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策略

来源 :速读·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hu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应当成为幼儿智育的基本目标。但是,长期以来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比较突出地存在着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幼儿思维能力发展的倾向。目前,某些小学的入学考试,使得原本对幼儿“高期望化”的家长,更增添了希望幼儿园多教一些知识的要求,从而给幼儿园的教育带来无形的压力。家长的这种要求极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今后的发展。其实成人对幼儿有意启迪的思维能力,幼儿日后的学习和一生的成长更能起着长期的积极的效应。因此,教师要做好家长的工作,并通过各种方法、途径去积极探索有效的发展幼儿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环境——是帮助幼儿获得丰富表象的重要途径
  由于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逻辑性和辨证性的特点,使得数学教育对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更为有利与独特。苏联教育家加里宁的“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的论断,是对数学在发展思维中的重要作用最为形象而又概括的说明。由于实践活动是思维的基础,因而建立一个数学学习的外部环境让幼儿去操作、去探索、去体验,从而积累有关的表象,就显得十分重要了。著名的法国数学家佐尔坦·迪恩尼斯认为:应该设置一个数学学习的环境。为了帮助儿童形成某一个数学概念,要让他们尽可能多地使用不同媒介,和尽可能多的变量打交道。一般说来,幼儿学习数学的环境有两类:一是幼儿生活的其中的客观现实的大环境,二是为达到一定教育目标面而设置的专门学习数学的环境。教师应该合理地综合运用这两类环境来为幼儿数学教育服务。幼儿是生活在社会和物质的世界,周围环境中的形形色色物体均表现为一定的数量,有一定的形状,大小也各不相同,并以一定的空间形式存在着。因此,儿童自出生之日起,就不可避免地要和数学打交道,积累着有关数、形、时、空的表象。如在搭积木的游戏活动中,就涉及到辨认形体、空间、测量等多方面的知识;散步是观察各种物体的空间距离、形状、大小、高矮等。日常生活这个大环境是我们数学教育取之不尽的源泉,但是这个大环境中的数学具有自发的、偶然的性质,虽然它的信息量很大,但是幼儿所得到的是零散的,完全依靠它来进行教育是有限的。家长一方面要有意识、有目的地运用这一途径,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数学的简单知识,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另一方面,要创设适当的数学环境帮助幼儿系统地构建数学知识,加强思维的训练。因此,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客观现实的大环境,创设适当的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与其积极地发生作用,从而建构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
  二、探索时间——是保证幼儿充分开展思维活动的首要条件
  幼儿来自不同的家庭,各自积累的经验互不相同,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幼儿在认知发展上的个别差异,这些都使得幼儿各具有不同的学习形式、学习速度和认知策略。如在学习速度上,有的幼儿对教师的要求领会得快,尝试二三次就能掌握,有的幼儿仅仅依靠教师的语言讲解还不能领会,必须通过亲身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因此要使每个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探索学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每个儿童都能达到高水平的学习。
  目前,在幼儿数学教育方法中,操作法备受重视,认为它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它是幼儿主动获取物体间数量关系、建构数学知识体系,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方式。幼儿学习数学知识,首先应从对物体的操作开始,在操作和积极的探索过程中,由直接感知转为表象,进而构建起初步的数学概念。从而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这一过程幼儿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探索、去思考,老师们切忌匆匆走过场,特别是小班幼儿思维欠敏捷,又不熟悉操作技能,面对新概念更得慢慢来,急于让幼儿匆忙地摆弄就获得理解是不现实的,这样会打乱幼儿的思维过程,使操作流于形式。
  三、语言——是发展幼儿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力工具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发动者,又是思维过程的凭借物与物质外壳,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幼儿在数字活动中进行操作探索,经历了初步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以及判断与推理的思维过程,无一不是依靠语言进行的,这就为数学活动中通过语言发展幼儿的思维提供了机会。
  首先,教师的语言要富有启发性。教师的语言在数学活动中,对引导幼儿感知、探索、解答、整理、归纳数学知识起着主导作用。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获得一定的经验,但这些经验往往是零碎的、散乱的,没有成为系统的知识,这样的知识不易储存,也不便于检索,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比较两组物体数量时,有幼儿常常说:“这个多,这个也多。”或者说:“两个都多。”而不说“一样多”或“同样多”。这说明,儿童在掌握基本数学概念时,往往缺乏表达数学概念的相应语言,这些语言需要在教师启发引导下逐步掌握。因此,教师语言表述要正确,提出的问题要前后有序,引导思路也应步步深入。
