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以,我们这里做文化,一定要“心中有主”,你可能受表扬少,可能评级低,但你要有定力。除此,一定要有眼光、有关系(有名家)。否则你想做也做不出文化,有此心而无此力。
世博出版是立足于世博会,为促进文化传播和思想交流服务的。纵观本次上海世博会的出版姿态和出版表现,从政府到出版单位,对参与世博图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这既是主题性的责任,也是商机。两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了本届世博出版的特点,可以给出版业带来不少启发和思考。
好的推广营销更易带来效益
针对上海世博会,全国出版了上千种世博主题的图书,总体是正面的。其中有的介绍世博历史,有的介绍本届世博;有的是有深度的文化类思考,有的是浅显的服务类指南。内容和文化内涵应该说应有尽有,丰富多彩。但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还与国外差距很大。比如明信片,没有很好培育发展,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在国外如果办这样的展会,明信片是主打产品,但这次几乎看不到;还有就是令人眼睛一亮又叫绝的书,印象中也少。
就世博图书的推广方式来说,不同阶段方式不同。比如“世博前”阶段主要在书店和系统。那个阶段以宣传世博、培训人员为主,所以形成了这种特点。我们东方出版中心有本《走近世博会——世博知识100问》,在世博会召开前发了近20万本,主要在书店卖掉,很多单位也来团购,作为比赛、培训的教材;也有的书成为系统团购,比如《世博公务员读本》,在上海公务员中发了几万本,还有《世博英语实用手册》,在志愿者中也发了几万本,《上海世博会概览》一书,团购也比较多。
5月1日世博会开园后,进入“世博中”的销售阶段,上海成了世博书销售的主战场,其中又分成了园区内和园区外。这次园区内的图书网点布局很差,开始只有一家上海新华传媒,后来又增加了三个摊点,总的还是太少。我到园区去了5次,发现书的销售条件不好。不是游客不要书,而是根本看不到书店和书,这和园外的情况反差很大。园区外的销售情况就截然不同,上海新华书店、外文书店、机场书店都卖得不错。上海两个机场130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图册》(以下简称“官方图册”),甚至230元精装的“官方图册”,每天都能卖不少。一些网络书店也走得不错。有家日本人开的连锁超市,日文版卖得很好。
综合起来看,这次推广营销我们用了各种办法,是立体进行的。除了零售以外,团体直销是重要的方式,我们成立了直销部,发动员工去企事业机关上门推销,效果较好。授权境外发行总代理,在日本和中国台湾、香港三地,推销了将近万本“官方图册”,是图书“走出去”的成功尝试。与企业公关、传播相结合,我们台湾的代理商把书与广告结合,做成商业“礼品”,给我们很大启发。我们加以借鉴,在内地也取得了成功。
以前图书做大幅广告做不起,但与公益结合,有企业来买单宣传我们的图书,就很成功。这次,我们的“官方图册”在很多报纸如《解放日报》、《新闻晨报》、《申江服务导报》等均有大版广告,是企业公益合作的成功。
这次世博护照在园区卖疯、卖空,虽然它不是图书,但销售如此成功,对国有出版社也有启发。它利用了世博护照盖章留念做成了大文章,名利双收,说明其创意好,促销好。这是民营公司做的,他们是体制出创意,体制出动力。我们国有单位真是望尘莫及。
对于做文化要“心中有主”
在世博出版现象中,有关吃、住、交通、游玩、购物等实用型图书比文化类图书更热销的情况,是由如今快餐式阅读的大环境决定的,也是由人性决定的。“老妈粉丝”总是比鱼翅消费量大,所以,不可用一种标准评价图书。同样的,一本好书对当代及后世的影响,也不是一般的旅游指南可比的。因为,文化是一种选择。
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不会很偏颇地看文化,不会去与经济对立。作为一个出版社,为了文化理念,年年亏损,员工薪水也发不出,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能维持基本经营的状态下,去追求文化;在纷乱时候,做到“心中有主”,也是不容易的。现在干扰你坚持文化、坚持出版理想的因素是很多的。面对你的有两根指挥棒,一是社会效益,二是经济效益。比如现在出版社评级,不管出版社面对的实际状态如何,都同样按经济效益来分一二三级,没有分类指导。综合性的专业性的,都放在一个锅里评。这会使做社长的人坐不住,有压力。这和国外做文化出版不同,国外没有人来评级,只要你愿意,可以心安理得地做文化。所以,我们这里做文化,一定要“心中有主”,你可能受表扬少,可能评级低,但你要有定力。除此,一定要有眼光、有关系(有名家)。否则你想做也做不出文化,有此心而无此力。
