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精神气象之涵养

来源 :教学月刊·中学版(教学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mycjr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不止一次在高一起始课上问学生:我们为什么要学语文?答案几乎是惊人的一致——高考。语文已经真的成为“工具”,地地道道的升学工具。更为可悲的是,即便语文是高考的重要科目,即便其占有重要的比重,但地位也被分数提高较快的学科所占据。
  语文是一门灵动蕴藉、美不胜收的学科,语文的世界应是博大精深、斑斓多彩的。然而学生对语文冷漠的现状不能不让人尴尬。所以,我们需要反思的第一点就是,作为升学的工具,语文教学做得如何?语文学习,应该给学生们一些什么?笔者认为,语文学习,应是学生精神气象涵养之过程。这不是迎合高考,迎合世俗,恰恰相反,这也许是回归语文教学,实现语文教学理想的第一步。
  早在1948年张存拙先生就指出:“中学国文就是‘开启学生思想感情之钥’,使活动于社会生活的情感中,收‘潜移默化之功’而不自觉。”其实,精神气象正如一个浑圆的地球,本无经纬之分,只是为了述说的方便,姑且就《鸿门宴》一课为例列出一二。
  一、不做见利忘义的小人——培养学生高贵的人格
  占有知识不是教育的目的,掌握知识,把结晶化的知识块垒通过学生自身情感的投入、生活情境的还原,使知识结晶体渐渐融化,浸润自我生命精神智慧,形成一种人格才是要着。中国向来就有“读书作文,学习做人”的传统。传统的儒家教育是建立在对自我生命的认识基础上,从唤起人的自觉能力开始,终极目的是回归到自己。这就昭示我们的教育最终要生成一种理性的洞察力,一种开启生命的智慧,一种高贵的人格,达到一种“至善”的境地。
  以《鸿门宴》为例,在学习过程中有学生认为项羽很糊涂,很迟钝,没有什么可取之处。有些同学不服气,却又苦于不知从何处辩驳对方,我就引导学生再次揣摩人物语言及心理,学生们逐渐认识到在项羽的精神领域中,“义”是他的最高追求。可从课文的几处得到印证:一是项王许诺项伯不杀刘邦,是因为项伯转述了刘邦对他说的话,并且趁机劝说他“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项羽正是因为害怕别人讲他“不讲信义”而放弃了杀刘邦的念头;二是刘邦的鸿门说辞之所以能打动项羽,是因为刘邦非常了解项羽,第一句话就摆出两者的旧关系:“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这实际是在叙旧,对项羽这样一个非常念旧的人来说,是不可能不讲哥们义气的,打击朋友的事对他这样一个讲义气的人来说是很难为的;三是樊哙陈辞之所以让项羽无言以对(“项王未有以应,曰‘坐!’”),实际上是击中了项羽的软肋,那就是怀王之约和刘项关系。刘邦害怕暴露称王野心,害怕被杀而未敢提及怀王之约,樊哙提出则使项羽心虚:违背怀王之约杀掉刘邦显然是不义之举。而樊哙提及的刘项关系,也是想再次强调刘邦对项羽是多么忠诚,相比之下,项王听信小人之言欲杀这样“劳苦而功高”的朋友、臣子(等待封侯之赏的人),是多么不义啊。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学生被项羽这种品格吸引,认为他是光明磊落的英雄,甚至有学生由衷地发出感慨:“这是一个多么高贵的人啊!”听到学生的话,我的心中也豁然开朗,如果我们的语文学习能在这样的讨论与研究中滋润学生的心灵,相信我们一定可以培养出具有高贵人格的学生。而这种高贵的精神从哪里来,当然是文字中,文字是平面的,沉默的,只有很好地揣摩、品味文字,才能获取鲜活的认识。语法、修辞、遣词造句甚至谋篇布局当然要学习、要揣摩、要模仿。在《鸿门宴》的教学中,我们就是在比较三段意思大致相同,表述却不尽相同的对话中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人物。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培养学生一种眼光
  语文教育作为人的一种实践活动,它的本源和实质是人的一种人文滋养。面对正在成长中的中学生,他们感情丰富,对美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追求和向往。社会大量信息以多种途径源源不断地涌向他们,有真善美的,也有假丑恶的。这个时候我们既要在教学中坚守语文知识的学习,又有必要培养学生辨别真伪、是非、美丑的眼光。当然,这种眼光的培养要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来,不能漠视、刻板,而应融入情感的因素,脱去知识表层所蒙上的无生命的“尘埃”,还原成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或场景,复原生命活力与高度。