  思維通常是与问题联系在一起的,但不同的提问设计对幼儿探索方向与思路,发展幼儿的抽象逻辑思维。为此,启发性提问应具有以下一些特征:有助于开通幼儿的思路,使幼儿有可能做出多种回答;帮助幼儿整理知识,促进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引发幼儿迅速作答,从多角度来认识事物;引发幼儿产生问题,围绕问题展开观察、操作、思索活动。其次,教师还要运用语言引导幼儿善于发现问题。
  四、直观材料——是激发幼儿思维积极性不可缺少的因素
  材料是教育意图的物质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可能获得什么样的学习经验,获得哪些方面的问题,教师要慎重地选择直观材料,并引导幼儿与物质材料发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幼儿的积极思维活动,促进幼儿探索和建构数学知识的进程。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也就是幼儿积极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幼儿的数学活动,离不开可供操作的物质材料,对材料的操作,能使幼儿具体地理解数学概念,直觉地体验到物体的形状、数量以及它们的关系等。这一点,恰恰是抽象的数学概念及其符号不能比拟的。因此,要为幼儿提供合乎教育要求的直观材料,不能将其看成是可有可无的具体措施。
  五、游戏——是训练幼儿智力品质的独特活动
  从思维活动的智力品质来看,它表现为思维的独立性、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批判性和思维的逻辑性等等。在学前期,则注重于前三种智力品质的培养。游戏,是幼儿期独特的实践活动,游戏发展本身反映了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游戏的内容、形式、时间和参与成员的变化、发展,说明了游戏所反映的现实关系在不断深刻,社会生活中的实质性问题一步步在游戏中获得体现,因此,游戏的发展变化正是反映了幼儿思维水平的变化。在游戏中,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提出思维的课题,能促进幼儿思维积极地开展,提高幼儿独立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盲目地接受别人的暗示和影响。
  总之,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发展的。教师应有效地利用客观现实的大环境,创设适当的学习环境,引导幼儿与其积极地发生作用,发展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家乡的山林多有松鼠,每次相遇,它们不是在高高的枝梢吃食,就是扬起毛茸茸的大尾巴转瞬即逝。心里常有个疑问,图画中的松鼠往往是红色的,为何家乡的它们却是灰色的,难怪人们称它们“毛老鼠”,除去长毛尾巴,模样的确与老鼠并无太大区别。  老家人不喜欢松鼠。樱桃刚熟,一夜间,它们就弄得满地落果,糟蹋得比山雀还多。刚刚立秋,核桃还是个青蛋儿,它们又卸得一个不留。楼上储藏粮食的屋子,门窗总被咬坏,破了口袋的玉米花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聚焦城市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新视野,因为:缺少研究城市是农业结构调整困难的重要原因;利用城市优势是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策略;发展都市农业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
邓小平以其务实的作风和坚强的党性奠定了其理论创新的扎实的基础 ,使得创新精神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鲜明特色 ,并以其创新精神不断深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有
辩证法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重要方法论。其主要表现在 :以发展、变化的观点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 ;坚持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规律 ,变拒斥资本主义为在批判的基础上学习、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近几年,学校的安全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一些学校校长和教师噤若寒蝉。据说,一些学校老师甚至不敢上体育课,更不敢上一些危险大的体育课。设身处地地想一下,孩子在学校体育课上,一旦有磕碰,谁来负责?因此,学校体育课中的安全防护就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如何做好小学体育课中的安全防护呢?  一、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小学生安全防护的意识  大量的航空、航海、交通、生产等安全事故的调查统计显示,安全事故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是其未来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能够为其以后独立性的培养打下基础。家长和幼儿园应该互相配合,注重对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帮助幼儿的身心得到良好的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就培养幼儿自理能力意识、教会自理能力的技巧、家园教育合力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自理能力;培养  生活自理能力是指孩子在
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在强化语言基础知识传授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课内外阅读教学,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提高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有效指导中学生,通过对大量优秀作品的阅读,
采用密度泛函(DFT)中的B3LYP方法,选择CEP-31g基组,优化并得到了MgnLa(n=2-6)小团簇的基态平衡结构,计算出了掺杂团簇的基态结构的平均键长、对称性、费米能级、能级间隙、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