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侗族村落乡土文化景观特征与保护对策——以龙胜各族自治县乐江镇宝赠村为例

来源 :美与时代(城市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加快打造北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南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衔接长江经济带的西部陆海新通道。广西有着多样的民族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此基础上,从传统侗族村落入手,深入分析广西少数民族乡土文化景观的特征,并通过现代化的先进手段与技术对其加以保护、开发,从而进一步彰显广西民族文化的魅力,以便更好地建设美丽广西,发挥应有的实践价值,为祖国乡村振兴事业增砖添瓦。
其他文献
以往的壮族乡村研究多聚焦于村庄,圩场研究则有待深入。在施坚雅模式比照下,以广西忻城县思练圩为中心,不难发现圩场构成并不符合六边形市场区域理论,说明施氏该论述的理想化局限。施氏的“中心地”概念可较好概括圩场何以成为壮族乡村商业服务、交流、居住、心理等方面的“中心地”。壮族乡村圩场也是见证地方历史变迁的重要场域,但施坚雅模式涉及较少。
当下我国正朝着新型城市化格局迈进,大规模人口流动及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对当前城市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为这一挑战之解决提供了崭新路径。城市民族工作无论是规范层面的建设与执行,还是认同层面的融合与深化,乃至价值层面的重塑与转换,其内在驱动均在于此。论文以宁波北仑为例,着力探讨在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的总体要求下,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对新
豫剧作为我国的文化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文章提出将豫剧中的服饰元素融入动画角色的设计中去,不仅可以增强动画作品的文化底蕴,同时也可以通过动画这一媒介形式向人们传递豫剧艺术之美。
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人口约有250万左右,主要聚居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湖南、贵州、广西三省的毗邻地区和鄂西南等交接地区,这其中尤其以贵州黔东南地区的音乐文化更为集中璀璨。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勤劳的侗族人民创造了许多宝贵的文明与文化并世代流传,这其中尤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侗族大歌”最为著名。本论文以黔东南清水江流域为切入点,从整个流域的视角来观察研究侗族民歌的分类、音乐特征和侗族民歌存在的社会
股权质押作为一种融资方式,既能保留股东的股权又能缓解资金困难,满足股东融资需求,逐渐成为上市公司股东普遍采用的融资方式,近几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股权质押的规模逐渐升高,这种融资方式也备受关注。本文研究贵州百灵股权质押对企业价值的影响,为此类研究提供了案例研究的参考,为如何规范股权质押行为提供建议。本文通过归纳整理国内外股权质押相关文献,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选取贵州百灵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自上市以来,贵州
学位
在测度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利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提升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其促进效应为10.4%;门槛效应分析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存在“正向边际效应溢出”趋势特征;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溢出强度具有空间异质性,在区域上呈现北高南低、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落实新时代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要求,也是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当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实践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认识上的“三个不清楚”,即不清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应该包括什么、不清楚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之间的区别、不清楚如何处理共同性与差异性的关系,这成为制约教育效果的认知障碍。同时,在教育结
1958年以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的编纂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纵观现有的少数民族文学史,在分期与断代、理论阐释、作家作品分析等方面呈现出自身的特点,但也有拓展的空间,因此,在原有的基础上,有必要对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进行重新修订或新增编写。对今后重写的进路,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视野的前提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一是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现实价值;二是构建中华文明及其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三是注
中华民族共同体作为一种高层级的共同内群体,性质复杂、构成多元。将中华民族共同体和共同内群体认同模型相结合,是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的有效途径。本研究以国内不同民族及其成员表征中华民族共同内群体,以国外不同民族及其成员表征共同外群体,通过3个实验考察内藏班高中生对国内外民族的容器隐喻、群际态度和助人倾向。实验1采用空间Stroop范式,发现国内民族人名呈现在圈内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呈现在圈外时,国外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