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梦的花朵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ping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文化馆研究馆员,曾供职于阆中市川剧团、苍溪县文化馆、广元市文化馆。著名编导,多次担任省内各类大型文艺活动及晚会总导演。
  创作舞蹈《老妈妈》获文化部主办的全国首届新农村文艺调演金奖,并荣登201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创作舞蹈《幸福像花儿一样》获得全国群星大奖;创作舞蹈《梦儿晾在竿竿上》荣获四川省首届新农村艺术节金奖暨本届四川省群星奖金奖。
  2012年除夕,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流光溢彩。“老妈妈”艺术团表演的舞蹈《老妈妈》荣登这个姹紫嫣红的舞台,将清新而热烈的一束山花,捧献给了全国亿万观众。
  2013年10月中旬,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奖舞蹈类作品决赛在山东青岛隆重举行。“老妈妈艺术团”表演的舞蹈《幸福像花儿一样》荣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群星奖,再次以花朵的璀璨形象征服了现场的专家和观众。
  “老妈妈艺术团”是四川省广元市文化馆下属的业余文化团体,如今已经成为在全国享有声誉的基层群众文化骨干团队。其标杆作品《老妈妈》是建国以来全国文化馆系统首次跻身央视春晚的作品,此前还荣获文化部主办的中国首届中老年艺术节歌舞类唯一金奖、全国首届新农村文艺调演金奖以及四川省群星奖金奖。而《幸福像花儿一样》还入围同年度的全国电视舞蹈大赛决赛,因两场决赛同日进行而发生时间冲突,遂与决赛舞台失之交臂。
  作为群众文化战线一名资深工作者,作为“老妈妈艺术团”特聘的艺术指导,作为这两个舞蹈的编导,我一路辛勤耕耘,一路播洒汗水,在群众文化的园地里浇开了芳香四溢的花朵。这是草根之花,也是梦想之花。
  珍视基层群众执著的生活追求和炽热的艺术向往,量身定制,扬长避短,为普通群众登上文艺舞台架设步步高升的坚实阶梯。
  家有老人,這是一个温情的话题,也是一个揪心的话题。编排一个展示我国当下老年人生活景状和精神世界的舞蹈愿望一直鼓动着我。一天,电视上一则公益广告触发了我的创作灵感:年迈的母亲欢天喜地在家做好一桌饭菜,儿孙们却纷纷打电话以各种理由说不能回家,母亲很无奈,也很失落。这个现实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在我的脑海中叠映出一个又一个画面,很快我就有了舞蹈《老妈妈》的初步构思。在和同事一起讨论这个话题时,我进一步认识到:在现代社会里,一边是年轻人的忙碌,一边是老年人的孤独。这个社会现象或许已经不能在人们的情感世界激起更大的涟漪,老人们对儿孙们有几分埋怨,却又有几分理解。如何让老人们在社会大家庭里也可以享有自己的快乐,这或许更能拨动人的心弦,从而触动人们来深度解读空巢老人这个苦涩的话题。至此,主题由忧思转化成了理解、包容和进取,提升了正能量。这是生活的真实写照,并不是刻意拔高。于是,“老妈妈”的形象便生动起来,并且可以舞动起来了。
  广元市文化馆欣然同意排演这个舞蹈,我受邀到广元市挑选群众演员。这支从各个社区广场招募组成的女性队伍,平均年龄在五十岁以上,全都没有舞蹈表演的基本功底。但是,这些普通群众热爱生活的态度和热爱艺术的情怀,以及她们自身的创作激情,深深地感染着我。我当然知道,要让这样一个草根团队超越自身,登上更加广阔的舞台,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我一步一步地对演员进行专业训练,千方百计提升整个演出团队的表演素质。这些非职业的演员,一个动作有时要排演上千次才能准确到位,大汗淋漓、腰酸背痛已经成了她们的生活常态。《老妈妈》所要表现的内容源于她们真实的生活,因而她们对作品所要表现的主题有着真切的理解。她们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老妈妈,因而她们是在演自己。《老妈妈》历经数年深耕细作,在酸甜苦辣各种滋味的体验中不断成熟,在各类赛事活动的历练中不断成长,脱胎换骨。作品一经亮相就受到了基层群众和专业人士的喜爱和赞许,与之同名的艺术团——“老妈妈”艺术团也应运而生。
  让普通群众走上文艺舞台,这是我多年来一以贯之的努力方向,我觉得其意义非同寻常。编排方案必须贴近群众演员,必须照顾她们的实际表演才能,因此,《老妈妈》的编排方案前后修改了六稿,改定后连第一稿的影子都不见了。演员虽然都很努力,但她们毕竟是业余的,基础较差,加之都是中老年人,很多动作完成起来非常困难。于是,我在排练过程中不断修改方案,提炼一组组动律较强但又相对简单的动作,以使每一个演员都能很容易完成。我还精心编排了好的画面和好的流动,这也是为了照顾这些非专业演员,帮助她们避让肢体动作方面的困难。
