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沉淀/超滤工艺改善苏州河道水的感官品质

来源 :中国给水排水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zr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苏州市姑苏区环城河边开展现场中试,研究了混凝沉淀/超滤组合工艺对河道水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对河道水感官品质的提升效果显著,对浊度、色度的去除率分别为94. 16%~96. 25%、89. 69%~93. 86%,出水透明度能够达到2. 5 m以上。根据运行中跨膜压差的变化可知,组合工艺对于苏州河道水的最佳PAC投加量为20 mg/L。滤后水的颗粒粒径相比原水明显下降,小分子DOM的占比显著上升。通过三维荧光光谱可知,组合工艺对地表水中腐殖酸类物质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这也是色度去除明显
其他文献
为探究不同复配比例和耕种年限对团聚体组分的影响,分析了2 a和9 a耕种年限下,不同比例的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中水稳性团聚体各组分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经过多年耕种后,复配土中水稳性团聚体组分中1~2 mm含量明显减少,0.5~1.0 mm含量明显增多。随着复配土中砒砂岩添加量逐渐增加,水稳性团聚体小粒径组分增幅较为明显。砒砂岩与沙按照1∶1复配种植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级主要分布在0.10~0.
期刊
In the field of remote sensing imaging, multispectral imaging can obtain an image of the observed scene in several bands, while the 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 can acquire the accurate 3D geome
期刊
We report dual-view band-limited illumination profilometry(BLIP) with temporally interlaced acquisition(TIA)for high-speed, three-dimensional(3D) imaging. Band-limited illumination based on a digital
期刊
某生物材料公司以粗植物甘油为原料生产精制甘油,产生高浓度有机废水。由于后期生产废水水质出现较大变化,平均COD为160 000 mg/L左右,远超过原污水处理站的设计负荷,出水水质难以满足排放标准。因此对原污水站的预处理、厌氧及好氧系统进行改造,处理规模为50 m~3/d,增加调配池、厌氧罐、接触氧化池等处理单元。改造后污水站运行效果良好,出水水质达到接管要求,其中COD、石油类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
期刊
针对水库环保疏浚工程环保要求高、施工精度要求高、施工水位变化范围大等特点,提出水库环保疏浚设备的选型原则,并对水库环保疏浚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制订出一套水库环保疏浚一体化施工技术体系,以达到清除水库内源污染和改善水库生态环境的双重目标,实现污染底泥的"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该施工技术体系已成功应用于福建省泉州市山美水库环保疏浚工程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可为今后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参考。
期刊
以西安市某污水处理厂的A~2/O工艺为研究对象,考察化学强化除磷对A~2/O工艺生物除磷的影响。结果表明,投加除磷剂后,出水TP浓度可达到地表水准Ⅳ类标准(TP≤0. 3 mg/L),但与传统A~2/O工艺相比,污泥的释磷和吸磷活性以及聚磷菌占比均有所降低。化学除磷过程中生成的副产物对生物除磷有负面影响,表现为污泥种群结构发生变化,聚磷菌占比下降、聚糖菌占比上升。同时,剩余污泥中的Chem-P组分
期刊
为探索寒冷地区冬季低温期污水处理厂出水氨氮不达标的解决措施,拟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予以强化。测试污水厂改造前污泥在夏季(20℃)和冬季(8℃)的硝化速率,发现低温期出水氨氮不达标的主要原因是活性污泥泥龄不足,温度对硝化菌群活性的影响次之。通过污水厂MBBR升级改造,解决了出水氨氮冬季不达标问题,在6~8℃下,出水氨氮始终保持在5 mg/L以下、平均为1. 51 mg/L,去除率达
期刊
我国城镇生活污水具有碳源浓度低、难以满足脱氮除磷需求的特点,因此往往需要通过投加碳源和除磷药剂才能实现去除营养盐的目的。鉴于此,采用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基于北京首创某污水处理厂的低碳源市政污水,进行颗粒污泥培养及营养物去除中试研究。结果表明,在进水COD平均浓度约为150 mg/L的条件下成功培养出了好氧颗粒污泥,且颗粒污泥比例可达到42%左右,同时可实现对N、P的有效去除。中试装置持续运行了160
期刊
针对地下水中的硝酸盐,采用三维电极生物膜与硫自养耦合工艺对其进行去除,并研究了电流强度对该工艺脱氮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流强度对耦合反应器的脱氮效果影响较大,NO_3-~-N去除率随电流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在温度为20~25℃、进水NO_3-~-N浓度为70 mg/L左右、进水NaHCO_3浓度为1 g/L、进水pH值为7. 0~7. 5、HRT为16 h、电流强度为400 mA的条件下,反应器对
期刊
以进(原)水箱、蠕动泵、藻类生物膜反应器、斜板沉淀池、超滤膜装置和出水箱构建新型藻类膜工艺系统,由斜生栅藻在立体弹性聚氯乙烯载体上形成藻类生物膜,并在连续光照度为3 500 lx、室温、水力停留时间为4 d的条件下,研究了系统对南宁市南湖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在连续15 d的动态试验中,藻类膜工艺系统对南湖水中COD、TP、NH3-N和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2. 61%、90. 42%、9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