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地“照本宣科”中发现意义

来源 :上海戏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h6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从奇切斯特节日剧院转到伦敦西区约克公爵剧院的《李尔王》一剧中,英国国宝级演员伊恩·麦克莱恩爵士以近80岁高龄挑战李尔王一角,伊恩以一流的理解力和表现力,为角色痛苦的“脱冕”过程赋予人性和神性,为观众献上了一位教科书式的李尔王。
  巨细无遗的演技示范
  无论在奇切斯特还是西区,人们蜂拥而至来看伊恩·麦克莱恩的《李尔王》,很大程度上是冲着他与角色高度贴近的年龄和他本人丰富的莎剧演艺经历而来。近80岁的伊恩是《李尔王》演出历史上最贴近这个角色年龄的演员,按他自己的话说,“算是个捷径,可以直接演出我对衰老的亲身体验” 。抽泣、咳嗽、擤鼻涕等小动作,愤怒、迷茫、悲伤的眼神,台词念白的停顿、重音以及种种细节处理,伊恩·麦克莱恩展现了无法取代的表演魅力。正如《卫报》剧评人迈克尔·毕灵顿所说:“伊恩·麦克莱恩塑造的李尔王,根植于对年迈之人的细微观察,以及对从剥夺与失去中获得顿悟的深刻理解。”
  这不是伊恩·麦克莱恩第一次主演《李尔王》,最近一次是2007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版,他出演了同样的角色。比起10年前,在这一版中伊恩的演绎,疯癫的成分少了,脆弱的感觉多了,你能感觉到一个曾经高高在上的王者,是如何饱受衰老的折磨与羞辱。10年前,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尔疯癫爆发的段落,被薄情的女儿刺激了的他,脱去了所有衣衫,浑身赤裸地站在舞台上;10年后,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李尔的忍耐,是他在暴风雨未落前吞下的眼泪:
  “你们以为我会哭?不,我不会哭/虽然我真该痛哭/可是在我痛哭之前,这颗心将会爆裂成十万个碎片/啊,傻瓜,我要发疯啦!”
  随后他用手帕掩住呜呜的口鼻,拉着傻瓜快步走下场。正是这段忍耐,让李尔之后的疯癫更为真实有力。
  比起10年前,这一次他的表演细节更丰盈。观众置身小剧场小空间观看演出,让最后那些人物互相亲近的场景所营造的效果得以淋漓尽致体现,比如李尔王在医院醒来,看见小女儿考狄利娅时,那句“不要笑我,我想这位夫人,是我的孩子,考狄利娅”,又比如李尔王怀抱着考狄利娅尸身,自己也将在心力交瘁之下撒手人寰之时,那句“帮我把这颗纽扣解开”,这样的近距离之下,观众犹如被李尔王巨大的悲伤淹没、无法呼吸。
  衰老与疯癫主题
  如何让观众理解一个喜怒无常的君王并对他产生复杂的同情?剖析《李尔王》中的衰老与疯癫主题是关键。这版《李尔王》通过浅近的肢体语言来体现李尔王的衰老,解释他疯癫的原由,又引导观众在为李尔王的衰老而悲哀的同时,思考疯癫带给他的意义。
