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链》主题窥探与研究述评

来源 :青苹果·教育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bolz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马蒂尔德;莫泊桑;主题
  《项链》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作于1884年,小说主要讲了小公务员的妻子马蒂尔德为了参加一次晚会,向朋友借了一串钻石项链,在晚会上大显风采。不料项链却在她回家途中不慎丢失,于是她借钱买了新项链还给朋友。为了偿还债务,她过了十年劳苦生活,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却在与朋友偶然的相遇中得知那是一串假项链。根据笔者对近年来相关学者的研究内容中认为目前学者们对《项链》的文本解读在主题方面主要有三种:一、讽刺虚荣说;二、赞美诚实说;三、揭露现实说。下面笔者主要围绕这三点,以相应的文章为例做文献综述。
  1 讽刺虚荣说
  《虚荣:马蒂尔德的悲剧根源——解读莫泊桑<项链>的本质含义》一文中说:“马蒂尔德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是无可厚非的,但是这是一个虚假的社会,地位优越、光鲜亮丽的佛来思节夫人等社会名流平日营造出的是一个巨大的假象,谁也无法想象佛来思节夫人借给马蒂尔德的项链会是假的,这也是为什么当马蒂尔德弄丢了项链,却毫不思索地还了一条真正的钻石项链给她。”
  的确如此,聪明的读者都能发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中,那些所谓的上流社会所呈现出来的虚无繁华实际上都是为了满足他们个人的虚荣心而营造出来的假象,实际上那些东西原本就不该是像马蒂尔德这样的下层人所追求的,那些东西就像是泡沫一样,没有实在的意义。但是马蒂尔德并不能看清这一点,她反而迷失于其中,最终付出了自己的10年青春和美貌还了一个假项链带来的苦难债。这篇文章就马蒂尔德的爱慕虚荣展开分析,认为《项链》揭露的是马蒂尔德及其所处的社会与时代共有的虚荣风气。
  这种说法不乏证据,因为开场的时候,女主人公马蒂尔德的确呈现出了众多下层小市民想要攀登到上层社会的状态,她喜欢收拾打扮自己,她对自己的丈夫甚至是这个家庭抱有埋怨的态度。甚至为了在舞会上的风光难为自己的丈夫,并走向低头向他人借珠宝的路上,这也为她后来的悲剧做足了铺垫。另外。除了马蒂尔德之外,还有那位借给马蒂尔德珠宝的人也是一个隐形的丑陋的资产阶级的代表,因为她的珠宝是假的,这就值得读者思考:是否那个人人渴望的上流社会就像那副项链一样虚假而不可捉摸?
  2 赞美诚实说
  似乎一提到马蒂尔德,人们总会给她扣上“爱慕虚荣、追求享乐”的帽子,小说的主题向来是在批判法国社会的同时批判马蒂尔德。的确,马蒂尔德的爱慕虚荣是有需要批评之处,但这篇小说的主题仅仅是批判马蒂尔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如果莫泊桑写这篇小说仅仅是这个意图,那莫泊桑就可能不成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了,《项链》也就更不可能成为莫泊桑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了。
  《探析莫泊桑<项链>中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中说:“马蒂尔德是一个悲剧人物,她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心理,其主要原因是受当时法国崇尚浮华的社会风气所影响所腐蚀。”从这一点来看,马蒂尔德的悲剧甚至不能归咎于她一人身上,抛开社会诱因将马蒂尔德单纯的看作是欲望的代表未免过于武断,因此我们必须全面分析,更进一步地走进作者笔锋间流露的深层含义,我们应运用全面、发展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分析人物。所以,在老师的教学中我们一定要忠于作者的写作初衷,这就要求老师在带领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不仅仅要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还要从作者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创作观出发,一探究竟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老师在课堂中最应该避讳的就是带个人主观意愿随意揣测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浅谈莫泊桑<项链>路瓦栽夫人的忏悔精神》中说:“敢问,现今世上还有比她更伟大的女人吗?她是在用她的美丽青春来守护一个承诺,她在用自己一生的劳作在忏悔。”结局中马蒂尔德是笑着的、是从容不迫的,尽管她已经失去自己作为一个女人,尤其是一个曾经那么重视容貌和外表的窈窕淑女最看重的容颜,她还是散发着迷人的光辉。马蒂尔德这个小人物恰恰选择在丟失项链后对自己的错误进行悔过并付诸于行动,这样的小人物被放大至众人学习和歌颂的对象,可以说这才是莫泊桑的过人之处。十年的忏悔和改过自新的岁月将她变成了她从未想到过的模样,马蒂尔德最后应该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她从容地面对骆塞尔夫人,一改多年前的单纯与轻佻,这便是十年的苦难生活在她身上的沉淀。从这个角度看来,马蒂尔德是个值得赞美的人,她具有虔诚、踏实、忏悔、坚守诺言的美好品格,而这些品格足以让我们把一部分视线从她的爱慕虚荣中转移开来。
  3 揭露现实说