一个出版社要注意学术内涵和精神文化,要有规划、持之以恒地去出版一些这方面的书,这是可以肯定的。在这方面出版社也是大有可为的。我们东方出版中心能力有限,从《大百科》出版到《文化苦旅》,到近年的一些项目,也看到了文化的重要。但学术文化方面为什么现在很少震撼力的东西面世呢?细分起来还是编撰类的多,原创类的少。我们很多系列的、大部头的,大多是编撰的、汇编的。比如《辞海》、《大百科》,都在做修订工作。这也是成绩,但对当代人震撼不大。很多文化书、学术书没有太多的新观点、新思想、新价值。历史上单个作家、学者的名篇是最重要的,文不在长,但是都经典又代表时代。年轻时大家读过的《科学发现纵横谈》,这本书不知印了多少,影响就很大。现在这方面品种很多,但好得让人眼睛一亮、可以传世的,实在太少。这也是文化出版难做的地方。有的出版社提出要做“文化脊梁”,但这个时代没有上游的“文化脊梁”,哪来出版社的“文化脊梁”,出版是受制于整个时代的知识界的。这两年科学界失去了钱学森,学界失去了季羡林,艺术界失去了吴冠中,大家议论纷纷,谈到了教育不出人才,不出大师和名家。其实,出版也是一样,一个时代没有几个顶级的思想家、文化人、学者,出版业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要兼顾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全国出版社里,我们东方出版中心做世博书最早、最多,也做得比较好。我们很主动地介入,一是中国出版集团作为国家队,肯定要参与。我们是集团在沪的出版机构,应该代表集团参加,这就是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商机。现在图书很难做,我们主观上认为世博书会比较好做。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比如我们大部分选题来自世博局,为他们服务,但世博局不承诺回购。后来我们发现,他们会分批回购,但不承诺。这就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的态度是干!世博局推荐过来的项目,我们基本上照单全收,但印数谨慎一点。另外,促成大干的是集团的支持,给了 30万世博图书出版基金,钱不算多,但是支持很大,万一亏损可以补上。所以,我们拿了很多项目,如《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世博礼仪》等,大部分书销得不错,销过1万册的有10余种。
后来,我们在集团公司领导、中译公司支持下积极竞标官方读物。由于方案做得好,集团整体实力强,我们中了头标,获得了“官方图册”全部和“官方导览手册”外文版的出版任务,做了15种书。尽管时间紧,版本多,语种复杂,我们还是赶在4月25日全部出齐。但意外的是主办方回购很少,园区销售条件很差,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我们的估计过于乐观了。所以从4月末以来,我们加大了园区外的推销力度,全社员工都为确保世博书的发行献计出力,目前情况大有好转。
我们也开发了一些自主的世博选题,有的很成功,也有的一般般。比如《世博与科技》、《世博与建筑》、《世博与艺术》,是有学术文化含量的,其中《世博与建筑》输出版权到台湾地区;涉及历史的《世博梦幻三部曲》、《百年世博梦》、《水的故事》、《自然的故事》、《历史的回眸》、《典藏世博——昨日物语》、《典藏世博——封片故事》,大多图文并茂,各具特色。这些图书卖得不错,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世博书我们几年来做了50多种,形成了数千万的销售,出版社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
总而言之,要在世博会等类似主题出版上实现两个效益的双赢,从我们的做法中可归纳出以下几条:
1 要有超前意识,服务意识。我们从2006年末就开始研究、介入世博主题,根据世博局的要求,写了上万字的“世博图书开发可行性报告”,领导看后同意我们成为合作伙伴。图书项目很多,世博局下发项目的时候,有的出版社挑精拣瘦,或者一听世博局不承诺包销就放弃了,我们几乎是照单全收,服务第一,以取得主动为先。
2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政府的特点是层层请示,要做很多书面方案。因此,方案要细、要实。我们的一些方案包括后来“官方图册”竞标成功,是标书做得细、全、深,该想到的全想到。一些书的选题策划书也是如此。
