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村公路建设支持力度的加大,农村公路建设里程大大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显。但与此同时,随着交通量的增加,农村公路桥梁的病害开始出现,给车辆和人们出行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鉴于此,文章对乡村公路桥梁的病害类型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借鉴。
关键词:乡村公路桥梁;病害;维修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3-0161-02
公路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路具有灵活、机动、服务面广的特点,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村公路设施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很多地区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发展目标。桥梁是公路交通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到农村公路交通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量乡村公路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威胁到桥梁的正常使用,甚至在一些地方发生桥梁坍塌、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因此,探讨乡村公路桥梁的病害及其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公路桥梁质量病害的类型
乡村公路桥梁病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1.1 桥面不平整、不整洁
部分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较差,将桥面当作晒粮场和储存地,将大量的粮食、河沙以及其它杂物等堆积在桥面两端,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桥梁上来往的车辆洒落的很多杂物散杂于桥面,堵塞了桥梁的泄水孔。雨季时,雨水无法顺畅的从泄水孔排出,雨水淤积在桥面上,冬天结冰,带来极大安全隐患,而且对桥面铺装带来极大的损害。
1.2 桥梁栏杆损坏严重
乡村公路桥梁处往往没有监控设备,村民缺乏安全的驾驶习惯,很多人有在桥梁上超速行驶,或者随意的在桥梁上超车、掉头等,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且导致桥梁的栏杆处被撞坏,加上缺乏必要的维修,破损处越发严重。另外,部分村民素质较差,人为的破坏桥梁栏杆或者盗窃谋利,导致乡村桥梁栏杆破损严重。
1.3 桥头跳车
所谓桥头跳车是指桥头填料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导致桥梁与路面结合处不平整,车辆行驶到此处时容易发生跳车。乡村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和质量往往不达标,致使桥头跳车经常发生,加上缺乏及时的维修,跳车现象越来越严重,缩短桥梁使命寿命,也带来安全隐患。
1.4 桥梁支座出现病害
桥梁支座的作用是满足荷载传力和变形的需要。一些早期修建的乡村桥梁采用钢板支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雪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很多支座底部的钢板被腐蚀严重,其传力和变形的功能大大削弱,梁体内的压力增加,导致桥梁混凝土出现开裂等病害。
1.5 桥面裂缝
很多乡村桥梁在运动一段时间后,出现纵向、横向等各种不规则的裂缝。乡村公路超载现象严重,在长期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桥面不堪重负,开始出现各种裂缝,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很多地方都会冬天在桥面上撒盐防滑,盐水对混凝土带来严重的侵蚀,容易产生各种坑槽。
2 乡村公路桥梁质量病害的原因
2.1 桥梁保护意识差
公路桥梁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村民们出行和车辆通行的必备设施,与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应该得到村民们自发的保护。然而由于缺少宣传和教育,村民对桥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再加上部分村民素质不高,在桥头处肆意倾倒垃圾,灌溉农田时也直接在桥孔附近筑坝拦水。大量的农村小矿厂随意在河道中排尾矿沙,致使河道淤塞。桥梁泄洪时,很容易将桥梁与附属物冲毁。
2.2 管理不到位
乡村公路桥梁管理上是个难题,受人力和资金的限制,公路管理部门无法对众多的农村桥梁进行细致的管理,很多农村非法采砂、超载行驶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很多公路桥梁没有设置必要的限载、限速的标志,即便设置了标志,也由于毁损严重,行驶车辆看不清标志。这也是桥梁上超载、超速的原因之一。
2.3 设计、施工原因
我国很多乡村公路桥梁修建上世纪70、80年代,当时经济条件落后,车辆较少,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交通量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重型车辆开始增加,原来的桥梁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规定的荷载能力要求,难以承受车辆荷载的压力,纷纷出现质量问题,危险桥梁大幅度增加。在农村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有的桥梁施工的基底承载力达不到施工要求,就贸然施工,结果导致桥梁基础下沉;桥梁施工单位从业人员主要是周围的农民工,这部分群体没有经过严格的施工培训,对施工流程不熟悉,施工工艺落后,加上施工管理不严,施工完成后的桥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4 养护工作不到位
