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十年的文坛追索,给我带来的是丰沛的想象力与中文的驾驭力,四年的广院生涯,给我带来的是思想的宽广宏达与活动的操作经验,那么,三年的PR路,就是将这一切归零重造,去除那些辉煌却浮躁的因子,将我逐渐打磨为一个“特别却绝不特殊,全能却绝不中庸”的战士,挑战不可能与不可思议,真心实意地为客户创造值得铭记的经典,与惠及受众的价值。
当贝多芬在笼罩全身的病痛与刻骨铭心的寂寞中将一个个心灵节奏谱成了交响;当卡梅隆历12年而不动摇,为了“阿凡达”之梦甘愿承受史上最大制作费用的风险,他们,都在接近一种本质。而PR在我眼中,也并不是外在的“公关水稿”、“发稿机器”、“千篇活动”、“觥筹客户”,它,应该是一种沟通的艺术,而每一个真有心在这一行当创造历史者,也应当慨当以慷,接近这种沟通的艺术。
2007:决定就不回头
在大学毕业之前,已有无数前辈不厌其烦地教导,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对于未来是如何重要。彼时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主席的我,面前的工作机会不少,但能真正激发出强烈兴趣的,不多。
大学时,办过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北大专场,办过陈奕迅迄今最为震撼的校园LIVE,办过“广院之春”、“传媒影像力”等绝盖北京高校的大型晚会。从一介写手,到大院主席,这第一个人生转轨,一路苦旅,但仍算顺利;而从大院主席,到PR新人,等待我的,挑战与机遇齐飞,学习与实战一色。
在接到帕格索斯的offer之后,短暂的心理斗争并没有阻碍我立志锻炼的决心,因为我很清楚,在大学,活动做得再出色,与社会哪怕最基本的运作相比,都差着几个层级,因为这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真刀真枪的江湖、唇红齿白的对抗。
第一战,是世纪坛的伊利奥运计划2.0发布会。自前期筹备期进入工作组,第一次体验到每一个工种、每一道程序在一个成功项目运作中的不可替代与不可或缺。作为实习生,能在前辈引领下,立马上手撰稿、参与活动创意、负责执行中的重要工作,是一种幸运,为了赶上进度,就一定要比别人多吃数倍的苦。
那时,看着自己写出来的稿件被领导“大拆大卸”;看着自己想出来的活动创意被“掐死腹中”;看着执行中那些格外熟悉却又如此陌生的环节,沮丧有过,惶恐有过,不服有过,但都被一种“要踏踏实实学,否则你什么都得不到”的念头所压制。指示牌摆几块,摆在哪儿最合适?会场内如何布置才能体现伊利氛围?为避免风险应该准备怎样的现场预案?我贪婪地学着,同时也用最快的时间融入新团队之中。
就在此时,我开始领悟到,PR,它真的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如何让客户“买单”你的创意,如何让供应商了解你的需求,如何让团队和你无缝对接地工作,都需要沟通。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凌晨,领导带着全团队又细致地过了遍流程,大学期间曾担数十场晚会导演的我,也在慨叹原来PR活动的台本竟然需如此细致才能保障活动的畅行无阻,这也是一种沟通,从纸面上的文字,到实在发生的事件,原来,“把事儿做成”是基本面,“把事儿做好”是硬要求,“把事儿做绝”就需要这种拳拳到肉、针针到心的细致。
恍然大悟,原来,大学活动只是给我入门的基本功,PR活动才是升级的加强版。于是,BMW中国文化之旅、百事母亲水窖、怡园酒庄庆典,纷至沓来,上善,若水。
跨出的第一步,决定就不回头。
2008:大事年练就大心脏
在篮球场上,经常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大心脏”射手,这种射手,并不需要非得是团队中的头号攻击手,但一定是在危机时刻,团队最信任的人。PR同样如此。
2008年,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记忆,震惊世界的四川地震、史上最佳的北京奥运、突如其来的奶粉危机,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同样,也带给了我非同一般的PR经历。