3 统一核算,抽肥补瘦,不计较一本书的得失。这样有利于做大做出影响力,同时总体上经济效益也不差,啃了骨头也吃了肉。
4 学会听政府的,同时不放弃专业主张。一方面政府的项目官员们有很多意见,你要听他的,可以反映专业要求,但往往要服从政府需要。另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符合出版规律。《万国印谱》、《上海新时空》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
世博出版是立足于世博会,为促进文化传播和思想交流服务的。纵观本次上海世博会的出版姿态和出版表现,从政府到出版单位,对参与世博图书的态度是非常积极的。这既是主题性的责任,也是商机。两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了本届世博出版的特点,可以给出版业带来不少启发和思考。
好的推广营销更易带来效益
针对上海世博会,全国出版了上千种世博主题的图书,总体是正面的。其中有的介绍世博历史,有的介绍本届世博;有的是有深度的文化类思考,有的是浅显的服务类指南。内容和文化内涵应该说应有尽有,丰富多彩。但在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上,还与国外差距很大。比如明信片,没有很好培育发展,这是很奇怪的现象。在国外如果办这样的展会,明信片是主打产品,但这次几乎看不到;还有就是令人眼睛一亮又叫绝的书,印象中也少。
就世博图书的推广方式来说,不同阶段方式不同。比如“世博前”阶段主要在书店和系统。那个阶段以宣传世博、培训人员为主,所以形成了这种特点。我们东方出版中心有本《走近世博会——世博知识100问》,在世博会召开前发了近20万本,主要在书店卖掉,很多单位也来团购,作为比赛、培训的教材;也有的书成为系统团购,比如《世博公务员读本》,在上海公务员中发了几万本,还有《世博英语实用手册》,在志愿者中也发了几万本,《上海世博会概览》一书,团购也比较多。
5月1日世博会开园后,进入“世博中”的销售阶段,上海成了世博书销售的主战场,其中又分成了园区内和园区外。这次园区内的图书网点布局很差,开始只有一家上海新华传媒,后来又增加了三个摊点,总的还是太少。我到园区去了5次,发现书的销售条件不好。不是游客不要书,而是根本看不到书店和书,这和园外的情况反差很大。园区外的销售情况就截然不同,上海新华书店、外文书店、机场书店都卖得不错。上海两个机场130元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官方图册》(以下简称“官方图册”),甚至230元精装的“官方图册”,每天都能卖不少。一些网络书店也走得不错。有家日本人开的连锁超市,日文版卖得很好。
综合起来看,这次推广营销我们用了各种办法,是立体进行的。除了零售以外,团体直销是重要的方式,我们成立了直销部,发动员工去企事业机关上门推销,效果较好。授权境外发行总代理,在日本和中国台湾、香港三地,推销了将近万本“官方图册”,是图书“走出去”的成功尝试。与企业公关、传播相结合,我们台湾的代理商把书与广告结合,做成商业“礼品”,给我们很大启发。我们加以借鉴,在内地也取得了成功。
以前图书做大幅广告做不起,但与公益结合,有企业来买单宣传我们的图书,就很成功。这次,我们的“官方图册”在很多报纸如《解放日报》、《新闻晨报》、《申江服务导报》等均有大版广告,是企业公益合作的成功。
这次世博护照在园区卖疯、卖空,虽然它不是图书,但销售如此成功,对国有出版社也有启发。它利用了世博护照盖章留念做成了大文章,名利双收,说明其创意好,促销好。这是民营公司做的,他们是体制出创意,体制出动力。我们国有单位真是望尘莫及。
对于做文化要“心中有主”
在世博出版现象中,有关吃、住、交通、游玩、购物等实用型图书比文化类图书更热销的情况,是由如今快餐式阅读的大环境决定的,也是由人性决定的。“老妈粉丝”总是比鱼翅消费量大,所以,不可用一种标准评价图书。同样的,一本好书对当代及后世的影响,也不是一般的旅游指南可比的。因为,文化是一种选择。
经历了30余年的改革开放,我们不会很偏颇地看文化,不会去与经济对立。作为一个出版社,为了文化理念,年年亏损,员工薪水也发不出,这肯定是不行的。所以,在能维持基本经营的状态下,去追求文化;在纷乱时候,做到“心中有主”,也是不容易的。现在干扰你坚持文化、坚持出版理想的因素是很多的。面对你的有两根指挥棒,一是社会效益,二是经济效益。比如现在出版社评级,不管出版社面对的实际状态如何,都同样按经济效益来分一二三级,没有分类指导。综合性的专业性的,都放在一个锅里评。这会使做社长的人坐不住,有压力。这和国外做文化出版不同,国外没有人来评级,只要你愿意,可以心安理得地做文化。所以,我们这里做文化,一定要“心中有主”,你可能受表扬少,可能评级低,但你要有定力。除此,一定要有眼光、有关系(有名家)。否则你想做也做不出文化,有此心而无此力。
