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苦难中探寻“活着”的意义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dujian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个人都会因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个人性格等内部与外部因素的促使下,而经历不同的人生际遇和体验不同的生活酸楚。无论悲或喜,一切皆是人生的常态和馈赠。因此,当处于盛世安平中,人们都应尽情地享受生活的平凡和体验简单的乐趣。在苦难面前,学会承受、克服,逐渐成熟,做到坦然处之、笑着生活。余华的《活着》,写的正是“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乐观的态度”,这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和个人经历下总结得出的。对于现今社会而言,也极具借鉴价值。鉴于此,本文以余华的小说《活着》为例,来分析阐述什么是活着,什么是苦难,以及苦难与活着二者之间的潜在关系,从而告诉人们如何于苦难中探寻“活着”的意义。
  一、从余华的《活着》来阐述人们活着的现状
  《活着》既是余华本人对活着这一重要人生问题的提出与回答,也是其对“活着”和“苦难”二者之间关系的具体阐述,为人们在困苦中探寻活着的意义提供了一条思路和方法。
  在余华的笔下,小说《活着》中的主人公徐福贵的一生可谓是充满了浓重的悲剧色彩。他的悲剧根源于社会,也根源于个人。在他所处的时代,生活总是充斥着苦难,生存也似贫瘠的土地那般,显得十分苍白无力、没有生机。另外,在余华的文字勾画下,福贵的生活也并不像他的名字那般充滿着多福多贵的美好寓意,反之其人生中所遇之事大多是大悲的演绎。从早年时期家庭的破败、衰落,再到身边至亲之人一个又一个死亡的接踵而至,直至晚年时期身边唯有一头老牛伴其余生。可以说,其一生都在与死为邻,孤独好像注定是他的命运。不仅如此,就连生活中仅存有的美好的人和事物于他而言也似昙花一现般无法长留,皆被他一一送走、埋藏。然而在这样艰难的处境中,苦难并没有完全磨灭福贵继续活下去的意志,反而让他做到了以微笑的方式继续过完剩下的日子,哪怕只是自己独自一人的生活。也许,活着就是如此。无论周遭事物如何变化,活着的人即使再痛苦也要继续下去。毕竟,人活着不是为谁而活,只为了自己,为了活着的本身而活着。
  《活着》记录了福贵的一生,包括他的家庭、本人经历和社会背景等等。其中,主人公福贵对于人生不同阶段的态度也决定了他的生活经历。主要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享乐生活、忍受苦难和以苦为乐。
  首先,在享乐主义阶段,福贵出生于地主家庭,且娶有千金小姐家珍为妻。生活可以说吃穿不愁、幸福美满,是当时许多人都羡慕不来的。然而好景不长,总有人身在福中不知福,徘徊在作死的边缘,福贵就是如此。年轻时期的福贵,虽然表面上有着光鲜亮丽的身份地位和美好的家庭生活,但是他却不懂珍惜当下。反而因其愚昧无知、不谙世事,且沉迷于嫖赌的行为败光了整个家产,使一家人同他一起承受因他而导致的惨痛结果。自此,一家人掉入了社会底层,也陷入了一贫如洗的境地。最终,福贵挥霍、虚度光阴的日子也落下了帷幕。
  其次,在忍受苦难的阶段,余华对于苦难的书写主要侧重在对死亡的描述,且占有较大篇幅。毕竟,身边亲人的死亡所带来的心灵震撼和生活打击是其他事情都无法比拟的。细数福贵的一生,他所经历过的死亡总共有七次,且造成人们死亡的原因也无所不有。总的来说,每一次的死亡对于活着的福贵而言都是一次沉重的打击。在那段时间里,他的活着几乎被笼罩在死亡的氛围下。在见证所有亲人的离世后,福贵的生活也变得越发沉重,喘气也变得极其困难。他哭泣过、大喊过,也一度陷入悲伤中。但是他知道,自己现在能做的也只是用自己的活着去对抗已经死亡的过去。同时,他也深知自己唯有忍受死亡和生活带来的苦难,才能继续在这个艰难的世界里活着。
