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建构主义国关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自冷战结束以来,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有国家文化认同危机、国家文化影响力羸弱以及文化开放程度较低。这背后隐藏着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认同尚未成熟、国家文化的整体实力明显不足与对外文化互动实践有待加强等深层原因。因此,需要采取强化国家文化认同、提高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深化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等合理对策有效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安全。
关键词:建构主义;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
建构主义作为当今国关学术界三大理论流派之一,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安全的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包括文化安全在内一些国家安全领域内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单就国家文化安全而言,其实“国家文化安全既是一个国家安全命题,也是一个文化命题”[1],而建构主义能够将这两个命题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进而为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依据建构主义的逻辑观点,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可以进行另一种理论诠释。
一、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诠释
不同于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等传统国关理论把权力与制度等物质性因素视为左右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变量,建构主义国关理论把社会学应用于国际政治领域,注重观念、认同、身份等非物质性要素对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出文化才是影响其国家文化安全的决定要素,认为国家文化的安全状态是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体在国际文化领域内通过互动实践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坚持整体主义和行为主义,强调国家是行为主体,提出认同与身份等非物质性因素通过行为体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文化安全。
二、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与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相比,包括文化安全在内的各种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表现更加突出。鉴于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对于一国在凝聚民心、塑造形象和对外交往等方面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故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也在逐渐上升。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多重消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愈发严重。而建构主义国关理论从另一视角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具体地梳理。
(一)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
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有诸多表现形式。按照民族、地域与宗教为标准来划分整个第三世界,可以分类为中华文化圈国家、阿拉伯文化圈国家、印度文化圈国家、撒哈拉以南黑非洲国家、拉丁美洲文化圈国家等。中华文化圈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各个民族文化与统一的主权国家文化的矛盾,由于中华文化圈国家大部分是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这些国家的国内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伴随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扩张泛滥,这些国家的民族意识被唤醒,各民族对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遭到削弱,从而直接影响国家文化安全。阿拉伯文化圈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对于宗教认同的差异以及阿拉伯世界主导权的争夺,阿拉伯世界国家虽然共同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在伊斯兰教创立以来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伊斯兰教分裂为包括什叶派和逊尼派在内的数个分支,教派之间相互攻讦,而且阿拉伯世界的数十个国家为了争夺其主导权而内斗不断。印度文化圈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复杂的民族、宗教与人种矛盾阻碍了对于统一的主权国家文化认同,这种情况在印度文化圈国家中以印度最为典型。印度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并未形成过统一的主权国家,直到近代英国殖民者用武力才结束印度漫长的分裂局面。正因如此,现代印度的国家结构并不稳固,印度国内教派林立、民族众多、语言繁杂,这种历史遗留的客观现实从根本上阻碍了印度人民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国家也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这主要表现在部落文化、民族文化与统一的主权国家文化之间的矛盾。在历史上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与部落文化,虽然伴随着近代殖民化进程,现代主权国家的文化开始传播到这一地区,但是这些国家是以原始部落为主构成的社会形态,部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民众的部落观念非常强烈,所以这些国家人民的国家意识比较薄弱。拉丁美洲国家的情况较为特殊,拉丁美洲民族是在近代西方殖民化进程中形成的混血民族,这一地区在国家文化认同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多元民族文化与统一国家文化之间的矛盾。
(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羸弱
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羸弱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国际文化规则和制度方面,现行通用在文化方面的国际法律与国际准则基本是按照西方国家的意志来决策和制定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执行和遵守的服从地位。其次,在对外文化输出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明显不足,比如在英美等国家特别重视网络语言的使用,“在网络语言方面,英美国家占据绝对优势,据分析,网上语言人口共5.29亿,英语占了43%,大中华地区仅占了8.8%,在网页语言种类方面,英语占了68.4%,汉语仅占3. 9%”[2]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在网络文化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再次,在文化创新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整个国际文化产业链中,发展中国家基本位于服务和消费的中下游,单就文化产品的质量而言,其影响远不及西方国家发达。