  跟此前2014年萨姆·门德斯导演、西蒙·拉塞尔·比尔在英国国家剧院主演的版本一样,伊恩这版的演员阐述中也提到了李尔王可能罹患阿尔兹海默病的设定,让当代观众对这个老头的歇斯底里更容易认知。很好的是,这版的主创并没有在舞台上明示“老年痴呆”,有效防止了戏剧主题的窄化,李尔王仍保留了某种近似于古典悲剧里英雄的性格缺陷。因为李尔王的失败,不仅在于他衰老的心智,同時也在于他对旧秩序和王权的迷信。在第一幕中李尔王“决心要在晚年摆脱一切操心与烦恼,把国土一分为三”,划分的标准是女儿们对父王爱的表白,“让本王可以把最大的一份恩赐赏给最具孝心的人”。
  本剧的处理是李尔王在听完大女儿、二女儿轮番上台讴歌后,满意地把桌子上一份昭示他统治范围的地图剪开分发下去。显然,李尔王在用王权召唤父权、展示父爱,进行了王权/父权的双重移交。但他没有意识到,在深谙权力捆绑逻辑的子一代那里,一旦权力移交完成,其父权地位也必将受到根本性的动摇。
  很快,李尔王在已经得到土地和权力的女儿们那里遭到冷遇甚至虐待,在暴雨之夕流落荒野。这场重头戏的处理十分震撼,伊恩将每个情绪转折都十分精确地表达出来,并以极高的职业素养亲自经历了“真实的暴雨”:倾盆大雨落在铺着红地毯的圆形舞台上,汇聚起来,顺着李尔王一缕缕的头发流下来——很少有版本这样处理。李尔王台词中有大段的诅咒,充斥着荒野中动物的意象;湿透的衣服,勾勒出一个濒临崩溃的老人颤抖而脆弱的身形。当遇见衣不遮体的埃德加时,李尔开始关心普通人的疾苦,脱下了自己的西服外套为他披上——从开场时候别满勋章的戎装,到后来身穿的整套西服,再到叫嚣着要“脱下身外之物”只剩下散乱的衬衫和破损的背心,这个象征“脱冕”的过程,是饱受折磨的年迈之人心智和体力逐渐瓦解的过程,同时也是李尔王回归人性与自我的过程。
  有学者认为李尔的疯癫是尼采美学中酒神式的疯癫,它的产生是个体的解体与理智崩溃的结果,但理智丧失后的大智则是其个体的理智涅槃后重生的所获。疯癫在中世纪就有神灵附体的说法,不知道莎翁是否考虑到这一点。李尔王的疯癫与其说是一种崩溃,不如说是一次重生。疯癫让李尔摆脱了世俗王权、野心欲望的羁绊,恢复了对人性的感知,使一个君王最终带有了神性。
  靠近多佛的悬崖,李尔王碰见被挖了双眼的葛罗斯特,一时表现得疯癫,一时又无比清醒:
  “啊,神经错乱了,疯癫中却自有道理
  如果你想为我的不幸痛哭,拿走我的眼睛
  我完全认识你,你的名字是葛罗斯特
  你必须忍耐
  我们哭着来到这世界
  第一次闻到空气就嚎啕大哭
  我跟你讲一番道理,听着
  啊呀,伤心哪
  我们一出生就哭,哭我们来到这个傻子的大舞台”
  两个老人坐在空荡荡的地上,一个是曾经贵为国王的李尔,另一个是同为父亲、同样不辨善恶的葛罗斯特,轻信了忤逆的私生子埃德蒙,驱逐了善良的埃德加。此刻他伏在李尔王身上哀哀痛哭,李尔王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慰他。在遭受一“疯”一“盲”的惩罚后,两个老人明白了一切,葛罗斯特说:“我能看见的时候,我也会失足颠仆。”一如李尔在没有理智引导时,却“凭感觉看清了世界”,两人的心灵都在自我与他人的苦难中逐渐得到净化。这两个镜像的设定,让剧中人物有了层次感,强化了人性主题的探讨。   英国的莎剧复排
  是否只是“照本宣科”?
