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媒体艺术构建下的设计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weix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纵观人类发展史和艺术变革史,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进步无时无刻不影响着艺术特征的形成和创造。数字化是当今时代的发展趋势,在它的推动下,现代艺术门类中最前沿、最具先锋性的新媒体艺术正在逐渐引领艺术潮流的发展方向。本文沿着艺术发展史的脉络,尤其是在现代视觉艺术和新媒介艺术的基础上,结合后现代文化理论和传播理论,对高科技下的新媒体艺术进行探索和讨论。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新媒体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实现了与学科知识的结合,这是现代技术发展的标志,也是时代发展的诉求所在。同时,现代技术的发展丰富了新媒体的手段和艺术表现形式,使得新媒体的艺术创作在观念和方式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也促使了新媒体这一学科的出现,极大地满足了现今市场对新媒体艺术的需求。
  另外,新媒体艺术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起来的,所以新媒体艺术创作与多媒体技术也是分不开的,其包含了现代艺术设计的多个方面,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创作形式。
  一、基于新媒体艺术探究过程
  (一)新媒体艺术的观念探究
  以新媒体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为依据,对新媒体艺术的性质、特征、形成观念、形成原理、视觉源头、艺术实践形式和装置方式等各个过程进行探究,据此对新媒体这种艺术形式的发展与具体的应用范畴进行讨论。
  现代社会对新媒艺术的研究也应该从当代艺术语境出发,并据此对媒体艺术的形式进行探讨。在媒体形式的研究过程中,媒介形式的转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媒介与媒介的创作形式、艺术的空间与表达形式以及媒介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即真实与虚拟相结合、标准化与趣味性相结合。
  在对新媒体艺术进行研究过程中,人们要对其表面特点和本质属性进行研究,对新媒体的观念与表现形式的新内涵进行重新定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的外延。同时,对新媒体观念语义及其呈现方式等进行归纳,然后对艺术创作者和公众心中关于新媒体的观念以及形式等进行归纳,分析出艺术者对于新媒体装置艺术的想法和观念等,将新媒体表现方式中的观念与其寓意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广大受众来说,这能够提高他们对此种新艺术形式的认知,从而扩大其与广大受众的交流面。
  在研究过程中,人们要对个别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总结出新媒体这种艺术形式所呈现的理念及其与传统艺术形式的不同之处,通过新媒体这种新型且多样化的艺术形式提高受众的审美能力。
  (二)新媒体艺术构建现状
  时代的变化促进了新媒体的衍生,也促进了媒介技术形式的发展。新媒体是从传统的绘画学科艺术发展过来的,这种现代化的学科教学形式和艺术形式已经与当前时代发展趋势融合,受到广大受众的喜爱,并被大范围传播开来,直至被收藏和消费。在这一发展过程中,西方的新媒体艺术主要通过录像艺术和录像装置被广大受众熟知和认可,也最先得到先进艺术者欣赏和关注,并形成了自己的市场。目前,新媒体艺术是西方艺术收藏中不可或缺的形式。
  20世纪90年代,我国才开始以录像形式引入新媒体艺术,这是我国新媒体艺术最开始的实践足迹,我国新媒体艺术的收藏也是从这一阶段开始的。进入21世纪,全球经济和科技迅速发展,使得新媒体的发展充满希望,它成为当代视觉艺术的重要门类。它是人类通过摄影、计算机、网络以及数字虚拟交互媒体进行艺术表现、交流、联系的创新研究和实践成果。在科技日新月异和视觉影像爆炸的当今社会,学生对数字新媒体的掌握程度影响他们未
  来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对创意产业语境下新媒体艺术创作及受众研究做全面的梳理,进行归纳、分析、提炼和总结;全面分析总结当今新媒体艺术类型特点、创作生产方式与规律、受众特征、受众需求、营销模式、产业规划与发展各方面的问题;就我国新媒体艺术的创作与生产范式、营销策略、艺术影响和产业发展等的未来走向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新媒體艺术构建下的设计作用
  新媒体艺术的出现,使充满创造力和敏锐触觉的艺术家把视线从新媒体、表现手段、表现形式的沉迷中转移出来。艺术创作不仅关注科技的最新动态,又可以不断充实创作者的人文观
  念根基。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完善,科技与艺术的融合衍生了大量具有实验精神的艺术创作,新媒体装置艺术就在这一过程中孕育而生。现代社会,新媒体装置艺术要充分结合当代的文化与艺术。其中对艺术的界定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包括广义上的艺术形式,也包括诸如学科艺术、科技艺术等各种狭义的艺术表现形式。
  二、新媒体艺术带给平面设计的影响
  (一)新媒体艺术模式下的平面设计以信息传媒为基础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媒体传播形式逐渐发生改变。当前,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平板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信息的获取,简单方便。而对于平面设计而言,新媒体的应用提高了工作的便利性,提升了设计效率,促进了平面设计的发展。
  受新媒体环境影响,平面设计人员要不断提升设计能力,将平面设计内容与新媒体功能充分融合,将以往无法呈现的创意更加新颖、丰富地展现出来。从背景到网页、网站,媒体信息都将通过平面设计师的设计展现出来,这不仅是设计师智慧的结晶与体现,也是新媒体传播方式的优势。在当前视觉文化的环境下,人们被各种网络信息所吸引,网站上的信息也不再是传统的文字形式,而是用各种图片和视频等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新媒体艺术下平面设