(三)国家文化整体开放程度较低
发展中国家采取不少限制性举措来构筑文化壁垒,导致其国家文化整体开放程度不足。一方面,一些建立威权主义政体的发展中国家禁止发展非官方信息传播媒介,高压打击言论自由,过度控制公共舆论与社交媒体。另一方面,一些宗教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坚持政教合一的原则,在国内建立至高无上的神权统治秩序,坚决阻碍具有普世价值观念的世俗文化在本国出现和传播,在此以部分伊斯兰国家较为典型。
三、维护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的合理对策
针对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和背后原因,依据建构主义的核心观念,发展中国家首先应该建构并强化国家文化认同,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通过提高其国家文化整体实力进而在观念层面扩大其国家文化影响力,并且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实践层面建构国家文化的安全状态,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独立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为其建构国家文化的安全事实提供重要保證。总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从认同、身份与互动等方面建构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合理对策。 (一)强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认同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要从根本上真正构建起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认同,必须以文化同质性、文化利益性与文化独立性为核心建构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首先,发展中国家要积极挖掘本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弘扬本国人民能够普遍接受的同质性文化,比如传统习俗和庆典节日等,努力建构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其次,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文化浪潮中,主动找寻自身文化蕴含的国家利益,使国内民众能够享受到国家文化带来的实惠,建构国家文化的价值认同。最后,发展中国家要在国际社会各种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全面辩证地看待各种文化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保证本国文化的独立和完整,突出本国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积极建构国家文化的身份认同。
(二)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整体实力
建构主义特别重视集体身份的价值和意义,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是其建构主权国家这一集体身份的重要财富,为扩大其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奠定了实力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有效路径提高其国家文化整体实力。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举办或参加各种国际活动的机会巧妙宣传本国的优秀国家文化,给世界各国制造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努力将本国优秀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发展面向青年、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新型国家文化,增强发展中国家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感。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要主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升级国家文化相关产业、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提高国家文化的经济效益,充分挖掘本国文化的潜力优势,努力提升国家文化核心竞争力,逐步扭转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不利局面。
(三)深化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建构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是一种社会状态,发展中国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是各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通过互动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观念层面的变量。发展中国家应该要深化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加本国文化的价值量和存在感,为其实现国家文化安全提供现实保障。第一,发展中国家应该致力于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因为“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解,国际形象是由国际文化价值结构的相互身份认同关系所建构和表达出来的。”[3]树立国家文化的良好形象对于建构国家文化的安全观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在国际社会多样性文化生态中,发展中国家应该打破文化保守的思想牢笼,除了加强同质文化的学习借鉴,还要积极吸取异质文化的优秀养分,不断健全完善自身文化。第三,发展中国家在文化领域应该学会报团取暖,深化南南合作,在不同文化中寻找共性思想,凝聚国际共识,增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集体意识,同时在建构国际文化制度秩序方面加强对话协商,协调外交行动,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总结
目前国关学术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而国家文化安全这一安全领域本身较为复杂。本文借助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观点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安全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背后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對策,希望对今后这类问题的研究能够有所思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张殿军,郑兴刚.对外文化交流: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 [德]伯尔尼德·哈姆.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统治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02.
