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小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jlk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科生教育一直是大学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科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与创新一直是大学教育改革的主战场。本文以我校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中央赛道建设的采矿工程专业课程组设置为背景,以地下建设课程组同学为实践对象开展了的本科生小班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探索方面主要采用了课程内容兴趣调研与分析、课前预习与课后拓展创新、课程内容讲解模式改革和课程考核模式变革的探索;在思考方面,根据两届同学的实践结果,发现小班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能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与需求,可以关注每个学生的状态,从而采取相应的引导与教学方法,实现共同进步;同时小班教学模式的实际内容还可以继续丰富,增强师生互动和了解,从而培养掌握专业知识、各有所长和具有创新思维的本科生。
   [关键词] 小班教学;培养模式;本科教学;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12-0078-03    
  大学本科教育一直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中之重,本科阶段的教学应符合强思想、宽视野、固基础、明方向的基本要求。本科生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一直是高等教育机构和工作者发力的主战场,而在这个战场上,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变革和探索也一直是前沿阵地。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采矿工程专业作为国内一流本科中央赛道建设单位,要引领国内采矿专业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创新需求尤其强烈。
  就目前来看,国内关于教育模式的主要方法为30人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类教学内容,对于通识教育类课程是几个班级合并教学的大课堂,对于专业课程则根据专业班级的数目开设30人单独班级课堂或者60人、90人的大课堂;在这样的课堂上讲课,不论课本教学还是实践课教学都存在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生师比太高,老师与学生的互动面相对较低,课堂上绝大多数学生难以得到老师的沟通和交流,在学生提问环节也是仅仅有少数学生的诉求能够得到解答。因此国家教育部门制定了高校生师比的最大值来提高教学效果,但是以上教学模式仍然广泛存在于各大高校。
  近些年,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各个行业的细分程度越来越高,对于同一专业的人才来说可能会有很多个发展方向,而且企业发展需求也逐渐根据细分方向偏向于某一个方面,所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由专业化和个性化的综合需求[1-3],小班化教学模式从世界發展到我国在各个教学阶段和各个行业都得到的迅猛的发展,大学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阶段也有丰富的实践空间[4-6]。我校采矿工程专业为了提高在细分行业的本科生培养质量和竞争力,在专业总体结构不变和基本核心知识全面掌握的前提下,采用课程组设置的方法,在同一专业内设置了四个不同的课程组,每个课程组内设计10个学分的细分行业专业课知识,学生在大三时按照个人意愿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学习,这样就把采矿工程的学生分成几个部分开展课程组课程的学习,从而减少每个课程组的学生数,达到降低生师比,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 小班培养模式设置的需求与设置过程
  首先,小班化教学模式是顺应新时代社会和工业发展潮流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在当今社会新时代的发展道路上,国家正大力提倡和发展职业教育,也就是对各个行业的技能发展主战场放在了高职院校。而本科教育现在更加倾向于因材施教和创新性教育,培养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创新性人才成为本科培养的目标,并且国家也在本科层次的高校开展了大学生创新教育和创业教育,我校现在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已经发展到全面普及的程度,每名本科生都必须要参加创新项目的训练。这样的社会外在化需求情况下,因材施教和人才的差异化培养需要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性更强,视野关注面更广,而传统的大班教学则严重制约了这种需求,迫切需要进行改革。
  其次,从学校教学效果与学生自我发展来说,小班化教学是内在需求。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是国家重点专业,每年招收三个班级,90人左右。传统教学组织方式为全部学生一起上课,从通识课到专业课皆是如此。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大课堂的教学弊端显现出来:一是学生太多,上课过程中互相的干扰越多,不认真学习的影响范围越大,整体学生学习效果越差;二是老师对学生关注的覆盖面随着学生人数增加而降低,不能认真关注到绝大多数的同学,造成教学教育盲点越来越大,不但对处于盲点范围的学生不利,而且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大班教学的师生互动率显著降低,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通过提问等环节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大班课堂每名学生被提问的概率显著降低,而老师又不能增加提问次数,否则会影响教学进度;四是传统的大班教学的评价方法主要是考试和平时成绩,这个平时成绩在人数多时由于工作量巨大,老师难以通过个性化的评价模式来开展,因此不能完全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以上弊端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反映了教学效果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内在需求。
  所以,为了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的外在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内在需求,迫切需要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进行差异性教学或小班化教学的改革工作。恰好近年来随着我校采矿工程专业方向的拓展,开发出了煤炭地下开采、露天开采、金属矿开采和地下建设工程四个课程组的不同方向课,所有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学习,除了地下开采之外,这样每个方向的选课同学不超过20人,形成了典型的小人数班级,其中地下建设工程课程组选课同学近两届人数分别为10人和12人。“地下建设结构设计”作为地下建设工程方向的课程组的一门课,自然而然地成了小班教学的必修课,也成了小班教学的试点课程。
  二 小班培养模式的教育教学方法探索