  《莫泊桑<项链>两题》中说:“《项链》的故事就是在揭露资产阶级“每一步”同自己“法律抵触的形式”。的确,马蒂尔德在初步踏入上层社会的时候,的确就意味着自己距离资产阶级更近了一步,但是对于这个下层人来说,所谓的资产阶级未免太过光芒耀眼,根本容不下这个乡下的“灰姑娘”,这也打破了我们常人的美好想法——灰姑娘总会摆脱自身糟糕的命运。这也是莫泊桑的另一过人之处——让读者清醒地认识笔下的社会有多么肮脏!可以说马蒂尔德的十年经历就是莫泊桑对资产阶级未来生活的一种预测,他们经受“未来的苦恼”“残酷的贫苦”“肉体的苦楚”“精冲的折磨”。文章中有这么一段:“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这里作者连续用了两个‘也’字,貌似轻描淡写,但是却逻辑严密地描述了像马蒂尔德这样的小人物一样,其他下层人的共同处境和必然的选择,自然也就预示了这一类人大同小异的必然命运。她个人的追求反映了一个特定时代的共同特征,她的挫折正表现了她那个阶层的人的共同尴尬和无奈。马蒂尔德所代表的是千千万万像她一样的人,他们生存在资产阶级世界里,生活在一片虚无和浮华里。他们身处这虚无和浮华之中,像是被它所包围。但当风险来临时,他们丝毫没有抵御能力,他们不得不沦落到社会最底层,这时他们又像被这虚无和浮华所隔绝。《项链》的主题一方面可以通过马蒂尔德夫妇两个人的命运来揭示,他们两人的命运就像是一滴水,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莫泊桑想要通过马蒂尔德夫妇的命运投影出当时整个法国社会浮夸、虚荣的状态,而他们只是被这个社会驱赶着向前的人。   笔者认为上面三种说法中,第三种观点比较符合作品的实际意义,但也有进一步深入分析的余地。第二种观点和第一种观点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较片面和浅显,挖掘得不够深入。
  关于《项链》的解读,还有一种不同于以上三种观点的声音——命运弄人的思想倾向。这种观点是我们解读《项链》时要十分注意的,不仅因为这个观点在解读上的困难,也因为这一观点在向学生讲解时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容易走入宿命论、消极的死胡同。这一观点以钱理群为代表,钱理群先生的《名作重读》之《<项链>告诉读者什么》中提到:“对超越现实的物质与精神追求的执迷,受着现实的种种实际限制的这种追求的无奈、荒诞与虚幻,以及由此产生的人的本性的坚持与扭曲,人的命运的悲剧性和戏剧性。”
  和钱理群先生持相同观点的相关学者同样认为莫泊桑对马蒂尔德抱有一定的嘲讽态度,其中就包含对于“命运弄人”的无奈。从这一角度出发,马蒂尔德仿佛成为小说中的一个道具或者说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载体,所有她经历的苦痛都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个人面对命运捉弄时的无能为力。
  以上两篇文章所提出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命运无常说”通常是被人们忽略的一点,却也是十分值得探究的一点,但是这一点也是老师在教学中需要特别斟酌的一点。如果《项链》表现的是命运无常,那这种命运无常是不是宿命论?《项链》开头“被造化安排错了”这一句,有不同的译本,不同的译法。有的译本译为“仿佛是命运安排错了”(郑克鲁译),有的译本译为“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人教版)但是无论是“仿佛”还是“好像”,似乎都带有些许不确定因素,是否这就含有对“命运安排”的解构意味呢?”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读,每个语文老师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并尽量用学生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去讲解。
  《虚荣的与自尊的——也谈<项链>兼与王富仁教授商榷》向我们提供了语文课堂上解读异域文本时的一种态度。作者认为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我们不再是学生的精神引领者或者束缚着,学生在此阶段已经有了足够的时间去思考这部作品中的很多细节。比如“连用两个‘也’究竟意味着什么”?再比如莫泊桑对于小说中主人公的命运安排究竟意欲何为?学生们在阅读了文本以后,一定会产生自己的想法,甚至可以初步得出本文的主题思想,但是至于学生在此之外有没有其他的读后感,则需要学生自我发觉,老师也只能是起到引导的作用,不能综合强调某一种就是正确的。如果我们作为老师都不能接受“多元化”的思想模式,那怎么讲解这篇西方文学经典之作呢?一味地坚持单一文化思维模式,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文化标准来审视這篇文学作品,很可能会导致教师自己走上狭隘与偏激的方向。语文老师的职责是帮助学生认识莫泊桑塑造了一个怎样的马蒂尔德,语文课堂完全可以以这一点为基点展开教学,做到发散思维。而且不光老师要发散思维,还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共同探究出作者最真实的创作意图。
  4 我的教学建议
  《俞映潮老师谈小说教学艺术》中说:“从小说的文体教学的内容来看,其教学的内容可分为这样四个层次:一为知识层次。结合文本的教学进行有关小说基础知识的教学,丰厚学生的积累。二为理解层次。从小说阅读出发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三为欣赏层次。培养具体分析作品情节结构、叙事方式、人物塑造、表现方法、语言特色、创作风格等方面的文学审美能力;四为探究层次。在欣赏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研读小说的能力。”《项链》教学也应该从这四个方面展开,其中第一个层次即知识层次可以主要由教师讲解,第二、三、四个层次可以由教师指引,学生探究、讨论得出观点,最后由教师做出点评和总结。在这一方面,唐芳老师和郑逸农老师的课例是比较成功的。