一个出版社要注意学术内涵和精神文化,要有规划、持之以恒地去出版一些这方面的书,这是可以肯定的。在这方面出版社也是大有可为的。我们东方出版中心能力有限,从《大百科》出版到《文化苦旅》,到近年的一些项目,也看到了文化的重要。但学术文化方面为什么现在很少震撼力的东西面世呢?细分起来还是编撰类的多,原创类的少。我们很多系列的、大部头的,大多是编撰的、汇编的。比如《辞海》、《大百科》,都在做修订工作。这也是成绩,但对当代人震撼不大。很多文化书、学术书没有太多的新观点、新思想、新价值。历史上单个作家、学者的名篇是最重要的,文不在长,但是都经典又代表时代。年轻时大家读过的《科学发现纵横谈》,这本书不知印了多少,影响就很大。现在这方面品种很多,但好得让人眼睛一亮、可以传世的,实在太少。这也是文化出版难做的地方。有的出版社提出要做“文化脊梁”,但这个时代没有上游的“文化脊梁”,哪来出版社的“文化脊梁”,出版是受制于整个时代的知识界的。这两年科学界失去了钱学森,学界失去了季羡林,艺术界失去了吴冠中,大家议论纷纷,谈到了教育不出人才,不出大师和名家。其实,出版也是一样,一个时代没有几个顶级的思想家、文化人、学者,出版业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
要兼顾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全国出版社里,我们东方出版中心做世博书最早、最多,也做得比较好。我们很主动地介入,一是中国出版集团作为国家队,肯定要参与。我们是集团在沪的出版机构,应该代表集团参加,这就是大局意识、责任意识。二是商机。现在图书很难做,我们主观上认为世博书会比较好做。
但实际上不是这样。比如我们大部分选题来自世博局,为他们服务,但世博局不承诺回购。后来我们发现,他们会分批回购,但不承诺。这就是机遇与风险并存。我们的态度是干!世博局推荐过来的项目,我们基本上照单全收,但印数谨慎一点。另外,促成大干的是集团的支持,给了 30万世博图书出版基金,钱不算多,但是支持很大,万一亏损可以补上。所以,我们拿了很多项目,如《上海世博会主题解读》、《世博礼仪》等,大部分书销得不错,销过1万册的有10余种。
后来,我们在集团公司领导、中译公司支持下积极竞标官方读物。由于方案做得好,集团整体实力强,我们中了头标,获得了“官方图册”全部和“官方导览手册”外文版的出版任务,做了15种书。尽管时间紧,版本多,语种复杂,我们还是赶在4月25日全部出齐。但意外的是主办方回购很少,园区销售条件很差,这给我们带来了很大压力。我们的估计过于乐观了。所以从4月末以来,我们加大了园区外的推销力度,全社员工都为确保世博书的发行献计出力,目前情况大有好转。
我们也开发了一些自主的世博选题,有的很成功,也有的一般般。比如《世博与科技》、《世博与建筑》、《世博与艺术》,是有学术文化含量的,其中《世博与建筑》输出版权到台湾地区;涉及历史的《世博梦幻三部曲》、《百年世博梦》、《水的故事》、《自然的故事》、《历史的回眸》、《典藏世博——昨日物语》、《典藏世博——封片故事》,大多图文并茂,各具特色。这些图书卖得不错,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结合。世博书我们几年来做了50多种,形成了数千万的销售,出版社的知名度得到了提升。
总而言之,要在世博会等类似主题出版上实现两个效益的双赢,从我们的做法中可归纳出以下几条:
1 要有超前意识,服务意识。我们从2006年末就开始研究、介入世博主题,根据世博局的要求,写了上万字的“世博图书开发可行性报告”,领导看后同意我们成为合作伙伴。图书项目很多,世博局下发项目的时候,有的出版社挑精拣瘦,或者一听世博局不承诺包销就放弃了,我们几乎是照单全收,服务第一,以取得主动为先。
2 大处着眼,细处着手。政府的特点是层层请示,要做很多书面方案。因此,方案要细、要实。我们的一些方案包括后来“官方图册”竞标成功,是标书做得细、全、深,该想到的全想到。一些书的选题策划书也是如此。
3 统一核算,抽肥补瘦,不计较一本书的得失。这样有利于做大做出影响力,同时总体上经济效益也不差,啃了骨头也吃了肉。
4 学会听政府的,同时不放弃专业主张。一方面政府的项目官员们有很多意见,你要听他的,可以反映专业要求,但往往要服从政府需要。另一方面要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符合出版规律。《万国印谱》、《上海新时空》的成功,就是很好的例子。