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教育阶段,教师采用复式融合理念下小学体育“1 X”课程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可为学生构建良好的体育学习平台,有效提升体育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增强学生的体能,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复式融合理念;“1 X”课程;小学体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复式融合理念下小学体育‘1 X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7A21N1SQ145)的研究成果。
小学体育“1 X”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为达成“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师应积极研究与探索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发与编创体育校本课程,不断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构建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一、有效构建“1 X”体育教学体系
笔者不断学习与研究现今前沿的体育教育方式,并依据学校体育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运用,以改进与完善体育教学方式。在复式融合理念下,采用小学体育“1 X”课程这一全新教学方式,首先要构建“1 X”体育教学体系,教师可围绕这两方面来构建。
第一,不断完善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教育教学多将文化学科教学作为重点,小学体育教学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学校在体育教学体系设计上,要进一步体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安排上,要适当增加体育教学时间,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体育,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同时应拓展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例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趣味性体育游戏,也可将体育游戏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第二,将小学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在以往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较为注重开展体育实践教学,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难以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例如,传统体育教学下的跳远学习,教师偏重于让学生进行跳远练习,学生虽然多次练习,但学习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于教师较少进行跳远的理论讲解,学生不了解“助跑距离的测量、寻找起跳点、跳远腾空的收腹、渗透重心前倾”等理论知识,教师如果能够一边进行跳远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跳远的理论知识,就能够取得较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同时,在“1 X”体育教学中,教师可立足于跳远“1”这一项目,拓展各个与之相关的细化的“X”个小项目。例如,立定跳远、三级跳跳远、追逐跳远、障碍跳远等多样化跳远项目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习与掌握跳远这一运动大项中的各个分项项目,使其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1 X”体育课程教学
首先,教师可确定体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之后选择教学内容,立足于重点教学的“1”与拓展教学“X”中“第一体育课堂”和“第二体育课堂”的特点。传统体育教学注重进行一个主要的体育项目教学,而较少扩展与之相关的项目运动教学。例如,在教学跑步这一基础性运动项目时,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仅仅依据短跑、长跑、中长跑等跑步专项进行教学,未进行拓展性教学。再如,以短跑作为“1”的重点教学,以30米跑、50米跑、100米跑为主进行教学。如果教师进行拓展教学就可通过竞技体育中的“趣味性100米接力比赛”“50米短跑比赛”“30米往返跑”等短跑训练方式让学生进行短跑训练。
其次,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景導入法,有效开展“1 X”体育课程,引导学生融入短跑比赛情景,更好地发挥自身运动潜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短跑运动水平。在进行“1 X”体育课程拓展时,教师还可运用其他短跑“X”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如利用“变速跑”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高速跑与低速跑的切换,深入体会高速跑时上肢摆臂与下肢腿部跑动相协调;利用“弯道跑”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步幅与步频间的转换运用,以及在弯道跑动时,身体怎样内倾,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跑动的速度,这些跑步技术能够促进800米、1000米跑中弯道跑技术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立足于短跑的“1”,拓展其他短跑项目与技术训练的“X”,并有效锻炼学生的短跑弯道技术。因此,“1 X”体育课程能让学生深入学习某个运动项目,并进行拓展运用,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运用体育科目学习法,推进“1 X”体育课程的实施
在开展体育科目学习时,教师应围绕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的学生必须具备“一个好的体育兴趣点、一项好的运动水平”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篮球运动时,教师可突破传统的篮球运动教学方式,采用体育科目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篮球运动学习。第一,教师可播放“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比赛实况,让学生观摩高水平篮球运动的战术与技术,初步了解高水平篮球比赛,还可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篮球运动的分解动作来深入学习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第二,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篮球基本训练及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篮球运动技能的理解;第三,教师讲解示范篮球基础技能、篮球攻防技能,并针对学生的篮球比赛进行实际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实践—讲解—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篮球技术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第四,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校际篮球比赛、小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由此可见,教师可充分运用体育科目教学法,推进“1 X”体育课程的实施,即以篮球运动学习为“1”,以“X”的动作示范讲解、多媒体动画分析研讨、观摩学习、学生实际参与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1 X”体育课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项目运动水平。
总之,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有效推进实施复式融合理念下的小学体育“1 X”课程教学,教师应有效构建“1 X”体育教学体系;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1 X”体育课程教学;运用体育科目学习法,推进“1 X”体育课程的实施。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刘必水.让学生在“适性”中快乐成长——浙江省丽水实验学校“1 X”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Z2):69-73.
刘必水,张斌,胡伟,陈玲,丁耿敏.“1 X”体育课程实施的成效与思考[J].体育教学,2018,38(04):39-41.