  对于采矿工程专业来说,小班化教学的首次出现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探索并没有已有的规律可循,其他专业或者学科的一些已有经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予支持和借鉴,但是不能完全照搬和照抄,只能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选择、继承和发展。   针对采矿工程地下建设班级的人数在10~12人这样的现状,我们首先开展了课程内容兴趣的调研与分析,在课程上课之前,向每一名同学发放教学大纲和调研问卷,教学大纲是本门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让学生对本门课程的主要框架有所了解,并进一步同学课程内容兴趣的调查问卷,从中可以分析和了解到每一名同学对本课程的认识和对每一部分开设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从而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地改进,达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程内容、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根据课程内容兴趣的调研与分析结果我们有针对性地开展了“地下建设结构设计”的课程内容制定、设计和实施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包括小老师大课堂、翻转课堂、专题讨论和综合考核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学习动力、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首先,小老师大课堂是指在上课之前根据学习内容分配给每名同学一部分教学内容,让学生提前预学、理解并制作课件,在课堂上用自己的理解给同学们讲出来,并提出在预学过程中的问题,老师根据学生讲解的过程和提出的问题做针对性的改正和答疑。在这个过程中,每一名同学不但要认真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要通过自己的理解动手制作课件并讲解出来,既锻炼了个人的学习能力,又锻炼了口才和总结能力。小老师大课堂的教学方法大胆地给予了同学们的教与学的选择权,增加了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动,而且能够清楚的获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疑惑和困难,有效调动了同学们的学习压力和学习动力,活跃了传统教学方法的课堂气氛。
  其次,随着网络的发达,线上学习资源的极大丰富,本课程在一些章节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方法[7],这些章节主要是在一些实践施工和技术内容比较多的章节。具体过程如下:学习发问环节:老师发布章节学习内容的主要框架,同学们在课下根据教材内容查阅资料自学知识点,课上根据学习框架每名同学提出自学过程中的收获和问题,并针对问题阐述可能的解决方法;互动讨论环节:根据每名同学的问题,课堂上调动所有同学发言回答或者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或方法或知识,这个过程中,老师要起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使每一名同学都能够参与到讨论中,从而掌握他们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总结回顾回顾环节:根据同学们以上两个环节,老师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查阅资料的范围、思考的方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而给予学生学习的建议、知识的阐述和学习方法的引导。翻转课堂的实施需要学生全方位地参与到每一个学习过程,这个过程中是以学生为主导,老师给予适时的指点、点评和答疑,极大地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
  第三,专题讨论是在课程学习的期中和期末进行两次专题讨论,讨论的内容主要设计为两部分,分别是学习本门课程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讨论和有关于地下建设结构不同类型的应用范围,但是高于课本学习的内容或者以实践教学为主要内容,这样可以使同学们真正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学习本门课程的前后逻辑关系、知识储备结构以及设计方法的应用等内容,专题讨论实际上是一种集中总结和消化课程学习内容的小课堂,是加深学习知识理解的强化课。
  第四,制定个性化的综合考核方法。考核成绩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体现,小班教学的考核方法是综合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课程参与度、师生互动频次和教学贡献度制定的个性化的综合考核[8]。
  其中,学生知识掌握程度主要采用期末试卷考核方法,主要考核学生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方法的掌握程度;课程参与度是指在学期期间参加小老师大课堂全过程的个人表现,包括预学成果、课件制作、讲课效果和问题提出情况,同时要结合有效出勤率(上课期间的精神集中程度——老师上课关注记录);师生互动频次主要分为被动互动和主动互动;被动互动是指学生必须与老师互动的,也就是每个同学都要表达的互动内容;主动互动是指老师随机提问时学生的主动参加师生互动的情况,师生互动频次表现出学生主动思考和回答的积极性,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带动课堂节奏;教学贡献度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对于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有促进和提高的情况,主要表现为学生求知欲的多少和学生对课程教学方法的有利贡献。
  以上四部分考核内容在考核中的比重均可以达到80%,也就是说学生在以上四个方面的表现有任何一个达到优秀,本课程均可获得优秀成绩,这体现出了学生在某一方面的优秀,通过以上个性化综合型的考核,能够使某一方面有专长的同学能够各显所能,各显所长,鼓励和培养每一个同学的优点才能使之不断放大为成长路上的撒手锏,方向标。
  三 小班教学模式的成果与思考
  相比于传统的大人数班级培养模式而言,通过两个学年的“地下建设结构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探索和试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其中有一些收获也有一些经验,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教学效果方面,两个年级的教学实践的考核结果显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大幅提升,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与教师的互动频率显著增加,主动提问和主动回答问题的次数大幅上升,课程考核成绩相比往年也有了较好的进步,优秀的同学比例相对较高。
  其次,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采用传统式讲授为主的课时中与小老师大课堂、翻转课堂教学方法相比,后面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思考问题的主动性,从而加深学生学习的印象和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因此,小班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尽量采用这一类互动性更好的教学方法。
  第三,大学课程的教学过程除了讲授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传授学习方法与调动学习积极性,小班教学模式的优点在于老师可以关注到每一个同学,并提出相应的学习建议,从而做到有目的上课、有目标的提问和有成就的总结。
  四 结论
  采矿工程专业探索实行小班教学模式在现阶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程度提高,学生由被动学变成主动学,由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老师由按部就班的傳统教学转变为引导式教学、讨论式和答疑式教学,课堂学习氛围显著提高。在教学方法方面适宜于采用翻转课堂和自我创新的其他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课程的教学环节中来。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传授知识,通过采用合适的小班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方法值得继续探索和推广。
  参考文献:
  [1]严必友.面向每一个:小班化教学的专业追求[J].人民教育,2018(12):51-53.