  最后,苦中作乐是福贵余生阶段的生活态度。在经历种种苦难过后,福贵仍旧是活着的。但他并没有忘记那些痛苦,而是一直背负着这些记忆生活着。从《活着》的开篇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老的福贵正拉着一头老牛耕田。嘴里还吆喝着:“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而当书中的“我”问他一头老牛怎么会有那么多名字时,他只是说这牛叫福贵,就一个名字。深究这一举动,不仅是福贵对离世之人的缅怀与挂念,同时也是对无法改变的事实的认命,也是福贵对生活所叹出的一声无奈回应。他内心渴望着能与家人一同生活,但现实让他认清了只有自己活着的事实。
  综上所述,余华的《活着》是沉甸甸的,他善于把人们生活中的苦难放大、再放大,以此来考验人们对苦难的忍受程度能有多大。从而告诉人们,即使活着有很多苦难,都是不足为奇的。它的出现虽然会影响生活,但并不会妨碍人们继续活着。在他的故事中,能看到的煽情痕迹很少,但悲苦的意味却很浓重。也正因如此,《活着》才更使读者久久回味、为之动容。
  二、对生活中出现的苦难的认识及其意义的解读
  (一)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
  苦难,又指痛苦和灾难。它源于生活,又作用于人们的身上。所谓痛苦,是一种广泛而不安的人类感受。其含义有三层:一是指身体疼痛苦楚,二是指精神上的折磨疼痛和希望破灭后出现的心理不平衡状态,三是指佛学中对现世人生基本情状的描述。所谓灾难,顾名思义就是灾祸苦难,即自然的或人为的严重损害,所带来的对生命的重大伤害。简而言之,它们都是苦难的呈现形式之一,但不是全部。
  自古以来,使人痛苦的根源有很多。例如:生老病死、郁郁不得志、贫穷等等。自然,对于人生苦难的态度,不同的人群亦各执己见。对于苦难认识,本文比较偏向于学者叶嘉莹的观点。她在为周梦蝶的诗集《还魂草》作序时曾把人们对悲苦的态度言简意赅为三类。第一类人是能将悲苦消融于智慧的体悟,如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第二类人是一味沉溺于悲苦而不能自拔,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试问心中唯有愁字之人,其生活怎会不沉浸于苦闷之中;第三类人则是借山水的悠闲来排遣心中的矛盾,如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这类人对悲愁的看待方式是可取的,也是相对实用的。生活虽有很多事本就是人们无法左右的,若是固执地坚持到底,到头来只会竹篮打水一场空。还不如多去感受自然的生命,去看看现存的自然美好。让心里的苦难得到释放,让自我回归自然。总的来说,不同的悲苦态度,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态度的好与坏,皆是个人的选择,旁观者没有权利去批评、指点。   对于生命的困境,素黑认为人们应当做的事情就是将问题一一解开,并且她相信每个人都有自愈的本能和重建自我的力量。她认为人们应学会自我更新,学会接受不可知的无常人生,迎接未来。简单来说,困苦给人带来的最大的、最直接的影响是什么?本文认为是使人产生痛苦的情绪,这种情绪就像负能量一样,会寄存在人们的身体里。它会使人意志消沉、变得懒惰,甚至丧失对活着的欲望。时间越久,这种负面能量就越容易被身体锁住。因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人们对苦难的逃避,使这个问题始终摆放在人们的面前,成为生活的阻碍。所以这里的认同痛苦,不是让人们被它压制,而是自己成为痛苦的主导从而摆脱它的束缚。
  综上所述,对于苦难的认识,人们不必一味地为之惶恐。要正视它、解读它和消化它。要知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人会生老病死,这些都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亦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必然会受到苦难的制约。因而对于苦难,人们虽无法做到提前预知,但可以学会接受、消化与尽量减少它的消极影响,又或者寻找一个自己能适应的方式来克服苦难。