  正当“老妈妈”抒写了一段草根文艺团队的传奇之时,她们又与一个现代生活的关键词相遇,那就是“幸福”。当时,“幸福”正成为街谈巷议的新闻话题,自然也会成为对生活秉持敏感态度的文艺工作者的追问。“老妈妈”是一个特殊的生活群体,同时又是一个特定的演员团体,如何量身定制为她们寻找一个恰当的艺术形式载体成为了我新的思考内容。就在我又开始寻找新的切入点时,风靡全国城乡的广场群众集体舞蹈吸引了我的目光。广场舞丰富多彩,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不仅能够真实呈现太平盛世的祥和图景,又能够使舞蹈艺术的创作具有更加自如发挥的空间。就这样,《幸福像花儿一样》应运而生。这个舞蹈算得上是《老妈妈》的姊妹篇,通过一群城里老妈妈与带孙儿的农村老妈妈的互动表演,在人与人互相帮助、和谐相处的欢乐气氛中展示城乡老年人的生活内容,其主题进一步向着老年人的精神世界深层掘进。
  生活不仅为舞蹈创造提供了源头活水,也是培养艺术家的基础课堂。要想呵护基层群众文化骨干的创作激情,扶持她们走向更高更大的舞台,就必须照顾她们自身的实际,不能好高骛远,不能为她们投置不可能跨越的栅栏。一方面,要精心选择她们熟悉的素材,挑拣适合她们表演的内容,不能为了节目出彩出新,让她们演绎找不着北的生活,从而让她们失去激情和信心。另一方面,要尊重她们的身体语言,编排她们认可并且能够完成的动作,让她们通过刻苦训练能够表演到位。同时,还要着力淡化非专业演员对舞台和观众的种种不适,画面布置、道具使用等一齐发力,让她们扬长避短。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在庸常中发掘典型,在平实中呈现绚烂,不断向着创新的高度攀升。
  舞蹈长于抒情,拙于叙事。我和身边的同事说到《老妈妈》的构思时,他们大都说这适合编排一个小品。舞蹈不擅叙事,短短几分钟能说得清一个什么故事?但是,亲情是非常可感的,将其植于故事之中或更具有撼人心魄的力量。我抛开一切顾虑,决定做一次大胆的尝试。我从小视角切入,采撷家庭生活中最具感染力的场景,即老妈妈们一边兴致勃勃地擦拭窗户,一边情不自禁地透过窗户盼望归家的儿孙。不料,这份守望却因“告假”的电话而落空。尔后,老妈妈们立即振作起来,用欢快热烈的感情宣泄改写了落寞与孤寂。这让人唏嘘的家庭生活片段明白晓畅地呈现于观众面前,观众的情绪被老妈妈们期盼、失落、昂扬向上的情感波动紧紧攫住,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尽管所有演员都是中老年人,且均为毫无表演经验的普通群众,但因为作品取材于她们自己的故事,她们要扮演的正是自己,要表现的正是自己的内心世界,所以在情感表达上并无任何障碍。作为编导,我不断地调动和提升她们情感表达的层次,让庸常的生活场景成为典型形象,让平实的生活细节成为审美意象,让生活成为表演,让表演提炼生活,让泪水成为笑容,让苍老成为青春,让关闭的窗户打开,让守望成为铺张的情感,让老年人的生活释放出奔放的旋律,从而给观众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形象。
  彩色围裙这个道具在《老妈妈》里是备受赞许的亮点。这一传统的道具,在老妈妈们做饭时是围裙,擦窗户时是抹布,扭秧歌时是手绢,同时还可以用它来搭建楼房,联缀向外窥视的窗户,美轮美奂的形象让观众为之动容。现代之窗就这样在传统的墙上打开。这是一扇艺术之窗,一扇亲情之窗,一扇祥和之窗,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传统和现代的完美嫁接,看到了普通群众对美的追求,也看到了文化艺术在民间的勃勃生机。
  生活原料必须经过艺术家的选择、加工、提炼以及精雕细凿之后,才能成为艺术形象。《幸福像花儿一样》这个舞蹈依然以结实的叙事功能出彩,撷取了一位农村老妈妈向城市老妈妈学舞过程中的感人场景。既讓城市与乡村老年人的生活状态成为一个可以共同打量的整体形象,又从群众的文化视角切入了城乡一体化的宏大命题。舞蹈以秧歌舞、藏族舞、拉丁舞、街舞等串接的舞段精彩开场,节奏欢快,满台炫彩。尽管人们对广场舞已经非常熟悉,但是,当那些健康的身影和快乐的神态经过重新包装之后,以审美意蕴丰富的艺术形象出现在舞台上时,观众感觉到的却是熟悉的陌生。这种陌生又裹挟着原汁原味的生活的亲切、自然和朴实,以高于现实生活的优美姿态,引领着人们进入逸情、诗意的生活境界。继而,农村老妈妈在向城市老妈妈学舞的过程中夹杂着婴儿的啼哭,学舞和照看孙儿的矛盾乍然呈现,给作品增添了生趣和悬念,也让老妈妈们的心不分城乡、不分亲疏紧紧贴在了一起。婴儿啼哭,事实上也成为了音乐伴奏的一部分,让老和小的世界既鲜明对照又完美组合着。由此展开的则是一组融入了关爱、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感人画面,老妈妈们满大襟上的大朵绣花在欢快的舞姿中五彩缤纷,尽情展示着社会和时代都热切呼唤的那个关键词——幸福。舞蹈结尾时拍照的“咔嚓”声骤响,红舞绸戛然而止,老妈妈们以各自的身段造型定格。尽管欢腾的舞蹈在瞬间凝止,但观众恍若听到了花瓣绽开的声音。这也是幸福的声音,抚慰着人的心灵,激荡着人的遐思。
