期,有不同历练;不同岗位,有不同收
7月底,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旋风走访英国、以色列和波兰三国。在此期间,罗姆尼对奥巴马时期降温了的美英关系以及混乱的中东局势大加指责,认为奥巴马采取的错误政策导致美国在中东欧地区进退失据,凸显了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尴尬。波兰总统布罗尼斯劳·科莫罗夫斯基随后接过罗姆尼的观点表达了波兰的不满,他指责美国未兑现在波兰部署导弹防御系统的承诺,之后他更在8月15日提出,波兰应该建立自己的导弹防御系统来保卫其
以前的总统虽也出过这样那样的意外,但离任后,都能以令人尊敬的形象留在民众记忆中。仰望前贤,武尔夫不知自己还能否重获尊敬,留芳后世。    德国总统是国家元首,对内对外代表国家,没有实际行政权。这个职位原本不太惹人关注,但近两年屡屡成为热点。2010年5月,前总统科勒意外辞职引起举国震惊,这个岁末年初,现总统克利斯蒂安·武尔夫又因一桩陈年房贷,惹上没完没了的麻烦。事情出了一个月了,德国人的圣诞节和新
2月24日,中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罗照辉在德黑兰与伊朗外交部西亚司总司长纳比扎德赫举行中伊第二轮阿富汗问题磋商,并会见伊朗副外长拉希姆普尔。双方承诺在阿富汗问题上加强沟通,共同应对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随着阿富汗进入关键转型阶段,包括中国和伊朗在内的地区国家在阿富汗问题上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力求确保阿富汗各项转型顺利进行,为未来阿富汗及地区的长治久安打好基础。  阿富汗进入关键过渡期  2014年
2015年6月26日,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因病逝世,享年85岁。普里马科夫1929年10月出生于基辅。作为世界知名的政治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早年从事新闻,中年跨界学术,晚年步入政坛,从对外情报局长、外交部长一路做到总理。当时正值苏联解体初期,新生的俄罗斯痛苦转型,普里马科夫以其卓越的才能和高度的责任感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俄罗斯的命运乃至当时重大国际事件的走向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月2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决定,将中赤几关系提升为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习近平指出,不久前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亚非领导人会议重温了60年前万隆会议确立的国际关系十项原则。中国历来支持非洲国家维护自身独立、和平、稳定和发展的努力。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发展同非洲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基石。今年是
【英】《中东经济周刊》2015年8月11日  伊核全面协议最终敲定,针对伊朗的经济制裁将逐步解除。未来大量外国投资和跨国公司将进入伊朗市场,前景令人兴奋。但投资者仍会面临许多障碍。一方面,制裁最终解除尚需时日。联合国明确提出对伊朗的制裁要“有条件地”解除。美国国会也将在60天内对伊核协议投票,虽然奥巴马表示将在必要时动用总统权力否决国会的抵制意见,但国会也可以通过参众两院的2/3多数否决总统权力。
上世纪60年代初,我还是一名刚跨进中学大门的初中生。在那充满革命激情的年代,我们接受的是“身在教室、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革命理想教育。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读到了由周恩来总理题写刊名的《世界知识》。这份涉及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内容的刊物深深吸引了我。从“半月谈”、“国际札记”到“外论介绍”;从“列国志”到“新闻人物”,浅显易懂的“小知识”和“问题解答”,多彩的世界各地通讯游记,以及结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