  (二)苦难对生活的意义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苦难也不例外。对于活着而言,苦难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于人的承受能力而言,有的苦难轻如鸿毛,有的则重于泰山。无论是哪一种,都势必会使人们平静的生活产生细枝末节的变化。另外,苦难对于生活的意义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取决于苦难的程度,二是取决于人们对苦难的认知和承受能力的大小。
  在巴尔扎克的觀点里,他认为“苦难是人生的老师”。生活中大部分苦难的出现都有人的因素的介入,且这些苦难对人作用的整个过程都是以人的主观能动性为中心展开的。虽然苦难并没有直接告诉人们它在某一阶段存在的作用,但是它的提问则间接使人们在克服苦难后获得了一些启示和能力。
  在康德的观点里,他认为苦难是精神生命的前提。在《实用人类学》中,康德曾提出“痛苦先行”原理。该原理认为人们应将痛苦视为精神生命的前提条件,没有痛苦,我们就无法感到自己的生命,就会进入无生命的状态。换言之,人同世界是具有感知联系存在的。每个人对外界事物的反应首先都是由感官而来的,特别是对痛苦的感知能力更为敏感。因为,对于幸福的经历,人们会沉浸其中,绝大部分人不会思考其快乐的来源,好像生活本来就是快乐的,且相信这种状态会一直持续。但是,没有什么东西会理所当然地一直持续存在。反观在负面情绪中,人们会停下脚步来看自己的生活状态,从而发现缺陷。之后,才能在自我完善中去审视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
  对于这一观点,余华所持的态度则相反。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没有痛苦的害怕、尊严的担忧、贫富差距的困扰、饥寒的交迫,以及没有对外貌的焦虑和男女性别的歧视之分,人们彼此之间不分你我,且能正确看待人的生死问题时,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活着。然而,古往今来能做到这一标准的人少之又少。况且,要想完全超脱自然存在简直天方夜谭。人身处于社会之中,就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影响。没有苦难的存在,很多现在的事物也会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沦为社会的淘汰物。且人是复杂的,人与人交往之间不可能做到一眼就看透他人的本质。大家都是在你来我往之间,在经历一些事件和矛盾纠纷中成长的。因此,苦难确实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人们顽强生存的能力。
  最后,本文认为苦难在人们的生活中并非全部都是糟糕不堪的。至少,有些苦难应值得被历史记载和人们记忆。例如:我国的节日设置,有些节日的纪念是有必要的。它的确立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没有故事的。那些特殊节日的存在,是对过去我国英雄人物和光荣事件的纪念,让我们时刻珍惜来之不易的今天。毕竟,这些苦难树立了高度的精神价值追求,也磨炼了人们生活的意志,更让活着成为最具有意义的事情。
  三、如何在苦难中探寻活着的意义
  (一)活着意味着思考
  对于活着,尼采曾言道:“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在当今社会,绝大多数人的生活都是百无聊赖的,人们不知道什么是活着,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活出自己。对于人们日常生活模式的形容,用按部就班、人云亦云最为贴切。因为,不知从何时开始,人活着的规划统一变成了:学习、工作、结婚、生儿育女等。也正因为长时间处于这样的生活方式中,人们对生活的感觉渐渐变得麻木,甚至会呈现出一种在物质和精神上都极度空虚的状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是他每日反省中对自己的三个提问。对于活着的思考,人们也可借用这种方法,即“吾日三省吾生:何谓活着?如何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要相信,只要开始坚持思考,总有一天每个人都能清晰地回答出这三个提问。毕竟,最了解自己的人始终是自己,每个人对生命的感受都是独一无二的。