  从目前的语文课堂教学来看,语文课主要容易出现四个弊端: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一人独霸课堂,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欣赏;二是脱离作品语言,想当然地架空分析;三是以封闭式的标准化训练代替开放性的多元化欣赏;四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花样上的翻新,忽视文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内涵,务虚不务实。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一教学建议,要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对于《项链》的艺术形象和主题,应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的前提。
  参考文献
  [1] 章志红.虚荣:马蒂尔德的悲剧根源——解读莫泊桑<项链>的本质含义[J].作家杂志,2011(03).
  [2] 辛群英.探析莫泊桑<项链>中马蒂尔德这一人物形象[J].语文天地,2011(02).
  [3] 朱应开.浅谈莫泊桑<项链>路瓦栽夫人的忏悔精神[J].青年文学家,2015(18).
  [4] 凌宏初.莫泊桑<项链>两题[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08).
  [5] 张褔旺.<项链>主题的多元解读[J]中学语文教学,2006(02).
  [6] 钱理群.名作重读之<项链>告诉读者什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其他文献
Ana Poe是位于加利福尼亚州西部伯克利市的PacoCollars公司的所有人,该公司主要经营手工制作皮革狗项圈业务.然而需要贷款时,该公司似乎无法受到银行的青睐.出于传统的贷款理
新华基金:  回避涨幅过大个股  新华基金认为,当前市场仍然是优选个股决定收益的阶段,但前期涨幅过大的板块和个股需要回避风险。下周仍看好房地产、银行、券商、汽车。这些板块的基本面均比较扎实,股价也没有泡沫。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开始趋缓,值得关注。人民币如果短期开始贬值,流动性预期改善,则对“经济稳、货币松、业绩好、转型需”的炒作小股票的大环境有所影响。目前来看,人民币中长期仍处于
期刊
【关键词】商标翻译;文化;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科技快速发展与社会经济的繁荣,我们同与各个国家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是入世贸组织(WTO)后,越来越的外国公司抓住机会对自身产品经营战略做了调整,抢入中国市场。国内企业也抓住商机走向世界,与国际经济市场顺利接轨。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不管国内还是国外的企业都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商标的翻译。如何在异地国家更好地向他们介绍自身品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
  近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展开,新凤鸣集团也开始行动起来。8月1日,新凤鸣集团举办了道德讲堂,宣传集团内员工的先进事迹,教育员工不断学习,不断
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提高,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多媒体教学技术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影视资源作为新的一种教学资源也逐步被应用到了课堂当中.新课程标准提出,
在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如何正确的建立与行政单位经营相适应的内控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目前所面临的难题与挑战。
Q 对于处在成长阶段的小企业而言,哪些方面的超支是最难预料的?rnA 首先让我们好好审视这个问题:为什么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开支?我的意思是,作为小企业掌舵者,你是否从财务管
全面预算管理是实现企业愿景和战略目标的重要管理手段,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预算松弛问题普遍存在,导致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下降,预算管理形同虚设,直接影响全面预算管
高中化学教学需要在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之上采取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活动,目的是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化学教学情境,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
城乡统筹发展下的乡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应当对新农村的切实情况有清晰的认知,既要创新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方法,又要树立决策先行的规划理念.本文先对城乡统筹背景下的乡村规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