[3]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作者简介:张启炜(1995—),男,汉族,山东省海阳市,硕士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
关键词:建构主义;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
建构主义作为当今国关学术界三大理论流派之一,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国家安全的研究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对包括文化安全在内一些国家安全领域内的突出问题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单就国家文化安全而言,其实“国家文化安全既是一个国家安全命题,也是一个文化命题”[1],而建构主义能够将这两个命题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分析,进而为国家文化安全的问题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分析视角。依据建构主义的逻辑观点,国家文化安全的具体内容可以进行另一种理论诠释。
一、建构主义视角下国家文化安全的理论诠释
不同于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等传统国关理论把权力与制度等物质性因素视为左右国家文化安全的关键变量,建构主义国关理论把社会学应用于国际政治领域,注重观念、认同、身份等非物质性要素对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意义,提出文化才是影响其国家文化安全的决定要素,认为国家文化的安全状态是主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即行为体在国际文化领域内通过互动实践建构起来的。建构主义在方法论上坚持整体主义和行为主义,强调国家是行为主体,提出认同与身份等非物质性因素通过行为体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作用于文化安全。
二、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主要表现
自冷战结束以来,国际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剧烈变化,与传统的国家安全问题相比,包括文化安全在内的各种非传统国家安全问题表现更加突出。鉴于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内容,对于一国在凝聚民心、塑造形象和对外交往等方面会产生巨大的作用,故文化安全的重要性也在逐渐上升。由于历史遗留和现实存在的多重消极因素,广大发展中国家存在的国家文化安全问题愈发严重。而建构主义国关理论从另一视角对这一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具体地梳理。
(一)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认同危机
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有诸多表现形式。按照民族、地域与宗教为标准来划分整个第三世界,可以分类为中华文化圈国家、阿拉伯文化圈国家、印度文化圈国家、撒哈拉以南黑非洲国家、拉丁美洲文化圈国家等。中华文化圈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各个民族文化与统一的主权国家文化的矛盾,由于中华文化圈国家大部分是多民族构成的统一国家,这些国家的国内各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伴随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想的扩张泛滥,这些国家的民族意识被唤醒,各民族对统一国家的文化认同遭到削弱,从而直接影响国家文化安全。阿拉伯文化圈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在对于宗教认同的差异以及阿拉伯世界主导权的争夺,阿拉伯世界国家虽然共同信仰伊斯兰教,但是在伊斯兰教创立以来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里,伊斯兰教分裂为包括什叶派和逊尼派在内的数个分支,教派之间相互攻讦,而且阿拉伯世界的数十个国家为了争夺其主导权而内斗不断。印度文化圈国家的文化认同危机主要表现为复杂的民族、宗教与人种矛盾阻碍了对于统一的主权国家文化认同,这种情况在印度文化圈国家中以印度最为典型。印度拥有数千年的文化底蕴,但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并未形成过统一的主权国家,直到近代英国殖民者用武力才结束印度漫长的分裂局面。正因如此,现代印度的国家结构并不稳固,印度国内教派林立、民族众多、语言繁杂,这种历史遗留的客观现实从根本上阻碍了印度人民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撒哈拉以南的黑非洲国家也面临着非常严重的文化认同危机,这主要表现在部落文化、民族文化与统一的主权国家文化之间的矛盾。在历史上撒哈拉以南黑非洲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与部落文化,虽然伴随着近代殖民化进程,现代主权国家的文化开始传播到这一地区,但是这些国家是以原始部落为主构成的社会形态,部落文化占据主导地位,民众的部落观念非常强烈,所以这些国家人民的国家意识比较薄弱。拉丁美洲国家的情况较为特殊,拉丁美洲民族是在近代西方殖民化进程中形成的混血民族,这一地区在国家文化认同的危机主要表现为多元民族文化与统一国家文化之间的矛盾。
(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羸弱
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影响力羸弱体现在许多方面。首先,在国际文化规则和制度方面,现行通用在文化方面的国际法律与国际准则基本是按照西方国家的意志来决策和制定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普遍处于执行和遵守的服从地位。其次,在对外文化输出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的整体实力明显不足,比如在英美等国家特别重视网络语言的使用,“在网络语言方面,英美国家占据绝对优势,据分析,网上语言人口共5.29亿,英语占了43%,大中华地区仅占了8.8%,在网页语言种类方面,英语占了68.4%,汉语仅占3. 9%”[2]与之相反,发展中国家在网络文化的竞争中明显处于弱势。再次,在文化创新方面,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在整个国际文化产业链中,发展中国家基本位于服务和消费的中下游,单就文化产品的质量而言,其影响远不及西方国家发达。