  此外,活着是一门必修课,绝非人的天赋。人们虽生而为人,但活着的内容却不是生来就有的,它需要人们在后天的生活中去不断寻找。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在于思考。因为只有循序渐进地思考,人们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人生观。只有日复一日地思考,人们的思想才不会停滞不前。只有对自我经历地反复咀嚼,人们才能真正意识到自己向往何种意义的活着。因此,活着需要思考。
  (二)探寻自我生活的内容
  活着是对生命的关照,也是对灵魂的审视,更是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人生在世,不过寥寥数十载而已。正因为生命的有限性,活着才显得极为珍贵。因而,在无数的人的努力下,人们的生活也才有了迸发出无限未来的可能性。春时,百花盛开、百鸟争鸣,此时每一种生命都在以它的姿态活着,人生亦当如此。余华凭借《活着》告诉人们,人活着的本质上是为活着的本身而活着,不应被自我活着之外的事物所束缚。人生在世,应尽可能地去亲身经历一切,自己去从不同的事物和他人的身上,感受活着的真谛。例如:活着的辛苦,活着的真善美,以及活着的平凡与乏味。总之,事无巨细,皆应尝试。
  在当今社会,很多人活着的内容都是专注于从事某一项事业。特别是专职领域的人群,本文以文学界的周梦蝶为例阐述。周梦蝶,著名诗人,其雅号 “苦僧诗人”。在他坎坷的一生中,生命几乎都奉献给了诗,并且他致力于“以诗的悲哀,征服生命的悲哀”。于他而言,诗是他活着的内容,也是他生命的象征。在现实生活中,周梦蝶是孤独的、沉静的,但在诗中他却是自由的、豁达的。因而,他乐于且不知疲倦地用一首首诗来缓缓叙述生命中存在的悲哀,期盼着用诗来克服这些悲哀。他曾说过,世界上只有两种人存在,一种是占面积的,另一种是不占面积的。至于衡量的标准,皆因人而异。可以看出,当人们找到属于自己活着的内容时,世界都会焕然一新。
  此外,对于活着的内容,弗兰克认为人们可以通过以下三个途径来寻找生命的意义:一是创造、工作,例如,艺术家对艺术作品的创造、科学家对科技产品的研发、文学家对文字作品的创作等等;二是体认价值,例如,人们可以通过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从而感受不同的事物、不同的情绪,然后从中找寻认同感;三是受苦受难,例如,一些背包客、冒险家,他们热衷于做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事情,虽然这些事情较普通生活来说较为艰难,可是却能从中得到自己想要的快乐。
  所以,活着的内容究竟是什么?也许它是抽象的,可以是一种声音叙述、一种精神追求,又或者是一种理想化的想法;也许它是具有颜色的,可以是绿色的植物、多彩的游鱼,又或者是燎原的星火;也许它是艰难的,里面会有甜蜜、会有苦难,也会有意外惊喜。因而,不论人们所处的时代和生活环境如何都应当活着,然后去发现属于自己的生活内容。
其他文献
应是寒梅隔岸开,清风月影暗香来。  小桥独步思飞远,却把人生走一回。  蒔田歌  桃红落尽柳飞绵,布谷声声催莳田。  一垅新禾千点绿,纵横参破水中天。
《好人宋没用》是任曉雯首发于《十月》杂志的小说,本书以一个小人物的名字来命名,这样的命名方式奠定了底层叙事和日常性书写的基调。我国的长篇小说多是以历史和社会为容量,以抽象性、哲学性或者是历史性的名称命名。像《好人宋没用》这样以底层小人物来命名的长篇小说非常少。任晓雯打破常规将“宋没用”以主角的身份推到中国文学的长河中与读者见面,让读者开掘一篇心灵史诗,一种小人物的生存哲学。  不同于历史与宏观的叙