【关键词】复式融合理念;“1 X”课程;小学体育
【基金项目】本文是江苏省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复式融合理念下小学体育‘1 X课程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7A21N1SQ145)的研究成果。
小学体育“1 X”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为达成“健康第一”的体育教学理念,教师应积极研究与探索小学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立足学校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开发与编创体育校本课程,不断优化体育课程结构,构建体育课程教学体系,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
一、有效构建“1 X”体育教学体系
笔者不断学习与研究现今前沿的体育教育方式,并依据学校体育教学情况、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行实践运用,以改进与完善体育教学方式。在复式融合理念下,采用小学体育“1 X”课程这一全新教学方式,首先要构建“1 X”体育教学体系,教师可围绕这两方面来构建。
第一,不断完善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体系。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教育教学多将文化学科教学作为重点,小学体育教学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而在素质教育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学校在体育教学体系设计上,要进一步体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在日常教学安排上,要适当增加体育教学时间,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体育,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校应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同时应拓展体育锻炼的方式方法。例如,学校可组织学生参与各种趣味性体育游戏,也可将体育游戏与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相融合,让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能够学习一些文化知识。
第二,将小学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运用紧密结合。在以往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较为注重开展体育实践教学,忽视了体育理论知识教学,从而导致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学生在体育运动中难以达到良好的锻炼效果。例如,传统体育教学下的跳远学习,教师偏重于让学生进行跳远练习,学生虽然多次练习,但学习效果不明显。这是由于教师较少进行跳远的理论讲解,学生不了解“助跑距离的测量、寻找起跳点、跳远腾空的收腹、渗透重心前倾”等理论知识,教师如果能够一边进行跳远示范动作,一边讲解跳远的理论知识,就能够取得较好的体育教学效果。同时,在“1 X”体育教学中,教师可立足于跳远“1”这一项目,拓展各个与之相关的细化的“X”个小项目。例如,立定跳远、三级跳跳远、追逐跳远、障碍跳远等多样化跳远项目的学习,让学生能够学习与掌握跳远这一运动大项中的各个分项项目,使其能够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全面发展。
二、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1 X”体育课程教学
首先,教师可确定体育教学的目标与任务,之后选择教学内容,立足于重点教学的“1”与拓展教学“X”中“第一体育课堂”和“第二体育课堂”的特点。传统体育教学注重进行一个主要的体育项目教学,而较少扩展与之相关的项目运动教学。例如,在教学跑步这一基础性运动项目时,在传统体育教学中,教师仅仅依据短跑、长跑、中长跑等跑步专项进行教学,未进行拓展性教学。再如,以短跑作为“1”的重点教学,以30米跑、50米跑、100米跑为主进行教学。如果教师进行拓展教学就可通过竞技体育中的“趣味性100米接力比赛”“50米短跑比赛”“30米往返跑”等短跑训练方式让学生进行短跑训练。
其次,教师应充分运用情景導入法,有效开展“1 X”体育课程,引导学生融入短跑比赛情景,更好地发挥自身运动潜能,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短跑运动水平。在进行“1 X”体育课程拓展时,教师还可运用其他短跑“X”运动项目进行训练,如利用“变速跑”的方式让学生通过高速跑与低速跑的切换,深入体会高速跑时上肢摆臂与下肢腿部跑动相协调;利用“弯道跑”的方式让学生体会步幅与步频间的转换运用,以及在弯道跑动时,身体怎样内倾,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跑动的速度,这些跑步技术能够促进800米、1000米跑中弯道跑技术的提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让学生立足于短跑的“1”,拓展其他短跑项目与技术训练的“X”,并有效锻炼学生的短跑弯道技术。因此,“1 X”体育课程能让学生深入学习某个运动项目,并进行拓展运用,从而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运用体育科目学习法,推进“1 X”体育课程的实施
在开展体育科目学习时,教师应围绕学校体育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的学生必须具备“一个好的体育兴趣点、一项好的运动水平”来进行教学。例如,在教学篮球运动时,教师可突破传统的篮球运动教学方式,采用体育科目教学法,让学生进行多样化的篮球运动学习。第一,教师可播放“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比赛实况,让学生观摩高水平篮球运动的战术与技术,初步了解高水平篮球比赛,还可通过多媒体动画视频演示,让学生通过观察篮球运动的分解动作来深入学习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第二,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篮球基本训练及篮球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加强对篮球运动技能的理解;第三,教师讲解示范篮球基础技能、篮球攻防技能,并针对学生的篮球比赛进行实际案例分析,通过“讲解—实践—讲解—实践”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篮球技术实践能力不断提升;第四,学校组织学生参与校际篮球比赛、小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篮球技战术水平。由此可见,教师可充分运用体育科目教学法,推进“1 X”体育课程的实施,即以篮球运动学习为“1”,以“X”的动作示范讲解、多媒体动画分析研讨、观摩学习、学生实际参与等多样化教学方式进行“1 X”体育课程,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体育项目运动水平。
总之,在当前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想有效推进实施复式融合理念下的小学体育“1 X”课程教学,教师应有效构建“1 X”体育教学体系;充分运用情景教学法,开展“1 X”体育课程教学;运用体育科目学习法,推进“1 X”体育课程的实施。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刘必水.让学生在“适性”中快乐成长——浙江省丽水实验学校“1 X”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探索[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8(Z2):69-73.
刘必水,张斌,胡伟,陈玲,丁耿敏.“1 X”体育课程实施的成效与思考[J].体育教学,2018,38(04):3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