  复排莎剧是英国剧院每年的必修课,比起欧洲先锋导演,英国本土很少诞生颠覆性的改编版本。他们通常极少改动剧本对白,而是通过细节撬动变化,比如舞美的重新设计编排,来润物无声地实现当代化。一样的台词,不一样的讲述时代,好的编排宛如开启隐藏关卡,带领观众从新的角度进入剧目。正如伊恩所说“我们照本宣科,你从其中发现意义”,尽管全剧并没有说出“脱欧”二字,却分明让人嗅到了当下英国的政治大环境。
  在此版中,莎翁原作中的人物没有削减,只有肯特伯爵的形象变成了女性。肯特的性别转换,让全剧更符合当代设定,也在好女儿和坏女儿之外,增加了另一种女性的劝诫声音。比起女儿们,她和李尔王年龄更为接近,有君臣的关系,也有友谊的成分在。特别是鉴于考狄利娅在剧情开展期间一直缺位,肯特的女性特质,确实让杀机四伏、情绪压抑的时刻得到缓解。
  作为莎剧的当代改编,性别通常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议题,这版的野心并不在此,但也有一些细节体现。除了肯特的性别转换,剧中第一幕分封国土时,李尔王嘴上对大女儿说着:“(这片土地)从此将会尊你为王,由你和阿尔巴尼的子孙世代继承。”却把剪开的地图交到女儿的丈夫手上,甚至在说到“子孙时代”的时候,不经意地拍了拍女儿的腹部。上文已经提及,在李尔王眼里,他是在完成王权的移交,自然要把它交到拥有父权的人手上。
  为了揭露当时存在的男权中心思想,这版复排毫无删改地保留了莎士比亚原著中李尔王对大女儿、二女儿侮辱式的谩骂,甚至加上了一些带有色情意味的肢体语言来体現权力场域中对女性的歧视文化。
  当然,莎剧的当代改编还更多体现在舞美和服装设计上。这版《李尔王》讲求观演关系的亲密化,在西区演出时剧组大胆拆掉一半座椅,并在台下搭了条走道,将一部分表演区域延伸到观众席中,意在打破隔阂。舞台的设计也始终在做减法,开始李尔王分封时是大红地毯、气派的办公桌、大幅肖像和演讲台,大女儿住所欢宴时是大玻璃镜、宴会桌,随着李尔王心智崩溃又逐渐清明,舞台设计也趋向于简化,到多佛悬崖一场戏时只剩下光秃秃的地面和身后的水泥墙壁。
  看似颇有拼贴感的服装选择,我想也有导演的寓意:李尔王初登场时身穿的是挂满军章的古代戎装,当时大女儿二女儿身穿的是现代礼服,最后李尔王已经衣不遮体了,赶来救援的小女儿穿的却已经是现代迷彩服,这些差异都指向一种当今世界的瓦解和迷茫——王权倒塌了,当代政治将在民主与暴力中何去何从?
  在莎士比亚创作《李尔王》时,英国海军刚刚战胜了西班牙无敌舰队,攫取了海上霸权,而国内矛盾却浮出水面,多元又分裂的政治权力结构、社会经济结构和价值观体系开始显现。李尔王为三个女儿分封国土实是过于清晰的指征,后世扎堆的复排版本也都脱不了动荡或不安的时代底色。2017年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版本的导演格里高利·道兰和此版的主演伊恩·麦克莱恩都在访谈中强调过英国脱欧大背景对排演此剧的影响,希望演员在表演时能借此切身去体会故土遭四分五裂时的感受——“这是时代的灾难,疯子可以领着瞎子走”,疯子李尔和瞎子葛罗斯特都在教训中得到了灵魂的解脱后,只留下了百孔千疮的大地,给活着的人。
其他文献
“愤怒是我的食物……我们在愤怒的时候,应当保持天后般的尊严。”  ——伏伦妮亚,《科里奥兰纳斯》  《科里奥兰纳斯》是一部颇为纯粹的莎士比亚悲剧。古罗马英雄马歇斯生来神武,因战而得科里奥兰纳斯尊号,却天性孤高,鄙弃平民。在利益与权力双重推动下,两位护民官鼓动民意,驱逐了马歇斯。被流放后的马歇斯转投敌军,意在攻入罗马复仇。最终却被母亲劝服,放弃反攻罗马,最终惨死于敌人剑下。  NTLive摄制的版本
期刊
从视觉到舞台  在欧洲,舞台跨界已经逐渐成为艺术家创作中的常态,很多作品已经无法用传统的演出类别界定,艺术家之间的跨领域合作以及从其他领域转型为戏剧导演的艺术家赋予了剧场艺术更多新的可能。在当今的法国戏剧舞台之上,菲利普·肯恩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位。  在菲利普·肯恩职业生涯最初的十余年间,他的身份是当代艺术展的布展设计师和歌剧戏剧作品的舞美设计。2003年,一股强烈的自我表达的创作冲动,促使他
期刊
疫情发生以来,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积极探索“破圈”新模式,推出一系列线上直播节目,包括最新推出的首档以头脑风暴为创作原型的脱口秀节目《幕间恰恰》。在特殊时期上话持续用声音治愈心灵的音频节目《剧场的耳朵》,包括《口袋抓马》《剧场人的年度书单》《宅玩有戏》等多个内嵌栏目展示了经典美文读物、国内外业界专家戏剧讲座、剧场人的好书推荐、戏剧教育小课程……通过整合上话线下线上平台资源,让剧场艺术与观众之间通过线上