  计的灵活性。
  (二)新媒体艺术模式为平面设计的发展转变提供了条件
  新媒体的出现与应用,使得平面设计的动态性更加明显,所以平面设计人员在应用新媒体技术时就要将其动态性和便于互动的功能体现出来。在开展具体设计工作时要充分考虑客户需求,设计前要与客户充分沟通,而客户所选择的设计内容要与自身媒介相吻合,这样才能在设计人员和客户之间找到交互点,凸显平面设计的交互性。
  三、结语
  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是时代进步的必然结果,作为大众传媒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依托现代科学技术。从平面设计角度来看,新媒体艺术形式是对传统媒体形式的突破与创新,其能够摆脱传统媒体的各种束缚与局限,不仅可以为创作者提供更多新颖的创作灵感和条件,也能使平面设计的内容与表现形式更加独特和新潮,最终实现促进平面设计水平提升的目的。
  (咸阳师范学院设计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咸阳师范学院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703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其他文献
多年来在集成电路中广泛使用的TiSi已难于适应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尺寸微细化的发展趋势,所以研究TiSi和CoSi等替代材料成为近年来的热点之一.该研究工作采用离子束溅射技术和快
该文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新材料领域"过流保护用高性能PTC陶瓷材料的研究"课题(编号863-715-006-080)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研究了在BaTiO系半导体陶瓷热敏电阻进行化学沉积
豫剧板胡俗称“瓢”,它是豫剧“文场”的“当家弦子”“头把弦”,现在都称它为“主要乐器”或“主弦”。  20世纪50年代初,板胡正式成为豫剧伴奏中的主奏乐器。1954年全国戏曲调演在北京举行汇演时,豫剧板胡也迎来了第二次改良。老一辈的艺术家姜宏轩将板胡定弦定为四度,将皮弦改18号钢丝,后来又试用琵琶的三、四弦,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叶,河南省戏曲学校板胡老师张一千和左清义将其定为合金缠丝多股钢丝弦,
期刊
疏林草地是在草本植物基质上稀疏分布有乔灌木树种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类型,其中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是两个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在该生态系统中,木本植物群落因其对微气候因子、
学位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美术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同样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喜爱。作为一本视觉艺术,美术主要通过不同形式的线条、颜色、画面来表达画者的感受,可以说这些形式就是美术的语言,是美术用来描绘事物、表达情感的渠道。因此,想要了解美术,学好美术,人们就必须先了解美术的这些形式语言,而素描作为美术中最常见也最基础的一种,对其形式语言的了解是十分重要的。本文主要从点、线、面的形式,黑、白
期刊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而奏鸣曲则是其在钢琴领域的扛鼎之作,他曾先后创作出21首奏鸣曲。作品既有对古典主义音乐的继承,也有多方面的创新,对奏鸣曲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鉴于此,本文从其奏鸣曲创作经历谈起,就作品在旋律、和声、曲式等方面的继承与创新进行具体分析,以期获得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舒伯特钢琴奏鸣曲创作概述  舒伯特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先驱,在其短暂的一生中,曾先后创作出了21首奏鸣
期刊
唐代和明清时期,江西经济十分繁荣,当地修建了众多桥梁。本文以江西铅山唐遗澄波桥压白尺为例,研究压白尺与艺术文化关系,从而保护古桥文化。  澄波桥坐落在江西省铅山县湖坊镇陈坊河上,是一座唐遗廊桥。湖坊是铅山县的古老乡镇之一,街道上耸立着明清古建筑,除此以外,还有隋代的七宝寺,从历史纵向丰富了当地艺术文化。然而,这一文化正面临毁灭,很多古迹逐渐被现代建筑代替,即使局部受损,也很难按原艺术文化修缮,所以
期刊
该文设计了一种转换速率达到150MHz的6位高速A/D转换器,该设计采用了竞争编码结构,克服了传统全并行A/D误码率高和编码结构中容易出现气泡错误的缺点,还降低了A/D转换器的对
作为汉族传统制瓷珍品,吉州窑属于江南地区闻名遐迩的综合性瓷窑,具有典型的汉民族艺术特征以及浓重的地方风格,对当地瓷业、中国陶瓷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吉州窑陶瓷之所以在世界文化之林占据较高地位,与佛教禅宗文化发展影响不无关系。无论是吉州窑的创烧与发展,还是其类别与纹样、茶文化的渗透等盛况,都与佛教禅宗文化密不可分。本文主要对吉州窑、佛教禅宗文化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希望对吉州窑的现代化发展起助推作用。
期刊
索南嘉措和利玛窦是16世纪后半叶两位著名的传教大师,他们各自都肩负着传播各自宗教的重任,在当时为传教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佛教和基督教在华的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从后来的发展和现状来看,索南嘉措大师的传法是相当成功的,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我国北疆的藏传佛教可以说是铺天盖地,深入社会各个阶层;而利玛窦的传教理念和影响在历史的考验中慢慢退出了舞台,到清末已销声匿迹。不论宗教学识还是文化素养,索南嘉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