  仍以《鸿门宴》为例,从眼光的角度讲,项羽无疑缺乏长远的眼光,而我们不得不佩服刘邦的眼光。有眼光的人应看得准人。项羽显然不谙此道,缺乏对人的甄别判断。从《鸿门宴》中我们都能看到他和项伯的关系,无论是司马迁对项伯的介绍还是鸿门宴上的座次,都显示出这个人的重要地位。可是这个人却屡次帮助刘邦集团,而项羽没有任何微词。相比较之下,刘邦算是铁腕了,快刀除奸。他更没有看清刘邦,根本没有意识到对自己卑躬屈膝的刘邦正是自己未来最大的敌人。而从刘邦的有备而来看,刘邦集团显然早已把项羽研究得非常透彻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项羽身处危险境地却浑然不觉。人的眼光更表现为对未来形势的准确把握。刘邦之所以能成功地说服项羽,还有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掩盖刘项两人现在的关系,掩盖刘项两家的根本利益冲突,给项羽灌“迷魂汤”。刘邦只说两人是朋友,实际两人在抗秦时是友军,而秦一亡两人就变成了敌军。鸿门宴故事发生的时间正在这一节骨眼上:秦刚刚灭亡而楚汉战争尚未真正拉开序幕,项羽没有很快清醒地意识到两家的关系已经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发生了彻底的改变。刘邦还用小人之言这一偶然因素掩盖刘项两家根本利害冲突的事实,能审时度势,忍气吞声。而项羽正是因为缺乏对未来时局走向的准确估计而听信刘邦的话,改变了自己的想法。从眼光的角度我们甚至可以解读《鸿门宴》中所有的人。在眼光这一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学生表现得很积极,当我们讨论完了,我问他们有什么收获时,不少学生陷入了沉思。我相信,语文学习会让我们从别人的故事中思考自己的故事。学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有学生课后写道:“以那古园的荒芜和冷落来象征他那孤苦的命运,把一个残疾人的痛苦表达得淋漓尽致,从而唤起我们健康人的意识,告诉人们‘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当学生这样想时,他便从内心深处获得自由,获得一种“诗性的生存”,一种理解周遭环境的理性眼光。晏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会让学生们认识到:青春易逝去,人生无常,亭台依旧,物是人非。李煜的“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使学生受到了震撼,受到强烈的心灵的洗礼,他们会因此而经历一个深层次的生命体验,多一种体悟人生的眼光。
  三、我不相信天空是蓝的——培养怀疑与批判的精神
  高尔基在《人》中说:“他凭借的只是思想的力量,这思想时而迅如闪电,时而静若寒剑,——自由而高傲的人远远地走在众人的前面……倘若没有骄傲和思想,人将不成其为人,他自身的弱点会使他蜕化为禽兽。”教授和学习所有的知识不能毫无批判地进行,应有自己的思考,否则就有可能失去认识和行动的独立性、自主性,就失去知识理性应有的力量,从思想上和行为上陷入一种“知识奴役”的境地。
  学生初读作品后,了解了全文的轮廓,把握了中心意思,不少学生容易获得“全懂了”的内心体验而产生满足感。有了满足感,就没有兴趣深入阅读了。此时,需要教师提出有意义有深度的问题,引领学生进一步思考,向深处开掘,于无疑处生疑。提出挑战学生思维的问题,会激起学生更大的阅读兴趣,常常引发出精彩的讨论。
  读过《鸿门宴》的人,往往责备项羽不杀刘邦是极大的失算,是妇人之仁,说鸿门宴是项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这未免厚诬英雄了,其识见与范增不相上下。项羽失败的原因很多,岂在放走一个刘邦?杀一个刘邦,难免失信于各路诸侯,诸侯难免人人震恐,天下纷纷叛楚,会出来更多的刘邦。项羽也很怕失去民心、军心,此时关中百姓唯恐刘邦不得关中王,而项羽是杀了二十万关中子弟后进入这个地区的,这个地区的所有人都是项羽不共戴天的仇敌;丧失人心,他的失败就会更快。看来项羽的眼光倒在内心偏狭的范增之上。明代丘濬《拟古乐府》中说“霸王百行扫地空,不杀一端差可取,天命由来归有德,不在沛公生与死”,在他看来,项王这回倒是做了一件还算明智的事情,似乎很有道理。当我们得出这一认识时,不少学生很吃惊,甚至不敢相信。我知道这也许是他们不曾想过的结论,我也知道,他们的思考绝不会停留在课堂。能让学生养成日常思考的习惯,能让他们多一些怀疑与批判的精神,我们的语文学习就非常成功了!重读《背影》,我们发现朱自清与父亲的矛盾很大,看到了更真实的父子关系;《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本就包含着矛盾;《金岳霖先生》中有“离题”的闲笔;《听听那冷雨》中看似无关的语句却传达真挚的爱国情等等,这些质疑带给我们更多的阅读乐趣,使我们陶醉于书的世界。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在一次次阅读中体现,也在一次次阅读中生成。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既是工具,“最重要的是准确地操纵它,熟练地运用它,只有这样,它才好好地为我们服务”。能够驾轻就熟地理解和运用文字绝非一件易事。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没有人文的滋养,语文就失去了精、气、神,变成僵死的知识,而精神气象之涵养,应该以“语言”为抓手,仔细地揣摩、体会作者运用的语言,阅读作品也就是感悟成长,体验生命的流动。当然,“光能了解别人写出来的东西而不能把自己心里蕴蓄的情感和意思,清晰明白地用文字发表出来,那还没有具备现代国民的资格”。坚持不懈的语言训练是必须的,而且非常有意义。语文应成为彰显自我的法宝,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做到在“工具性”的知性平台上自然浸润人文性,从而使学生真诚地表达自我,涵养精神之气象。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 李海林. 语文教学研究大系[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 罗常培. 中国人与中国文[J]. 语文建设, 2009(7-8).