目前在基层公路管理部门中,“重建轻养”的思想依然大行其道,对桥梁养护工作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农村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基层政府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用于公路建设,通常占用公路养护的资金来进行公路建设,导致真正投入到养护中的资金十分有限。农村公路桥梁众多,且比较分散,公路管理部门不能配备充足的人力来对桥梁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致使很多农村桥梁长期得不到维修和维护,一些小病害慢慢成为大的隐患,损害程度加剧。即使有的公路部门加大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重视,但由于检测手段滞后、养护水平低下,没有能力对农村桥梁进行正常的维护。一些基层管理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桥梁检测仪,桥梁检测时主要依靠经验来判定,不能准确描述桥梁性能状况,一些病害没有被及时发现,最后形成大问题。
3 提高公路桥梁质量的措施
3.1 建立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桥梁养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成为乡村公路桥梁建设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借鉴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推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提高桥梁养护人员的入职资格,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能力强、有绝对敬业精神的养护团队。并对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重点加强检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人员的责任感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2 严格落实桥梁养护检查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高农村桥梁质量就需要建立并落实养护检测制度,解决好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中检测设备配套的问题,健全检查制度;对桥梁要经常巡查、定期和特殊情况下的技术检查。对长期使用或已出现病害的桥梁加强监测,建立健全完整的桥梁技术档案,确保桥梁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3.3 加强桥梁的日常养护
加强桥梁的日常养护,保持桥梁构造物表面清洁完整,及时清除桥面、泄水孔、墩台顶、台口、活动支座上的杂物、活泥等。保持桥下流水通畅,及时清除阻塞物。遇有桥梁栏杆缺损,应立即采取加固维修措施,保证车辆在桥上安全通行。
3.4 设立专项桥梁养护经费
基层政府应设立专项拨款用于桥梁的正常养护,并将桥梁的养护纳入对乡镇干部的考核中来,除依靠财政局的拨款外,各乡镇街道也可以自发筹集资金,以增加桥梁养护的资金来源,确保农村公路桥梁的正常养护费用足额到位。
3.5 加强超载车辆的查处力度
因超载车辆通行会严重损害桥梁的使用寿命,应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积极争取政府的有力支持,努力做好管理区域的治理超载工作,应严格限制超重车辆驶入农村公路。各乡镇应积极配合,在必要路段设置检查岗,对于超载、超重车辆坚决做到让其卸载到位才能予以放行,对违反规定者将严格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 苏寅申.桥梁施工及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 李果,杨博渊.农村公路桥梁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J].公路,2014,(4).
[3] 吴彦斌.农村公路桥梁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公路与汽运,2014,(6).
[4] 王诤.浅析“农村”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工作[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4).
[5] 邓龙,黄易康.农村公路桥梁的养护中常见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4,(8).
关键词:乡村公路桥梁;病害;维修
中图分类号:U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5)03-0161-02
公路建设是新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公路具有灵活、机动、服务面广的特点,在现代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力度的加大,农村公路设施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很多地区都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发展目标。桥梁是公路交通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到农村公路交通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量乡村公路桥梁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害,严重威胁到桥梁的正常使用,甚至在一些地方发生桥梁坍塌、人员伤亡的恶性事件。因此,探讨乡村公路桥梁的病害及其原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乡村公路桥梁质量病害的类型
乡村公路桥梁病害的类型多种多样,常见的病害有以下几种。
1.1 桥面不平整、不整洁
部分村民交通安全意识较差,将桥面当作晒粮场和储存地,将大量的粮食、河沙以及其它杂物等堆积在桥面两端,给行车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桥梁上来往的车辆洒落的很多杂物散杂于桥面,堵塞了桥梁的泄水孔。雨季时,雨水无法顺畅的从泄水孔排出,雨水淤积在桥面上,冬天结冰,带来极大安全隐患,而且对桥面铺装带来极大的损害。
1.2 桥梁栏杆损坏严重