  感情越深,艺术形象就越鲜明;情绪越饱满,表现就越能出神入化。舞蹈作品的创作是一个艰辛的过程,甚至是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幸福像花儿一样》最初编排完成后,其巧妙的构思、细腻的编排、精彩的表演、漂亮的服装均赢得一致好评,但对领舞演员身披英模绶带出场这个细节,众人却有不同意见。对于绶带这个道具,一种意见认为提升了老年人的奉献精神,一种意见却认为突兀而生硬。保留还是剔除,大家莫衷一是,举棋不定。经反复推敲,最终决定摘去绶带,此角色也定位为农村老妈妈,一举拓展了城乡互动的内涵。我以这个改动为契机,对这个作品进一步修改打磨,使其表演的生活气息和典型个性进一步增强,从而也使其社会意义向更深一层掘进。
  公共文化有为,艺术天地无限。我深知,只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从世俗生活中发现诗意和真情,创作成果就会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
  尊重地域特色,保持独特个性,不懈努力,孜孜以求,在群众文化的大舞台上永远扮演追梦者的角色。
  舞蹈和其他艺术门类一样,地域特色往往是其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说,舞蹈的地域色彩越浓,其个性往往越突出。民族舞蹈的根在民间,如果不深入到民间的世俗生活层面,就很难捕捉到最有生命力的舞蹈语言。但是,舞蹈艺术在民间传承的形式是不可一概而论的,在有的地方像江河小溪一样从未断流,在有的地方却像泉水一样需要挖掘。舞蹈艺术毕竟是靠身体语言传承的,但不是在每一个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身体艺术的现成样本,舞蹈不像建筑艺术,不像壁画,也不像民歌。因此,致力于舞蹈艺术,仅仅把目光放在舞蹈上是不够的,还得从文学、音乐、绘画、戏剧等艺术门类中汲取养分。要突出舞蹈的地方特色更是如此,我们可以从一句方言里获得灵感,可以从一首山歌里看到火辣辣的身影,甚至可以让一幅剪纸作品中的人物走出来,载歌载舞。比如广元的麻柳刺绣,它不如江南刺绣细腻雅致,但它浓烈的色彩、大针大线的制作方式,正是以此为内容的舞蹈所需要的火辣辣的品质,我们可以从一幅麻柳刺绣作品里看到一个色彩绚丽的舞台,看到一幅朴素而热烈的舞蹈图景。
  《老妈妈》和《幸福像花儿一样》的创意、舞蹈语汇、音乐、唱词、服装、道具,都具有川北文化特色。可以说,这两个作品的成功,与地域风情的滋养是分不开的。我认为,普通群众登上大舞台的创作之路,最好从浓郁的地域特色出发。当然,仅有地气是不够的,仅有泥土的芳香是不行的,必须让基层的家常味儿与现代气息融为一体,才能更加沁人心脾。
  我曾在县、市级文化馆工作,对群众文化工作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我坚持下基层采风,不断从民间汲取精神养料来丰富和提升自己的创作、编导水平。我面对的一直都是群众演员,每一个作品都是苦打硬拼出来的。我一路走来,始终和基层保持着密切联系,创作的每一个作品都顺应生活的新需求和时代的新变化,一直延续着鲜活与热烈的个性。我以精益求精的态度面对舞蹈艺术,以敬业精神和责任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众演员,数年如一日,在排练场上始终充满激情和活力。一个草根文艺团队不断荣登阳春白雪的大舞台,正是对我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千方百计为基层培养文化人才的一个令人心慰的回报。我愿意一直扮演一个追梦者的角色,引领更多的群众文化骨干实现她们的梦想。
  “老妈妈”艺术团里有个农民演员,她把自己学到的舞蹈知识和功夫带回农村,在田间地头教乡亲跳舞,带动了更多的农民群众爱上了舞蹈艺术,这也是我的初衷。我奋力将基层文化骨干托举到更高更大的舞台,就是希望他们成为优良的种子,在群众文化的沃土中生根发芽,绽放灿烂的花海。
其他文献
我不祈求一节木棍,能够发芽开花  也不奢望一根拐杖伴走天涯  现在,我要让笔成为身体的一部分  成为我隐藏的第六根手指  我不会用它叩击某扇大门或墙壁  我要把它含在嘴里  我要它时时品到我的唾沫  偶爾,尝尝牙齿咬出的鲜血
罗承良   1964年生于成都。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工笔画学会会员,四川省民进书画院画家,四川西蜀花鸟画院画师,成都诗婢家画院画师,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艺术专业委员会会员。   在第六届全国花鸟画大展上,罗承良以一幅精心绘制的《红露凝香》画作入选并获优秀奖,这显然是对他三十余年潜心画案,默默耕耘的奖掖。   我也喜欢这张画,因为它的柔婉、氲氤与轻灵。还因为它像一个梦境,在若隐若现若即若离中,