其他文献
我最喜欢的动物就是我从楼下的河里捞上来的小鱼了。  小鱼们的眼睛乌黑发亮,像一颗颗黑宝石,它們的嘴巴一张一合,吐出一串又一串可爱、透明的泡泡。它们扑扇着“翅膀”,像鸟儿一样在水里“飞翔”。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们那像银杏叶一样的尾巴,随着水流左右摇摆,可爱极了。  小鱼们不仅样子可爱,还很聪明。有一次,给鱼缸加水时,我先用瓶子装上水,再浇到鱼缸里,小鱼们躲闪不及,被兜头浇了一盆冷水。它们用抱怨的眼神看
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在设置必修课程的同时,开设具有一定层次性和选择性的选修课程的做法,无疑是极富创造性的一次变革。学生在常规的历史学科课程中接触的是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它更强调基础和共性,学生从中获得的主要是具有普遍性的知识技能。这样的课程设置难以体现个性化差异,以满足全体学生的发展需要,而选修课程以其相对自主、开放的特征,恰好能弥补上述缺憾,学生提升综合素养、加速生命成长创造了空间。  然而,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孙宝国在《开讲了》节目里说:“我讲课时,就问同学们,你们高考考了几次?有些同学觉得复读好像没出息,就不愿意回答。你们相信吗?我高考考了四次。”  主持人笑着问:“孙院士高考考了四次,是为了报考哪一所高校还是哪一个专业?”  孙院士说了事情的原委:“我第一年沒考上。第二年分数线过了,体检时紧张,血压高,没被录取。第三年考过了,平常血压不高,体检时又血压高,
社会中的化学(Chemistry in the Community)(以下简称ChemCom)是上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诞生的一部具有跨时代意义的化学课程。自1988年ChemCom首版正式发行以来,经过1993、1998、2002和2005年四次修订,2005年秋,ChemCom第五版正式发行并投入使用。ChemCom作为美国科学教育的经典作品,其课程设计理念对我国化学课程及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
教师的教学和相关研究表明[1][2]:通过学生易于理解的模型来说明为什么“负负得正”、教授“负负得正”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学生能够接受通过这种方式所总结的有理数乘法法则. 也就是说,模型说明是有理数乘法法则教学的有效选择,也是最主要的策略. 既如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什么样的说明“负负得正”的模型是最好的模型?具体而言:不同的模型对学生的理解有影响吗?教师倾向于什么样的模型?学生倾向于什么样的模
一、问题的提出    原有的教学大纲在指导教材编写时强调学科自身的逻辑体系,忽略了知识与现实生活和科技发展的联系,所以在确定知识难度时规定了某一学段某一学科知识的最高标准,是“上限”,教师在教学时不要突破这一上限,如果突破了就会加重学生的负担。所以我们过去强调教师教学时要“紧扣教学大纲,紧扣课本”,正所谓“教教材”,教师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掌握就不错了。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的面孔变得“亲切可爱
不可否认,当前中学鲁迅作品教学是存在着种种问题的,这既有历史积淀的价值观念错位问题,也有现实的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沟通障碍的问题,当然也有中学教师自身的问题,而有些问题是语文学科教学本身的通病。在新课程背景下,鲁迅作品教学应该有全新的价值定位、合理的内容取舍与科学的方法选择。  一、恰当定位:价值重估与期待调整  政治化的鲁迅,我们早就厌倦;学院化的鲁迅,我们无法接近;生活化的鲁迅,我们又知道得太少
本文以“市场配置资源”教学为例,从优化教材结构、内化教材内容、深化教材价值的角度,谈谈如何通过优化、内化和深化高中政治教材,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  一、 适度调整重组,优化教材结构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新教材主要按照生活逻辑,并辅之以学习心理逻辑和学科逻辑,分别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为主题,以相应的学科知识为支撑,结合社会生活和学生生活所遇到的问题,按照感受生活、理解生活、适应生活、
这些年来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作文教学没有预先的全盘考虑,作文课上,随手拈来一个题目就让学生写,或是零星地讲点作文技巧让学生练,至于下一次作文课要做些什么,就只好“到时再说了”。这种“事前无计划,当事随意行,事后无收获”的作文教学,使得作文对于学生来说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因此,要尽快提高农村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如果光靠课内的阅读和教师的随意指导那肯定是不
美国小猫,“偷渡”法国  美国威斯康星州阿普尔顿一只名叫“埃米莉”的宠物猫外出乱逛时,溜上了一艘货轮,并随船越过大西洋,抵达法国东北部的城市南锡。  一个月后,法国一公司员工在货柜里发现了“埃米莉”,并通过它身上的“身份牌”致电主人。  “脏话”鹦鹉,屡教不改  英国有一只喜欢说脏话的鹦鹉“巴尼”,经常“问候”过往路人,令它的主人尴尬不已。最终,巴尼惨遭“充军流配”到一个野生雀鸟园。  可是,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