你是要给足我正能量吗?铺开镰刀  和斧头。而我  看你的眼睛越来越疼  墙上挂的稻穗,已经一株一株在夕阳里  暗淡下来。我想喊一喊:爸爸  像小时候骑在你的肩上  春天多嫩,多绿。多像我们给老迈的牛  喂水,梳洗,在草料里添把盐  我卻在青草的深处找到白发,一生  多短啊!现在,在风吹过的河堤  我的白发一如你的昨日。下午的阳光  羞涩地躲进黑云  你已是步履蹒跚。你手举麦苗  是要给足我雨水还是
剧情片《十七岁的单车》聚焦于世纪之交的中国北京,通过复现该时期北京纷繁复杂的社会文化属性,进而围绕“单车”这一富有象征意味的物象,叙写了不同阶层少年在此语境下的爱恨纠葛。作为第六代导演中颇具思想性的一员,王小帅在《十七岁的单车》中藏埋的深层意旨,无疑是耐人寻味的。主人公小贵永远横亘在远方的乌托邦式城市梦、单车饱蕴的文化符号意义、北京城作为现代性意识形态的空间呈现,诸元素在王小帅的镜头下,似乎都作为
心如止水是谎言  我总能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  这样的情绪来自风  来自湖底的冲突  有山,晃成一池碎银  有船,镇不住鱼虾的蹦跳  这种波纹起源于旷远  绵延到海面  根子在雪山  停 电  一声惊雷  我们学校这一片就停电了  像这个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一样  没有预告  教学楼那边传来孩子们的惊叫  他们从光明进入黑暗  同样,猝不及防  现代科技让我颓废得四体不勤  不习惯再用纸笔墨砚  一停电
陈春成,“90后”作家,2020年9月在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首部短篇小说集—《夜晚的潜水艇》,受到了众多读者的喜爱,并且获得了许多著名学者的高度评价,其在豆瓣平台获得了2020年度中国文学(小说类)榜单列表第一名的好成绩。《夜晚的潜水艇》是其中一篇短篇,讲述的是一位天才少年如何失去想象力,最终“沦落”为“正常人”的故事。本文从身体规训与社会秩序的角度,试用福柯的《规训与惩罚》中的规训理论来讨论这篇短
生活中有太多药物可以疗伤。譬如  点一盏灯,便可治愈孤寂  谁都不愿活在一出短剧中  眼泪里轮回  允许柴米油盐取代激情,像冲得越来越淡的茶  允许一只蜜蜂在花间搬弄是非,误读春天  允许某个夜晚,某人与你同床异梦  允许几次冷战,依然春暖花开  在被窝里,為你挠挠痒的人  她是多么爱你  雪又飘下来  这一年,许多雪花飘下来  急哄哄的,忘记给自己涂鲜艳的口红  这一年,有更多雪花没飘下来  她
人们若无法静心下来去仔细品味艺术作品,那它的光芒则永远无法得到完整的展现。张执浩在访谈中说:“诗歌最终的效果是要让匆忙行进的时代和人群慢下来,停止是不可能的,但慢下来是必须的。”抱有这样想法的诗人一定会对自己的作品加以改进,而这样的作品只有经得住新批评研究方法的考验才能算作好的作品。  一、用新批评细读诗歌  (一)《无题》  喝绿茶还是红茶/一大早就纠结于/青山绿水或/残阳如血/都是美,都是/人
高原上一汪湖蓝色的海  与金灿灿的油菜花  绿绒绒的小山,三分天下  写下旷世悠远的赞歌  调子时而欢悦时而深沉  高原的风,用无伴奏的和声  来衬托它的凝重  从你身边游历  不管是精神还是肉体  只匆匆一瞥  便驚艳了整个世纪  冲击冲击,湖水的微澜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自荷马史诗面世以来,对其的戏仿、续写甚至重写层出不穷,有关荷马史诗与其他文学作品的对比研究更是屡见不鲜。约翰·坎尼就认为荷马是欧洲文学当之无愧的起点。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与史诗《奥德修纪》之间的戏仿对应关系是学界所公认的,美国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也认为应该参照《奥德修纪》来理解《尤利西斯》中的人物和情节。乔伊斯本人在寄给姨妈约瑟芬的信中也建议她将《奥德修纪》作为《尤利西斯》的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