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巡检管理系统在某水厂的应用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niqing8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杭州市水务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智慧水务"建设内容之一,祥符水厂于2016年启用设备点巡检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NFC技术和Android系统APP实现了对巡检工作的精细化和流程化管理,既解决了传统巡更系统存在的问题,又为巡检工作的管理和考核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化手段,产生了良好的管理效益。
其他文献
原水中不同的有机物形态是影响慢滤池运行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以腐殖酸和葡萄糖模拟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的两个慢滤系统,探讨了微污染原水中有机物形态对慢滤池滤膜层形态结构与硝化性能的影响。经过三个多月的运行,以腐殖酸为有机底物的慢滤系统形成的滤膜层结构松散,粒径小,系统稳定运行时间较长,系统稳定后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总有机碳(TOC)平均去除率为22. 68%,随着运行时间的推移与温度的升高,T
期刊
针对目前工业区高污染负荷雨源型河道具有的径流量小、污染负荷高、非雨季缺乏新鲜水水源补充的特点,研发了工业区雨洪强化净化与调蓄水水质保持技术,并建立了一套规模为20 m3/h的中试装置。雨季时对初期雨水进行净化处理,非雨季时维持水质,并对河道进行生态补水。在降雨时期,雨洪强化净化中试系统对COD、NH3-N、TN、TP、SS的去除率分别为84. 90%~92. 96%、29. 05%~68. 82%
期刊
铝盐混凝剂在管网水中的残留现象十分普遍。以CBR反应器模拟给水管网,研究了残余铝浓度和pH值对铝垢在铜质管道表面形成与转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残余铝浓度可有效减缓铝垢的形成速率,而pH值变化对铝垢的形成速率影响较小。模拟管网系统运行10d后,管道内壁已开始出现铝沉积,主要成分以无定形氢氧化铝为主。30 d后,在残余铝浓度>0.2mg/L、pH值=7.0的环境下,管道内壁开始出现Cu_6Al_
期刊
吉安市是典型的南方山地丘陵城市,三面环山,地面起伏较大、地形复杂,河网、湖泊密布,闸门和电排站较多,内涝风险较大。为此,借助InfoWorks ICM软件构建吉安市排水系统水力模型,辅助制定吉安市的最优内涝治理方案。重点介绍了模型构建时对水系和地形的数据处理方法。同时,以后河流域为例,采用模型进行现状排水能力和内涝风险评估,并在结合地形特点及不改造电排站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洼地构建调蓄水面,根据各个
期刊
以西南地区A市供水专项规划为应用实例,阐述了水力模型在山区地形多水源供水规划中的几点关键应用。传统设计方法中对于大落差、重力流、多水源等特点的供水规划存在诸多难点,利用水力模型进行辅助设计,对现状管网进行评估分析、供水区块划分、管网压力管控、对置水塔水位确定和动态分析以及特殊工况的模拟校核等。水力模型的应用较好地实现了上述分析效果,为供水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结合现有审批流程,依据不同阶段设计深度提出方案设计阶段和施工图设计阶段海绵城市专项审查需求资料,并从目标复核、设施选用、设施布局和下阶段建议等方面对方案设计阶段进行审查,从落实方案阶段意见情况、项目径流组织、海绵设施合规性和目标复核等方面对施工图设计阶段进行审查。同时列举了一些典型的不符合海绵城市设计理念的方案。最后以深圳市光明新区科显路为例进行审查,旨在为其他地区的海绵城市专项审查提供经验借鉴和
期刊
水环境功能区水质达标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在水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之内,是实现水质达标的重要手段。以宜兴市海绵城市建设为例,将水污染负荷削减到水环境容量之内作为基本要求,计算出各海绵城市建设管控分区面源污染削减率的目标,提高了该目标取值的科学性,避免了各分区目标趋同,以及目标与分区特征关系不紧密的问题。同时,通过点源控制、面源源头削减、末端治理三个方面的组合,结合各分区自身
期刊
介绍了深圳市30年来的治水历程,研究了高密度建成区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结合茅洲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提出在高密度建成区排水系统改造中应坚持"大分流、小截流"的理念,正确选择消除面源污染的措施,并妥善解决好分流系统、截流式合流制系统、面源污染收集处理系统三者之间的关系。
期刊
以径流源头控制的重要实施区域——建筑小区为研究对象,提出了绿色-灰色耦合雨洪调蓄系统的构建流程,并对具有调蓄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及灰色设施建立调蓄容积估算模型,针对高、低开发强度两类建筑小区分别建立适宜的绿色-灰色耦合雨洪调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在低开发强度小区,通过合理构建具有调蓄功能的绿色基础设施即能够满足高年径流总量控制率的调蓄要求;而在高开发强度小区,通过增加下垫面的渗透比例能够有效降低小区
期刊
针对原水受到微污染、有富营养化风险、总氮指标偏高、有嗅味等问题,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常州第一水厂对原有处理工艺进行提升改造。淘汰了工艺滞后、运行效果不理想的迷宫沉淀池和移动罩滤池常规处理工艺,采用厂内有成功应用经验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和普通快滤池,增加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和污泥处理设施。改造后,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对有机物去除效果明显提高,活性炭滤后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