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影

来源 :颂雅风·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guoren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6年7月14日,经历一天饱经酷暑的颠簸,我带着一柳条箱铺盖和一纸箱书籍来到了张店钢铁厂组织科报到,领导安排我临时留在组织科从事整理档案工作。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活条件又简陋,再加上天气炎热,刚工作没几天就感觉身体软绵绵的。虽然得了重感冒,但由于刚进入一家新单位,担心别人说闲话,担心会给领导留下不好的印象,便硬撑着上班,实在难受的时候就趴在桌上闭一下眼睛。
  我正趴在桌上迷糊着,突然,感觉有人轻轻拍了下我的后背,我立马站起来回头一看,原来是组织科潘科长。潘科长有50岁的年纪,面容和蔼,初次接触时感觉话语不多,白黑相伴的头发稀疏地匍匐在头顶上。对于潘科长,其实我们接触得并不多,只是刚来的时候,是他为我安排的工作。只见他看着我说:“小赵,你怎么了?是不是身体不舒服啊?”我不好意思地说:“没事,潘科长,就是感觉浑身无力,还有点冷。”他摸了一下我的头,说:“你这不是发烧吗,快去医院看看吧。”我不加思索地说:“我还不知道医院在哪里呢,等下班了之后再说吧。”只听他着急地说:“等什么等,一点不知道照顾自己,你等我一下,我马上就过来。”不一会儿,他拉着我胳膊就往外走,边走边说道:“小赵,走,我和你去医院。”
  下楼后,潘科长麻利地掏出钥匙、打开一辆金鹿牌自行车,快速地推出来,这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貌似生病的好像是他的家人。推出自行车后,潘科长让我坐在后座上,只见他用力一推,一只脚踏上脚踏,另一条腿一偏就骑在了自行车上,带着我直奔厂医院。
  到了医院,他马不停蹄地带着我挂号、检查、安排输液等。说真的,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打点滴,也是在自己从学生转变为单位职工后第一次享受公费医疗的待遇。虽然生病打着点滴,但是心里还是美滋滋的,一感觉自己不再是学生,打针不用自己掏钱了。二是感谢潘科长的照顾。想到这,我说:“潘科长,你回去吧,我自己就行了。”可他笑着说:“不急,你安心打针,照顾你也是我的工作。”在这段时间,潘科长热情地和医院的人打着招呼,询问其他病号的病情,和他们交流厂里生产、销售、收入等情况。两瓶打完后,潘科长推出自行车我们一起走出医院。这时天色已晚,大家都已经下班了,我赶紧说:“潘科长,你快回家吧,耽误你一下午时间了。”他问我:“今晚怎么吃饭啊?”我说:“我去食堂打饭去”。他说:“这么晚了,食堂里还有饭吗。你跟着我,到我家,让你阿姨做点,咱俩一起吃。”
  说实在的,那个年代物资还是很贫乏的,即使有钱也不能立刻买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潘科长的热情感染了我,我没有拒绝,就这样一路被潘科长的自行车驮着到了他家。潘科长家住在一楼,有个小院落。见到阿姨后,潘科长简单介绍了一下,阿姨便去做饭了,片刻功夫,两碗面条便出锅了,只见每碗面条上面卧着一个荷包蛋。潘科长二话不说,直接把自己碗中的荷包蛋夹到我碗里,我再推辞时,他就像个孩子,端着碗跑得远远的。“孩子,快吃吧,病了就要好好补一补。”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便不争气地落了下来。潘科长看到我落泪,忙不迭地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我摇头摇头,就着眼泪开始大口吃着荷包蛋。吃完饭后,我忙不迭地向潘科长道谢,并表示天色已晚,该回宿舍了。本来叨扰他太久,我心里已经感激不尽,没想到他给的温暖还不止这些。只听潘科长说:“你刚来,这些地方不太熟悉,我和你一起去宿舍,我也散散步。”这样,他边走边介绍厂区的情况,走着,走着,便到了我的宿舍樓门口。此时,我刚想开口道谢,便被他阻止了,催促我赶紧回去休息,并站在原地看着我走进宿舍楼。
  我悄悄地从楼道里返回来,目送潘科长离开的背影。虽然他离我越来越远,可这背影在我的脑海里变得越来越高大,就像一座雄伟的高山,给人温暖、踏实之感。虽然他的背影越来越模糊,但他热于助人的品格,和蔼可亲的面容却在我心里扎了根,给予了当时正处于孤独的我,无限的力量。在此后的路上,他热情的双手、温暖的肩膀、信任的目光伴我前行。
  三十多年过去了,经历了无数的大风大浪,也曾吃过无数次的面条荷包蛋,没有哪一碗给我的记忆最深,最让人回味无穷。时至今日,关于那碗面条,关于潘科长,始终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如同指路明灯,时刻提醒着我,不管走到哪里,从事哪项工作,都要以潘科长为榜样,朴实做人、踏实做事,多给他人一个宽厚的臂膀,多帮助他人。
  作者单位:山东工业职业学院