乡村公路桥梁处往往没有监控设备,村民缺乏安全的驾驶习惯,很多人有在桥梁上超速行驶,或者随意的在桥梁上超车、掉头等,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而且导致桥梁的栏杆处被撞坏,加上缺乏必要的维修,破损处越发严重。另外,部分村民素质较差,人为的破坏桥梁栏杆或者盗窃谋利,导致乡村桥梁栏杆破损严重。
1.3 桥头跳车
所谓桥头跳车是指桥头填料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不均匀的沉降,导致桥梁与路面结合处不平整,车辆行驶到此处时容易发生跳车。乡村公路桥梁的施工技术和质量往往不达标,致使桥头跳车经常发生,加上缺乏及时的维修,跳车现象越来越严重,缩短桥梁使命寿命,也带来安全隐患。
1.4 桥梁支座出现病害
桥梁支座的作用是满足荷载传力和变形的需要。一些早期修建的乡村桥梁采用钢板支座,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风雪雨等自然因素的作用下,很多支座底部的钢板被腐蚀严重,其传力和变形的功能大大削弱,梁体内的压力增加,导致桥梁混凝土出现开裂等病害。
1.5 桥面裂缝
很多乡村桥梁在运动一段时间后,出现纵向、横向等各种不规则的裂缝。乡村公路超载现象严重,在长期车辆荷载的作用下,桥面不堪重负,开始出现各种裂缝,直接影响到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很多地方都会冬天在桥面上撒盐防滑,盐水对混凝土带来严重的侵蚀,容易产生各种坑槽。
2 乡村公路桥梁质量病害的原因
2.1 桥梁保护意识差
公路桥梁是农村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村民们出行和车辆通行的必备设施,与村民的利益息息相关,应该得到村民们自发的保护。然而由于缺少宣传和教育,村民对桥梁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再加上部分村民素质不高,在桥头处肆意倾倒垃圾,灌溉农田时也直接在桥孔附近筑坝拦水。大量的农村小矿厂随意在河道中排尾矿沙,致使河道淤塞。桥梁泄洪时,很容易将桥梁与附属物冲毁。
2.2 管理不到位
乡村公路桥梁管理上是个难题,受人力和资金的限制,公路管理部门无法对众多的农村桥梁进行细致的管理,很多农村非法采砂、超载行驶的问题得不到有效处理。很多公路桥梁没有设置必要的限载、限速的标志,即便设置了标志,也由于毁损严重,行驶车辆看不清标志。这也是桥梁上超载、超速的原因之一。
2.3 设计、施工原因
我国很多乡村公路桥梁修建上世纪70、80年代,当时经济条件落后,车辆较少,桥梁设计荷载标准低。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交通量不断上升,越来越多的重型车辆开始增加,原来的桥梁不符合现行技术标准规定的荷载能力要求,难以承受车辆荷载的压力,纷纷出现质量问题,危险桥梁大幅度增加。在农村公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有的桥梁施工的基底承载力达不到施工要求,就贸然施工,结果导致桥梁基础下沉;桥梁施工单位从业人员主要是周围的农民工,这部分群体没有经过严格的施工培训,对施工流程不熟悉,施工工艺落后,加上施工管理不严,施工完成后的桥梁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2.4 养护工作不到位
目前在基层公路管理部门中,“重建轻养”的思想依然大行其道,对桥梁养护工作投入的人力和财力十分有限。而且随着农村公路事业的不断发展,基层政府需要筹措大量的资金用于公路建设,通常占用公路养护的资金来进行公路建设,导致真正投入到养护中的资金十分有限。农村公路桥梁众多,且比较分散,公路管理部门不能配备充足的人力来对桥梁进行必要的日常维护,致使很多农村桥梁长期得不到维修和维护,一些小病害慢慢成为大的隐患,损害程度加剧。即使有的公路部门加大对桥梁养护工作的重视,但由于检测手段滞后、养护水平低下,没有能力对农村桥梁进行正常的维护。一些基层管理部门甚至没有专门的桥梁检测仪,桥梁检测时主要依靠经验来判定,不能准确描述桥梁性能状况,一些病害没有被及时发现,最后形成大问题。
3 提高公路桥梁质量的措施
3.1 建立专业化的养护队伍
桥梁养护人员的素质和水平成为乡村公路桥梁建设的关键因素,我们应该借鉴其它国家的先进经验,推行桥梁养护工程师制度,提高桥梁养护人员的入职资格,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能力强、有绝对敬业精神的养护团队。并对养护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重点加强检查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人员的责任感及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3.2 严格落实桥梁养护检查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高农村桥梁质量就需要建立并落实养护检测制度,解决好桥梁定期检查和特殊检查中检测设备配套的问题,健全检查制度;对桥梁要经常巡查、定期和特殊情况下的技术检查。对长期使用或已出现病害的桥梁加强监测,建立健全完整的桥梁技术档案,确保桥梁安全、延长使用寿命。
3.3 加强桥梁的日常养护
加强桥梁的日常养护,保持桥梁构造物表面清洁完整,及时清除桥面、泄水孔、墩台顶、台口、活动支座上的杂物、活泥等。保持桥下流水通畅,及时清除阻塞物。遇有桥梁栏杆缺损,应立即采取加固维修措施,保证车辆在桥上安全通行。
3.4 设立专项桥梁养护经费
基层政府应设立专项拨款用于桥梁的正常养护,并将桥梁的养护纳入对乡镇干部的考核中来,除依靠财政局的拨款外,各乡镇街道也可以自发筹集资金,以增加桥梁养护的资金来源,确保农村公路桥梁的正常养护费用足额到位。
3.5 加强超载车辆的查处力度
因超载车辆通行会严重损害桥梁的使用寿命,应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积极争取政府的有力支持,努力做好管理区域的治理超载工作,应严格限制超重车辆驶入农村公路。各乡镇应积极配合,在必要路段设置检查岗,对于超载、超重车辆坚决做到让其卸载到位才能予以放行,对违反规定者将严格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 苏寅申.桥梁施工及组织管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 李果,杨博渊.农村公路桥梁安全现状调查与分析[J].公路,2014,(4).
[3] 吴彦斌.农村公路桥梁设计若干问题探讨[J].公路与汽运,2014,(6).
[4] 王诤.浅析“农村”公路桥梁的日常养护与管理工作[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4).
[5] 邓龙,黄易康.农村公路桥梁的养护中常见问题探讨[J].江西建材,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