2008年5月14日,我的生日,距离四川地震发生刚刚2天。我已经坐在奔赴四川灾区的飞机上,与同行的领导一起,带着公司和客户的殷切嘱托,将爱心带到天府之国。这是我的请愿,瞒着家人,也不管前路是否危险。
在地震现场,我与客户一起组织了救援队,并将种种物资送到绵阳、安县等重灾区,数昼夜不眠不休,只为了尽一份责任。而与公众的沟通,也通过我的博客,以“震中日记”的形式,将我们这支救援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一一传送。事实证明,来自于真实体验的公众沟通,绝比拍脑门和砸数据的妄图填鸭好得多,在这个网络日益抢夺话语权的时代,基于Digital的PR,也可以很责任,很公益。
于是,在地震时期“博客传播”的小试牛刀之后,奥运时间,潜心筹划半年的、伊利有史以来第一个全Digital运作的项目——伊利健康中国“阳光社区公益梦想”重装上阵,这个承载奥运遗产推力、社区功能强力、网民公益合力的项目,再次强烈地印证了我的认识:当一个灌输型传播的时代行将灭亡,更加难以预测却又可能产生更大功效的互动型传播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阻挡。
从官方网站的建构、意见领袖博客和网友博客圈的建立、网络论坛奥运话题帖的营造,一波接一波的传播浪潮,作为全程设计师的我,无暇喘息。在Digital的难挡魅力与客户的实际需求之间,“口碑”是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但遗憾的是,当我们将这种“口碑”营造到项目顶点的时候,“三鹿奶粉危机”轰然而至,乳业“911”平地惊雷。
第一次经历危机,就是一个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普通平民无不关注的危机,要没有一颗“大心脏”,还真是承受不来。彼时,作为海外危机公关的执行公司,我与帕格的同事们一起,24小时开机,全天候监控沟通,港澳台信息回馈,紧张,紧张,再紧张,历时一月,在从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客户任务,并让那个源自奥运的公益梦想成功延续,秘诀,还是一个“沟通”。
两条战线,一种心跳,没有人生来就是战士,战士都是摸爬滚打中来的。
2009:让PR项目变成文化产品
在PR做久了,很容易被“锁定”,也就是说,写稿方面厉害,就被固定为撰稿人;媒体关系好,就被固定为媒介顾问;活动经验丰富,就一直活在现场执行中,殊不知,这其实是一个危险信号。因为,容易被“锁定”同时意味着容易被“替代”,要在强者如云的PR世界中谋得更大发展,赢得更多机会,在单一专项上精益求精的同时,也不能不顾及其他方面的自我养成。
第三个年头做PR,在保留自己撰稿强项的同时,我也在帕格给予我的极大平台上,特别注意了在项目总控、活动管理、客户对接等方面的修习。
在上海,伊利签约上海世博会,作为活动总导演,我找到了将饱含内蒙风情的羊皮卷、马头琴、青草地与世博中国馆、海宝嫁接的最佳途径,通过声、光、电的特效搭配,将一场盛宴浓缩于一小时之中,让来宾在感觉亲切的同时,也被温柔触动。
在云南,伊利奶粉事业部的2009经销商大会,作为总策划与项目总控,在极短的筹备期内,为客户找到了意想不到的“英雄”命题,将恢宏壮阔的“大典”、细致入微的“论道”、极致欢愉的“夜宴”三部大作奉上,并在大学专业基础上,作为编剧制片,将年度大片、真情再现、特效环节予以视觉化表达,辅以激光舞、民族风情舞、现场座谈会、颁奖典礼等形式,从震撼到感动再到快乐,让来宾们在一天十小时间,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变化,时而兴奋,时而落泪,再次实践了我PR艺术化的理念,体现了帕格的品质追求。
在内蒙,伊利成立国内首家建立在母婴数据基础上的母婴营养研究中心,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我不仅在学习如何把专业化语汇转化为大众语言,还在身体力行“将带领团队变为一种信任艺术,让每一个人在项目中都获得成长”。基于大学时代练就的心理素质与敢熬夜不怕累的劲头,在云南、内蒙连续奋战的同时,保持头脑清醒与微笑,让不同风格、类型的项目,通过“艺术化沟通”驾轻就熟,百炼成钢。