藏族,生于西藏拉萨。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西藏分会会员、拉萨市美协副主席。在藏大期间,与贡嘎嘉措等师生共同创办“甜茶馆画派”,参与嘎德等艺术家发起的“根敦群佩”艺术空间,成为西藏当代艺术群体中代表性人物。作品《圣鹰》荣获拉萨市政府最高文艺奖一一“圣地文学艺术奖”,作品《藏女》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沐浴图》入选第十届全国美展。《美丽的西藏服饰》《洗衣歌》《生态西藏>入选《百幅唐卡》,作品
我家里有很多玩具,其中我最喜欢的玩具是霸王龍。  它的外表霸气无比:通体红色,有黑色的花纹,宽宽的背上、长长的尾巴上都布满了甲板似的骨骼。它的尾巴下面有一个按钮,只要一启动,它就张牙舞爪起来,两只眼睛还会发出红色的光,嘴里发出“吼——吼——”的声音,那样子可怕极了。  瞧着它这目中无人、唯我独尊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霸王龙在白垩纪称霸陆地的样子。
中国夏布画 240cm×420cm 2020年  “夏布”,乃华夏之布,可追溯到华夏远古文明时代。王少农以夏布為原料,在脱脂脱胶和纤维开孔技术上反复实践,终于发明制造出了中国书画夏布,它在书画过程中不仅具有宣纸的书画效果,还具有特殊的固色固墨效果,能够永久保存。  夏布画在创作过程中对画家有较高的要求。要根据夏布的自然肌理效果来构图,然后要根据其天然色差和肌理效果用笔,接着用墨、用水、用色都要跟随
摘要:民间说理活动是语言交流的过程,是在给定的文化群体中,活动参与者依据语境采用规则进行的语言博弈,旨在从前提出发促使参与者拒绝或接受某个结论的过程。苗族说理活动充分说明了这一事实。因此,说理活动作为言语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活生生的语言事实,语言研究不能弃之不顾。  关键词:广义论证 说理活动 苗族理辞  一、引论  说理活动在民间一直存在,它是通过言语的交流使交际双方认同、接受或拒绝某个观点的
中共党员,延安干部培训学院枣园分院综合部部长,副教授。陕西省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和延安市委组织部干部教育师资库入库教师。  长期从事干部培训教育工作,打破常规教学,先后开发了多个符合延安特色的干部培训课程。以生动、活泼、新颖的教学形式,让学员能够参与到教学中,去触摸、感受、体验那段红色的历史,接受红色教育、感悟延安精神。自主研发的课程有延安宝塔山激情教学《宝塔山连着天安门》;习近平总书记青年
作者简介  作词,作曲:何元平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音乐协会会员,中国合唱协会会员,中国数字化音乐教育学会会员,四川文理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退休)。  作词/作曲:趙英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音乐家协会理事,达州市文联副主席,达州市音乐家协会主席,四川文理学院教授(退休)。  演唱:何弦  历史音乐学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现任教于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段禹农《回乡知青》雕塑 165cm×100cm×110cm 2019年  段禹农  中國雕塑学会会员,四川省雕塑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雕塑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成都市城市公共环境艺术协会会长。现任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环境艺术研究所所长。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富贵公子贾宝玉为视角,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为主线,描绘了一批举止见识出于须眉之上的闺阁佳人的人生百态,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美和悲剧美,可以说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展现女性美以及中国古代社会世态百相的史诗性著作。  1987年,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首播的央视版《红楼梦》是由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