  [2]林先其,熊鹰,赵明华.本科院校小班化教学思考[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0):68-69.
  [3]张艳.多模态视域下小班化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研究,2019(22):27-28.
  [4]薛新华.探究式小班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土力学》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45):226-228.
  [5]王贵军.小班化“三环节”课堂教学模式解析[J].甘肃教育,2019(17):106.
  [6]吴天利,邓思平,江东能,李广丽.高校课程小班化教学的SWOT分析及应对策略[J].大学教育,2020(01):12-14
  [7]丁红,柴子欣,桑升烈.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构建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3):63-65.
  [8]裘亦书.小班教学分组活动形式变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高教学刊,2018(13):78-82.
  (责任编辑: 姜海晶)
其他文献
[摘 要]高校课程思政是将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内容进行有机融合,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并贯穿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本文以“光学系统设计”课程为例,深入挖掘课程内容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从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思政实施过程等方面对高校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政融合的路径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围绕课程建设、课堂教学和课程思政效果评价提出建议,以期进一步完善课程思政建设,落实立
期刊
[摘 要] 学科竞赛是高等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其在高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实践能力等各项能力方面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本文首先以财务决策大赛为例分析了学科竞赛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分析了三峡大学科技学院财务决策大赛现状;最后提出了基于学科竞赛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建议,以期促进学院财务管理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关键
期刊
[摘 要] 经过实地调研,本文全面了解了江西省内10所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状况,指出江西省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并尝试分析困境产生的原因,提出突破困境的路径。   [关键词]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12-0010-02   2001年南昌航空大学开始社会工作本科层次招
期刊
[摘 要] 实践育人因为具有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技能、社会责任感和创新创业、团结协作、人际沟通等多方面能力的特征,在全球化竞争日渐激烈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已经成为高校育人的核心环节。本文围绕实践育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124N专业实践育人模式”为例,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学校牵头管总、专业课教师负责实践内容、辅导员参与思想政治引领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期对高
期刊
[摘 要]基于案例教学的思政课教学方法是公安院校坚持守正创新、建设思政“金课”的重要尝试。公安院校思政课的案例教学是把课堂教学的理论内容与公安工作的实际素材相结合,使大学生能够在具有公安特色的情境教学中既学习思政课程的理论内容,又体验公安工作的实际问题,是推进思政课教学贴近实战化教学的一种有效方式。在此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为例,遵循“教材内容”→“教学目标”→“问题导
期刊
[摘 要] 在市场化、信息化的大数据时代,统计学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经济社会对统计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如何建立合理有效的“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是专业教育者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财经类院校的“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目标,以经济统计学专业为例,从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出发,从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师资队伍等方面对“金融大数据”人才培养模式及实现路径展开积极探索。  [关键词] 金融
期刊
[摘 要] 课程改革的推进使教师的作用和功能发生深刻变化,教师是课改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在课程改革中起支配作用,教师在课改中的功能发生变化,由灌输式教师转变为教练式教师,由包办式教师变为引导者教师,由封闭型教师变为开放型教师。   [关键词] 课改;教师;主导作用;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0) 12-0052-03
期刊
[摘 要] 升旗仪式是增强国家认同的重要形式。升旗仪式的过程中,构建集体记忆、巩固政治信仰,进而强化国家认同感。目前,升旗仪式面临着挑战:反复操演失去新颖性、历史虚无主义解构仪式的意义、网络信息侵蚀认同实践的环境等。我们应当创新优化设计,增强仪式情感体验、回应现实关切,提升仪式吸引力、完善机制,增强仪式教育实效性,通过升旗仪式提升国家认同感。   [关键词] 升旗仪式;爱国主义;国家认同  
期刊
[摘 要] 受新冠疫情影响,为落实教育部的“停课不停学”政策,全国高校采取了远程网络教育的模式。本研究以南昌大学为例,通过网络问卷的方式了解了615名本科学生对网络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显示学习效率、知识点掌握程度、课程资源及平台技术能够显著预测网络教学满意度;学生对网络教学的满意度、接受度较高,学生满意度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性。疫情促进了网络教学的迅速发展,也给今后高校教学提供新的思路。   [关
期刊
[摘 要] 以长沙医学院118名来华医学留学生为对象,初步探讨了来华医学留学生的汉语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研究来华医学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现状、确定学习目标能力、选择学习方法能力、监控学习过程能力、评价学习效果能力五个方面,进而提出了来华医学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 医学留学生;汉语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編号] 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