自此,翻过2009,2010近在眼前。我始终信奉那句当年烂俗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PR行业的适用,也始终不相信年龄和层级会阻碍思考的深度与客户的信度。这三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因为客户只会为“最精彩的创意”买单,所以,如何制造“独树一帜”的沟通、如何奉献“不开分店”的产品、如何保证“持续永续”的精进,将成为未来战场生死存亡的关键——让每一个PR项目都变成一件文化产品。
作者系帕格索斯传播机构客户主任
当贝多芬在笼罩全身的病痛与刻骨铭心的寂寞中将一个个心灵节奏谱成了交响;当卡梅隆历12年而不动摇,为了“阿凡达”之梦甘愿承受史上最大制作费用的风险,他们,都在接近一种本质。而PR在我眼中,也并不是外在的“公关水稿”、“发稿机器”、“千篇活动”、“觥筹客户”,它,应该是一种沟通的艺术,而每一个真有心在这一行当创造历史者,也应当慨当以慷,接近这种沟通的艺术。
2007:决定就不回头
在大学毕业之前,已有无数前辈不厌其烦地教导,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对于未来是如何重要。彼时作为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会主席的我,面前的工作机会不少,但能真正激发出强烈兴趣的,不多。
大学时,办过白先勇“青春版”《牡丹亭》的北大专场,办过陈奕迅迄今最为震撼的校园LIVE,办过“广院之春”、“传媒影像力”等绝盖北京高校的大型晚会。从一介写手,到大院主席,这第一个人生转轨,一路苦旅,但仍算顺利;而从大院主席,到PR新人,等待我的,挑战与机遇齐飞,学习与实战一色。
在接到帕格索斯的offer之后,短暂的心理斗争并没有阻碍我立志锻炼的决心,因为我很清楚,在大学,活动做得再出色,与社会哪怕最基本的运作相比,都差着几个层级,因为这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真刀真枪的江湖、唇红齿白的对抗。
第一战,是世纪坛的伊利奥运计划2.0发布会。自前期筹备期进入工作组,第一次体验到每一个工种、每一道程序在一个成功项目运作中的不可替代与不可或缺。作为实习生,能在前辈引领下,立马上手撰稿、参与活动创意、负责执行中的重要工作,是一种幸运,为了赶上进度,就一定要比别人多吃数倍的苦。
那时,看着自己写出来的稿件被领导“大拆大卸”;看着自己想出来的活动创意被“掐死腹中”;看着执行中那些格外熟悉却又如此陌生的环节,沮丧有过,惶恐有过,不服有过,但都被一种“要踏踏实实学,否则你什么都得不到”的念头所压制。指示牌摆几块,摆在哪儿最合适?会场内如何布置才能体现伊利氛围?为避免风险应该准备怎样的现场预案?我贪婪地学着,同时也用最快的时间融入新团队之中。
就在此时,我开始领悟到,PR,它真的是一种沟通的艺术。如何让客户“买单”你的创意,如何让供应商了解你的需求,如何让团队和你无缝对接地工作,都需要沟通。活动正式开始前的凌晨,领导带着全团队又细致地过了遍流程,大学期间曾担数十场晚会导演的我,也在慨叹原来PR活动的台本竟然需如此细致才能保障活动的畅行无阻,这也是一种沟通,从纸面上的文字,到实在发生的事件,原来,“把事儿做成”是基本面,“把事儿做好”是硬要求,“把事儿做绝”就需要这种拳拳到肉、针针到心的细致。
恍然大悟,原来,大学活动只是给我入门的基本功,PR活动才是升级的加强版。于是,BMW中国文化之旅、百事母亲水窖、怡园酒庄庆典,纷至沓来,上善,若水。
跨出的第一步,决定就不回头。
2008:大事年练就大心脏
在篮球场上,经常有这么一个说法,叫“大心脏”射手,这种射手,并不需要非得是团队中的头号攻击手,但一定是在危机时刻,团队最信任的人。PR同样如此。
2008年,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的记忆,震惊世界的四川地震、史上最佳的北京奥运、突如其来的奶粉危机,牵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同样,也带给了我非同一般的PR经历。
2008年5月14日,我的生日,距离四川地震发生刚刚2天。我已经坐在奔赴四川灾区的飞机上,与同行的领导一起,带着公司和客户的殷切嘱托,将爱心带到天府之国。这是我的请愿,瞒着家人,也不管前路是否危险。