其他文献
2018年7月,我满怀期待只身奔赴美国罗德岛留学,最终我以满意的成绩结束了第一学年的课程,这对于一名从未接受过标化、竞争,甚至从未接受过学校教育的学生来说可谓是前所未有。我心里清楚大家会怎样议论我的经历,但是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靠自己的努力来使人们赞许我的选择,或许是我的毅力使我尝到了不蒸馒头争口气的甜头,但同时这份毅力也使我接触到了改变了我人生的东西,那就是武术。  在2015的夏天,我得到了一
期刊
教育的本质是提升人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人生命的全过程就是由一次次的生命活动所组成。一次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决定人生命全过程的质量;教育工作者重视每一次生命活动的质量就是重视生命全过程的质量。教育就是对学生的每一次生命活动进行关怀,学习过程实质就是一种享受生命的过程,这种关怀是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和教育自身发展价值在“生命活动”实践中的统一,在此基础上教师的价值得到实现,师生的生活品质和生命质量得以提升
期刊
银妆素裹北风刮,  晶莹洁白凝为花。  污濁涤除天地新,  轻盈潇洒舞芳华。  作者简介:夏循忠,1963年7月生,男,汉族,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教学研究。现供职于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县黄歇口镇大兴初级中学。
期刊
秋天的凄美  慢慢地,秋色渐远  花朵次第凋落  给草坪  换上了新衣裳  蜜蜂停歇在  一片摇曳的枯枝上  绕着那片飘飞的落叶  “嗡嗡”吟唱,花样舞姿  在暮色下的細雨中  显得特别凄美  夏夜  月牙儿挂在星空  我站在楼顶  静静地听着夜风  四周群山无语  灯光若隐若现  远处热闹的虫鸣声  惊醒了两只欢快的鸟儿  它们叽喳地叫唤  一唱一合  从一座高楼跳到另一座高楼  在柔和的月光下
期刊
期刊
摘要:苏轼作品在词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和价值,不仅具有内容题材丰富和风格特色的特点,同时,在形式技巧等各个方面也有巨大的突破,对整个词史发展带来深刻的影响和传播价值。  关键词:创意与用调 苏轼 水調歌头 浣溪沙  对于苏轼作品在词史上地位的分析,可以从宏观的视野进行考察,也需要从微观的层面来分析和观照,《水调歌头》《浣溪沙》中的创作词调和影响值得我们去考察和分析,了解苏轼在宋代词史的地位和价值。 
期刊
有人说,“鸟只有在辽阔的天空中才能尽情地翱翔;鱼只有在深邃的江河才能欢快地游弋;雄师只有在一望无垠的平原才会充分显示飒爽的英姿。人需要自由,爱艺术、学艺术的人更需要自由。”每当我对学生提出规矩时,总有学生拿“自由”来搪塞我。也有很多人认为从事艺术就不应该有那么的限制,不受道德与规矩的约束,他们认为,人只有在所谓的“自由”的条件下才会有安宁的生活,一切的理想、抱负,一切的艺术创作,只有“自由”的前提
期刊
七律·塘围  ——写于2019年6月12日  塘围堵塞水流缓,  茁光除罩暗退急。  幸得人生千般坎,  两脚跨过豪气生。  横竖撇捺  ——寫于2019年6月1日  横望形式皆空转,  竖视官僚切利来。  撇开经济贫贱哀,  捺入职位人格埋。  初心  ——写于2017年3月  独在楼顶,  西溪东去。  看高楼林立,  层层叠叠:  两江合水,  鱼灯争艳。  机击长空,  鱼游水面。  圣山
期刊
摘要:蔡元培先生说:“属对‘不但是作文的开始,也是作诗的基础’。”属对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在介绍浅显的属对知识的基础上,借助教学环节的设计以及学生作品的呈现,诚心正意地与学生一起共读经典,共写对联,以期唤醒沉睡在我们血脉之中的民族文化基因。  关键词:作文 属对 平仄 对偶 汉语  事随境迁,旧时学堂里的国语启蒙课程
期刊
摘要:底层叙事是我国当代文学当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余华作为我国当代文学中的主力军,在其创作的文学作品当中,塑造了众多底层人物形象,描写了十分广阔具有纵深感的底层社会图景。在余华创作的作品当中,底层人物形象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构成,其中既包括了一辈子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也包括了在动荡时代当中积累财富的暴发户,还有在城市生活当中一直徘徊在底层不为人所关注的无名小卒。底层叙事对于一个社会来讲,有着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