(三)国家文化整体开放程度较低
发展中国家采取不少限制性举措来构筑文化壁垒,导致其国家文化整体开放程度不足。一方面,一些建立威权主义政体的发展中国家禁止发展非官方信息传播媒介,高压打击言论自由,过度控制公共舆论与社交媒体。另一方面,一些宗教色彩浓厚的发展中国家坚持政教合一的原则,在国内建立至高无上的神权统治秩序,坚决阻碍具有普世价值观念的世俗文化在本国出现和传播,在此以部分伊斯兰国家较为典型。
三、维护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的合理对策
针对发展中国家文化安全问题的具体表现和背后原因,依据建构主义的核心观念,发展中国家首先应该建构并强化国家文化认同,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通过提高其国家文化整体实力进而在观念层面扩大其国家文化影响力,并且通过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在实践层面建构国家文化的安全状态,实现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独立性与开放性的有机统一为其建构国家文化的安全事实提供重要保證。总之,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应该从认同、身份与互动等方面建构有效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合理对策。 (一)强化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认同
建构主义特别强调社会的整体性和全面性,要从根本上真正构建起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认同,必须以文化同质性、文化利益性与文化独立性为核心建构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价值认同和身份认同。首先,发展中国家要积极挖掘本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弘扬本国人民能够普遍接受的同质性文化,比如传统习俗和庆典节日等,努力建构国家文化的普遍认同。其次,发展中国家在社会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文化浪潮中,主动找寻自身文化蕴含的国家利益,使国内民众能够享受到国家文化带来的实惠,建构国家文化的价值认同。最后,发展中国家要在国际社会各种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过程中,全面辩证地看待各种文化相互间的联系与区别,保证本国文化的独立和完整,突出本国文化的特色和亮点,积极建构国家文化的身份认同。
(二)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整体实力
建构主义特别重视集体身份的价值和意义,而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是其建构主权国家这一集体身份的重要财富,为扩大其国家文化的影响力奠定了实力基础。因此,发展中国家应该采取有效路径提高其国家文化整体实力。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举办或参加各种国际活动的机会巧妙宣传本国的优秀国家文化,给世界各国制造良好的印象。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该努力将本国优秀文化与现代流行元素相结合,发展面向青年、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的新型国家文化,增强发展中国家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感。除此之外,发展中国家要主动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升级国家文化相关产业、丰富文化表现形式以及提高国家文化的经济效益,充分挖掘本国文化的潜力优势,努力提升国家文化核心竞争力,逐步扭转在国际文化竞争中的不利局面。
(三)深化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建构主义认为包括文化安全在内的国家安全是一种社会状态,发展中国家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是各行为主体在国际社会中通过互动实践相互作用的结果,属于观念层面的变量。发展中国家应该要深化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增加本国文化的价值量和存在感,为其实现国家文化安全提供现实保障。第一,发展中国家应该致力于建构良好的国际形象,因为“按照建构主义的理解,国际形象是由国际文化价值结构的相互身份认同关系所建构和表达出来的。”[3]树立国家文化的良好形象对于建构国家文化的安全观念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二,在国际社会多样性文化生态中,发展中国家应该打破文化保守的思想牢笼,除了加强同质文化的学习借鉴,还要积极吸取异质文化的优秀养分,不断健全完善自身文化。第三,发展中国家在文化领域应该学会报团取暖,深化南南合作,在不同文化中寻找共性思想,凝聚国际共识,增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集体意识,同时在建构国际文化制度秩序方面加强对话协商,协调外交行动,发挥建设性作用。
四、总结
目前国关学术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国家文化安全研究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而国家文化安全这一安全领域本身较为复杂。本文借助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观点来研究发展中国家在文化安全方面存在的具体问题,分析背后存在的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對策,希望对今后这类问题的研究能够有所思考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张殿军,郑兴刚.对外文化交流: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2] [德]伯尔尼德·哈姆.论文化帝国主义:文化统治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02.
[3]孙红霞,李爱华.文化外交的独特价值[J]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1).
作者简介:张启炜(1995—),男,汉族,山东省海阳市,硕士研究生,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政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