期刊
马修·伯恩的舞剧作品已经成为当代舞坛最引人瞩目的艺术创作,尤其是他大胆创意,将古典经典文本故事进行当代演绎的诸部作品,都足以引起舞蹈界的集体思考。这一版《灰姑娘》将美好的爱情童话放置在战火纷飞、炮火连天的二战,放置在遭受德国法西斯肆虐轰炸的伦敦。看完整部作品,导演的执导意图昭然若揭,笔者认为那就是:纯真与善良可以扫逐黑暗和浮华,唤醒良知与觉醒。灰姑娘在这部剧中就是一个符号的化身,她无疑就是黑暗和浮
期刊
被誉为“现代戏剧之父”的亨利克·易卜生一生共创作了26个剧本,《群鬼》是其“社会问题剧”系列中的一部重要著作。2014年,挪威国家芭蕾舞团根据同名戏剧作品改编创作的舞剧《群鬼》在当地首演后,得到国际舞坛的好评。2018年,适逢易卜生诞辰190周年,挪威国家芭蕾舞团携舞剧《群鬼》来到第20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国观众有幸通过这部舞剧作品,看到挪威舞蹈编导用独特的视角对原著内容进行重新建构和解构,看
期刊
在2018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格鲁吉亚科捷·马加尼什维里国立戏剧院带来的《皆大欢喜》,充满着爱与恋的甜美哀伤、旺盛生命的灵巧与优雅,是我近年在剧场看到莎士比亚喜剧中的上乘之作。看完联想到剧中的一句轻快又诗意的台词:“恋爱中所有凭青春跨野马的任性和一股傻劲儿做出来的事,都是顶好的。”英国《卫报》曾评论道:“如果格鲁吉亚的所有戏剧水准都能接近马加尼什维里国立戏剧院,那么戏评家一定会是这片土地
期刊
此轮上海站的巡演中,马修·伯恩版《灰姑娘》采用了“舞蹈剧场”的概念,相较于前年《睡美人》上演时所用的“芭蕾舞剧”,这一提法更为准确。伯恩注重“剧”在作品中的地位,他强调故事情节的逻辑和人物情感的真实,且热爱探寻剧场的多样性,编舞上也不拘泥于古典芭蕾语汇。时隔二十年,我们依然惊叹于伯恩在《灰姑娘》中挥洒的大胆想象,但同时也为他探索“舞蹈剧场”时所面临的局限而感到遗憾。  一  伯恩版《灰姑娘》的创作
期刊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思想为指导,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书写中华民族新文化篇章,是新时代赋予文艺工作者的新课题、新方向。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作品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尤其成为各个艺术门类聚焦的热点。2019年10月12日至13日,以“新时代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为主题的第三届“盛京戏曲论坛”在沈阳举行,二十余位活跃在戏曲创作与理论研究前沿的专家、学者,通过探讨新时代中国
期刊
上海的秋季向来是灿烂的金色。每年的这个季节,浮动在城市上空的金色会闪耀着格外动人的光芒,连被秋风吹动的桂花香里都漂浮着浪漫的艺术因子。在整整一个月的时间里,在上海,艺术无处不在。  10月18日至11月17日,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上海隆重举行。在此期间,你可以观看到42台96场参演剧(节)目,世界前沿作品聚集于此:7台全球首演、6台亚洲首演、8台上海原创以及12个参展项目,为上海市民带来
期刊
看见海达,看见自己  对于以“社会问题”剧而出名的易卜生来说,《海达·高布乐》并不算是很有易卜生烙印的作品,也不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但《海达·高布乐》却是易卜生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部。  相传,易卜生在61岁的时候爱上了一位18岁的姑娘,在4个月的激情过后两人分手,这个年轻姑娘复杂的内心和性格却给易卜生带来了灵感的源泉,并以此创作了《海达·高布乐》。  易卜生的戏剧作品成为很多社会运动的范例和先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