在地震现场,我与客户一起组织了救援队,并将种种物资送到绵阳、安县等重灾区,数昼夜不眠不休,只为了尽一份责任。而与公众的沟通,也通过我的博客,以“震中日记”的形式,将我们这支救援队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一一传送。事实证明,来自于真实体验的公众沟通,绝比拍脑门和砸数据的妄图填鸭好得多,在这个网络日益抢夺话语权的时代,基于Digital的PR,也可以很责任,很公益。
于是,在地震时期“博客传播”的小试牛刀之后,奥运时间,潜心筹划半年的、伊利有史以来第一个全Digital运作的项目——伊利健康中国“阳光社区公益梦想”重装上阵,这个承载奥运遗产推力、社区功能强力、网民公益合力的项目,再次强烈地印证了我的认识:当一个灌输型传播的时代行将灭亡,更加难以预测却又可能产生更大功效的互动型传播时代的到来已不可阻挡。
从官方网站的建构、意见领袖博客和网友博客圈的建立、网络论坛奥运话题帖的营造,一波接一波的传播浪潮,作为全程设计师的我,无暇喘息。在Digital的难挡魅力与客户的实际需求之间,“口碑”是一个绝佳的平衡点。但遗憾的是,当我们将这种“口碑”营造到项目顶点的时候,“三鹿奶粉危机”轰然而至,乳业“911”平地惊雷。
第一次经历危机,就是一个上至中央政府下至普通平民无不关注的危机,要没有一颗“大心脏”,还真是承受不来。彼时,作为海外危机公关的执行公司,我与帕格的同事们一起,24小时开机,全天候监控沟通,港澳台信息回馈,紧张,紧张,再紧张,历时一月,在从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顺利完成客户任务,并让那个源自奥运的公益梦想成功延续,秘诀,还是一个“沟通”。
两条战线,一种心跳,没有人生来就是战士,战士都是摸爬滚打中来的。
2009:让PR项目变成文化产品
在PR做久了,很容易被“锁定”,也就是说,写稿方面厉害,就被固定为撰稿人;媒体关系好,就被固定为媒介顾问;活动经验丰富,就一直活在现场执行中,殊不知,这其实是一个危险信号。因为,容易被“锁定”同时意味着容易被“替代”,要在强者如云的PR世界中谋得更大发展,赢得更多机会,在单一专项上精益求精的同时,也不能不顾及其他方面的自我养成。
第三个年头做PR,在保留自己撰稿强项的同时,我也在帕格给予我的极大平台上,特别注意了在项目总控、活动管理、客户对接等方面的修习。
在上海,伊利签约上海世博会,作为活动总导演,我找到了将饱含内蒙风情的羊皮卷、马头琴、青草地与世博中国馆、海宝嫁接的最佳途径,通过声、光、电的特效搭配,将一场盛宴浓缩于一小时之中,让来宾在感觉亲切的同时,也被温柔触动。
在云南,伊利奶粉事业部的2009经销商大会,作为总策划与项目总控,在极短的筹备期内,为客户找到了意想不到的“英雄”命题,将恢宏壮阔的“大典”、细致入微的“论道”、极致欢愉的“夜宴”三部大作奉上,并在大学专业基础上,作为编剧制片,将年度大片、真情再现、特效环节予以视觉化表达,辅以激光舞、民族风情舞、现场座谈会、颁奖典礼等形式,从震撼到感动再到快乐,让来宾们在一天十小时间,经历了不同的情感变化,时而兴奋,时而落泪,再次实践了我PR艺术化的理念,体现了帕格的品质追求。
在内蒙,伊利成立国内首家建立在母婴数据基础上的母婴营养研究中心,作为项目总负责人,我不仅在学习如何把专业化语汇转化为大众语言,还在身体力行“将带领团队变为一种信任艺术,让每一个人在项目中都获得成长”。基于大学时代练就的心理素质与敢熬夜不怕累的劲头,在云南、内蒙连续奋战的同时,保持头脑清醒与微笑,让不同风格、类型的项目,通过“艺术化沟通”驾轻就熟,百炼成钢。
自此,翻过2009,2010近在眼前。我始终信奉那句当年烂俗的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PR行业的适用,也始终不相信年龄和层级会阻碍思考的深度与客户的信度。这三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因为客户只会为“最精彩的创意”买单,所以,如何制造“独树一帜”的沟通、如何奉献“不开分店”的产品、如何保证“持续永续”的精进,将成为未来战场生死存亡的关键——让每一个PR项目都变成一件文化产品。
作者系帕格索斯传播机构客户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